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1章 平行线 /1.3平行线的判定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提高卷】2024年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3平行线的判定 ...

更新时间:2024-01-14 浏览次数:6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 . 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 D .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2. 同一平面内五条直线l1 , l2 , l3 , l4与l5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l1∥l3 , l2∥l3 B . l2∥l3 , l4与l5相交 C . l1与l3相交,l4∥l5 D . l1与l2相交,l1∥l3
  • 3. 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当∠1=∠2=48°时,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 )

    A . a∥b B . ab C . a⊥b D . 无法确定
  • 4. 如图所示为一张四边形纸片ABCD,下列测量方法中,能判定AD∥BC的是( )

    A . AB⊥BC,CD⊥BC B . AB⊥BC,AB⊥AD C . AB⊥BC,CD⊥AD D . AB=DC
  • 5. (2023七下·南明月考) 下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一种方法,其依据是( )

    A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 .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 6. 木条a、b、c如图用螺丝固定在木板上,且∠ABM=50°,∠DEM=70°,将木条a、b、c看作是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C、DF、MN若使直线AC、DF达到平行的位置关系,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木条b、c固定不动,木条a绕点B顺时针旋转20° B . 木条b、c固定不动,木条a绕点B逆时针旋转160° C . 木条a、c固定不动,木条b绕点E逆时针旋转20° D . 木条a、c固定不动,木条b绕点E顺时针旋转110°
  • 7. (2023七下·辛集期末)  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对一个真命题进行证明,下面是小云给出的证明过程:

    证明:如图,

         

         

         

         

         

    已知该证明过程是正确的,则证明的真命题是( )

    A . 在同一平面内,若 , 且 , 则 B . 在同一平面内,若 , 且 , 则 C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不相等 D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8. (2023七下·正定期末)

    如图,经过直线a外一点O的4条直线中,与直线a相交的直线至少有(  )

    A . 4条 B . 3条  C . 2条  D . 1条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 13. 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第一次向左拐45°,再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第二次向右拐45°,请判断这辆汽车行驶的方向是否和原来的方向相同?画出行驶路线示意图,并说明理由.
  • 14. 如图,若MN⊥AB,∠ABC=130°,∠FCB=40°, 试判断直线MN与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 15. (2023七下·濮阳期末)  

    【阅读理解】

    本学期第五章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认识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及它们的定义.学会了平行线的三个判定方法.

    判定方法一: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方法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 (1) 如图(1),请你找出一对同位角;一对内错角是;一对同旁内角是.(说明:以上填空只找出一对即可)
    2. (2) 【新知学习】

      如图(2),我们把∠2与∠8叫作外错角,请结合学习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定义,给外错角下个定义:

    3. (3) 在图(1)中找出另一对外错角是____
      A . ∠1与∠6 B . ∠1与∠7 C . ∠2与∠5 D . ∠2与∠7
    4. (4) 请你结合图(2),证明命题:“外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2),已知:直线a,b被c所截,∠2=∠8.

      求证:a∥b.

      证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