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必考常刷题(二)

更新时间:2024-03-18 浏览次数: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2九上·南海期末)  如表。贞观年间1斗米的米价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可见,贞观年间(  ) 

    时间

    米价

    贞观初年

    一匹绢

    贞观八年

    5钱

    贞观十五年

    2钱

    A .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B . 米价达到历史新低 C . 经济取得较大发展 D . 水稻成为主要粮食
  • 2. (2022九上·南海期末)  据统计,隋唐实施科举制的三百年间,统治阶层的社会架构中,士族占66.2%,小姓占12.3%,寒素占21.5%,这一比例与实施九品中正制的魏晋南北朝相当。据此可知,隋唐科举制(  )
    A .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 . 参考条件极其严格
    C . 对官吏结构影响有限 D . 仍以门第选拔人才
  • 3. (2024·六盘水模拟) 下列史论结合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隋文帝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科举制正式确立

    B

    唐朝把诗歌列为考试内容之一

    唐朝不拘一格选才,出现重文轻武局面

    C

    宋代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造就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D

    明朝考题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试内容丰富,促进文化发展与思想解放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23九上·信宜月考)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此材料描写出了筒车的优点是(   )
    A . 方便排水泄洪 B . 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C . 可以用来开沟 D . 省时省力,用于堤防
  • 5. (2023七下·期末)  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④代表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

    A . 标志着隋朝的建立 B . 结束了长期分裂,南北重归统一
    C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 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 6. (2024七下·凉州期中)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把唐朝称为“中国最具世界主义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实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①金城公主入藏 ②唐玄宗册封渤海郡王 ③玄奘西行 ④鉴真东渡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 D . ③④
  • 7.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描写的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一制度是( )
    A . 九品中正制 B . 科举制 C . 君主专制 D . 郡县制
  • 8. “这次战乱使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次战乱”是指( )
    A . 七国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 9. (2023九上·东营期末) 文献是历史的重要载体,下列三部文献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记载了古代中外交往的繁荣场景 B . 都是古代著名的地理学专著
    C . 都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 . 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10.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 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表明该项制度( )
    A . 让平民子弟都登上朝堂 B . 促进了佛教的传播 C . 扩大了官吏的选拔范围 D . 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 11. 《新唐书·兵志》记载: “武夫悍将……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反映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的局面是( )
    A . 开明开放 B . 胡汉交融 C . 宦官专权 D . 藩镇割据
  • 12. 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 . 加强了边疆管理 B . 开凿了丝绸之路 C . 传播了佛教文化 D . 扩大了唐朝疆域
  • 13. 如果右侧漫画人物是遣唐使,那么船上装载的“中国文化”可能包括( )

    ①文字 ②书法艺术

    ③佛经 ④天文历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4. (2024七下·期中) 经过不懈的努力,2022年,京杭大运河迎来了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我们见证了千年运河的复苏。该大运河在历史上的主要作用是( )
    A . 南水北调,合理利用水资源 B . 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 . 为隋炀帝巡游江都提供便利 D . 激化社会矛盾加速隋朝灭亡
  • 15. (2024七下·期中) 它最大的合理性在于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客观上激励了知识分子的个人奋斗精神。它指的是( )
    A . 郡县制 B . 分封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 16. (2024七下·期末) 孙中山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 17. 小王同学在网上搜索某位古代皇帝时输入关键词“大运河”“征辽东”“亡国之君”。小王搜索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炀帝 D . 唐玄宗
  • 18. (2024七下·凉州期中) “壮志归隋,扫平六代江南梦;坚心使命,结束五胡塞外争。”此对联歌颂了隋文帝( )
    A . 勤政爱民 B . 统一全国 C . 开疆拓土 D . 重视文教
  • 19. (2024七下·安乡县期中) 从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隋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和元朝确立行省制度中,我们获取到的有效信息是秦隋元政府( )
    A . 重视制度创新 B . 加强思想控制 C . 重视文学艺术 D . 加强边疆开发
  • 20. (2024七下·昭平期中) 一手史料是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所记录,未经编修,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对于研究唐朝历史而言,以下各项中属于一手史料的是(  )
    A . 陕西师范大学《唐史论丛》 B . 电视剧《唐朝十二时辰》 C . 《资治通鉴》所载唐史 D . 唐太宗昭陵出土文物
  • 21. (2023·罗湖二模) 宋朝科举考试严格限定考生户籍,考生在科举考试前必须有人为其担保,审核其籍贯、品行、年龄等信息,如考生出现上述违制行为,担保者则会受到处罚。以上规定意在( )
    A . 选拔忠于皇帝的人才 B . 提高士人的综合素养 C . 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D . 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
  • 22. (2024七下·寮步期中)  生产工具的改进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下列生产工具出现于唐朝的是( )

            

    A . 铁农具 B . 耧车 C . 曲辕犁 D . 秧马
  • 23. (2024七下·抚州期末)  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白居易29岁雁塔题名后得意赋诗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题名赋诗得益于隋朝开创的(    )
    A . 学在官府 B . 科举制度 C . 殿试制度 D . 八股取士
  • 24. (2024九下·延长模拟)  北宋初年,宋太祖屡幸国子监祭拜孔子,重视名儒的社会影响,奖励书院,大倡读书风气。宋太宗更是“锐意文史”“以文化成天下”。由此可见,宋初统治者(  )
    A .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B . 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C . 不断加强中央集权 D . 开创尊崇儒术局面
  • 25. (2024九下·凉州模拟)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宋代土地税的征收对象包括地主,也包括自耕农和半自耕农,以资代役纳入税收规范,新增了一些税种,如“城郭之赋”、过税(商品流通税)、住税(商品交易税)、力胜钱(水路流通税)等。这些变化反映出宋代( )
    A .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崇文抑武的风气 C . 人身控制的减弱 D . 理学思想的强化
  • 26. (2024七下·香洲期中) 著名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 秦始皇嬴政 B . 宋太祖赵匡胤 C . 汉高祖刘邦 D . 唐太宗李世民
  • 27. 如图所示现象发生的朝代及原因是( )

    A . 汉朝 “推恩令” B . 唐朝 安史之乱 C . 宋朝 重文轻武 D . 隋朝 科举取士
  • 28. (2024七下·昭平期中) 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此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
    A . 唐蕃会盟 B . 澶渊之盟 C . 宋金议和 D . 宋夏议和
  • 29. (2023七下·禅城期中) 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如图的文物,这些文物反映了( )

    A . 民族交融 B . 北宋经济发展 C . 宋夏和约 D . 辽宋议和
  • 30. (2023七下·禅城期中)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3七下·禅城期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盛世气象新】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赵嘏

    材料二:

    【和同为一家】

    材料三: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海内存知己】

    材料四: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长策”是指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 (2) 请写出材料二中的图片对应的唐朝新式农具的名称。
    3. (3) 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唐朝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4. (4) 根据材料四的图片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这两位使者的活动说明当时的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5. (5)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唐朝的繁荣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时期开创的考试选官制度为知识分子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为统治阶级广选人才创造了一种机制。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三: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1. (1)  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指什么?唐朝时,武则天是如何完善这一选官制度的?
    2. (2) 材料二中反映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民族政策?针对图示情况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加强唐蕃关系的。
    3. (3) 材料三中唐朝“对外交往的活跃”得益于唐朝实行的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写出唐朝时期我国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两位杰出高僧。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 33. (2023·南京二模)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数以百万计的自耕农赋税缴纳者把他们最多 10%的收获物缴纳给了政府,推动了经济发展,并使得人口得到繁衍增长。农业技术和土地所有制所发挥的作用为宋代长达三个世 纪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哈佛中国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中“两宋气温”和图二中两宋“户数”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户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宋代长达三个世纪繁荣”出现的因素。
    3. (3) 综上所述,概述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
  • 34. (2023七下·龙海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朝在太宗时期数次发动对辽战争,均以失败收场,而且损兵折将。由此北宋由积极北进转为防守,放弃了收复燕云地区。北宋几次攻辽失败后,辽国都没有组织大规模的反攻,只是在恢复失地后,以少数部队频繁出兵北宋,其目的并不在消灭北宋,而是要破坏北宋的军事设施和经济,使北宋无力攻辽而已。

    ——摘编自杜文玉主编《中国古代历史三百题》

    材料二:与南宋通商的国家和地区达50多个,出口的商品有瓷器、丝绸、漆器、茶叶、药品等,输入的商品有香料、各类动植物、矿物等50余种。中外商人以粮食、铜钱为主要内容的走私贸易也很活跃。宋金对峙时期南宋统治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北宋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水平也明显高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

    ——摘编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宋对辽国态度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宋对外贸易发达的表现。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