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

更新时间:2024-07-15 浏览次数: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安乡县期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到梁山宫,见丞相车骑甚众,显示出不高兴。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丞相为之收敛。秦始皇猜测有人泄漏了他的话,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显示出自己的暴戾,打击丞相 B . 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 C . 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D . 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 2. (2023七上·腾冲期末) 决定秦朝兴起、灭亡的两次战役分别是( )
    A . 长平之战、巨鹿之战 B . 巨鹿之战、长平之战 C . 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D . 桂陵之战、巨鹿之战
  • 3. (2024九下·凉州模拟) 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期,社会呈现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 . 贞观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王莽夺权 D . 开元盛世
  • 4. (2023七上·扶绥期末)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
    A . 推行郡县制度 B . 实行分封制度 C . 建立刺史制度 D . 创立科举制度
  • 5. (2024九下·武威模拟) 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西汉文景时期墓)中,发现了一幅纸质地图,地图纸质薄软,纸面平整光滑,上面用细黑红条绘制了山、河流、道路等图形。这一发现证明( )
    A . 纸在西汉已经广泛使用 B . 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 C . 西汉已发明可绘写的纸 D . 纸在当时仅用于绘图
  • 6. (2024九下·民勤模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 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施的主要作用是( )
    A . 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 . 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 . 解除诸侯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D . 加强了民族交融
  • 7. (2024九下·凉州模拟) 新疆是“ 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地区,它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 ( )
    A . 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 B . 秦始皇南服越族 C . 西汉设立西域都护 D . 三国鼎立
  • 8. (2023七上·鹤城期末)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写道: “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 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下列各项中属于研究秦朝原始史料的是( )
    A .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 《 资治通鉴》的记载 C . 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D . 电视剧《大秦帝国》
  • 9. (2023七上·衡阳期末) 观察如表,可直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郡名

    建置时代

    郡治区域

    汉中郡

    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12年)

    今陕西秦岭以南(辖12县)

    太原郡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

    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辖21县)

    参川郡

    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辖21县)

    邯郸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

    今河北邯郸市西南(辖11县)

    A . 秦国已统一六国 B . 地方的权力增强 C . 地方实行郡县制 D . 实行中央集权制
  • 10. (2023七上·雨花期末)  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亦会其时汉多人才,大将最著者莫如霍去病。观去病之将兵,较之项王未多逊。”“去病”的主要贡献是( )
    A . 推翻秦朝 B . 修筑驰道 C . 统一岭南 D . 北击匈奴
  • 11. (2023七上·雨花期末)  《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 . 丞相权力膨胀 B .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 外戚专权 D . 宦官专权
  • 12. (2023七上·衡阳期末) 东汉建立后,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多次下令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又下令精兵简政。这些举措旨在( )
    A . 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B . 控制人口数量,提升人口素质 C . 铲除封建压迫势力 D . 增加劳动力,促进生产发展
  • 13. (2024七下·凉州开学考) 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下列官职中起“监督”作用的是 ( )
    A . 西域都护 B . 丞相 C . 御史大夫 D . 太尉
  • 14. (2023七上·岳池期末) 司马迁著的《史记》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
    A . 武王伐纣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华佗创编“五禽戏” D . 西晋统一全国
  • 15.  下图反映的史实是(    )

    A . 武王伐纣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楚汉之争 D . 西汉的建立
  • 16.  秦朝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这强调了秦统一文字(   )
    A . 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 B . 完全消除各地言语差异 C . 激起各地文人激烈反抗 D . 促进了各地经济的往来
  • 17. 据统计,西汉初期研究儒家经典的高级官员仅占5%,到西汉中期这一比例升高到45.1%,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儒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B . 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C . 官吏素质的提高 D . “文景之治”统治局面的出现
  • 18.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一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这里“书同文”中的“书”指的是(    )
    A . 楷书 B . 隶书 C . 行书 D . 小篆
  • 19. (2023七上·满城期末) 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还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又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这些措施的直接影响是( )
    A . 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 B . 打击了诸侯王的势力 C . 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D .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 20. 《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吾有一术……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材料所述成就的创造者是( )
    A . 张仲景 B . 李斯 C . 华佗 D . 扁鹊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七上·鹤城期末)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 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一-围绕这些问题, 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 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三: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 ……《吕氏春秋·不二》 篇宣称: “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 一则安,异则危。” 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 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 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 (1) 材料一中图一人物是谁?,分析图一人物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原因是什么?图一和图三的两位人物在治国主张方面有何不同?
    2.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 什么样的影响? 
    3. (3) 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什么趋势?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材料三: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百姓总是人给家足,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政府的库房有余财,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汉书·食货志》译文

    1. (1)  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 (2) 材料二体现了汉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措施?其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经济状况?这一时期出现哪一盛世局面?
    4. (4)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的短短几十年间,西汉社会状况发生这样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