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强化训练 专题4 古代诗歌阅读

更新时间:2024-09-25 浏览次数:25 类型:一轮复习
一、高考真题
  • 1. (2024·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

    吕本中

    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清樽画舫倩分题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

    1. (1) 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 B . 春水新涨,水面辽阔宽广,在波间漂浮的船只显得如同蜉蝣一样细小。 C . 斥鷃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D . 诗歌的尾联写到了“分题”,以此收束,与题目中的“次韵”形成照应。
    2. (2) 颈联中“软”“低”二字的使用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简要赏析。
  • 2. (2024·新课标Ⅰ卷)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 . 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 . 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 . 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2. (2) 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 3. (2024·新课标国Ⅱ卷)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

    叶梦得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 . 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 . 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 . 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2. (2) 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二、题型1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 4. (2024高三上·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名

    粤海风光独好,碧波万顷天边。

    珠江水暖鱼跃,荔枝红透江南。

    白云山下绿意浓,古寺钟声传远。

    岭南春色满园,和风细雨润心田。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粤海风光独好”描绘了广东海域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广东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B . “碧波万顷天边”中的“碧波”和“万顷”形象地展现了海面的辽阔和海水的清澈,给人以无限遐想。 C . “荔枝红透江南”中的“红透”形容荔枝成熟时的鲜艳色彩,体现了诗人对岭南水果的热爱。 D . “和风细雨润心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和风细雨比作能够滋润心田的存在,表达了诗人对岭南气候的喜爱。
    2. (2) 这首诗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5. (2024·河池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谢池春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颜青鬓”运用肖像描写,塑造了年轻将领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和首句“壮岁从戎”相照应。 B . “笑儒冠、自来多误”抒发对壮岁戎马生涯消失的感慨,与辛弃疾《破阵子》词结尾的“可怜白发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C .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写词人抗金报国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闷消遣。其失落感跃然纸上。 D . “望秦关何处”写大好河山至今仍未收复,但词人意志并未消沉,流露出意欲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之感慨。
    2. (2) 这首词塑造了一位什么样的词人形象?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本词谈谈你的理解。
三、题型2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 (1)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 . 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 . 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 .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2. (2)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
  • 7. (2023·资中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

    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与天一样白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在“犹怯春寒”时,冒着凉气去“台上凭栏干”,侧面表现了鹅湖山之美。 B . “偷”字拟人化,照应题目中的“藏”字,传神地写出鹅湖山被云遮住的情景。 C . 作者把云比作天,写出“与天一样白漫漫”的云无边无际,美不胜收的情态。 D . 全词描写了云藏鹅湖山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观鹅湖山风景时悠闲、喜悦的心情。
    2. (2) 人们评价章谦亨的词“构思新奇,不同流俗”,本词是如何体现章词这一特点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四、题型3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 8. (2025高三上·安徽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月下听孙季蕃吹笛

    刘克庄

    孙郎痛饮横长笛,玉雪胸襟铁石颜。

    解喷清霜飞座上,能呼凉月出云间。

    病创冻马嘶荒塞,失侣穷猿叫乱山。

    可惜调高无听者,紫髯白尽鬓毛斑。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开头即以“孙郎”来称呼对方,隐含诗人对其高超才艺的赞赏之情。 B . 诗歌中的“玉雪胸襟”喻指人物心胸高洁,而“铁石颜”状其容貌丑陋。 C . 诗人通过一位乐师才高而不遇的坎坷遭际,含蓄批评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D . 诗歌语言虽简洁精工但意蕴深厚隽永,彰显诗人自觉的艺术追求与品格。
    2. (2) 诗歌的中间两联对笛声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 9. (2024·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离怀

    王观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绣屏珠箔绮香囊。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桃花应是我心肠。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注]①珠箔:珠帘

    1. (1) 对这首词内容和情感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人连用“扁舟”“垂杨”“别岸草”等具有典型意义的离别意象,烘托出离别时的凄凉之感。 B . “绣屏”一句富有画面感,仿佛眼前有位美丽的女子正在绣花屏风和珠帘之间,美人身上散发出香囊的香气。 C . “燕子”两句写离巢的燕子又飞了回来,人却要走了,表达时光流逝、不忍别离的无奈之情。 D . 桃花常被视为爱情和婚姻的象征,其粉色花瓣象征着爱情的甜蜜和浪漫,词中“桃花”一句也是借此表达男女之间的心意。
    2. (2) “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与李清照《声声慢》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在愁情的表达上有相同之处,但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五、题型4 理解古代诗歌诗句含意
  • 10.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 , 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柳宗元当时被贬为柳州刺史。②皇树:即橘树。屈原爱橘,曾作《橘颂》。③三国时荆州人李衡曾种柑橘千株,临死时叮嘱儿子说待柑树长成则可赖之维持生计,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句用“新”字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形容柑叶的繁盛,点出了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 B . 颔联的对仗是反对,既显形式对称,又做到了内容上的直陈其义,表达了诗人心交古贤、不慕荣利的情怀。 C . 诗人由眼前幼小的柑树想象它开花结实,颈联“几岁”“何人”都上承“怜”字,“怜”之深可见望之切。 D . 全诗通过种柑树这件事,反映了诗人任柳州刺史时的生活思想状况,虽语调平缓,但言淡意远,韵味深厚。
    2. (2) 清代何焯称本诗尾句“正见北归无复望矣”,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题型5 把握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 11. (2024·凯里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

    唐代·钱起

    芳岁归人嗟转蓬,含情回首灞陵东。

    蛾眉不入秦台镜 , 鹢羽还惊宋国风

    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

    劝君稍尽离筵酒,千里佳期难再同。

    【注】①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进士。②秦台镜,传说中的秦宫宝镜,可以照彻心肺,有时用以喻指为官清正,秉公断案,也用来比喻考官取士。③鹢羽还惊宋国风,春秋鲁僖公十六年,有鹢六退飞经过宋国都城,是因为遇风而退。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芳岁”,指农历正月,诗人就在此时送友人东归;“转蓬”二字,喻指友人身世飘零,身不由己,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 B . “灞陵”,古地名,泛指送别的地点;“回首”写诗人送友人时不停地回头,运用动作描写,表现诗人对友人真挚的情感。 C . “蛾眉”一句,运用典故,表现诗人对友人落第的无奈;次句“惊”字形象地刻画了友人因落第而感到震惊和不安的形象。 D . 诗歌的尾联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语言平实却蕴含了诗人较为真切而复杂的感情。
    2.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七、题型6 分析和评价古代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 12. (2024·广西壮族自治区模拟)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寿薛稼堂

    蒋捷

    稼翁居士,有几多抱负,几多声价。玉立绣衣霄汉表,曾览八州风化。进退行藏,此时正要,一着高天下。黄埃扑面,不成也控羸马?

    人道云出无心,才离山后,岂是无心者?自古达官酣富贵,往往遭人描画。只有青门,种瓜闲客 , 千载传佳话。稼翁一笑:“吾今亦爱吾稼。”

    【注】①本词作于宋亡后词人避世归隐时。②不成:难道。③种瓜闲客:指秦朝东陵侯召平,汉初他在长安青门外种瓜为生,隐居不仕。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作开篇称赞了薛稼堂的抱负和声望,随后指出其做过高官,游历八方饱览各地民情,曾拥有显赫的地位。 B . 下片“云出无心”句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的典故,借以表现出乱世之人的身不由己。 C . 篇末的“吾今亦爱吾稼”与前面的“种瓜闲客”形成呼应,寻常的耕稼行为因此超越时空而别具文化意味。 D . 本词为薛稼堂贺寿而作,从“黄埃扑面”到“稼翁一笑”,词人借此对易代之际的进退选择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2. (2)  词人将“达官”与“闲客”作对比,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态度?请简要分析。
八、题型7 古代诗歌比较鉴赏
  • 13. (2024高三下·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苏轼

    到处相逢是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注】①华颠:头发花白。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按时间顺序写出盛夏天气骤然变化时的特征,多处比喻的使用使场景描写极富画面感。 B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乱”字既写出暴雨来临时猛烈的态势,又暗示了诗人此时此刻杂乱无序的心情。 C . 《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前两句写诗人感叹与好友偶然相聚,犹如做梦一样,时隔多年,再相见时二人早已白发丛生。 D . 同一个地点,面对同一处场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与《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两诗却蕴含了不一样的情感。
    2. (2) 两首诗中的“跳珠”各有怎样的意蕴?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14. (2024高一下·广丰月考)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①登城北楼春望

    刘禹锡

    因睹李、崔、令狐三相国②唱和之什,翰林旧侣,继踵华城,山水清高,鸾凤翔集,皆忝夙眷,遂题是诗。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

    百二③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

    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④。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注]①钱大夫:华州刺史钱徽。②李、崔、令狐三相国:李绛、崔群、令狐楚三人皆于元和年间入相。③百二:以二敌百。一说百的一倍。后以喻山河险固之地。④同时草诏人:钱、李、崔、令狐四人元和年间皆曾充翰林学士。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前小序交代题诗缘起,“翰林旧侣”与诗中“天上同时草诏人”一句相呼应,“夙眷”点明感情。 B . 首联扣题,总写登楼眺望所见的高远阔大景象,“出”“尽”二字透露出超逸、欣悦之意。 C . 颔联对仗工整,上句说京都山河拱卫,地势险固;下句说名臣得用,暗表怀才不遇的怨愤。 D . 尾联用“滥竽充数”典故,说自己无作诗之才而强作诗同三相国唱和,这是作者自谦之词。
    2. (2) 本诗与杜甫《春望》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不同?请简要概述。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