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16小题,48分)
  • 1. (2024高一上·深圳月考) 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 )
    A . 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 B . 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C . 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 D . 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
  • 2. (2024高一上·邵东月考) 有学者认为,秦人在技术方面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掩盖了自身文化储积、文化创造方面的若干不足,使得秦帝国的执政者沉浸在“以为自古莫及己”的虚幻感觉之中。该学者强调(     )
    A . 文化对统治的重要性 B .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C . 法家思想的时代局限 D . 先秦文化的多元并存
  • 3. (2023高一上·海安期末) 据《秦律》记载,秦朝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予以赏赐;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掌管农事的小吏),罚饲牛者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耕牛评比反映了秦朝( )
    A . 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B . 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C . 动物保护意识较强 D . 赋税收入得以保证
  • 4.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汉初,朝廷在地方设置了郡县和同姓诸侯国。朝廷以“同姓一家”对诸侯王进行道德约束,而诸侯王认为“家”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朝廷节制,随意驱逐朝廷在王国设立的官员,自行处置王国相到县一级官员的选用以及封爵禄。这表明当时(     )
    A . 官员任免成为矛盾焦点 B . 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 C . 宗法血缘观念日渐淡化 D . 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
  • 5. (2023高三下·江西开学考) 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明朝(    ) 
    A . 以司礼监分割相权 B . 政治统治日益黑暗 C .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 .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
  • 6.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汉代,“群臣上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请,议以执异”,且规定不同事务的上奏文种,均有严格的书写格式。这一做法表明,汉代( )
    A . 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B . 政事分类细致有序 C . 行政效率显著提升 D . 行政运行严谨规范
  • 7.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雅典重视公共设施建设,这些设施占据了城市的绝大部分空间,并面向全体男性公民开放。人们自由穿梭在城市里,谈论时政、欣赏戏剧、祭祀诸神、享受生活,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这说明雅典(     )
    A . 人人平等享有政治权利 B .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 . 政治体制影响社会生活 D .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 8. (2024高二上·高州期中) 屋大维统治时期,对元老院进行清洗,获得“元首”称号,不久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意为至圣至尊)尊称,他取得罗马帝国的军政大权。据统计,在屋大维执政的后20年,仅有4项法令由公民大会通过,而皇帝发布的敕谕、敕裁、敕示和敕答都被视为法律,不受任何机关的制约。这反映出该时期罗马(     )
    A . 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B . 统治者实行独裁统治 C . 重视发挥元首在法律中的作用 D . 强化了社会等级差异
  • 9.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中世纪时期,欧洲神学家从《圣经》中引申出寡妇守贞不二的理论,力倡宗教禁欲主义。庄园主们为增加劳动人口则“百般纵容寡妇们结婚,如果她们拒绝或拖延,就会被罚款”。这反映出中世纪的欧洲(     )
    A . 宗教的地位高于法律 B . 教会与王权之间存在矛盾 C . 神权与世俗权力并立 D . 处于天主教会的统治之下
  • 10.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有学者说:“光荣革命后,激烈的政治变动在英国始终都没有出现……英国宪政看似有形,实则无形。”如1742年,沃尔波的下台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多数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宪法先例,后来这一做法成为英围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同时,英国统而不治的虚位国王,在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制动阀”和“缓冲器”的作用。这说明英国政治制度的演进(     )
    A . 促使议会正在丧失对内阁的制约 B . 推动了政治与管理的分离 C . 具有灵活性与稳定性并存的特点 D . 阻滞了政党政治正常发展
  • 11.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在接到国会递交的议案10日内恰逢国会休会,使总统无法将议案退还时,该议案不能成为法律,这称为“搁置否决权”。20世纪以来美国总统频繁使用搁置否决权限制国会立法,最终联邦法院不得不加以干涉,指出“只要国会委托代理人接受总统的否决文书,搁置否决就不能认为是正确的”,从而限制总统的搁置否决权。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 三权分立的体制遭到破坏 B . 总统权力已凌驾国会之上 C . 分权与制衡原则得到贯彻 D . 最高法院有权通过新法案
  • 12.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要求,内阁总理的人选由总统提名,但总理一经由议院通过后,全部内阁阁员应由总理自行遴选。而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内阁阁员都是经过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指定或同意的。这表明当时(     )
    A . 三权分立原则遭到了破坏 B . 总统独揽国家行政大权 C . 政治民主化进程面临挑战 D . 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
  • 13.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该漫画折射出当时(     )

    A . 袁世凯倒行逆施政党政治名存实亡 B . 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平民主希望渺茫 C . 蒋介石独裁专制宪政统治实为闹剧 D . 民主制人心所向主权在民初衷依旧
  • 14.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1931年,鄂豫皖苏区的县区乡村苏维埃最高权力机关是县区乡村代表大会,规定县苏维埃代表工人须占30%,兵士至少须占5%;区苏维埃工人30人、农民500人、士兵40人各选代表1人;乡苏维埃工人5人、农民50人、士兵10人各选代表1人;村苏维埃是全村人选若干代表。这一规定体现出(     )
    A . 苏维埃政权的阶级性和民主性 B . “三三制”原则得到了有效贯彻 C . 农民是苏维埃政权构成的主体 D . 各阶级阶层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 15. (2023高二上·运城期末)  从20世纪40年代起,中国农民由“被启蒙”变为启蒙者,他们再也不是愚蠢落后和麻木狭隘的代表,而是获得了独立身份,有价值尊严、理想抱负的主体。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危机下的意识觉醒 B . 国民政府进入宪政时期 C . 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 D . 根据地民主运动的发展
  • 16.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下图是杨之光在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一辈子第一回》,该画描绘了一位老妇人有生之年第一回拿到选民证时的激动心情。该作品旨在说明当时(     )

       

    A . 人民主权得以真正实现 B . 广大妇女获得根本解放 C . 首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D . 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建立
二、材料解析题(3个小题,共52分)
  • 17.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明初中枢机构基本承袭前元,但君相间对中枢决策权的争夺出现了突变,并奠定了整个明代中枢政治发展的方向。虽然这一突变使君权实现了集中,却难以平衡集权与效率的矛盾,迫使后世嗣君在解决集权与效率的平衡时,不得不对明代中枢决策体制进行适当的调整。

    ——摘编自王剑李文王《承继、突变与适调:明初政治变动中的政治文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枢机构的“突变”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后来的君主是如何进行调整的?
    3. (3)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
  • 18.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反对专制,追求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社会的进步,但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专制独裁曾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逐渐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据此回答:

    情景一:中国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材料一: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宫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1)有人认为材料一的政治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统治者不断加强专制统治。结合宋、明、清三个朝代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说明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情景二:雅典民主

    材料二:伯里克利讲到:“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物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制度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三: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雅典人口总数

    雅典公民总数

    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

    表决形式

    审判程序

    罪名

    陪审员

    审判员

    产生方式

    约40万

    约4.2万

    6,000

    501

    抽签

    举手

    一审制

    渎神和蛊惑青年

    (3)材料中的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民主制的正常运作?雅典这种民主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 19. (2024高二上·龙泉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初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的发展,帝制的倾覆,共和制度的诞生,宪法的制定,国会的召开,选举的进行,政党政治的尝试,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是一场民主宪政的真正试验。这场试验虽然结局不成功,但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国初期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之中,且中国的封建专制持续很长时间,这种背景下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甚至是“拿来主义”,使得受封建统治多年的民众缺乏心理准备,有些麻木不仁,国内的资产阶级力量也薄弱,不可能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的决裂。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特殊性,它不是具有共和理念的革命党人一方取得的彻底胜利,而是以暴力加谈判取得了成分复杂的胜利,由于各种目的而与清政府决绝的政治派别,拥兵武人挟革命大潮而来,为后面的政局动荡埋下了伏笔。

    ——摘编自刘英涛《民国初期政治制度分析》

    材料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月,中央根据地进行了三次民主选举,并颁布了选举法细则。在选举中,许多地方参加选举的人数占选民总人数的80%以上,一些地方达到了90%以上。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代表中一般占20%以上。在陕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经历了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由工农苏维埃变为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1936年1月15日,西北办事处颁布了《西北苏维埃选举法》,规定:一切精神劳动者(如医生、著作家、教员)都有选举权;雇佣劳动在10人以下、资本在5000元以下之工商业主亦有选举权;在苏维埃政府及各革命团体工作积极努力的,无论其出身如何亦可获得选举权。

    ——摘编自贺永泰《承前启后的转变与过渡—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1935年—1937年9月)》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政权的特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