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学...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4九上·上思月考) 某同学实验时操作总结如下,你认为错误的是
    A .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量筒要放平 B . 取用药品时,不可用手直接拿 C . 用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要伸进试管内滴入,以免滴在手上 D . 当药匙无法伸入小试管时,可借用纸槽伸进去
  • 2.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A . 点燃蜡烛 B . 放风筝 C . 跳远 D . 种植太空蔬菜
  • 3. (2024九上·江油月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等列入今年的工作任务。下列科技创新研究的内容与化学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 航空发动机及其环保燃料 B . 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的组成 C . 新能源汽车高效电池的结构 D . 鹊桥二号中继星绕月轨迹的追踪
  • 4. (2024九上·上思月考) 茨河豆腐乳以鲜艳的色泽、鲜美的口味、细腻的质地及绵长的后味著称,是襄阳一道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在下列豆腐乳制作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 冷水泡豆 B . 过滤豆渣 C . 豆腐切块 D . 发酵制乳
  • 5.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四位同学去实验室做实验,甲未经老师同意马上进行实验;乙不慌不忙地在实验室吃起了早餐;丙在实验室随意触摸药品;丁认真地阅读实验手册后才开始做实验,以上四位同学的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
    A . B . C . D .
  • 6.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如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 B . C . D .
  • 7.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创新实验,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B . 两个注射器内的原始液面、电极长度要保持一致 C . 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2倍 D . 检验b管产生的气体时,将注射器(内有剩余溶液)取出,顶端靠近酒精灯火焰,推动活塞即可
  • 8. (2024九上·上思月考) 以下不能说明大气中存在水的例子是(  )
    A . 夏天,蜡烛容易变软 B . 香脆的饼干放了几天后变软 C . 夏天打开冰箱门,有“白气”冒出 D . 夏天将冷饮倒入玻璃杯中,外壁可看到有水珠出现
  • 9.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蜡烛火焰熄灭 B . 玻璃杯内水面上升 C . 玻璃杯内含有难溶性的气体 D . 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 10.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在出游遇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港口的海水 B . 中华路的烧烤 C . 飞艇填充的氦气 D . 南宁的瓦罐汤
  • 11. (2024九上·重庆市月考) 碘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能分解生成碘化钾并放出氧气,在医疗上常作防治甲状腺肿大疾病的加碘剂或药剂。上述对碘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 . 碘酸钾的工业制法 B . 碘酸钾的用途 C . 碘酸钾的物理性质 D . 碘酸钾的化学性质
  • 12.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劳动教育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以下家务劳动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扫地抹灰 B . 择菜切菜 C . 淘米洗菜 D . 烧火炒菜
  • 13. (2024九上·上思月考)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取块状固体 B . 倾倒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滴加液体
  • 14. (2024九上·上思月考) 下列图标和实验室安全无关的是
    A . B . C . D .
  • 15. (2024九上·上思月考) 下列是小朱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不一致的是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

    A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的质量时砝码与物品放反(称量已知质量,拨动了游码)

    偏小

    B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

    偏小

    C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球内还留有气体

    偏大

    D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标尺中线的左侧便停止调节(称量未知质量)

    偏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16. (2024九上·上思月考) 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铜的元素符号为Cu B . 铜的核外电子数为29 C . 铜原子的实际质量为63.55 D . 铜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 17. (2024九上·上思月考) 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物质中,“铁”、“钙”、“碘”指的是
    A . 原子 B . 单质 C . 元素 D . 分子
  • 18.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微观变化决定了宏观特性,下列以生活中的“水”为例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 . 装满水的塑料瓶比空塑料瓶更难被挤压变瘪: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分子间隔 B . 乙醇溶于水: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C . 湿衣服晾干: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19. (2024九上·长安月考) 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A . B . C . D .
  • 20. (2024八上·龙凤期中) 2024年1月9日消息,我国高空风能发电机成功发电。其原理是通过氦气球提供初始升力,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在500米以上高空采集捕获风能。氦气球升空利用氦气的性质是
    A . 密度小 B . 化学性质稳定 C . 无色无味 D . 通电发光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10小题,每个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60分)
  • 21.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或用符号表示:
    1. (1) Cu表示,还表示,也表示
    2. (2) 2Na+表示
    3. (3) 钾离子
    4. (4) 镁元素
    5. (5) 3个硫原子
  • 22. (2024九上·上思月考)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 (1)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2) 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
    3. (3) 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 . 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 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4. (4) 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氢气,则在实验中试管a、b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2: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3. (2024九上·上思月考) 中国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

    1. (1) 图1:国内首条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攻克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焊接时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
    2. (2) 图2:我国科学家研究月球土壤时,发现了一种新的磷酸盐矿物—“嫦娥石”,此矿物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矿物中所含Fe2+的名称是
    3. (3) 图3:“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首次在珠峰地区从海拔9000米以上高空进行了气象观测。浮空艇外形呈流线型,这样做的目的是。浮空艇内部由两个气囊组成,氦气气囊负责提供升力,这是利用了氦气具有的性质;空气气囊则使浮空艇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外形与压力平衡,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4. (4) 图4:2023年5月17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上采用铷(Rb)原子钟提供精准时间。下面图乙中的微粒共表示种元素,铷原子(如图甲所示)与图乙中(选填“A”“B”或“C”)微粒化学性质相似。

  • 24. (2024八下·利津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的臭氧会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放电的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以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 (1)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用途
    2. (2) 氧气和臭氧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 (3) 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说出其利弊。利:弊:
  • 25. (2024九上·上思月考)

    (一)选择符合题意的序号填空。

    A .2/3             B .1/3            C . 0.1mL             D .0.01mL

    (1)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量筒一般准确到 ________;
    (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__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夹应夹在距管口约________处,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

    (二)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重要资源。

    (4)氮气是生产化肥的重要原料。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5)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有利于减少PM2.5的有_______(填字母)。
    A. 焚烧垃圾B. 治理工地扬尘
    C. 排放汽车尾气D. 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6)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②植树造林

    ③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                           

    ④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7)目前“低温保鲜”和“富氮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下列选项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不利于食品保鲜的是______(填字母)。
    A. 1:2B. 1:3C. 1:4D. 1:5
  • 26. (2024九上·德惠月考) 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请回答:

    1. (1) 变化Ⅰ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是因为其中的(填“分子”或“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2. (2) 下列关于变化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 . 是物理变化 B . 分子变小了 C . 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了 D . 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 27. (2024九上·上思月考) 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常见的仪器,掌握了一些实验技能。

    1. (1)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填仪器名称,下同),可夹持燃烧着镁条的仪器是
    2. (2) 对物质加热时用(填字母代号,下同)做热源,可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3. (3) 分析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给试管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     

      ②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4. (4) 某山村学校因仪器不足,同学们用生活物品来代替化学实验仪器。

      ①用A来代替试管,你认为B可代替,C可代替

      ②医用注射器D可用来代替量筒,现有三种刻度的注射器:a.10mL b.50mL c.100mL。要量取48mL的水,应该选择医用注射器(填字母代号)。

  • 28. (2024九上·上思月考) 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可能的后果是
    2. (2) 托盘天平称量5.2g药品时砝码与药品的位置放反了(1g以下用游码),则称出药品的实际质量为g。
    3. (3) 在取用硫酸铜溶液时,若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
    4. (4) 给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5. (5) 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填序号)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锥形瓶

  • 29. (2024九上·上思月考)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学习化学要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1. (1) 倒开水时,要把水瓶的软木塞 (填“倒放”或“正放”)在桌面上,这与化学中倾倒液体的实验操作相似。
    2. (2) 厨房里的花生油用 (填“细”或“广”)口瓶盛装,与实验室贮存液体药品的原理相似。
    3. (3) 对实验剩余的药品要学会正确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A . 倒入水池,用水冲走 B . 带回家玩 C . 放入实验室指定的容器中 D . 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
  • 30. (2024九上·上思月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

    Ⅰ.利用图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

    (2)若实验时,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过慢,则最终测得的数据会(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Ⅱ.利用图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并利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内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从以上数据分析,最终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的依据是

    (4)选择红磷做此实验,是因为红磷满足条件(写一个即可),可否用木炭代替做实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