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近代史综合练习(二)

更新时间:2024-11-09 浏览次数:6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4高三上·长春月考) 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各通商口岸的租界在地形上都非常相似。它们均靠近中国某个有城墙的城市,但又与之隔开。外国人居留的区域通常包括有一道防御性水系。大部分外国人居住区都位于海岸之内的河流岸边,靠近港口,船只可以逗留较长的时期……一旦外国人人数足够多了,外国人在居留地就可以维护他们的自治权利了。这充分反映出(     )
    A . 租界具有明显的殖民地性 B . 西方对中国人民抗争的忌惮 C . 列强对沿海港口严重依赖 D . 清政府积极维护列强的利益
  • 2. (2024高三上·湖北月考) 1852年英国驻广州全权代办密切尔撰写调查报告:秋季收割结束后,所有农家都进行梳棉、纺棉、纺织、织成能够耐用两三年之久的厚重结实的手织布,做成自己用的布料,剩余的棉布卖到城镇……在这个国家十人中有九人都穿着这种手织棉布做成的衣服。据此可知(     )
    A . 中国的家庭手工业技术发达 B . 英国蓄意扩大侵略战争 C . 中国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D . 英国尚未打开中国大门
  • 3. (2024高三上·云南模拟) 《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规定,外商在通商口岸可“听其任便”雇佣买办、通事、书记为其服务。买办与外商签订临时雇佣合同,在洋行负责物料采购、商品定价等贸易事务,说合中西方生意。由此可知,当时的“买办” (     )
    A . 主要来自大地主阶级 B . 是中外贸易的中间人 C . 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依附清政府获取高额利润
  • 4. (2024高三上·上高月考) 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由于白银短缺,中国商人不愿用白银交易,他们往往使用茶叶、生丝等作为等价物交换英国商人带来的棉制品、鸦片等货物,英国商人因棉制品滞销,也被迫接受,这种“易货贸易”形式在安徽、浙江、福建、江西等主要的产茶及产丝地流行。这一现象(     )
    A . 加剧广州贸易地位衰落 B . 便利外商掠夺中国原料 C . 造成了银贵钱贱的局面 D . 引入新的商业经营方式
  • 5. (2024高三上·衡阳月考) 1891年,原计划于两湖地区架设一条电报线因湖南当地绅民阻挠而搁浅。1895年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后,采取积极宣传、开通风气、劝说士绅等手段,联合湖广总督张之洞共同商议,最终修改并完成了湖南境内原有的铺设线路。这一事件从侧面说明(     )
    A . 中国近代化进程艰难而曲折 B . 绅民是近代化的最大阻碍 C . 甲午战争促使民族意识增强 D . 进步人士助推交通业发展
  • 6. (2024高三上·岳阳月考) 19世纪90年代有汉族官员强调,清初入关前,明朝将领孔有德降清,为太宗皇帝带去数百门各式西洋火炮以及多名铸炮师和操炮手。明朝失去了火器优势后,清军在朝鲜、旅顺等地取得了一系列针对明军的军事胜利。这一言论反映了(     )
    A . 汉族官僚对满清统治的不满 B . 清廷甲午战败对朝堂的震动 C . 洋务官员师夷长技的合理性 D . 统治集团加强忠君体国教育
  • 7. (2024高三上·桃源月考) 如表是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甲乙丙丁四国可能依次是(     )


    1894年前

    16

    2

    0

    2

    1895—1913年

    5

    15

    5

    33

    1914—1930年

    11

    13

    40

    103

    A . 英国、美国、法国、日本 B . 美国、法国、日本、英国 C . 法国、日本、美国、英国 D . 英国、法国、美国、日本
  • 8. (2024高三上·大庆模拟) 太平天国实行“百工商制度”,百工商管理有工技艺。种类名目较繁,分工十分细致。产品除供应朝内和天京军民,也供给天京之外的太平军。这反映了太平天国(     )
    A . 注重通过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B . 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C . 经济制度服务政治军事需要 D . 否定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 9. (2024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钱耕森指出,慈禧太后在内忧外患面前,大清国的屡屡失败再三地教训了她,为了维护皇权,她必须始终依靠矢忠于她的顽固派与保守派。但在领导权以外的各项事业中,则必须依靠新人去办,因为原有的老臣勋旧虽有忠心,但却无办事能力,于事无补。而新的人才,旧办法是培养不出来的,只有改用新办法。这一观点可以用来解释慈禧(     )
    A . 囚禁光绪皇帝的理由 B . “招抚”义和团的初衷 C . 保留京师大学堂的原因 D . 铲除义和团的思虑
  • 10. (2024高三上·沧州月考) 1903年,孙中山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所询社会主义,乃弟所极思不能须臾忘者”,“欧美今日之不平均,他时必有大冲突……然则今日吾国言改革,何故不为贫富不均计,而留此一重罪业,以待他日更衍惨境乎?”在此,孙中山强调(     )
    A . 社会主义革命刻不容缓 B . 革命党人须践行三民主义 C . 社会变革必须兼顾民生 D . 欧美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
  • 11. (2024高二上·滦南月考)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历史现象的变化轨迹(图中“数目”为社会关注度)。下列描述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 . 洋务运动中先后出现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的热潮 B . 晚清政府通过开展自救运动应对社会思潮的冲击 C . 列强经济侵华主要方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 . 民族工业因政府的优惠政策而得到了迅速地发展
  • 12. (2024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金冲及认为,五四运动被认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五四爱国运动。广义的是指从1915年开始的初期新文化运动到19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夜。就广义的五四运动来说,可分为前后一脉相承而性质并不相同的两个阶段,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可以成为“两个阶段”的分水岭。对五四运动上述两个阶段论述合理的有(     )

    ①第一阶段的初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仍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

    ②第二阶段,原先的进步思想界发生分化,马克思主义逐步在先进知识分子中成为主流

    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第一阶段中的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

    ④进入第二阶段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3. (2024高三上·保山月考) 有苏联学者指出:至于中国共产党和工农运动在1927年蒙受的严重损失,与其说是因失败而受到的“惩罚”,不如说是为争取革命的成功所付出的“学费”。尽管学费很高,但历史证明没有白付。“失败”一词用于国民党比用于中国共产党更为合适,因为国民党在1949年历史性失败的种子,早在1927年春夏之际就已经种下了。作者意在说明国民大革命(     )
    A . 对民主革命进程的深远影响 B . 使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 C . 加速了国共两党的分道扬镳 D . 对国民党的直接打击更沉重
  • 14. (2024高三上·湖南月考) 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而1935年,毛泽东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有革命的一面,地主买办营垒也可能发生分化。这主要是基于(     )
    A . 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 . 国内主要矛盾的改变 C . 反围剿形势日益严峻 D . 全民族抗战局面出现
  • 15. (2024高三上·于都月考) 下图是1946年6月30日《东北日报》刊登的漫画《另一种来华美军》。画面中蒋介石举着代表国民党的旗帜为“美军”指路,顺利通过“中国海关”。由此可推断(     )

    A . 关税主权的丧失降低国民党威望 B . 政府扶持助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 国民政府奉行一党专制丧失民心 D . 政策失当加剧国内经济形势恶化
  • 16. (2024高三下·广东模拟)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六条规定:“一、不做寿;二、不送礼;三、少敬酒;四、少拍掌;五、不以人名作地名;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六条规定”的通过(     )
    A . 鼓舞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B . 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体系 C . 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为全国执政做准备 D . 为开展战略决战奠定干部基础
二、非选择题
  • 17. (2024高三上·河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后,中国再次开启了大规模的西学翻译活动。19世纪中后期,官方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等,其聘请的知名中国译员有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1850-1899年,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方面的译书数量占到70.4%;从译书语种来源看,译自英国的书籍占50.5%,美国的占14.5%,日本的占15.1%,俄国的仅占0.3%。19世纪末以来,国人对西方政治、法律制度方面书籍的翻译出版需求迅速提升。仅1902-1904年,关于此类书籍的翻译就占到了49.5%,而关于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译书占比则下降到31.55%。1902-1904年的译书中,60.2%译自日本,英美为16.8%,俄国只占0.7%。

    ——摘编自钱存训《近世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50-1899年我国译书活动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20初我国译书活动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18. (2024高二下·徐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巨变。历史大流,变幻莫测,惊涛拍岸,令人动魄。中华民族猛然醒觉,愤而寻找重生的道途。

    文明起落,文化兴废,民族强弱,自有缘由。过去二三百年西方文化影响着整个世界,替世界历史定位。探寻一条在新的世界中体面地生存下去的道路,是推动近代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西方已经将这个新的世界强行推到了中国的面前。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多世纪,中国内部的腐败和外来帝国主义的羞辱性掠夺,如同一对孪生恶魔,给社会带来了长时期的衰落。中国为了克服这对孪生恶魔,推动社会进步,历经1861—1895年间的自强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1912年的共和革命、1919年的思想革命……直至在1949年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每一阶段都是艰难的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但它们加到一起,共同促进了中国重现青春活力。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华民族寻找重生”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19. (2024高一下·重庆市期末) 在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悲喜交织的商业人物。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创业经历、卓越的商业成就以及各自的人生际遇,构成了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多彩画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9年,状元张謇办大生纱厂,“大生”意源自《易经》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当时,日本商人获准在上海开办纱厂、丝厂,张謇颇有与之争利的意思。办厂之初,非常窘迫,创业资金只有区区2000两白银,没有大官巨贾的支持,没有什么权力可以利用。在纱厂正常生产后,为了降低棉花的收购成本,张謇接着创办了通海垦牧公司,开始自己种棉花。接着,又陆续开办与纱厂有产业上关联的企业:办大兴面粉厂是因为大生每天浆纱织布需要大量面粉;办轮船公司是为了大生的运输需要;办铁厂是为了制造织布机、轧花车等设备。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上》

    材料二   从1914年至1922年,荣家的面粉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且拓展纺织公司(9个工厂)为代表的荣氏工业体系……1949年,留在大陆的荣氏企业面临资金等困难,人民政府通过发放贷款等方法,对荣家企业予以大力扶持。荣德生的后代荣毅仁先生于1954年向上海市政府率先提出将其产业实行公私合营,荣氏企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1979年,“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荣毅仁出任第一任董事长。该公司肩负起引进外资的重任,到1986年底,它在欧美各国成立分支机构,与60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往来,先后投资兴建了140多个企业。

    ——摘编自《荣氏家族》等

    材料三   1938年10月,由于汉口陷落,此时的宜昌人心非常恐慌,秩序极为混乱。宜昌这座不大的城市,这时拥塞3万以上从各地撤退来的人员和难民,9万吨以上从长江中、下游撤退来的物资,等待撤到四川去。这些物资极为重要,几乎全中国的兵器工业、航空工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生命,都集中在这里,一旦遭到损失,后果不堪设想……卢作孚使用民生公司自己的轮船,亲自指挥,用40天时间完成宜昌大撤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报道:“这些撤退运输到大后方的工矿企业生产了大批枪炮,为前线的将士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杀敌武器。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宜昌大撤退。”

    ——摘编自罗高利、沈一维《卢作孚的中国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办纱厂的特点。另举三例同时期与张謇办实业不同的救国方式。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荣氏企业高速发展期的时代背景,并归纳荣氏企业在近现代中国所起的积极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宜昌大撤退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