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植物为实验材料,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植物A、B两张叶片分别用含石灰水和清水的薄透明塑料袋扎住,然后放到黑暗处48小时。②……。③将A、B两张叶片置于酒精溶液中水浴加热,至叶片褪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并用清水洗净后,滴上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完善小李同学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新的新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组 | 实验条件 | 液滴移动 | |
光照强度(lx) | CO2体积 | ||
1 | 600 | 0.04 | 右移2.2 |
2 | 800 | 0.04 | 右移6.0 |
3 | 1000 | 0.04 | 右移9.0 |
4 | 1000 | 0.05 | 右移11.2 |
5 | 1200 | 0.04 | 右移9.0 |
6 | 1400 | 0.04 | 右移9.0 |
(标注:lx是光强度的单位,即勒克斯)
人体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人体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和水。某同学查阅资料发现,FeCl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l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猜想与假设:。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实验步骤: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内;
③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产生气泡的情况。
预测实验结果:
请写出一种可能的实验结果:。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l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判断的理由是。
组别 | A | B | C |
试管中依次 加入物质 | 1mL唾液 | 1mL唾液 | 1mL唾液 |
1mL盐酸溶液 | 1mL蒸馏水 | 1mL氢氧化钠溶液 |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2mL淀粉溶液 | |
水浴10分钟 | 37℃ | 37℃ | 37℃ |
各滴入2滴 碘液后的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
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
……
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
(1)提出问题:温度会影响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吗?
(2)建立假设: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有其最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催化作用。
本实验的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和 。
① 取三支试管,编号为1-3号,分别加入2毫升1%淀粉溶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为4-6号,分别加入1毫升唾液淀粉酶。
②将6支试管的1、4号,2、5号,3、6号编为ABC三组,分别放入0℃、37℃、70℃左右的水中水浴5分钟。
③ ,充分摇匀后,再分别放入中,水浴5分钟(将该步骤补充完整)。
④往3组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摇匀。
⑤观察并记录3组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变化。
若A组、B组、C组(填“变蓝”或“不变蓝”)则假设成立。
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号和2号,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中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向2号试管中滴入2滴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③观察2支试管内产生气泡情况.
④2~3分钟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2支试管内液面的上方,发现2号试管的卫生棉燃烧得更旺.
查阅资料获知:每滴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中Fe3+微粒数大约是每滴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微粒数的25万倍,FeCl3溶液中起催化作用的是Fe3+ .
请回答:
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箘。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吸收溶液中的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实验时,首先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煮沸,除去氧气和灭菌,冷却后待用。然后在洁净的锥形瓶中装满葡萄糖溶液和一定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液体从细玻璃管口滴出,统计细玻璃管口滴下的液滴数。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数。
时间 液滴数 温度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15℃ | 6 | 16 | 22 | 22 | 22 |
35℃ | 10 | 24 | 32 | 32 | 12 |
55℃ | 0 | 2 | 2 | 2 | 2 |
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本草纲目》中说牛奶有“返老还童”的功效,“奶茶”是否也具有类似的功效?
【查阅资料】食醋中的酸性物质会使蛋白质凝固和沉淀.
【实验步骤】
①在盛有100毫升某奶茶的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食醋,充分搅拌后过滤、干燥,称量滤渣的质量.
②选取4种品牌的纯牛奶各100毫升,分别倒入4个烧杯,重复步骤①操作.
【数据记录】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比较三类物质所含能量的多少
①分别称取1克干燥的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用小刀切碎;
②在试管内加入5毫升水,测量并记录试管中水的温度;
③将花生仁放在燃烧匙上,在酒精灯上加热,当花生仁开始燃烧时,马上放在试管下方(如图),直至花生仁燃尽,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
④分别用大米和牛肉干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a.实验中将花生仁等切碎更有利于充分燃烧,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其原因是 ;
b.步骤③中测量并记录的实验数据应是 。
①将适量且等量的猪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并分别在猪油中插入相同型号的温度计,封好袋口,一组放入冰箱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放在室温下作为对照组。
②每隔相同时间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③多次重复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二中步骤①的设计有明显不足,请加以改进:。
【材料一】古希腊的医生虽然知道心脏与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认为动脉内充满了由肺进入的空气,因为他们解剖的尸体中动脉内部是空的。
【材料二】公元2世纪,希腊医生盖仑解剖活动物,将一段动脉的上下两端结扎,然后剖开这段动脉,发现其中充满了血液。盖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①肝脏将人体吸收的食物转化为血液;②血液像潮汐一样在心脏与静脉之间来回流动,但血液从心脏到动脉是单向的且最终被人体吸收;③左右两心室的隔膜上有小孔,血液可互相流通。
【材料三】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深入地研究了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他做了一个活体结扎实验,当他用绷带扎紧人手臂上的静脉时,心脏变得又空又小;而当扎紧手臂上的动脉时,心脏明显胀大。哈维还进行了一个定量实验,解剖心脏并计算血液流量,以每分钟心脏搏动72次计,每小时由左心室注入主动脉的血液流量相当于普通人体重的4倍。于是哈维提出了血液循环理论,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哈维没有发现血液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的流通管道而招致质疑。直到1661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在显微镜下发现这一微小管道的存在,证明哈维的理论是正确。
图1为探究CO2是否为植物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其中a为实验组,b为对照组。完成图1所示探究后,将b装置中的植株取出,放在黑暗的环境中一昼夜。用2张大小相等的铝箔在该植株某一叶片绿色部分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去掉铝箔,摘下该叶片。将该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处理。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2所示。请回答:
[资料1]PA(体力活动)指南建议:为健康效益,成年人要确保每周5天、每天一次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资料2]能量代谢当量(MET)是一种表示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定义1kg体重在1min内消耗3.5mL氧气的运动强度为1MET;
[资料3]成年人在不同步行速度下,步频的统计数据及相应的能量代谢当量如下表:
步行速度v(km/h) | 步频f(1/min) | 能量代谢当量(MET) | ||
男 | 女 | 男 | 女 | |
3.8 | 95.71 | 97.46 | 2.93 | 2.91 |
4.8 | 113.06 | 115.68 | 4.02 | 3.96 |
5.6 | 119.61 | 123.01 | 4.58 | 4.58 |
6.4 | 126.01 | 131.00 | 5.46 | 5.50 |
根据上述资料,进行如下研究:
而得到补充。
可吸入颗粒物中PM2.5 能进入血液.如图甲是2015年1~2月份11个地区PM2.5均值。为了研究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成熟T淋巴细胞的影响,用含有不同浓度可吸入颗粒物的培养液培养T淋巴细胞,48小时后检测细胞活力,实验结果如图乙。细胞活力相对值越大,反映颗粒物对细胞的毒性越小。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会严重污染水和土壤,某种新型催化剂可有效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探究该催化剂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速度都受那些因素影响,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四份等质量的某有机物,控制条件如图,然后进入等量的新型催化剂,取得该有机物被降解的百分比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时间(分) 有机物被降解百分比(%) 组别 | 0 | 5 | 10 | 15 |
A | 0 | 10 | 40 | 60 |
B | 0 | 40 | 80 | 100 |
C | 0 | 30 | 60 | 90 |
D | 0 | 0 | 0 | 0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设置A和D组的目的是探究 对降解反应速度的影响;
(2)实验A,B,C三组结果表明,当pH相等时,温度升高,降解反应速度 (选填“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
(3)部分同学认为pH=3时,40℃是该催化剂最合适的温度,但有同学并不认同,为寻找该催化剂最合适的温度,他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4)实验中若要测定某一时刻有机物被降解的百分比,需要迅速把试管中液体的pH调到10,这样做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