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619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2019·潍坊) 如图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它属于(   )

    A . 酒器 B . 食器 C . 乐器 D . 礼器
  • 2. (2023七上·乐平期中)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   )
    A . 实行郡县制 B . 统一货币 C . 统一度量衡 D . 设置丞相
  • 3. (2021七下·无锡月考) 央视《国宝档案》曾介绍过青州博物馆“镇馆之宝”——赵秉忠状元卷。“状元”这一称号源于(   )
    A . 百家争鸣 B . 商鞅变法 C . 刺史制度 D . 科举制度
  • 4. 有人估算,十七、十八世纪,约占世界总产量一半的白银输入中国,大多成为流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君主专制强化 B . 商品经济发达 C . 科技领先世界 D . 农业经济衰落
  • 5. (2019·潍坊) 清代潍县县令郑板桥以竹寄情,表达爱民情怀的诗句是(   )
    A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 .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 . 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亲手下地锄
  • 6. (2023八上·广州月考) 《申报》评论道: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铁舰钢舰,其大倍于日本,其数亦多于日本,而又设机器局以制枪械……十余年来,旧观顿改。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 . 民用工业远超日本 B . 近代军事工业发展 C . 海上交通运输发达 D . 旧式兵器全部淘汰
  • 7. (2019·潍坊) 如图漫画描绘了《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载歌载舞,中国充当局外看客的场景。它反映了(   )

    A . 列强在华利益冲突消失 B . 中国领土主权完全丧失 C .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8. (2021八上·谷城期中) 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护国战争 C . 新文化运动 D . 北伐战争
  • 9. (2022九下·连城月考) 1901年,“建设新中国”一词在报刊上频繁出现,有人倡言“推翻旧政府”“立党救国”。这反映了(   )
    A . 维新变法影响深远 B . 中国同盟会力量壮大 C . 革命思想迅速传播 D . 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
  • 10. (2023八上·阳春期末) 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   )
    A . 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 B . 具有新旧交织的时代特点 C . 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 D . 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
  • 11. (2024九下·长春模拟) 史学家常把1916年至1927年成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 . 帝制复辟 B . 军阀混战 C . 日本侵华 D . 东北易帜
  • 12. (2019·潍坊)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山东广播电台“齐鲁英烈谱”讲述了王尽美的革命事迹。他取名“尽美”表达了(   )
    A . 坚定献身革命的信念 B . 投身家乡建设的豪情 C . 追求个人幸福的愿望 D . 抗击外地入侵的决心
  • 13. (2019·潍坊) 如图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 C . 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 D . 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 14. (2022八下·深圳月考) 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用一个“友”字将尼克松访华的不同画面进行了巧妙呈现。尼克松访华(   )

    A . 促成了朝鲜战争停战 B . 消除了大国霸权主义 C . 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D . 确立了中美同盟关系
  • 15. (2023八下·沙田月考) 观察下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农村改革的成功 D . 经济特区的建立
  • 16. (2021九下·茌平开学考) 1984年以来,潍坊国际风筝会从举办小型工业品展销到召开鲁台经贸洽谈会、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从政府主办到市场化运作。这反映出潍坊国际风筝会(   )
    A . 以交流风筝文化作为惟一目的 B . 是汪辜会谈的重要成果 C . 是潍坊市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 D . 是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
  • 17. (2021八下·无为期末) 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 . “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 . 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 . 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 18. (2020·衡阳模拟) 如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 . 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 . 领土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 C . 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领地 D . 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 19. (2023九上·仪陇月考)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一书认为:文艺复兴是中世纪世界遭到的第一个重大冲击。文艺复兴冲击了(   )
    A . 手工工场 B . 租地农场 C . 神权至上 D . 人文主义
  • 20. (2019·潍坊) 17世纪,欧洲国家对俄国非常陌生,一位法国官员竟然给已经去世了12年的沙皇寄了一封信。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共产党宣言》发表 C . 1861年改革 D . 《凡尔赛条约》签订
  • 21. (2021九上·大庆月考) 十七世纪以前,中国土布大量输往欧美;到十八世纪,情形完全变了,土布失去了输出的机会,洋布却大量涌进中国。这是因为(   )
    A .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 《马关条约》签订
  • 22. 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   )
    A . 扼杀巴黎公社 B . 争夺世界霸权 C . 解放黑人奴隶 D . 推动欧洲联合
  • 23. (2021九下·新丰月考) 《文明》一书调侃:“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这暴露了(   )
    A . 战时共产主义的缺陷 B . 农奴制的落后性 C . 新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D . 苏联模式的弊端
  • 24. (2019·潍坊)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各国争相提高关税,世界贸易锐减2/3。这说明经济危机(   )
    A . 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B . 提高了国家竞争力 C . 加速了资本主义灭亡 D . 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 25. (2022九下·弥勒月考) 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这种行为(   )
    A . 破坏了自然环境 B . 造成了人口问题 C . 导致了普遍饥荒 D . 引发了温室效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6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16分,共50分。
  • 26. (2022·揭阳模拟)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者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朝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 (2)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3. (3)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 27. (2021九下·茌平开学考) 诵读红色书信,传承红色力量,一封封书信穿越时空,传递着先辈们的执着追求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

    材料二:1937年11月,朱德的家信: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坚(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进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首期

    材料三:1950年初,“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我们有充分的信念,我们是在朝着充满光明前途的大道上迈进,这个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是要我们分担的。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回去了。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第三期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家书反映了闻一多怎样的家国情怀?当时进步学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信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哪些优良传统?朱德“转战华北”有什么重大意义?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朱光亚在信中发出了什么倡议?
  • 28. (2019·潍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有利于水稻和小麦种植的土地相对太缺乏了,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大交换是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收了它,原来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玉蜀黍、大花生、烟草、辣椒、菠萝、腰果、树薯(木薯),所有这些都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谁能想象,若没有成堆的辣椒,今天的川菜会是什么样子?

    ——据《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材料二: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据《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三:1788年,革命的百年纪念近了,英国人开始仔细审视英国政治的现状。大西洋的另一边,托马斯·潘恩于1776年1月发表《常识》,主张美国人为维护天赋权利而反抗,不仅是权利,而且是使命。美国人学到的这一课,当然没有在大西洋这一边被人忽视,特别是没有被那些一直评论美国独立战争的人忽视。

    ——据《英国史——帝国的命运》

    1.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哥伦布大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做出了什么贡献?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导致1868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3. (3) 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潘恩的主张。美国独立战争对“大西洋这一边”的法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