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1 政治史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31 浏览次数:29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9·山南模拟) 1969年7月,美国取消其公民前往中国旅游的限制。随后,尼克松总统通过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领导人传话,称将从台湾海峡撤出两艘驱逐舰。这表明美国(   )
    A . 在国际舞台上陷于孤立 B . 美国断绝了同台湾外夺关系 C . 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D . 意图改善中美两国关系
  • 2. (2019高一下·鄂尔多斯期中) 从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表明(   )
    A . 邓小平全面整顿成效显著 B . 国民素质大幅度提升 C . 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结束 D . 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 3. (2019·慈溪模拟) 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中明确规定:“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对此材料下列解读准确的有(  )

    ①对当时美国亚太霸权政策有一定约束 

    ②这是中美建交后取得第一个重大成果

    ③包含着反对苏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 

    ④直接促进台湾海峡两岸实现军事停火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4. (2020高二下·福州月考)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表现是(   )
    A .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 .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 5. (2020高一下·本溪开学考)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 . 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 . 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 . 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 . 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 6. (2019·河北模拟) 1969年7月和9月,根据毛泽东提议,陈毅等人研究后向中央送交“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和“对目前形势的看法”两份研究报告,提出:中美苏大三角关系中,中苏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苏矛盾大于中苏矛盾。据此可推断(   )
    A . 中国意欲改善中美关系 B . 世界呈现出三足鼎立局面 C . 苏联阻挠中美关系发展 D . 中美意识形态的分歧消失
  • 7. (2019·河西模拟) 1973年,毛泽东在会见基辛格时表述了“一条线”的思想:要搞一条横线,就是纬度,美国、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一条线”的外交战略表明当时(    )
    A . 中美外交利益趋于一致 B . 中美建交推动中欧关系改善 C . 世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D . 中国成为多极格局的重要力量
  • 8. (2019高三下·定远模拟) 美国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曾这样评价尼克松—基辛格外交思想:“这对奇特的搭档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 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 B . 美国放弃了遏制中国的政策 C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 9. (2019·湖北模拟) 下列图表中,导致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

    美国驻台湾军队最高军官衔级

    1972年

    9800

    中将

    1974~1975年

    4500

    少将

    1976年

    2200

    准将

    1977年

    1400

    上校

    A . 美国严格执行中美建交公报 B . 美国放弃了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D . 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 10. (2019·南昌模拟)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向毛泽东赠送了珍贵礼物“天鹅之家”烧瓷工艺品。为了迎接这件礼物,周恩来总理代表毛泽东主席特意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举行了仪式,这在外交礼仪中尚属首例。中国对这件礼物高度重视的原因是它象征着(    )
    A .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 中国成功拓展外交空间 C . 中美两国结盟对抗苏联 D . 世界进入和平稳定时代
  • 11. (2019·四川模拟) 就1970年的第25届联大,尼克松在回忆录中说:“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无可挽回地瓦解了,以前支持我们的几个国家已经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材料旨在反映(    )
    A .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发生分化 B . 新中国国际影响力日渐凸显 C . 一直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失败 D . 发展中国家坚决支持新中国
  • 12. (2019·泉州模拟)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金门。据此可知(    )
    A . 中美关系改善有利于中国和平统一 B . 中美达成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共识 C . 中国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D . 美国外交政策决定两岸关系走向
  • 13. (2019·汕头模拟) 1969年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有44个,到1972年底达到88个。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
    A . 对外政策进行了调整 B . 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C . 综合国力实现快速增长 D . 提出和平共处五原则
  • 14. (2021高一下·莆田期中) 在我国五十年代初期和中期,高中以俄语取代英语。1964年,国务院批准《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确定英语为第一外语。1978年英语被列入高考考试科目。这变化主要基于(    )
    A . 外语教师资源的变化 B . 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 C . 中国外交环境的变化 D . 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
  • 15. (2019高三上·宝坻期末) 下列图表中,导致美国驻台湾军队“人数”及“军官衔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美国放弃了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B . 美国严格执行中美建交公报 C . 美国军事战略重点转移到欧洲 D . 中美关系正常化并得到发展
  • 16. (2019高三上·通州期末) 1969年,尼克松总统同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谈及中国问题,并希望从戴高乐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但是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这说明()
    A . 中国崛起改变美法外交战略 B . 法国极力阻挠中美关系改善 C . 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 D .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 17. (2021高一下·翠屏开学考)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  )
    A . 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B . 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C . 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 D . 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
  • 18. (2018高三上·肥东月考) 1971年8月2日,美国国务卿罗杰斯发表声明,宣称“美国将在今秋的联合国大会中,支持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会的行动。同时,美国将反对任何排除中华民国、剥夺它的联合国代表权的行动”。材料反映出(  )
    A . 美国支持中国统一 B . 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 . 联合国被中国操纵 D . 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
  • 19. (2016·上海)

    如图所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引发第三次高潮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中日建交
  • 20. (2018高三上·五华月考) 新中国外交史上著名的“乒乓外交”,即所谓“小球转动大球”的外交事例出现在,中国处理与(    )
    A . 苏联的关系中 B . 美国的关系中 C . 日本的关系中 D . 联合国的关系中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19·聊城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到中国,九一八事变后曾访问东北、上海,并发表报告通讯集《远东战线》。在上海,他见到了宋庆龄和鲁迅,这引发了他对记录中国人民苦难与向往的中国新文艺的兴趣。1936年,来到陕北的中国共产党委托宋庆龄推荐名外国医生和一名外国记者到根据地来,以便将紅色政权与釭色根裾地最真实的故事讲外界。双方的“一拍即合”使得斯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6月,斯诺来到保安(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后,受到了中共高层的热情接待,随后,斯诺开展了将近四个月的采访活动。10月,斯诺返回北平,并开始为外蝶和国内的外文报纸撰写有关他在红色报据地所见所闻的报道。卢沟桥事变前夕,斯诺完成了所有的报道写作。随后,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英文版于1937年10月由伦敦戈兰茨公司出版,在中外进步读者中引起极大轰动。1938年1月1日,《红星照耀中国》在美国出版,同年2月,中译本又在上海出版,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紅军的真正形象。由此,拉开了美国众多新闻记者赴身“红区”的序幕。

    ——摘编自曹培鑫《书写“红色圣地”:世界新闻史上的“中国时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选取一个史实,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 22. (2019·河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75年1月,中日就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举行谈判。中方以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为基础提出包括反对霸权等内容的条约方案。日方对此提出异议。……在中国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复出,着手推动中国的对外政策朝着既服务于消除现实威胁,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又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和维护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一大目标进行重大调整。在日本,福田赳夫组阁,在政界和财界都对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对恢复谈判表示出积极姿态。当时,美国卡特政府规劝日本在中日缔约问题上积极行动。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正式签署。条约中的“反霸条款”最后表述为:“缔约双方表明,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编自陶永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始末》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的有利条件。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的历史意义。
  • 23. (2019·宜宾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 (1)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冷战时期尼克松政府做出哪些具体政策调整。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材料中对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