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0-12-21 浏览次数:15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并把错误的改正。
三、综合题
  • 26. (2019七上·凤县期末) 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填空:
    1. (1) 下表是小明同学在学习百家争鸣时所总结的知识表格,请你帮他填充完整。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主要思想

      道家

      老子

          ①

          ②

      儒家

      孔子

          ③

      “仁”、“礼”

          ④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墨家

      墨子

      《墨子》

          ⑤

      法家

          ⑥

      《韩非子》

      “法治”,中央集权

    2. (2) 下表列出了秦巩固统一的一系列措施,请你完成它。

      类别

      措施

      经济

      统一 ①;统一②

      文化

      统一 ③

      交通

      统一④和⑤宽窄;开凿⑥

      军事

      北击⑦;修筑⑧

  • 27. (2019七上·凤县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改革助称霸)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改革助统一)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改革助进步)

    材料三:魏主(孝文帝)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资治通鉴》

    1. (1) 材料一反映的改革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这一目的最终有没有实现?能够说明这一目的实现的历史现象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政治主张?他是怎样具体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有何影响?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是哪一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 (4) (改革中的感悟)
      历史上的这几次改革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