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淮北市树人、萧县实验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7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 1. (2022高三上·集宁期中) 《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A . 实行察举制度 B . 独尊儒家学说 C .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 全面推行郡县制
  • 2. (2024高二上·澜沧月考) 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
    A . 相权有所分散 B . 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 . “外朝”参议要政 D . 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 3.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有学者指出,在演说家们的鼓动或煽动下,雅典公民往往会突然间集体丧失理智,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西西里远征失败以后,面对惨痛的失败,雅典人开始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表决赞成似的。该学者旨在强调(  )
    A . 雅典人民享有民主政治权利 B . 间接民主缺乏对集体决策的约束 C . 民主制度保障了决策的合理 D . 议政方式助长了公民非理性状态
  • 4.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据历史记载,罗马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逐渐确认了某些奴隶解放制度,父亲的主宰权力逐渐受到削弱,家庭因经济因素开始了缓慢但不可逆转的解体,子女、妇女的主体身份也日益受到广泛承认。由此可见,古代罗马(   )
    A . 私有财产受到保护 B . 司法过程主观随意 C . 法律至上观念普及 D . 立法追求公平公正
  • 5.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这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此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含义,下面解释最准确最全面的是(   )
    A . 通过立法开始限制君主财政、军事、立法等权力 B . 君主世袭,内阁取代君主行使最高的行政权力 C .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D . 以世袭君主为国家元首,其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 6. (2023高三下·定远开学考) 2019年12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通过表决,批准向众议院全院递交关于弹劾总统特朗普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的条款,一旦获得众议院审议和多数支持,该弹劾案就将进入参议院接受审理,若获得至少三分之二参议员支持通过,特朗普就要被解职。这段材料表明(   )
    A . 国会是美国政治权力中心 B . 总统受国会监督并对其负责 C . 立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D . 分权与制衡是美国政治特征
  • 7.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的影响是(   )

    A .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 外国经济势力从此深入中国的内地 C . 中国开始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8.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 “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 .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 .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9. (2022高二上·白水月考)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A .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 10.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民国三十年,国立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招生考试中,“中外地理“试题中有这样的题目: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此举的出发点是(  )
    A . 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提升中国民众抗战信心 C . 使国人认识到日本劣势 D . 推动早日开展战略反攻
  • 11.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1971年4月,法新社评论说:“(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员访华)这是中国的'新外交战略',北京选择了在政治上最中立的方式向美国舆论以及世界與论伸出手。”由此可知,当时中国的“新外交战略(   )
    A . 意在推行睦邻友好外交政策 B . 开始对外宣扬和平外交理念 C . 开创了政府间交往的新途径 D . 具有改善中美关系的灵活性
  • 12.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下表摘录的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和不结盟运动的部分事件。这些事件说明(   )

    时间

    事件

    1974年秋

    联大召开世界粮食会议

    1975年秋

    联大举行经济特别会议﹐讨论解决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发展问题

    1975年

    第七届特别联大召开﹐一致通过了旨在建立以南北对话为谈判框架的决议

    1979年

    第六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关于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发展的全球谈判的决议》,该决议被载入联合国大会第34/138号决议

    A . 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增强 B . 联合国职能重心发生转移 C . 民族独立运动发展迅猛 D . 不结盟运动主导国际事务
  • 13.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铁犁牛耕逐步推广 B . 政府强力打击豪强地主 C . 统治者“无为而治” D . 商品经济得到蓬勃发展
  • 14. (2022高一上·龙江期中) 南宋时期开始流行“天上天堂,地上苏杭”的谚语。地处江南的苏州、杭州两地,已成为当时人们最为向往的富庶繁盛的都会。江南一带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华夏九州之内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先进的区域。这与广大北方移民的参与密不可分。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 . 南宋时北方经济相对落后 C . 南宋时大量北方人南迁 D . 北民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 15.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
    A .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 . 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 .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16. (2022高一下·临潼月考)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 .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 17. (2024高二下·江西期末) 宋真宗咸平五年,政府以汴京城“衢巷狭隘”为由对坊墙整修,并设置了咚咚鼓以警昏晓。到仁宗景佑年间,开始允许居民临街开设邸店,到宋神宗年间,汴京城已是“不闻金鼓之声了”。这说明了在宋代(   )
    A . 政府态度决定“市”能否突破时空限制 B . 商业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政府的任何监管 C . 政府调整管理制度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D . 汴京城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
  • 18. (2023高二上·涟源月考) 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 . 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 . 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 . 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 .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 19. (2024高二下·潮阳月考)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 .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 20.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有学者说,15世纪欧洲大航海的主要成就,一是“发现了新航路”,二是“发现了新大陆”。这两个“发现”(        )

    A . 都导致了政治革命的发生 B . 都体现了对欧亚贸易垄断 C . 都结束了欧亚的隔绝状态 D . 都加速了商业革命的形成
  • 21.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
    A . 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 . 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 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D . 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 22. (2021高一下·南安期中)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 . 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 . 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 . 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 . 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 23.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19世纪50年代,尽管美国西北部的农民住所离机械商店很远,但他们能够放心地使用复杂的机械。因为农民只需用电报告知被损坏的机械上任何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可能带来一件新的机械部件,他们自己就能够将它安装上。这说明当时的美国(   )
    A . 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B . 通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C . 农业生产领域逐步实现机械化生产 D . 标准化生产方式满足民众生产需求
  • 24.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英国工业革命是一场民间发动的革命。企业主的直接投资和社会各阶层的间接投资成为满足资本需求的源泉,消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克服了投资和消费的矛盾,在英国这种消费导向型的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据此可知,英国工业革命(   )
    A . 以社会需求为主要动力 B . 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C . 着眼于世界市场的扩大 D . 缓和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 25.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在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表明工业革命(   )
    A . 有助于生产的合理化 B . 降低了社会人文关怀 C . 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 D . 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 26.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近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千1876年在上海登船赴欧,对沿途所记,编为《使西纪程》。由千驻英期间(1876—1879年)参观了各地的工厂学校和政府机构,郭嵩焘的观念产生了根本变化,发出“西洋政教、制造,无不出於学"的惊呼。这期间,他可能会看见(   )
    A . 《物种起源》第一次出版发行 B . 英国人驾驶汽车出行 C . 电话作为新的通讯方式已出现 D . 无线电通信试验成功
  • 27.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如表是1871年和1901年世界主要国家钢产量(单位:万吨)统计表。这可以用来佐证(   )

    时间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1年

    33.4

    7.44

    25.1

    8.6

    1901年

    498.3

    1369.0

    639.4

    42.5

    A . 美国综合国力成为世界第一 B . 主要国家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C . 英国经济优势地位逐渐丧失 D . 欧美国家工业化具有同步性
  • 28. (2024高一下·西宁开学考)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 29.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1895年以后,国内机纱量迅速增长,农户使用机纱、掺和土纱织布的日益增多了,土布中机纱比重也从1893年的23.4%增长到73%。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小农经济受到近代工业的冲击 B . 民族工业受到刺激飞速发展 C . 手工织布技术得到很大的改进 D . 民族危机推动实业救国兴起
  • 30. (2024高二下·仪陇月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入幕洋务企业机构、任职海关等涉外机构成为上海士人竞相角逐 的职业;甲午战后,“舍儒而商”成为沪上和江南士人的新风尚。这反映了(   )
    A . 儒家的义利观念被士人抛弃 B . 科举取士不合时宜 C . 经济变动引发价值观念变化 D .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 31.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1912—1919年和1927—1936年两个阶段都出现了较迅速的发展。这两个阶段能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主要是(  )
    A .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B . 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 .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中提倡国货 D .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 32.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下表是1920~1930年中国工业资本中官僚资本与民族工业资本的产值比较表。这一现象直接说明(   )

    项目

    1920年产值(亿元)

    1936年产值(亿元)

    1920~1936年均增长(%)

    官僚资本

    1.84

    2.22

    1.18

    民族工业资本

    2.51

    16.32

    12.41

    A . 民族工业遭遇重大挫折 B . 官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 C . 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D . 外资企业退出中国市场
  • 33.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1965年至1975年,西北、西南等三线地区共完成基建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这(   )
    A . 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B .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 . 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D . 利于改善我国的工业布局
  • 34.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下表为“一五”计划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情况(单位:亿元)。这表明“一五”计划(   )

    年份

    社会消费

    食品类

    衣着类

    用品类

    燃料类

    1953

    328.8

    177.9

    69.5

    70.4

    11

    1954

    356.1

    197.3

    71.6

    74.2

    13

    1955

    364

    202.6

    71.9

    75.4

    14.1

    1956

    424

    219.3

    94.1

    91.8

    18.8

    1957

    441.6

    241

    82.6

    99.6

    18.4

    A . 在工业建设中兼顾民生 B . 加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C . 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D . 深受苏联经济建设影响
  • 35.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1949—1952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公私比例变化表,下表反映的变化(   )

    国营

    私营

    1949年

    43.8%

    56.2%

    1952年9月

    67.3%

    32.7%

    A . 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成果 B . 为“一五”计划实施提供了条件 C . 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 . 反映了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 36.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这一变化(  )
    A .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根本性变革 B . 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 C . 标志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退出历史 D . 从法律上肯定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 37.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
    A .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 . 总体上已经迖到小康水平 C . 确立了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 38.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开放城市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②①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③①④
  • 39.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有(   )

    史实结论
    A1954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B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C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成为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D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A . A B . B C . C D . D
  • 40.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

    A . 没有解决农村生产经营权 B .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 C .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D .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 41.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省六部制把朝延的决策和行政职能分离,决策的权力在宰相和皇帝,执行机构为尚书省及其所属六部。决策的权力本身也被分割,中书和门下之间互相制约,与秦汉时丞相集决策与行政的权力于一身的旧制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样的变化意味着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中,相权被分割,皇权得到加强;而中央机构和行政权力的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则使国家的行政效率得到空前的提高。因此,尽管唐以后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在局部上还不断地变化,但从总体上看,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奠定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大的格局,为以后历代所沿用。

    ——摘编自阁守城、宁欣主编《中国大通史·隋唐五代》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三省六部制运行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意义。
  • 42.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有学者认为明清社会以经济变动为核心出现了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迹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走向社会转型的许多特征。16世纪开始,以租佃权商品化和货币化为前提的新租佃制推行,导致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主要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工工场或包买商。……社会政治方面,政府改革运动、民间党社运动和市民运动都在明后期蓬勃兴起,构成社会政治新气象。与此同时,明中后期兴起了突破传统观念束缚的思想大解放,如16世纪阳明心学思潮与反传统思潮兴起,17世纪实学思潮与早期启蒙思潮兴起。但是,这场开启于晚明的社会转型运动,直到1840年也未完成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余同元《明清社会近代转型及转型障碍》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江南市镇发展的表现。
    2. (2) 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分析“未完成”转型的经济、政治根源。
  • 43. (2020高二上·淮北期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要工业部门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


    1901~1911年

    数量(家)

    资本额(万元)

    纺织业

    82

    1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2. (2)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