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文献 |
鲁国大臣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时说:“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 | 《左传·文公五年》 |
齐国大臣管仲答桓公道:“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 《管子·霸形》 |
虢国的史官嚣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
表1是先秦时期文献的一些记载,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
材料一:明朝时期政府实行贸易的双轨制度,将贸易分为官方的“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明初政府颁布禁令:“非入贡即不许其互市”“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原因是政府考虑到沿海居民的胡作非为,“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者居十七”。但官方的“朝贡贸易”却十分兴盛,“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前来朝贡的国家有十多个,如暹罗、占城、扶桑、琉球、朝鲜等。每次使团前来带来的都是该国的贵重礼物,但因生产力落后,“进贡之物,大都草率不堪,甚者尤极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明朝采取“厚往薄来”的原则,回赠的物品价值往往超过对方数倍。
——摘编自李凤琼、秦超超《明朝与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情况比较》
材料二:明初统治者反对对外贸易,建朝以后的142年里,朝贡贸易是唯一的合法外贸途径。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除宣扬国威外,大量采购西洋(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物产亦是重要目的。……1509年,明廷开放广东开展特定的民间贸易。1514年,葡萄牙人来到中国并逐渐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1567年,朝廷开放福建省一港口供中国商人对外贸易并对进口贸易征税。之后,西班牙、荷兰、英国商人相继东来。与此同时,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活跃,逐渐形成了以闽粤为中心、澳门为核心的亚太经贸网络,中国的瓷器、茶业等物品大量流向西方。中国的商人、工匠遍布南洋各个群岛,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在明末清初的几十年里,郑氏海商集团操控着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
——摘编自(美)易劳逸《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材料:以下是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哈佛中国史》(全六卷)的分卷书目:
卷目 |
书名 |
第一卷 |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
第二卷 |
分裂的帝国:南北朝 |
第三卷 |
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
第四卷 |
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
第五卷 |
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
第六卷 |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任一分卷,为该分卷写一个内容简介。(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少于200字。)
材料:章学诚(1738—1801),字实斋,清代史学家、思想家。他在深入反思宋明理学和乾嘉经学(考据学)的基础上提出“六经皆史”说,进而在刘知几“史才三长(史才、史学、史识)”之外明确提出了“史德”的概念。“何为史德?谓著书者之心术也。”史家的心术有两类:一是史家心术之邪正,二是史家心术之修养程度。章学诚主张史家著史要尽量尊重客观史实,不要随心所欲地将主观意图掺杂其中。只要抱着这个态度去努力,即使还有不足之处,也可以称得上有“著书者之心术”了,即具备了“史德”。他劝诫史家应当“气平”“情正”,以理性来制约自己的感情,尽量避免“因事生感”,这样才不至于“发为文辞,至于害义而违道”。他还主张“通六义比兴之旨”来培养“心术”。章学诚的“史德”论受到梁启超、胡适等人的肯定和赞扬。
——据瞿林东《中国史学史教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