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 | 试题描述 |
安史之乱后.落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 | 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 |
中唐以后,魏音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 | 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 |
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 | 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 |
图1“汉归义羌长”铜印
①民族关系 ②对外贸易 ③篆刻艺术 ④行政制度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中美关系的解冻
③中苏关系波折后实现正常化 ④中日邦交正常化
材料一 传统政府行政虽然从制度设计形式上实现了王朝的安全,但自秦汉以来,家天下统治并没有万世长存,改朝换代仍频频发生。只不过皇权的颠覆大多不是源于行政官员的反叛而是源于基层百姓的造反。传统政府也曾试图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如连坐、保甲等,但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因为基层社会被其锻造的特殊绅士阶层所控制,绅士的乡土权威是不可动摇的。基层控制只能通过绅士才能发生作用。州县以下的广大基层社会也正是绅士发挥作用的空间领域。
——摘编自张福坤《论中国古代的绅士自治》
材料二 自治管理在19世纪下半期,分三个阶段迅速发展起来。最初.的推动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叛乱期间,当时地方名流组织了民团,并承担税收和其他通常由官吏行使的地方权力。第二个推动出自叛乱后重建的需要。承担救济与亚建的主要责任的地方人士,把他们在教育和福利方面的活动扩大到官府外的管理中属于地方民政结构主要部分的领域。这些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捐赠,即名流和企业的捐助,以及官吏不能完全控制的商业税款。扩展的最后阶段开始于90年代中期,当时有功名者和绅董开始在教育和工业方面从事自强活动。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