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中考生物实验专项复习13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

更新时间:2021-12-26 浏览次数:21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大安期中) 关于“小鼠走迷宫"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的小鼠要处于饥饿状态 B . 这是探究小鼠的先天性行为 C . 不同小鼠熟悉迷宫的能力都一样好 D .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官.就不会忘记
  • 2. (2021·南县) 如图表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每次实验前应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 . 随着尝试次数增加,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变短       C . 小鼠走迷宫行为与学习有关,与遗传物质无关  D . 如果用蚯蚓进行相同实验,找到食物的时间更长
  • 3. (2021·娄底) 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是不是学习行为”时,生物小组将小鼠饥饿处理后,放在迷宫入口处,记录小鼠每次走出迷宫找到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重复5次,不能得出(   )
    A . 如果小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则说明小鼠具有学习能力 B . 小鼠的这种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 . 小鼠第一次尝试着走出迷宫获得了食物,以后每一次都能熟练地走出迷宫 D . 用不同的小鼠进行实验,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
  • 4. (2021·四川) 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探究实验时,生物兴趣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多次走相同迷宫,得到如下图2结果: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小鼠第一次实验的“尝试与错误”时间最少 C .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和消失 D . 小鼠重复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
  • 5. 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B . 小鼠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学习行为 C . 这种行为只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D . 小鼠的这种行为与黑猩猩钓取白蚁属于同一类型的动物行为
  • 6. (2021·泰安) 下表是小鼠走迷宫的实验数据。在迷宫中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右转也可左转。将身体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每天进行相同次数的实验。A组小鼠走完迷宫会得到食物奖励,而B组小鼠走完迷宫不会得到食物奖励。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天数

    平均转错次数

    组别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第8天

    第9天

    第10天

    A组小鼠

    9

    8

    7

    8

    6

    5

    4

    2

    1

    1

    B组小鼠

    10

    9

    10

    9

    9

    10

    9

    8

    9

    10

    ①实验说明A组小鼠学习能力强,B组小鼠学习能力弱

    ②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作用下,A组小鼠形成了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

    ③A组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形成后不会改变

    ④A组小鼠通过学习能迅速走出迷宫获取食物是复杂反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2020八上·巫山期中) 下列关于“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探究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要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 . “迷宫”通道的宽度要便于小鼠折返 C . “迷官”的隔板应该高些,这样能阻止小鼠翻越隔板 D . 在“迷宫”隔板上方盖上黑纸板,这样能阻止小鼠翻越隔板
  • 8. (2020八上·庆阳期中) 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B . 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 . 这种行为只与遗传因素有关,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D . 小鼠的这种行为与黑猩猩钓取白蚁属于同一类型的动物行为
  • 9. (2020九下·北京开学考) 生物小组开展“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获得图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鼠走迷宫取食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训练次数越多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越长 C . 2月龄比1月龄小鼠获取食物时间更短 D . 神经系统发育越完善动物学习行为越弱
  • 10. (2017八上·涪陵月考) 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B . 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一种学习行为 C .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就越强 D . 用不同小鼠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
  • 11. (2019八上·东莞期末) 生物小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并获取了实验数据,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A . 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会减少 B . 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C . 小鼠用时越来越少,说明其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D . 若用不同的小鼠做实验,次数可能会不同,说明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 12. (2021·通州模拟) 科学家把蚂蚁和大白鼠放入终点有食物的迷宫(如图1)中进行走迷宫训练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白鼠和蚂蚁走迷宫获取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B . 走迷宫实验中,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明显多于蚂蚁 C . 该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 . 训练次数越多,蚂蚁和大白鼠出现的错误次数越多
  • 13. (2018八上·中山期末) 在“小鼠走迷宫”和“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小鼠试错的次数明显较少,这说明(  )
    A . 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 B . 动物越高等,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C .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D . 以上三项说法都对
  • 14. (2018九上·临川期末) 八年级一班同学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探究,相关数据记录如下,你认为不合理的结论是(     )

    小鼠

    找到食物的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分10秒

    4分55秒

    2分43秒

    5分23秒

    3分20秒

    1分52秒

    8分27秒

    5分43秒

    3分58秒

    A . 不同个体找到食物的时间有差异 B . 同一个体每次找到食物的时间逐步减少 C . 小鼠尝试走迷宫是 一种学习行为 D . 小鼠的这种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 15. (2019八上·蒙阴期中) 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

    小鼠

    所用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09秒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7秒

    根据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 “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 B . 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C . 小鼠②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 D . 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
二、实验探究题
  • 16. (2019八上·耒阳月考) 实验探究: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1. (1) 探究该实验,需提出问题:
    2. (2) 根据仓鼠大小制作迷宫。

      实验前让仓鼠饥饿1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

      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仓鼠从入口到达出口的时间。

      ,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3. (3) 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图2所示。

      分析图2数据,得出结论: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可见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而获得的。

    4. (4) 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 . 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 . 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 . 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 . 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5. (5) 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17. 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甲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9.5

    64.8

    49.0.

    35.0

    1. (1) 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性行为。
    2. (2) 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环境的能力。
    3. (3) 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入自然环境中,请推测小鼠(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的能力可能最强。

    4. (4) 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可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乙所示) ,该结果可以用来比较1月龄小鼠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寻找食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 填“多”或“少”),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18. (2019八上·株洲期中)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设计了一个迷宫如下图所示,图A和图B中的一只小鼠正在通过相同的迷宫。图B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图A的出口则没有,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将一份食物放在动物面前,动物会直奔食物而去。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是一种行为,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则是行为。
    2. (2) 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
    3. (3) A组的作用是,本实验的变量是
    4. (4) 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
    5. (5) 为了保证实验成功,小鼠应处于状态。
    6. (6) 小鼠是用(选填“尝试与错误”或“推理”)的方法学会怎样通过迷宫的。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B中小鼠学得快些,这说明实验变量能小鼠学习。
    7. (7) 本实验增加组C组与D组,分别用小鸡、壁虎代替小鼠,实验结果为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壁虎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