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7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
  • 1.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在其数学专著《数学大全》中正式提出了借贷记账法,建议商人在进行一切交易时,都要在总账里记入两次,一次作为贷方,另一次是作为借方。这种记账方法让人们随时对于一项生意的财务状况都了如指掌,该方法(    )
    A .   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 C . 根源于人文主义的复兴 D . 有利于近代科学发展
  • 2.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西方人解释“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大体先后提出过三种理论:宗教动因说,即葡萄牙寻找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王国,共同夹击阿拉伯人;寻找黄金、香料说,强调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冲动;近期有学者强调,“地理大发现”的动机是得到粮食、燃料等大宗商品。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   )
    A . 是诸多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B . 主要得益于宗教传播的精神动力 C . 意在探寻黄金,抑制物价上升趋势 D . 缓解了当时欧洲严重的农业危机
  • 3.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7世纪,秘鲁所产小麦供应巴拿马地区,甚至被运回西班牙。到了17世纪末,稻、麦等谷物已经成为北美佛吉尼亚重要的经济作物。当地农民在1697年谈到:“小麦、稻、玉米、燕麦在此长势良好,收割后,被大量卖到巴巴多斯、里沃德岛、新英格兰等地。”这说明(    )
    A . 市场潜力推动了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B . 小麦的特性决定其必将在美洲得到推广 C . 小麦依靠工业革命获得了快速推广 D . 美洲的物种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 4. (2022高二下·崇州月考) 1630—1680年间,英国糖的人均消费量增加了四倍,零售价降了一半,茶、咖啡、巧克力、瓷器等也进入商店和普通消费者的家庭,并日益流行。这表明(    )
    A .   英国奉行贸易自由主义 B . 全球商品大流动呈加速态势 C . 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 D . 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 5.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有学者认为,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继续高举“理性”旗帜,但他们所崇尚的理性不同于17世纪来自神的天赋的理性,而在于更多地接近感官和经验现象。他们不再沉迷于思想领域,而是纯粹现实和世俗化了。可为上述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 . 法国大革命的狂飙突进 B . 早期工人运动的兴起 C . 英国持续进行议会改革 D . 浪漫主义文艺的兴盛
  • 6. (2024高二上·唐山月考) 1873年5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梯也尔对君主派议员说:“你们不要弄错,民众绝大多数都站在共和国一边。”君主派议员占优势的议会随后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梯也尔被迫辞职。这反映了(    )
    A . 巴黎公社的政治影响 B . 主权在民观念的淡化 C . 代议制度的曲折发展 D . 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
  • 7.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7世纪早期,北美英属殖民地居民总是很艳羡母国的亲戚朋友,总觉得他们来自富裕的母邦,一见面就拉着手套近乎;而到了18世纪中期,他们发现在朗姆酒、火鸡和糖等生活必需品消费方面居然是母国三倍还要多,心里对自己生活的土地充满了自豪感。这变化(    )
    A . 得益于英国正式承认北美独立 B . 利于北美殖民地独立意识兴起 C . 促进英国工业革命向北美传播 D . 推动糖酒酿造工艺大幅度提升
  • 8.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据载,在我国元代即出现了一种水转大纺车并在一定地域内大量使用;四百年后的1769年在英国具有实用价值的阿克莱特水力纺纱机才定型并得到推广。但前者在中国历史上只是昙花一现,而后者却开启了英国的大工业时代。这说明(    )
    A . 元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 . 经济结构影响生产进步 C . 政治制度决定科技创新 D . 科技发展具有可传承性
  • 9. (2024高一下·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期中)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 .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 . 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 10. (2023高一下·常州期中) 美国独立之后北方工业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为了同欧洲竞争,北方各州迫切需要高关税进行贸易保护。南方各州的经济命脉是种植棉花,其中约90%出口到欧洲国家,所以南方要求低关税。美国南北方各州在关税问题上针锋相对,客观上反映出这一时期(    )
    A . 黑人奴隶存废问题矛盾尖锐 B . 美国社会内部贫富分化加剧 C . 权力制衡成为南北各州共识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11.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一战结束后,勤工俭学运动进入高潮,留法学生蔡和森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以及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等著作。1920年,旅法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留法学生邓小平负责编辑的党团机关刊物《赤光》,成为旅欧华人中极受欢迎的刊物。这些活动(    )
    A . 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渐展开 B . 加强了中法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C . 表明法国成为当时国际共运中心 D . 主要得益于民主科学观念的传播
  • 12.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    )
    A . 唯物史观 B . 科学社会主义 C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 阶级分析方法
  • 13.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20世纪初整个亚洲建造的铁路有80%位于印度。当时英国政府强令殖民当局保证在印度的铁路投资得到固定的收益;另外,铁道的建设、车厢的生产、燃料的供给和铁路的运营均由英国公司一手包办。这些做法旨在(    )
    A . 移植英国的生产方式 B . 改善印度的交通条件 C . 服务英国的殖民侵略 D . 镇压印度人民的反抗
  • 14.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很少拥有大区域殖民地,大约只侵占了10%左右的非洲土地,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们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出现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 . 殖民者对拥有非洲资源十分向往 B . 欧洲殖民大国间的民族主义竞争 C . 欧洲列强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 . 欧洲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 15. (2022高一下·江门期中) “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就使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段话反映了(    )
    A . 印度最终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B . 印度已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 . 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传统的社会结构 D . 工业革命客观上推动印度工业化进程
  • 16.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世纪上半期,相继爆发了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阿富汗人民反对英国侵略军的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起义和印度民族起义,这次浪潮被称为“亚洲革命风暴”。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被称为“亚洲的觉醒”。“亚洲的觉醒”与“亚洲革命风暴”相比(    )
    A . 革命的根本任务不同 B . 领导阶级发生了改变 C . 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变 D . 使西方殖民体系出现崩溃
  • 17.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世纪末,德国人提出“三B计划”,即建立连接柏林——拜占庭——巴格达的铁路,“成为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此事遭到英法俄的激烈反对,德国计划未能实现。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    )
    A . 德国积极谋求争霸世界 B .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尚未形成 C . 列强瓜分世界矛盾重重 D . 英法俄重视中东的战略利益
  • 18.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17年4月,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提出:“……不可避免的帝国主义战争使帝国主义陷于分裂并造成某些国家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从而使得无产阶级在最薄弱的环节冲破帝国主义链条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可能。”这一论断(    )
    A .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B . 为十月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 C . 提出以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D . 标志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
  • 19. (2022高二下·罗田月考) 1918年12月,当威尔逊总统踏上欧洲血染的土地时,广大民众曾满怀热情地将他当作“救世主——和平王子”来欢迎;而同一时期,柏林,汉堡和布达佩斯却大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主要反映了(    )
    A .   凡尔赛体系的自身缺陷 B . 欧洲分裂局面正式形成 C . 欧洲主导全球时代终结 D . 欧洲构建新秩序的期望
  • 20.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19年3月2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它将会对战胜国进行报复。”这说明在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   维持欧洲势力均衡 B . 阻止苏俄力量向欧洲扩张 C . 消除德国复仇主义威胁 D . 扶植德国称霸欧洲
  • 21. (2024高二下·深圳期中)   1920年,莫斯科最大的集市被取缔,随后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都被查禁。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从农村背进城里的,“背口袋的人”成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 . 新经济政策的出台  C . 农业集体化运动全面推行 D .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 22.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 . 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 . 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 . 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 23.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22年4月,苏联与德国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宣布放弃一战中及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和金钱之要求。而且,两国也同意外交正常化并“友好合作,在经济上互惠互利”。苏联此举旨在(   ) 
    A . 为工业化寻求外援 B . 得到国际社会承认 C . 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D .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 24.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22年初,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教育计划,截止到1925年,政府建立了19000多个“扫盲中心”,并且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苏共十五大则将扫除文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到1938年,四年制基础教育学校网覆盖整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城市儿童提供的七年制高级学校也组建起来,四年制和七年制的学校成了苏联教育体系的基础,十年制学校也大量出现了。这表明苏联(    )
    A .   教育体系的建立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 B . 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服务于政治改革 C . 扫盲教育政策是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 D . 教育体系的建立超前于苏联工业化
  • 25.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 . 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 . 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 . 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 26. (2024高二上·兴文期末) 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

    方式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 .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 .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 . 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 . 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 27.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卡德纳斯认为,“墨西哥并不存在一个共产主义政府。我国宪法是民主的和自由的。的确,其中有些温和社会主义的特征,比如有关国家领土和劳资关系的部分。然而,这些并不比其他民主国家甚至那些保存君主制度的国家更激进”。这说明卡德纳斯改革(    )
    A . 属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改革 B .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 . 不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D . 没有注意保护工农大众的基本权益
  • 28.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1934年,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说:“我愿意,我相信你们也愿意接受一个宽泛的自由定义,在这种定义下,我们走向更大的自由,走向普通人之前从未享有过的更大的安全保障。”这说明罗斯福(    )
    A .   继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 . 开始认识到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C . 努力维护小生产者利益 D . 寻求平衡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
  • 29. (2024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当帝国列强试图重新统治其战前的殖民地时,遭到了愈加强烈的反对。这些殖民地大多数处于亚洲,对恢复主权的要求更加强烈,美国支持非殖民地化这一举动更是促进了殖民地夺回主权。这一局面(    )
    A . 反映了战后民主力量的极大增强 B . 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 C . 加速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 D . 充分体现了美国想独霸世界的野心
  • 30.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二战后期,罗斯福明确表示:美国“已经取得的权力——道义、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权力”会“带来领导国际社会的责任和随之而来的机会”。罗斯福的这一表态是基于当时(    )
    A . 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B . 美苏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加剧 C . 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合作 D . 世界范围内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 31. (2023高三上·阜新月考) 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A . 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 . 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 . 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 . 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 32.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英国政府将多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并大力减税以刺激经济活动,使英国经济进入一段久违的良好发展期。这一时期英国政府的做法(   )
    A . 贯彻凯恩斯主义关于国家干预的理论 B . 适应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需要 C . 追求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的平衡 D . 有助于推动西欧国家福利制度的变革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总分52分)
  • 33.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材料二: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摘编自【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普京认为“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的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苏联经济建设带给我们的启示。
  • 34.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重划欧亚版图

    德国割地赔款

    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战争责任

    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赔款1320亿马克

    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

    殖民地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英法瓜分

    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中国

    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日本归还侵占中国的领土,中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之一

    国际组织

    国际联盟,缺少美苏,“全体一致”

    联合国安理会,"大国一致”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蕴含的战争危险。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 35. (2022高一下·宁陵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末期到战争结束,世界政治孕育着新的格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先后沦为战败国,被彻底排除出国际政治大国之列;英、法虽属战胜国,但力量大大削弱。唯有美国作为"民主国家兵工厂",到战争结束时,登上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宝座,经济、军事实力均居世界第一。而同为反法西斯同盟大国的苏联,在大战中形成了与美国旗鼓相当的军事政治力量,成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严重障碍。另外,在1945—1947年间,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国家,使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体系,因而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惊恐和不安。于是美国制定了遏制苏联为目标的全球战略,开始了对苏冷战。

    ——立如《国际格局演变与多极时代的秩序建构》

    材料二:冷战的一些结果必定是投机的。没有这些结果,美国致力于重建德国和日本经济是极不可能的……美国和苏联也很可能不会如此积极地进行太空研究,如果没有强调对太空的研究,科学的衍生物如微型化能够如此快的实现是不可思议的。……冷战还使西欧人产生了一种紧迫感,没有美国的影响他们可能不会感觉到这种紧迫感……可以肯定的是,苏联和美国斗争的结束留下了一个比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时期还更为分裂、复杂的世界。

    ——佛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冷战”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