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2-07-07 浏览次数:125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 1. (2023七上·黄江期中) 早期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下列朝代中,以创造了青铜器和甲骨文著称的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商朝 D . 隋朝
  • 2. (2024九下·江门月考) 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除西晋短期统一外,其他朝代都处在分裂状态。但是,这一时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表现在(    )
    A . 实现了民族大交融 B . 完成经济重心南移 C . 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D . 海外贸易高度发达
  • 3. (2024七下·田阳期末) 据统计,唐朝共取士近3万名,平均每年取士约100名;宋朝共取士11万5千余名,平均每年取士约360名。宋朝在科举取士上的做法(    )
    A . 确保了科举取士公平 B . 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昌盛 C . 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D . 形成了完备的考试制度
  • 4. (2023七下·江城期末) 如图是反映中国古代采煤技术的一幅插图,来自17世纪初期刊刻的一部科技著作,这部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该著作是(    )

    A . 《农政全书》 B . 《天工开物》 C . 《本草纲目》 D . 《齐民要术》
  • 5. (2024·越秀模拟) 1929年秋,毛泽东写下诗句:“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 .   发动秋收起义 B . 进行城市斗争 C . 开展土地革命 D . 举行工人暴动
  • 6. (2024八上·盐山期末) 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军2/3以上的兵力,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战败后,向中国投降的日军人数超过了太平洋战场和亚洲其他战场日军投降人数的总和。这些史实说明,抗日战争的中国战场(    )
    A .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 B .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重要前提 C . 以地道战和地雷战为主要方式 D . 是世界反法西所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7. (2024八下·岳阳期中) 1953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选举法》。该《选举法》的颁布实施(    )
    A .   宣告了三大改造的完成 B . 激发了人民的民主意识 C . 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 D . 标志着工业化建设开始
  • 8. (2024八下·兴国期末)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20世纪70年代,我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 . 外交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B .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D . 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 9. (2023九上·乐昌期中)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从公元8世纪开始先后传入阿拉伯,再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材料表明,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是(    )
    A . 创造完整的代数学 B . 创造灿烂的文学成就 C . 创造辉煌的医学成就 D . 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
  • 10. 1689年,英王威廉和玛丽在举行加冕仪式时,不得不宣誓:“按照议会批准的法令以及同样形成的法律和惯例实行统治。”这里的“法令”是指(    )
    A .   《权利法案》 B . 《独立宣言》 C . 《人权宣言》 D . 《拿破仑法典》
  • 11. (2022九上·郑州期中) 苏联集体农庄建立后,国家从农民手中征到的粮食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平均每年1820万吨增加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平均每年2750万吨。材料表明,苏联集体农庄建立的主要影响是(    )
    A . 扩大了玉米种植的面积 B . 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C . 继承了新经济政策的思路 D . 支持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 12. (2024·封开模拟) 20世纪以来,世界工业生产一般经历了从“吨重型”产品(如造船、机械、化工)为主到“公斤型”产品(如电子计算机、家用电器)为主,再到“克重型”产品(如微电子、新材料)为主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    )
    A . 重工业始终作为先导型产业 B . 科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C . 国家逐渐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 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0分)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孙中山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1900年,孙中山又领导发动了惠州起义,两次起义均遭到失败。孙中山后来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子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但惠州起义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如天渊。”

    材料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时报纸风起云涌,蔚为大观”,许多报纸以监督政府为己任,议论时政得失,如《民国新闻》以“维护共和政体”为宗旨。各种政党、社团纷纷成立,1912年10月,仅在民政部登记的团体就有85个,包括政治团体22个。由于“社会对政治兴味非常亢进”,政法学校和大学法科学生猛增,“一时法政学校遍于全国”。

    ——均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从广州起义到惠州起义,中国民众对孙中山领导发动武装起义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众对政治持什么态度?这一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2点)
  •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的“六五”计划,第一次将“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2006-2010年的“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将“计划”改为“规划”。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十四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材料二: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90865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2020年,我国克服疫情影响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按照世界银行等机构的评估,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1978年的2.3%,到如今连续多年超过30%。

    ——均摘自《当代中国史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四五”规划,这一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回答2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经济发展对世界作出了哪些贡献?(回答2点)
  • 1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开始,阿姆斯特丹、伦敦、汉堡等大西洋沿岸港口城市成为欧洲发展最快的城市。1500-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至少翻番的城市有18座,其中6座是港口城市。1600-1750年,欧洲人口翻番以上的城市有34座,其中11座是港口城市。

    材料二:16世纪开始,殖民者就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作奴隶。到1860年,美国南方共有黑奴400万,其中60%的黑奴在种植园劳动。1815-1914年,欧洲约有3500万人移民美国,85%是14岁至44岁的精壮劳动力,其中有一部分熟练工人,他们集中在美国的大城市,从事工厂劳动。美国因为移民而形成的附加资本积累相当于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

    ——均摘自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进程》等

    1. (1) 根据材料一回答:16-18世纪,欧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回答2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外来人口大规模流向美国的历史影响。(回答2点)
  • 16. (2022·荆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宪章将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等作为宗旨。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6年1月,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联合国正式开始工作。

    1947年10月,美、英、中、法等23个国家缔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等,关贸总协定实施之后,成员国多次进行贸易谈判。1995年,关贸总协定被世界贸易组织取代。

    ——摘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二:20世纪初,全球仅有200余个国际组织,到21世纪初超过5.8万个。它们既有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有民间团体成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的。19世纪中期,每年由政府间国际组织发起的国际会议不过两三个,到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数字已达到4000个。据统计,2019年,全球共召开了13254个国际性会议。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等

    1. (1) 材料一中的历史事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的什么努力?(回答2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进入21世纪,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的增加说明了什么?(回答2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