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第14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4-07-29 浏览次数: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
  • 1. (2024高二上·延庆期中) 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    )

    ①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

    ③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

    ④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下图是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会标,会标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剪纸艺术和印章文化,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大会主题相呼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深受好评。这表明(    )

    ①优秀艺术作品总是要反映时代要求和实践需要

    ②主体的知识和审美观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③艺术作品表达的是创作主体的理想与情感,不具有客观内容

    ④审美标准具有客现性,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因时代变化而改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2020年是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产生时说:“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上述论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理论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理论只能反映当前经济事实人

    ③理论总是受到客观现实的制约

    ④来源于现实的理论就具有真理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3高二上·椒江开学考)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这客观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是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毛泽东讲,“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邓小平说,“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晃就过去了”。人们在时间规律面前要“争”,要“抓”,其哲学依据是(    )

    ①时间的价值因人而异,没有客观性

    ②承认时间规律的客观性是科学利用时间的前提

    ③时间规律的普遍性决定了人们对待时间态度的统一性

    ④时间的流逝是客观的,对时机的把握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3高二下·乌鲁木齐月考) 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

    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6.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毛泽东指出:“世界上只有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省力,因为它可以由人们瞎说一气,不要根据客观实际,也不受客观实际检查的。”这告诉我们的是(   )

    ①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都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特征

    ②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③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④不以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②④
  • 7.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乡野路,田地旁,帮扶队员不辞忙;东家奔,西家访,不落一个送芳香。”这一民谣成为某地脱贫攻坚中广大扶贫干部工作状况的真实写照。由此可以看出(    )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发展必须对人民群众负责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8. (2024高二上·平湖月考) 有人说:你我一起看一棵被称之为“树”的植物,我看到的是我理解的树,你看到的是你理解的树,不管你我看到的树是多么相似,而“树”本身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知道。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蕴含的哲学观点一致的是(    )
    A .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 .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C .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D .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 9. (2023高二上·新华开学考)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来阐述问题,注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调查研究等。上述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 . 坚持实事求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 . 坚持问题导向——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 . 坚持全面协调——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D . 坚持调查研究——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 10.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之家”的概念,从此“小康”被用来诠释中国现代化坐标上一个重要阶段。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过程体现了(    )
    A .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 B . 认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C . 真理通过不断战胜谬误得到发展 D . 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 11. (2024高一下·武强期末) “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
    A . 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 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 . 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 12. (2022高二下·射洪月考) 改革开放之所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把握了我国的国情与实际。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
    A .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 . 是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C .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D . 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 13. (2023高二上·芦淞期中) 下列哲学观点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①现实世界是人的主观感觉的产物

    ②现实世界是客观理念世界的模仿和分有

    ③世界是由水、土、火、气等构成的

    ④世界是由形状大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4.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两条小鱼遇到一条大鱼,大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一条:什么是水?……不少人就像故事中的小鱼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水”中太长时间,已不知道“水”是什么。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A . 认识具有无限性 B .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 认识具有反复性 D .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 15. (2023高二下·博爱开学考) 近几年,徒步、登山和骑行等体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些项目既充满活力又新鲜刺激,既放松精神又锻炼身体,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的。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
    A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体能局限 B . 坚持从实际出发,理性评估自身状况 C . 认识潜在的优势,抓住时机赢得胜利 D . 劳逸结合,做到运动与休息相互协调
  • 16. (2022高二下·贺州月考)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这一论述蕴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

    ①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是真理性认识

    ②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时代和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需要

    ④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需要不断提升主体素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2023高二上·资源月考) 入侵物种水花生的蔓延导致洪湖水质恶化、鱼蟹死亡。在相继使用物理和化学手段防治水花生蔓延的努力失败后,当地政府在专家组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引进专食水花生的叶甲,终于用生物防治手段遏制了水花生的蔓延。这表明(    )

    ①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认识

    ②不成功的实践也能推动人们的认识

    ③实践可以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④事物的发展程度制约了人们的认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8.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天津市蓟州区的郭家沟,东临梨木台、西邻九山顶,以前主要靠种庄稼,村民收入不高。后来,随着乡村旅游的升温,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开展旅游精品村建设,请专家对村子进行规划,提升改造农家乐,吸引来大量游客,实现了村民增收致富。郭家沟的成功转型表明(    )
    A . 专家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 B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C . 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D . 科学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顺应市场需求
  • 19. (2021高二上·萨尔图期中) 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A .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 . 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 .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 20. (2023高二下·博爱开学考) 在今天这样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传统手工艺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它不仅可以通过动手重新唤醒人们手脑心的整合协调能力,而且可以强化国人内心深处对于自身文化传统的守护感和参与感。由此可见(    )
    A .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 . 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D .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 21. (2023高二上·广州期末) 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B . 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 C .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22. (2022高二上·龙江月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
    A .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 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 .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 23.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
    A .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B . 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 .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D . 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 24.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17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

    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③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6.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 B . 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C . 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 D . 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 27. (2022高二上·秦安期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①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②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③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的过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8. (2022高二下·四川月考) 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  )

    ①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

    ②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

    ③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

    ④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为创业实践成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9.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0.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1. (2024高二下·江阳期末) 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

    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

    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2. (2024高二上·北京市期中)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谈到哲学时说:“哲学很重要,很多学问做深了,都会碰到哲学问题。数学是这样,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都是这样。所以科学家一定要研究一点哲学,要懂哲学。”他之所以这么讲,主要是因为(  )
    A .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B .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 . 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D . 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 33.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
    A .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 .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 . 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 34.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熊猫光伏电站(下图)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收个熊猫电站正在中国山西打通建设,该电站主题外观被设计成熊猫图案,由黑色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白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这启示我们(    )


    ①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
    ②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③充分发挥能动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④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5.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技的探索不局限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   )
    A . 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他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 B .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 C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 D . 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
  • 36.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组织结构中,人们重视家庭的团聚、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浓厚的“尚圆”思维,讲究圆满、圆融、圆通,花好月圆、团团圆圆等也成为普通中国人的美好追求。由此可见(    )

    ①传统文化对社会变革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改造世界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7.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20 世纪 80 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

    A .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 . 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 . 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 38. (2023高二上·上虞月考)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

    A .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 .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C .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39.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某村本来比较落后,村支书王某想到一个创业的“点子”,希望把该村打造成3D壁画村。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认为没有什么用。但后来随着计划的实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老人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由此可见(   )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④认识具有普遍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0.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某部国产网络剧以讲好“中国故事”为创作初衷,在虚构的紧凑剧情中“努力还原大唐的一天”。该剧融入很多有据可查的历史人物,在服饰、化妆、道具、置景等诸多细节上“原汁原味”呈现了唐朝的真实生活,以至观众相信该故事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由此可见(    )

    ①意识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客观事物

    ②意识的反映方式能够决定意识内容的真实性

    ③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自觉选择意识对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20分)
  • 41. (2021高三上·洮北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保卫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第1版方案较简单,主要包括病原学特点、病例特点、病例定义、鉴别诊断、病例发现与报告、治疗等方面内容。第3版方案细化了中医治疗方案等内容。第7版方案增加病理改变内容,增补和调整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出院标准等,并纳入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具有感染性、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等新发现,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中医药是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发挥中医药治未病、辩证施治、多靶点干预的独特优势,全程参与深度介入疫情防控,形成了覆盖诊疗过程的中医诊疗规范和技术方案,在全国推广使用,有效降低了发病率、转重率、病亡率,提高了治愈率,加快了恢复期康复。中医药还走出国门助力全球抗疫,中方专家线上线下与日本、韩国、意大利、柬埔寨等国专家分享救治经验,将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译成英文并发布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与世界各国共享。

    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运用认识论原理加以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