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

更新时间:2022-10-26 浏览次数:56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下·双鸭山期末) 姜寨聚落周围是垛沟,良渚古城周围是城墙。对比分析下面两图,从防御的角度看,良渚古城城墙的构建说明(   )

    A . 国家已经产生 B . 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C . 初始文明出现 D . 部落纷争已经出现
  • 2. (2022高三上·大庆期中) “圣贤”是中国人长久的人生价值追求。法家以为“农、战”是贤,儒家以为贤主要包括学识、行政能力与仁、义、正直、良心等道德,墨子则以为贤应包括兼爱、非攻,节用及具有救民于匮乏和悲惨生活之中的宗教信念与使命。这说明先秦思想家(    )
    A . 完成社会秩序重建 B . 重视个人道德修养 C . 关注社会现实需要 D . 提倡建立精英政治
  • 3. (2022高一上·丰城期中) 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同时又规定了受封诸侯“以供王职”“法则周公”等一系列义务、并载之文告,公布于世。周王此举旨在(   )
    A .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B . 巩固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C . 明确君臣间的尊卑等级关系 D . 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的交流
  • 4.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西周建立后,周人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来邦国的地域内,大量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建立诸侯国,这样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
    A . 反映了权力制衡原则 B . 消除了地方割据隐患 C . 体现了中央集权趋势 D . 揭开了官僚政治序幕
  • 5.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自先秦以来,中国统治者自称为“华夏”,而把周边邻近地区的其他民族或部族称为“蛮”“夷”“狄”“戎”等。在华夷体系之中,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这(    )
    A . 维护了周边环境稳定 B . 加重了中央政府财政负担 C . 渗透着天朝上国理念 D . 增强了中国政府政治威望
  • 6.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有学者指出,董仲舒建构起“阴阳配性情,五行配五常,以天人相应为理论,凸显君主权威,并建立相应制度与法律”的新儒学,从而“真正为儒家学说重建或奠定庞大的理论框架,并使之转化为民族国家意识形态”。该学者意在强调,汉代儒学(   )
    A . 背离了先秦儒学的宗旨 B . 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 C . 完善了理论体系的构建 D . 迎合了政治统治的需要
  • 7.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如图为东汉画像砖戏虎图,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   )

    A . 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 B . 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 . 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 D .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8. (2022高三上·沈阳月考) 《周礼》中“八统”指太宰协助君王统御万民的八种方法,包括“达吏”、“保庸”、“使能”和“进贤”。而“进贤”即以“善行"取士,正是战国、秦、汉儒家的一贯理想,也是汉代察举的重大特征之一。据此可知,汉代的察举制(   )
    A . 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B . 忽视了官员政治才能 C .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 . 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 9.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初唐时期,道士傅奕上疏李渊,以天下大治必“共遵李(道)、孔(儒)之教,而无胡佛”的理由奏请灭佛,表示赞同的朝臣仅一人,反对居多,其中中书令萧瑀,更是把佛祖比作圣人,双方展开激烈争辩,最后不了了之。这反映出唐初(   )
    A . 道教的社会影响力最大 B . 佛教的群众基础较好 C . 朝廷对宗教进行了整顿 D . 儒学的地位相对稳固
  • 10. (2022高三上·安康月考) 程颐说:“天下之害,无不由末之胜也;峻宇雕墙,本于宫室;酒池肉林,本于饮食;穷兵黩武,本于征讨。凡人欲之过者,皆本于奉养:其流之远,则为害矣。先王制其本者,天理也:后人流于末者,人欲也。”程颢也说:“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若致些私吝心在,便是废天职。”这表明,二程(   )
    A . 极力倡导限制君主的权力 B . 宣扬天理以遏制臣民欲求 C . 认为理和欲并不完全冲突 D .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11.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在绘画方面,宋人偏爱画竹、画梅、画菊。士大夫对“气韵”高度推崇,他们认为“神韵是绘画成为艺术珍品的关键条件”。这反映出宋代绘画(   )
    A . 趋向大众化与世俗化 B . 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C . 成就较前代更为突出 D . 重在表现文人的理想人格
  • 12.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宋代,"城镇居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坊郭户。坊郭户是以财产标准区分为主客户的。坊郭客户以上无片瓦为其特征。……坊郭主户包括经营大小商铺的坐贾、手工业作坊、各种服务业行业中有产业的民户。”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
    A . 雇佣关系改变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B . 工商业市镇取代了政治型城镇 C . 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结构变化 D .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 13.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清初,八旗中的两黄旗和正白旗由皇帝直接控制,称为上三旗;其余五旗由诸王、贝勒直接统辖,称为下五旗。雍正时,下诏将下五旗首领固山额真(意为旗主)之名改为固山昂邦(意为旗的大臣)。此举(   )
    A . 加大了下五旗离心倾向 B . 破坏八旗兵民合一机制 C . 减少了君主集权的障碍 D . 降低了下五旗工作效率
  • 14. (2022高三上·黄冈月考) 明朝万历年间“惟内阁独得进密揭,盖心普近臣非百司得比……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明神宗“虚己委(张)居正”,但亲政后,旋即削夺阁权,“及后中官愈重,阁势愈轻,阁臣反比厂卫之下”,可见,内阁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   )
    A . 内阁在百官之中的影响力 B . 宦官势力恶性膨胀的程度 C . 内阁的权力是否受到制约 D . 皇帝信任程度及使用方式
  • 15. (2022高二上·长安期中) 中国小说形成六大门类,耸立六座高峰,有四部是清代小说,即:以《聊斋志异》为高峰的拟古派小说,以《红楼梦》为高峰的人情派小说,以《三侠五义》为高峰的侠义派小说,以《儒林外史》为高峰的讽刺小说。这反映出当时(   )
    A . 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B .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得以重构 C . 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 D . 市民阶层的壮大和价值追求
  • 16. (2024高二下·大理期中) “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若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发生最充分地体现了(   )
    A .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B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 . 变法运动都具有必然性
  • 17. (2024高二下·靖远开学考) 据研究,开平煤矿面值100两的股票在1881年底投产时已涨至150两左右,上海电报局100两面额的股票在1882年突破了200两大关,上海机器织布局的股票价格也溢出原价的15%左右。这表明当时(   )
    A . 经营形式创新推动民族工业发展 B . 民族资本主义迎来发展春天 C . 洋务运动推行的阻力已完全消除 D .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扩大
  • 18. 道光二十六年,英使德庇时请求在西藏定界通商,耆英即以此要求“殊与成约不符”,予以驳斥。德庇时又以前往天津为要挟之计,耆英认为“惟有坚守条约,持以镇静”。道光接报后,也降逾说:“通商一事,更有原立成约,自应永远遵守。”这表明清廷(   )
    A . 深诸近代的国际外交规则 B . 以条约阻禁列强特权扩大 C . 深受近代契约精神的影响 D . 固守华夷观维护国家利益
  • 19.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必然会在旧有轨道上徐徐而行;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汉人士大夫还会继续沉沦,不会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这场革命”(   )
    A . 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B . 引起了清政府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C . 拉开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 D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20. (2022高三上·恩施月考) 泰莱是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上的“司令”(传号令者)。管带刘步蟾对外人有戒心,不重用泰莱,他因此怀恨在心,于是黄海海战后,他在回忆录中说刘“怯懦”,擅改队行,攻击刘步蟾。但史学家综合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和海军提督丁汝昌报告等所载,并非如泰莱所说。由此可见(   )
    A . 回忆录记载失真,不能成为史料 B . 记录者的主观性影响了历史叙述 C . 时代环境决定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 D . 确定历史事实须综合多种历史叙述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据《海河志》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