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这场革命,清廷不会向西方学习,中国不会有后来的政治大变局 ◎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既显示出旧时代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 ◎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 |
年份 |
大事记(节选) |
1495年 |
亨利七世: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子女,配偶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
1593年 |
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 |
1785年 |
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
占世界人口1/5的收入最高的发达国家,创造着86%的世界国内生产总值,82%的全球出口和68%的国外直接投资,控制着全世界74%的电话线,而占世界人口1/5的收入最低的也就是最贫困国家约占每一项的1% |
材料一
唐朝通过发展一支能管理全国的精干的官僚队伍,来巩固帝国政权……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着重强调儒家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如法律、教学和政治时事等。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人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根据新的人才标准,洋务运动时期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具体见下表。
类别 |
年份 |
学堂名称 |
地点 |
创办人 |
外语学堂 |
1862 |
京师同文馆 |
北京 |
奕䜣 |
1863 |
上海广方言馆 |
上海 |
李鸿章 |
|
军事学堂 |
1887 |
广州陆师学堂 |
广州 |
张之洞 |
1890 |
南洋水师学堂 |
南京 |
曾国荃 |
|
技术学堂 |
1867 |
福州船政学堂 |
福州 |
左宗棠 |
1887 |
台湾西学堂 |
台湾 |
刘铭传 |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有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三
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5年,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因此,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教师总数由899.4万人增加到1036.7万人,高校毕业生由16.5万人增加到60.4万人,科技人员总数1978年435.68万人,到1992年,仅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就上升到1759.7万。图书馆由1218个增加到2558个,县级文化馆由2748个增加为2900个;1979~1998年获国家发明奖290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297项;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1992年的26651.9亿元。
——摘编自罗洪铁等《邓小平人才思想研究》
材料: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显然,自在存在的中华民族是与传统的帝国体系是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帝国体系的产物。辛亥革命在结束中国传统帝制的同时,也把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放在了中国社会面前,即如何在帝国体系解体之后,把多元的民族在新的政治体系下,重新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中国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还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坚持这样的基本国家建设理念:将民族国家建设与民主共和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基于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而形成的统一的中华民族,是中国社会建立共和国的内在基础;而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基本使命,就是通过国家整合将中华民族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成为具有整体自觉的中华民族。
——摘编自付春《从帝国体系到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到至元二十二年,由卢世荣主持推行理财改革。面对灾害频发,卢世荣体恤民情,奏请皇帝给予人民实惠,民生改革政策如下:恤民政策。忧虑百姓疾苦,裁撤各处竹货监管机构,改收竹税,贩竹自由。为解决站户逃亡问题,除驿马以外全部由政府供给,减轻站赤负担。惠民政策。江湖鱼课,已有定例,长流采捕,贫民恃以外生,所在拘禁,今后听民采用。免民间包银一年;免大都地税;乡民造醋者,免收课;江南田主收佃客租课,减免一分。轻徭薄赋,抑制兼并,施恩惠于百姓。但卢氏改革却被冠以“释怨要誉”的恶名。有些惠民恤民政策的制定与实际执行相脱节,造成负面结果,完全背离了卢世荣的改革设想。
摘编自吴晶晶《元代卢世荣理财改革研究》
材料:
二战后法国力图重返印度支那,恢复战前的殖民体系。但是受到了越南民族主义者的反抗,其中最有力的民族主义组织是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由于谈判失败,双方于1946年爆发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起初战争的双方都没有得到外部势力的支持,但战争的局势因为新中国对越南的援助而发生改变。新中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承认以及援越抗法政策,使美国等西方国家很快作出反应,承认了法国扶持的保大政权,并开始对法国提供大量援助。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亚洲冷战局势的紧张,印度支那俨然成了东西方较量的另一个战场。比起直接较量的朝鲜战场,这里所争夺的似乎更为重要。它不仅仅是一城一池的得失,更为重要的是使新兴国家面临走那条道路,学习哪种社会制度的问题。1953年,随着苏联政策的调整和朝鲜战争的停战,冷战形势出现缓和,印度支那战争也出现和谈的机会。美国试图组织联合行动阻止日内瓦会议召开,而中国则借助国际與论对和平的支持,力促达成日内瓦会议协定,并建议停止在印度支那的行动。
——摘编自高嘉懿《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与亚洲冷战》
朱丹溪,名震亨,金元名医。年幼丧父,全家靠母亲戚氏一人支撑,戚氏对儿子“有恩且严”。在逆境中成长的朱丹溪性格豪迈,见义勇为,从不肯出人下。一次母亲重病,而“众工束手”,因此他立志学医。他刻苦钻研《素问》等书,但《素问》一书深奥难懂,他就“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道”,过了两年,医学有所得,再对难点进一步研究、探索,治好了母亲的病。此时他已36岁,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他毅然离开妻儿老母,到处求学。求学期间他很注重观察,体会到“阴易乏,阳易元,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为创立后来的丹溪学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曾说:“有病则病受之”,对体格强健、病情较急的患者,常灵活运用,单纯用攻击之药;关于情志过分变动引起的疾病,或“以情解情”,或行气解郁,或化瘀兼用补药,种种不一。丹溪倡导滋阴学说,并著书多篇,国绕着养阴的观点,深入论述养生的道理。他的“相火论”是在师承了寒凉派刘完素火热病机的基础上,又参之以“太极”之理,进一步加以阐发和补充发展而来的。他还在临床上阐明气、血、痰、瘀的致病机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疗法,大大丰富了杂病的辩证论治内容。
——摘编自李文莉《金元名医—朱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