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49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8小题,每题3分,共84分。
  • 1. 表1:中国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认为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遗址可以分为以下六大板块(    )

    板块一

    陕豫晋邻境地区,以仰韶文化为代表。

    板块二

    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

    板块三

    湖北及邻近地区,以巴蜀文化和楚文化为代表。

    板块四

    长江下游地区,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

    板块五

    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

    板块六

    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以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为代表。

    表1可说明

    A .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 B . 当时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频繁 C . 早期中华文明各自独立发展 D . 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化特征
  • 2. 《诗经·周颂》记载:“噫嘻成王,既昭假(招请先公先王)尔。率时农夫,播厥百谷。畯发尔梠(农具),终(土地单位)三十里。亦服(配合)尔耕,十千维耦”。这表明西周时期(    )
    A . 祖先崇拜的意识增强 B . 农民为贵族集体耕作 C . 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 D . 统治的疆域不断扩大
  • 3. 史学家通过对两周墓葬用鼎制度的研究,发现西周前期存在相对应的两套用鼎制度:周王室自有一套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的制度;另一套是对应的五等爵的制度,即公、侯七鼎,伯五鼎,子、男三鼎或一鼎。这体现了周初(    )
    A . 祭祀占卜的执政思想 B . 华夏认同的民族理念 C . 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 D . 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
  • 4. 商代的分封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而西周初年的分封主要是统治部族对被征服地区进行的武装拓展,且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据此推知,周初分封(    )
    A . 强化了对新版图的控制 B . 避免了王族内部纷争 C . 旨在促进民族间的交融 D . 确立了贵族等级序列
  • 5. (2022高三上·定远开学考) 某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的国家形式及其结构表现为一种共主政治秩序,即“在一定地域内诸邦国中的最强者及其为首组成的联盟”“诸邦国并不直接构成共主政权下的政区,但在政治(包括宗教祭祀等)经济上存在一定的从属性规约联系”。据此可知,夏、商、西周时期(   )
    A . 地方治理体系较为松散 B . 君主权威逐渐削弱 C . 政治统治呈现等级色彩 D . 中央集权雏形初现
  • 6.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普遍关注“为君之道”,即君主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属于儒家对“君道”论述的是(    )
    A . 为无为,则无不治 B . 远仁义,去智能,服之以法 C . 为政以德,为国以礼 D .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7.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位于齐国国都临淄稷门附近。孟子、荀子等就曾得到齐国国君的优待,在稷下学宫停留过,荀子还曾三为祭酒主持学宫工作。诸多知名学者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不任职而论国事”,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各学派荟萃的中心。据此可知,战国时(    )
    A . 各国地方官学兴盛 B . 士人流动推动文化繁荣 C . 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D .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 8. (2022高一上·通许月考) 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许同姓聚居, 农村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 整。秦汉的上述举措(   )
    A . 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B . 有利于削弱地方强宗大族 C . 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D . 加速了宗法制度的瓦解
  • 9. 据陈振中先生的《先秦手工业史》的统计,发现和出土春秋时期铁器的地点仅有42个,而发现和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已经涉及我国24个省(区、市)约423个地点,出土的战国铁器总数有6167件以上。由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
    A . 冶铁技术不断进步 B . 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C . 铁器使用日益普遍 D . 农业生产范围拓展
  • 10. 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中,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人民主权 B . 民本思想 C . 为民之主 D . 民为邦主
  • 11. (2022高一上·涪城月考) “华夷之辨”最初指的是对中原及其四周文化区系的空间划分,具有一定的种族色彩,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它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文化概念。“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 B . 不同地区文化差异的急速消亡 C . 华夏文化认同观念得到增强 D . 部落联盟向世袭制国家的过渡
  • 12.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来说,到秦汉中国历史上才有正式统一的政府。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直到秦汉,中央方面才有一个更像样的统一政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商周最高统治者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 “封建的统一”是指“大一统”的形成 C . 材料中的“封建”指的是一种社会形态 D . 郡县制是实现“正式统一”的制度基础
  • 13. (2022高二下·大庆期末) 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
    A . 解决人口不平衡的现状 B .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 C . 增强关中地区经济活力 D . 巩固国家政治统一
  • 14. 有学者指出,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该学者意在强调(    )
    A . 中国大一统局面只能在秦汉时期出现 B . 中国封建帝国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原因 C . 秦汉帝国的结构是历史发展必然结果 D . 秦汉帝国的国家形态得到了历史认同
  • 15. (2022高一上·乌苏月考)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朝议制度的设立(   )
    A . 确保了秦朝的长治久安 B . 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C . 确保了皇帝的专制独裁 D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16. (2022高一上·乌苏月考) 钱穆先生在《秦汉史》中说到:“秦朝政治措施之重要者,当首推废封建而行郡县。然封建之废,实不始于秦,自春秋以来,西周封建旧制,固已日在崩坏之中,封建制渐崩坏,即郡县制渐推行,二者相因,本属一事,考之《左传》,晋人早有县制”。由此可知(   )
    A . 秦代之后分封退出历史舞台 B . 秦郡县制度推行有其历史基础 C . 作者意在完全否定分封制度 D . 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
  • 17. 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的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行书律》规定对危害公文安全与不能准时传递的行为给予惩罚,以保障其机密性与及时性。该做法(    )
    A . 反映了秦朝的严刑峻法 B . 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治理 C . 是统一文字的配套举措 D . 继承发展了前代相关制度
  • 18. (2022高二上·昆明月考)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世系中去。据此可知,司马迁意在(   )
    A . 强调各民族保留自身特色 B . 启发民众摒弃华夷观念 C . 坚持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 D . 构建同源同祖思想观念
  • 19. 东汉桓帝时,出身望族的李膺因敢于打击当权的宦官,被太学生敬为“天下楷模”。灵帝时,面对宦官搜捕的“党人”,好多百姓“破家相容”。据此可知,当时的反宦官专权斗争(    )
    A . 推动了“清议”之风的兴起 B . 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 . 遏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 . 反映了皇权的衰落
  • 20. (2022·大连模拟) 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
    A . 注重推进移风易俗 B . 行政中枢权力转移 C . 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 . 郡国并行体制完善
  • 21. (2023·南海模拟) 公元前189年,西汉政府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五倍的人头税)。据此推知,汉初(   ) 
    A . 休养生息政策内容广泛 B . 男尊女卑观念盛行 C . 对人口增长的需求迫切 D . 人头税的负担较轻
  • 22. (2023高三上·漳州月考) 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推行休养生息,武帝即位后对匈奴用兵采取盐铁官营、告缗等一系列政策汲取大量社会财富解决财政危机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变化说明(    )
    A . 和亲政策符合发展趋势 B . 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C . 对外用兵加重人民负担 D . 国力变化影响内外政策
  • 23. 董仲舒认为,人和天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如果自然界发生了灾害,这就是对人间的警告,如果不去反省改正,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衰败。由此可知,“天人感应”学说体现了(    )
    A . 借助自然强化皇权 B .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 宗教迷信盛行一时 D . 儒学仁政民本思想
  • 24. 西汉初年,刘邦废秦苛法,法律呈现由繁入简、由苛转轻的趋势。汉武帝时改变了这种发展趋势,后来虽有要求约简法律的呼声,但基本没有实现。汉武帝时期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 . 道家学说被彻底摒弃 B . 国力强盛和经济文化繁荣 C . 诸侯王公然对抗中央 D . 加强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
  • 25. 在汉魏时期画像中,可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汉魏画像对少数民族赋予“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出现在同幅图像中时,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这些现象体现出当时(    )
    A . 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 C . 民族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 D . 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
  • 26. 南朝时,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湘江流域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成群的野生动物更主要出现在湘赣流域,而扬州区域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当时(    )
    A . 江南地区得到普遍开发 B . 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C . 南方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D . 北方经济超越南方
  • 27. 北朝正史记载的男女双方姓名均可考的民族间通婚共241起。其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有158起,占族际通婚总数的65,6%,仅北魏一朝的民族通婚就有121起,这其中又以鲜卑与汉联姻占绝大多数。这可用于说明北朝时期(    )
    A . 民族隔阂已经消除 B . 民族政权和平更迭 C . 民族交融出现高潮 D . 门阀制度趋于消亡
  • 28. 东晋初期,琅琊王氏家族位高权重,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颖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 . 门阀政治取代了皇权政治 B . 出现权力制约与平衡机制 C . 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 D . 士族专权威胁君主专制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6分。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及其子景帝在位期间,坚持“无为而治”。汉文帝曾经减免田租,景帝则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并立为定制。汉文帝一度将“算赋”(人头税)由120钱减为40钱,景帝则将男子为国家服徭役的年龄由17岁推至20岁。文帝、景帝自奉节俭,屡次下令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汉文帝废除了秦朝的连坐制,将几种残害肢体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景帝又减少了笞刑数目。在边境地区,汉文帝与匈奴继续实行“和亲”。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二: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快邪臣计谋为淫乱,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以危其命,殒身亡国。天子(汉武帝)观于上古,然后加惠,使诸侯得推恩分子弟国邑,故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子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适削地,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于汉。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院塞(险要之地)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材料三:下表内容为中国古代史上几个时期的政治状况:

    时期

    政治状况

    秦末

    秦始皇大兴土木,漠视民生,迷信严刑峻法;农民起义频发;六国旧贵族趁机起兵复国,天下大乱。

    东汉后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相互争斗;正直的士大夫抵制外戚宦官专权,出现“党锢之祸”;张角等发动黄巾起义;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西晋后期

    晋惠帝缺乏理政能力,八位宗室藩王卷入宫廷政变,导致“八王之乱”;天灾频发,流民和内迁诸民族的起义此起彼伏。

    唐末五代十国

    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藩镇割据,政局不稳,内乱频作;农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北方民族南下,政权更选频繁;昏庸、残暴之主比比皆是。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2. (2) 概括材料二中汉武帝初期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和解决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两条汉武帝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时期,写出该时期,并简要说明造成其政局动荡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