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知( )
年代 | 正统 | 景泰 | 天顺 | 成化 | |
使用媒介分类 | 银 | 35 | 27 | 31 | 90 |
谷 | 7 | 1 | 2 | — | |
绢布 | 12 | 2 | — | — |
主要依据 | |
怀疑—否定说 | 1 《马可·波罗行纪》未提及长城与茶等,把“契丹”和“蛮子”当作两个国家; 2 《元史》等文献无相应记载。 |
肯定说 | 1 依据汉文《经世大典·站赤》和波斯文《史集》等,结合《马可·波罗行纪》中的记载考订出马可·波罗离华的确切行踪; 2 马可·波罗所述的种种细节越来越多地被学者通过其他文献所证实。 |
主要口岸进出口值及占全国比重(单位:千海关两,%)
1868年 | 1894年 | 1928年 | ||||
土货出口 比重 | 洋货进口 比重 | 土货出口 比重 | 洋货进口 比重 | 土货出口 比重 | 洋货进口 比重 | |
上海 | 57 | 71 | 46 | 58 | 37 | 45 |
广州 | 16 | 10 | 12 | 8 | 7 | 3 |
汉口 | 2 | 3 | 14 | 3 | 4 |
年份 | 人数 | 年份 | 人数 |
1896 | 13 | 1903 | 1300 |
1898 | 61 | 1904 | 2400 |
1901 | 274 | 1905 | 8000 |
1902 | 608 | 1906 | 12000 |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材料一
两宋时期,随着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造船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罗盘针的使用,我国瓷器、丝绸等商品畅销南洋等地,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海商群体。雍熙四年(987年),宋太宗发布诏令“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番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两宋政府在主要通商口岸设置了“怀远驿”“来远驿”等机构以接待外国客商。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阇婆(爪哇)、占城、勃泥(加里曼丹)、麻逸、三佛斋(苏门答腊)诸番并通货易”。
——摘编自金亮新《宋朝经济立法探析》
材料二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大量的洋货源源不断输入厦门。在进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厦门外贸市场首先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势力占据优势地位。甲午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宣告最终解体。随着日本强占台湾地区及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不断变动,中国东南沿海以香港、台湾等地区为中转基地,与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以及日本等国和地区进行贸易,初步形成了跨国界的地域经济圈。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关注厦门的开发并不断汇款回国,使厦门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不断发展。
——摘编自刘梅英《从厦门近代外贸市场的嬗变看地域经济圈的重要作用》
材料:下列表格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
表格
时期 |
录取数量或方式 |
考试内容 |
考试程序 |
唐代 |
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 |
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 |
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 |
宋代 |
录取名额大为增加 |
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种注疏 |
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 |
明代 |
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 |
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 |
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 |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慈禧作为清末新政的领导者,开启了新政改革的闸门,此时,顽固派的抵制非常微弱,革新派可以放开手来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1903年10月,慈禧批准了张之洞、袁世凯的会奏,以十年为期,废除科举制。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创举。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一千多年,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人才都以科举考试为重要途径,可以说废除科举制度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它体现了清政府改革的决心。当立宪派向慈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时,也得到了慈禧的积极回应,虽然慈禧准备实行的立宪是保守的二元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对于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专制体制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摘编自杜以同等《论慈禧的改革与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