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作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像一颗明星,像一只轻燕,你决不说她像一个布袋,像一条犀牛或是像一只癞蛤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明星和轻燕一类事物原来是美的,布袋、犀牛和癞蛤蟆一类事物原来是丑的。说美人是美的,也犹如说她是高是矮是肥是瘦一样,她的高矮肥瘦是她的星宿定的,是她从娘胎带来的,她的美也是如此,和你看者无关。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们费许多心力去实验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但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欢喜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欢喜温飞卿而讨厌辛稼轩,这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了。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说法。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答数一样。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人所说的;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而美感并不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还不仅此,美虽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形象属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从“我”的方面说,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分和情趣。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创造成美的可能性。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癞蛤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所以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
(摘编自朱光潜《“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材料一: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相互斗争过程中,“不断借鉴、吸取、融合中国古代丰富的哲学、文学、地理、天文、佛学、道学、儒学以及诸子百家学说的精华”,形成的传统医学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和疾病观。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涉及医道、医理、医术,包含精神文化(如大医精诚、天人合一、致和尚中等核心理念)、行为文化(如维护整体、自然顺势、善治未病、平衡阴阳等行为方式)和物质文化(如器物形态、建筑环境和品牌形象等)。中医药文化传承处在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中,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的流变性。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不离宗,中医药文化传承,要坚守中医药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发挥其引领作用。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继承性传承,体现为传承者和文本的沟通,如对中医经典的研习,体现为传者和承者的互动,如对老中医、中药专家的经验传授和临床实践带教等。师古不泥古,中医药文化传承是一种创新性传承,体现在对中医古籍文献研读的新理解、对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中,如屠呦呦基于《肘后备急方》,改善实验方法,成功提取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等;体现在师承式传承和学校教育中,是传者和承者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互动后的一种超越;体现在承者不断推动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创新中医药的理法方药,提升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时代应用价值与活力,推动中医药的产业发展,服务人类健康。
——摘自《中医药文化传承战略思考》
材料二:
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在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人类健康贡献了古老的知识和智慧。但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现代医学的冲击下,传统医学多趋于萎缩或被替代,唯有中医药保持着绵延不息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关注,根本原因在于中医药具有整体观念的理论内核、原创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
中医药学“整体观念”受到古代哲学气论思想的深刻影响,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内核,对当今世界复杂疾病的诊疗将产生深远影响。其一,它将人自身视为统一和完整的整体,例如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组织器官相互协调、相互为用;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功能完美自洽。其二,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观”深刻阐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其三,人具有社会属性,社会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的精神情志和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其四,人的灵性与身体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从四个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刻把握,即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心身和谐。
证,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机的本质概括。辨证与论治是中医防治疾病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辨证是前提,根据中医理论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关于疾病本质的正确诊断结论,中医学在演进的过程中发展出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八纲辨证等辨证方法;论治则是针对辨证已经判断出某一病证的病邪性质和病变部位之后拟定针对性的治法治则,选择合适的处方,斟酌用药。目前,中医学辨证论治和西方医学辨病论治相结合的模式是研究的热点和关键。中医辨证思维讲究整体、注重变化和个体化的诊疗,根据每一位患者体质状态,所患病证的不同阶段,不同状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和调理。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辨病有机结合,对治疗多因素、复杂性重大疑难疾病具有优势,能够推动中西医学的发展,同时也能促进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奠基的思维起点。中医药萌芽之初,知识形态表现为零散、模糊的医疗经验,《黄帝内经》吸纳了秦汉以前中国古代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成果,其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实际上,两千多年医学史演进过程中,中医药学正是凭借其开放包容的学术品格,充分地与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涵的多学科进行知识互换,广泛地吸收融合各领域的发展成果,从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文化、技术基础。如中医学术发展史上蔚为可观的金元四大家学术争鸣,即受到了宋代主流思想理学的影响;而金属针具之所以发展成为针灸操作的主要器具,与当时冶铁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开放包容是中医药学科变迁的直接因素。近代百年间,西方医学思潮大规模传入,中医药面临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变革,中西医之间的论争与争鸣成为了当时医学界的核心问题,而“改良中国医学”的主张成为了近代中医发展的新趋向。沟通中西医、参合中西医、取长补短、择是而从等具体主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几乎所有提倡改良中医的人士都主张或不反对吸收西医的长处。中医药继承了传统医学理论的精髓,同时不断融汇新知,在自身内部及其他异质医学之间交流互鉴,不断丰富完善。
摘自《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根本遵循》
又见天香第一枝
艾 雯【注】
①今年春早,除夕也是立春。一年的最后一天,竟又是春季开始的第一天。多么奇妙的巧合!尽管生活在尖锐化的科技时代,尽管以公历计算着时光的脚步,但对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我依然有许多偏爱和尊崇。就像我国的历法,配合四时节气,岁序不乱,真是宇宙大学问中的奇迹!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不仅时令准确,含义更是蕴藉无限。像“立春”“立秋”,以“立”字表示开始和来临,多么坚定有力;像“惊蛰”,春雷初震,地气上升,惊醒冬眠的昆虫,万物复苏,又多么生动而具震撼性。
②——噢,挚友,看我只顾在这里歌颂节令,让你好笑。而原来是趁着开春,要告诉你一个小小喜讯:终于我得到了梅花的消息。
③我不仅得到了梅花的消息,也寻着了梅花的踪迹。不在诗里,不在画上,不在梦中,而是真真实实,生长在泥土里,绽放在枝干上。
④我不仅寻到了梅花的踪迹,更欣赏了梅花的高洁标格、傲岸丰神。不在梅山,不在梨山,不在苏州邓尉,却在一幢庄严巍峨、轩敞宏伟的殿堂内。
⑤那天,闻讯而去孙中山纪念馆访梅的人汇成一股潮流。我们是三滴小水珠,溶入大潮中,我那两位随从转瞬不见了,原来他们留在门外,正一字一句研读那一大张有关梅花的介绍。说也是,不知多少像他们一样生长在亚热带宝岛的年轻人,还是第一次亲眼看到真正的梅花哩!
⑥人挤,光线暗。只能随着潮流缓缓移动,点数着小盆小盆的红梅。高不盈尺,却也根株蟠虬,点缀着点点纤柔的深红花朵。人潮涌到大厅中间忽然分流四溢,这才豁然露出一片璀璨的白,绵绵不尽围绕在孙中山座前。全是一人高的白梅。花光莹洁耀眼,幽香暗暗浮动。庄严的殿堂洋溢着早春的氤氲,玉蝶梅清癯疏瘦,娇小的花朵白里泛着浅浅的粉,仿佛羞晕轻染。时梅丰腴雍容,晶莹圆润的花朵繁密地攒集在秀挺的枝梢,俯偃生姿,翘扬独秀。虽然是年轻的新生代,已颇具坚忍卓绝的精神、高洁超凡的标格。最难得的是习惯于严寒酷冷、凌霜傲雪之姿,竟也能在潮湿的亚热带深植成长。真是,有土地就有我们的国花!
⑦徘徊在梅丛间,我忍不住三番两次凑近最高枝的花朵,深深地吸着气,那清清幽幽、淡淡约约、若有若无的芳馨,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唤醒了我最早的记忆,也唤回了往日情怀……
⑧若有若无的幽香中,我是那个短发覆额的小女孩,老棉鞋踏过皑皑白雪,仰头望着那林老梅桩,光秃秃的枝丫上,开着碧光盈盈的绿梅,比母亲发髻上的碧玉簪还晶莹。父亲双手笼在狐皮袍子的袖口里痴痴地欣赏。雪悄悄地飘下来,沾在他帽檐上。
⑨淡淡约约,清清幽幽,也是梅展,在天寒地冻的日子,在水榭亭阁的林国,展示一盆盆淡雅俊逸的绿萼梅、古雅名贵的檀香梅、色泽如杏的杏梅、结实成双的鸳鸯梅……有的苍劲古朴,有的奇倔突兀,有的狂放豪迈,有的仙风道骨。那些爱梅成癖的梅痴围着梅花仔细品题,柱上壁际挂着些咏梅的对联诗词,有一幅松青篆刻的竹屏似乎最具代表性,诗题:“江南素垂一枝春,艳好国花自有真。万紫千红齐仰止,冰肌铁骨见精神。”那是苏州人一年一次的盛会,我跟父亲去过好几次,留下好深好深的印象。
⑩还有一株闻名的梅花,你一定比我更熟悉,那就是你们苏州艺专对面图书馆里的那株铁板红梅。历史悠久,树龄古稀,枝干朴拙道劲。耸峭之气凛然。真是铁骨嶙峋!花开时,枝丫间、树梢上,却繁花密蕊,盛开着胭脂般的红梅。树是如此古朴苍劲,花是如此妩媚温润。正是“千年老干屈如铁,一夜东风都作花”。自然,看梅花最好的去处还是邓尉,“邓尉山上梅花林,玉雪为骨冰为魂”。方圆二十里的梅林,千万株一齐怒放,蔚成一片香雪海!远远望去,仿佛天际垂云,山巅积雪,待走进梅林,就像投身在白云掩映间,陶醉在“飞来香雾都成雪,寻入梅花不见人”的美妙境界。
⑪——“嘀嗒”一响,镁光闪闪,将我拉回现实。孩子们让我和梅花留下了依偎的情景。从前虽然没有人替我和梅花摄下可贵的镜头,但在我们内心,却保留着最隽永的一份。不是吗?那孤傲幽雅的仙姿,高洁坚贞的丰神,深深镌刻在我们心版上,稍一敛神凝注,便又清晰地呈现在脑中,永不磨灭,永不褪色!
⑫挚友!可还记得许多年前,我也曾给你看过一篇怀念梅花的小文,开头摘录了四句引子——年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又是天寒时节,何处可看梅花?很高兴如今再也不必为“无处可看梅花”而惆怅。羁居宝岛数十载,从未上阳明山专门为看樱花。不是对花有所歧视,却是耿耿于它所代表的不祥事物。期盼着来年,我们可以相偕去阳明山赏梅,也可以结伴返家园重访故居梅花。
⑬最后且让我抄下我最喜欢的梅花颂,作为明日梅花之约的见证,效法梅花精神的期许!
⑭万花敢向雪中开,一树独先天下春。唯渠不变霜节操,千古风标只自知。
(有删改)
【注释】艾雯,中国台湾作家。
是岁,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县次续食,令与计偕。川人公孙弘对策曰:“臣闻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夫厚赏重刑,未足以劝善而禁非,必信而已矣。是故因能任官,则分职治;去无用之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之器,则赋敛省;不夺民时,不妨民力,则百姓富;有德者进,无德者退,则朝廷尊;有功者上,无功者下,则群臣遂;罚当罪,则奸邪止;赏当贤,则臣下劝。凡此八者,治之本也。故民者,业之则不争,理得则不怨,有礼则不暴,爱之则亲上,此有天下之急者也。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臣闻之:气同则从,声比则应。今人主和德于上,百姓和合于下,故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故阴阳和,风雨时,甘露降,五谷登,六畜蕃,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此和之至也。”时对者百余人,太常奏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拜为博士,待诏金马门。齐人辕固,年九十余,亦以贤良征。公孙弘仄目而事固,固曰:“公孙子,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诸儒多疾毁固者,固遂以老罢归。是时,巴、蜀四郡凿山通西南夷,千余里戍转相饷。数岁,道不通。士罢饿、离暑湿死者甚众,西南夷又数反,发兵兴击,费以巨万计而无功。上患之,诏使公孙弘视焉。还奏事,盛毁西南夷无所用,上不听。弘每朝会,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于是上察其行慎厚,大说之,一岁中迁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弘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廷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
①礼义者,民之所服也;而赏罚顺之,则民不犯禁矣。
②弘每朝会,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廷争。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次东坡韵
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 , 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释】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在今年高考引发的议题中,科普阅读成为新热点——在12个省份选用的全国乙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的三则材料中,有一则选自科普作家尹传红《由雪引发的科学实验》的科普文章。抛开以应试为目标的功利主义诉求,笔者认为,科学阅读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门 ① 的课程。这不仅仅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需求,更关乎青少年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他们将来的人生路大有裨益。
科学阅读就是通过阅读科学类书籍和素材,来了解自然现象、宇宙奥秘、科技进步与创新等,进而激发人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科学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科学知识,更是在科学知识基础上的一个扩展和提升,拓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培养我们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在很多对科学家的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他们中的很多人之所以走上科学道路,正是因为在青少年时期阅读过优秀的科学图书或科普作品,从此树立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远大理想,进而为此 ② 。
科学阅读不应 ③ , 停留于浅层字面的理解,而应是跟随作者的脚步和思想,去体会科学历程的跌宕起伏,去探索 ④ 的星空和辽阔无际的宇宙。
地衣非常小,常栖息在户外的裸石之上, ① , 很容易忽视它们的存在。然而,就是这微小冷门的物种,却有人甘愿终生以此为志业。这就是中国地衣学科的开创者魏江春。
有人不理解, ② , 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大的精力去研究?在2005年的时候,欧洲宇航局就做了一个地衣的太空试验,把地衣带到太空上之后,经过了十五天的真空、失重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让科学家特别惊讶的是, ③ , 而且还能继续进行光合作用。眼下,魏江春也在向国家积极申请,把地衣带到太空去,做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试验。魏江春指出,地衣有防风固沙的作用,他还提出了沙漠生物地毯工程的概念。用地衣来治理沙漠,这无疑是给我们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无穷尽的想象。
地衣研究是一条漫长的路,是需要几代人去接力的一项任务,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好在当下中国的地衣学,不再是魏江春一个人的孤勇探索。我们有了专业的科研团队,有了更多敢于攻坚克难的后生加入,并在多个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魏江春用一辈子的时间,将一个荒芜的学科培育成硕果累累的良田、焕发无限的生机与希望。回首一生,他凝缩的不过这样一句寻常话:“人要与人为善诚信在,平等待人和为先;做学问要勤于思考多实践,勇于探索求发现。”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在写作、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运用中屡试不爽。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