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10...

更新时间:2023-12-27 浏览次数:28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四上·武江期中) 下列诗句与神话故事有关的一项是(  )
    A .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B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 .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D .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2. (2023四上·辽宁期中)  下列诗句填入句子中,最恰当的一句是哪一句? 

    在作文课上,老师引用诗句( ),来强调习作要多角度观察,多方面描写,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A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C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3. (2023四上·龙港期中) 读句子,选择停顿正确的一项(    )
    A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B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C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D .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
  • 4. (2022四上·莱芜期末) 下列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与题目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出自《送友人》。 B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出自《使至塞上》。 C .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出自《峨眉山月歌》。 D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春夜洛城闻笛》。
  • 5. (2023四上·昌平期末) 下面选项里的诗句,能表现雪、梅各具特色的诗句是(  )
    A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C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6. (2023四上·顺庆期末) 我们常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收获”。下面三项中最能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
    A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7. (2023四上·诸暨期末) 下列诗句中,能表现边关将士英勇无畏的一项是(  )。
    A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B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 . 大江歌罢掉东头,邃密群科济世穷。
  • 8. (2023四上·金湾期末) 我的同桌小乐马上就要转学了。临别前,小乐十分难过,不想离开好朋友。这时(  )来安慰他。 
    A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C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9. (2022四上·任泽期末) 下列名言蕴含的道理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 .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B .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C .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D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10. (2022四上·南召期末) 下面诗句中表现战争残酷的一项是(    )。
    A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B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C . 嫦娥应悔偷灵丹,碧海青天夜夜心。    D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二、填空题
  • 11. (2023四上·海口期中) 在作家的笔下,我们能感知作家细致的观察。请按课文内容填空。
    1. (1) 吴然和妈妈走月亮时看到“细细的 ,流着 和 的香味,流着 。灰白色的 布满河床。哟,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 着一个月亮!”
    2. (2) 诗人王维在深山里看到夕阳返照在深林里,阳光洒在幽暗处的青苔上,写下了诗句:“。”
  • 12. (2023四上·山阴期中) 知识回顾。
    1. (1)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我还能写出一句类似的谚语:“”;对于那些不愿意提出问题,总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同学,我会用《尚书》中的话“”来告诫他。
    2. (2) 卢钺在《雪梅》中的诗句“”常被人引用,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3. (3) 《普罗米修斯》一文中故事的起因是盗取火种,经过是 ,结果是 
    4. (4) 《夜间飞行的秘密》给我们的启示是 ,《观潮》让我们感受到了 
  • 13. 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 (1) 《鹿柴》是代诗人所作。诗中表现的空寂清冷的两句是:空山不见人,
    2. (2) 我们要不断学习,并且时刻都要提出自己的疑问,因为“智能之士,。”涛涛经常问老师问题,同学们觉得他什么都不懂,老师却用韩愈的话告诉

      大家:“人非生而知之者,?”

    3. (3) 读诗让人欣赏到不同的美景,“一道残阳铺水中,。”描绘的是暮江景色;“返景人深林,。”描绘的是深林余晖;读诗也能让人领悟到深刻的哲理,“。”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 (1) 好问则裕,。——《尚书》
    2. (2) 空山不见人,。——【唐】王维《鹿柴》
    3. (3) ,九月温,十月还有
    4. (4) 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看看,看看
    5. (5) 《题西林壁》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1. (1) 我们来到静寂的山中,虽然看不见人,但是隐约听到远处有人说话的声音,这时我不由得想起诗句:“。”
    2. (2) 《题西林壁》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雪梅》中的诗句“梅雪争春未肯降,”展现了一幅梅雪争春图。
    3. (3) 谚语,蕴含着民众丰富的经验,“,把扇丢”一句说明炎热的夏季结束了。随着秋雨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寒,正所谓“。”农历八月,每当看到大雁南飞,爷爷总会说:“。”
    4. (4) 《暮江吟》为我们描述了两幅自然界的画面,一幅是,另一幅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