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或异常现象 | 误差分析 |
A | 用量筒量取10mL稀盐酸,仰视刻度 | 实际结果偏小 |
B |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未观察到铁丝燃烧 | 可能是未打磨生锈的铁丝 |
C | 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水槽中的水变红 | 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 |
D |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用量偏少 | 所得氧气的质量偏少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 ②试管外壁潮湿 ③试管口没有略微向下倾斜 ④忘了在试管口加一团棉花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 ⑥收集完氧气,先撤酒精灯 ⑦忘了加催化剂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⑤玻璃棒
①无色透明;
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③易挥发;
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⑤能溶解碘等物质;
⑥易燃烧;
⑦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
⑧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描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空气污染指数 | 0~50 | 51~100 | 101~150 | 151~200 | 201~250 | 251~300 | 300以上 |
空气质量级别 | Ⅰ | Ⅱ | Ⅲ(1) | Ⅲ(2) | Ⅳ(1) | Ⅳ(2) | Ⅴ |
空气质量状况 | 优 | 良 | 轻微污染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中度重污染 | 重度污染 |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
猜想 1: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 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蜡烛燃烧为 (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通电前 | 通电中 | 通电后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 感觉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分析:
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实验结论】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也称“母子火焰”,如图所示。对此他们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
(1)猜想1:可能是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猜想2: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
猜想3:可能是;
猜想4: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和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的混合气体。
【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能够燃烧。
【交流讨论】
(2)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1错误,原因是。
【实验探究】
(3)兴趣小组同学换一根较长的导管插入焰心,并用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另一端导管口做点火实验。
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若导管口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不到冷凝的固体 | 正确 |
若导管口不能点燃,去掉毛巾,导管内壁看到冷凝的固体 | 正确 |
若导管口能点燃,但火焰较小,去掉毛巾,导管内壁 | 猜想4正确 |
【表达交流】
(4)实验中湿毛巾的作用是。
同学们在实验室中进行了“氧气的制取”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目的】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实验原理】
(1)(填文字表达式)。
【准备器材】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一瓶较纯净的 , 应选用发生装置A和收集装置(填字母)。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准备进行操作时,发现发生装置A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实验步骤】制取氧气(排水法为例)。
①用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药品,连接好仪器。
③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集气瓶盛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待导管口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
⑤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问题与交流】
(3)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