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4-11-13 浏览次数: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8题,每个小题2分,共36分。)
  • 1. (2024九上·清苑期中) 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波义耳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B . 徐寿参与翻译《化学鉴原》 C . 闵恩泽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D . 屠呦呦因研究青蒿素获诺贝尔奖
  • 2. (2023九上·喀什期中) 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 铁钉生锈:酒精挥发 B . 食物在夏天易变质;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C . 蜡烛燃烧;水的沸点是100℃ D .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冰雪融化
  • 3. (2024八上·哈尔滨月考)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闻试剂气味 B . 加热液体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滴加液体
  • 4. (2024九上·清苑期中)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 . 参与动植物呼吸作用 B . 做燃料 C . 用于医疗急救 D . 航天火箭
  • 5. (2024九上·榆树期中)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 6. (2024九上·自贡月考)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先后"描述错误的是
    A . 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先检查装置气性,后向试管中加入药品 B . 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先将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C . 高锰酸钾制氧气收集完气体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 D . 给物质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 7. (2024九上·惠州月考)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石瓮寺清澈的山泉水 B . 秦陵遗址上的千年夯土 C . 烽火台上清新的空气 D . 试管里的冰水混合物
  • 8. (2024九上·鄯善月考)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光,可制成霓虹灯 B . 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C . 空气中氮气化学性质较活泼,可用作食品防腐的保护气 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
  • 9. (2024九上·铁锋月考) 我国神舟飞船返回舱采用自主研发的隔热材料,25毫米厚的“防热衣”中含有钛合金等复合材料,有效阻止舱体外表面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进入舱内。如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 B .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C . x=2 D .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 10. (2024九上·长春月考)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 气体可以压缩在钢瓶中——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 .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 .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 . 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 11. (2024九上·清苑期中) 香蕉含有钾、镁、磷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其中钾通过参与降低神经肌肉紧张的调节, 舒缓人的情绪。这里的“钾、镁、磷”指的是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 12. (2024九上·清苑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 两个硫酸分子:2H2SO4 B . 三个氮原子:N3 C . 一个镁离子:Mg+2 D . 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O2-
  • 13. (2024九上·凉州期中) 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通常不会采用的方法是
    A . 吸附 B . 蒸馏 C . 消毒 D . 沉淀
  • 14. (2024九上·清苑期中) 下列有关水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图1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 B . 图2连接正负两极的玻璃管汇集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C . 两个实验均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 .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15. (2024九上·清苑期中)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自来水中只含有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 B .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 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以用活性炭除去 D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16. (2024九上·北京市期中) 已知氯酸钾的化学式为 , 溴酸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与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则溴酸的化学式应表示为
    A . B . C . HBrO D . HBr
  • 17. (2024九上·清苑期中)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 .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C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18. (2024九上·清苑期中) 蓝莓中含有的花青素(化学式为)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酸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32个原子 B . 花青素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2 C . 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 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
二、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 19. (2024九上·清苑期中) 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 (1)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2. (2) 7个氮原子
    3. (3) 3个钠原子
    4. (4) 4个二氧化碳分子
  • 20. (2024九上·清苑期中) 如图是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编号①和②各表示一种元素。

    周期

    0

    1

    H

    2

    B

    C

    N

    F

    3

    P

    S

    请回答:

    1. (1) ①所表示元素的质子数为
    2. (2) ②表示硅元素,晶体硅广泛应用于芯片、太阳能光伏板的生产中,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请画出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硅酸钠(化学式为)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有很强的防腐功能,则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3. (3) 元素F和Cl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 21. (2024九上·南昌月考)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b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比于B装置,选用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
    4. (4) E装置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欲使用E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填“m”或“n”)端通入。
    5.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认识并了解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对安全进行化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图标①的目的是;图标⑥表示做完实验后应

三、推断题(每空2分,共8分)
  • 22. (2024九上·清苑期中)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G都是黑色固体粉末,E是一种无色液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反应②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回答下列问题:

    1. (1) A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 B物质在反应②中起作用。
    3. (3) 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是,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7分)
  • 23. (2024九上·清苑期中) 学习小组用下列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酚酞溶液遇碱(如氨水)显红色。

    1. (1) 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图1微型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 (2) 如图2所示,将一块糖放入水中,糖溶解后,乙中液面低于甲中液面。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液面下降的原因:;混合均匀后,分子(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3. (3) 图3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微观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填字母)。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有关。

    4. (4)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种类的原子,

      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24. (2024九上·清苑期中) 1.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多少呢?学习小组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

    【史料研究】

    (1)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1装置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组成的。实验小组按图2进行实验,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水面上方空间的刻度1,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 实验前未将胶皮管夹紧       B. 红磷过量

    C. 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D. 氧气未消耗完全

    【设计与实验】

    实验一:仿照拉瓦锡实验的原理,设计并利用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主要步骤如下,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①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②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

    ④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按体积分成5等份

    (3)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4)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填“易”或“不易”)溶于水。

    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

    【优化与实验】

    实验二:为探究水面未上升到刻度“1”的原因,小组同学利用图3装置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4所示。

    (5)图4中X曲线代表的是(填“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

    (6)结合图4中X、Y两条曲线,解释BC段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实验结束打开弹簧夹的过程,对应的是压强曲线中的(填“DE”或“EF”)段。

    【反思与交流】

    (7)根据实验二中图4分析可知,实验一中水面未上升到刻度“1”的原因是

    (8)实验小组在测定氧气含量时,想通过木炭燃烧测定氧气含量,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五、计算题(共9分)
  • 25. (2024九上·清苑期中) 2022年冬奥会将在我国北京举办。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结构形似奥运五环,宽度只有1.2nm,被认为是世上最小的五环标志一奥林匹克烯(C19H12),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奥林匹克烯氧化物(填“属于”或“不属于”)
    2. (2) 奥林匹克烯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比是
    3. (3) 一个奥林匹克烯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4. (4) 480g奥林匹克烯含碳元素的质量为g(列式并计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