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19 浏览次数: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

    A . 闭关锁国的限制 B . 禁烟运动的开展 C . 鸦片战争的冲击 D . 通商口岸的开放
  • 2. (2023八上·高要期中) 1857 年 5 月 9 日《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中说:“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 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的道路。”为实现该目标, 他们发动了(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 (2024八上·禅城月考)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发表评论的依据是俄国(     )
    A . 参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B . 参与签订了《天津条约》 C . 获得了巨额赔款 D . 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4. (2023八上·哈巴河月考) 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这两部文献都(     )
    A . 脱离社会现实而难以实现 B . 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 反映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 D . 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 5. (2023八上·河池月考) 洋务运动的开展,为民间资本兴办近代企业减轻了一些阻力,得到了民间资本家的呼应。该观点认为洋务运动( )
    A . 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B . 推动了洋务企业发展壮大 C .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D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6. (2024八上·禅城期中) 1874年,日本武力入侵台湾;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的藩属国——琉球;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 . 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B . 清朝开始筹建近代海军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
  • 7. (2024八上·禅城月考) 如图《时局图》这幅漫画最早刊于1898年7月,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 . 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B . 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现象
  • 8. (2024八上·禅城期末) 近代某位思想家借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宣传变法思想,他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家变法图强,方能顺应“天演”进化,否则将会被淘汰。据此推知,该思想家是(     )
    A . 严复 B . 梁启超 C . 康有为 D . 谭嗣同
  • 9. (2024八上·禅城月考) 梁启超认为:“泰西(西方)之所以富强,横绝地球者,不在其炮械军兵,而在其学校,今振兴之策,首在育人才。”基于这一观点,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的实践是(       )
    A . 裁撤冗官冗员 B . 训练新式军队 C . 开办新式学堂 D . 编制国家预算
  • 10. (2024八上·禅城月考) 下表中空白处应填入   (     )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人民的抗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A . 义和团抗击侵略势力 B . 洪秀全发动武装起义 C . 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 D . 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
  • 11. (2023八上·三水期末) 1911年10月,英国传教士余恩思(Bernard   Upward)在日记中反驳了《申报》把发生在武汉的革命称为“街头斗殴”的虚假报道,称他们“并未在场,岂知革命之貌!”余恩思所讲的“革命”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武昌起义 D . 五四运动
  • 12. (2024八上·禅城期末) 如图是某班同学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主题。依此判断剧本名称应该是(     )

    A . 走向近代 B . 消灭封建 C . 走向共和 D . 军阀割据
  • 13. (2024八上·禅城月考) “他早年从医人转向医国,从要求改革到投身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材料中的“他”是( )
    A . 林则徐 B . 孙中山 C . 胡适 D . 叶挺
  • 14. (2024八上·禅城月考) 北洋政府时期流传了一首民谣:“军阀混战日延长,工农群众苦难当。到处兵灾和战祸,几多家破与人亡。”(     )
    A . 清朝政府的集权统治 B .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C . 帝国主义的蛮横侵略 D . 土匪强盗的四处肆虐
  • 15. (2024八上·禅城期末) 下图为“洪宪元年银币”。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 中华民国成立 B . 湖北军政府成立 C . 宣统下诏退位 D . 袁世凯复辟帝制
  • 16. (2021八上·河北期中) 北京大学的教员,无论是穿长袍马褂还是穿西装,无论心念帝制、不肯剪辫还是维护共和、对复辟嗤之以鼻,无论心系仁义礼智信还是激进批判封建礼教,他们都可以站在讲坛上自由发表意见。这一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 17. (2024八上·禅城月考) 陈独秀在某刊物中称赞“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号召年轻一代为中国创造一种新文化。该刊物最有可能是(     )
    A . 《时务报》 B . 《国闻报》 C . 《民报》 D . 《新青年》
  • 18. (2024八上·禅城月考)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洋务运动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戊戌变法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新文化运动

    前期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9. (2020九上·石景山期末)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在听完《京报》主笔邵飘萍的报告后,大家群情激愤。北大一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此次集会发生的背景是(    )
    A .  德国强租胶州湾 B . 日本占领德国在中国的租借地 C . 袁世凯复辟帝制 D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20. (2024八上·禅城月考) 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全国30多个城市,不仅有学生、工人、商人、市民,还有乡镇的农民群众、士兵等都卷入到斗争中来……惩办国贼,拒签和约,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是史无前例的。据此可知,五四运动胜利的原因是(       )
    A . 大力宣扬民族主义 B . 积极组织学生罢课 C . 广泛发动人民群众 D . 坚决抵制屈辱外交
  • 21. (2023八上·大埔期末) 1920年,全国有许多报刊大量刊登宣传、研究和评论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当时全国报刊多达400余种,它们虽然立场观点不一,但几乎无一不谈马克思主义。这一现象(  )
    A . 有利于新文化运动广泛开展 B . 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 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迅速爆发 D .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思想基础
  • 22. (2024八上·禅城月考) 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反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
    A . 认清了中国社会性质 B . 注重发动工人阶级力量 C . 明确了中国革命任务 D . 掀起全国工人运动高潮
  • 23. (2024九下·同安模拟) 黄埔军校打破了传统的军事人才培养局面,使学员接受革命思想,培养他们热爱国家和为革命牺牲的精神,使学会开枪的学员明确向谁开枪。这反映了黄埔军校(     )
    A . 重视思想教育 B . 偏重军事技能 C . 促成国共合作 D . 保证革命成功
  • 24. (2024八上·禅城月考) 北伐出师时,广东工农群众首先掀起支前运动,随军出征。北伐军每攻破一个地方,当地的民众就组织起来,加入后续战斗,这让北伐军的势力逐渐壮大。不到半年,北伐军便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材料表明(     )
    A . 人民群众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B . 北伐军战士十分英勇善战 C . 人民解放战争得到民众支持 D . 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形成
  • 25. (2024八上·禅城月考) “那一年夜幕下第一声枪响,让人们记住了我生长的地方。惊醒滕王,惊动了赣江,先辈们冲过了大街小巷,这是英雄集合的地方,点燃了新中国万丈光芒,喊出八月一,就喊出我故乡。”与这首歌谣相关的事件是(     )
    A . 古田会议 B . 秋收起义 C . 井冈山会师 D . 南昌起义
  • 26. (2024八下·和平期末) 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这些“红色区域”是指(    )
    A . 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国统区 C . 敌后抗日根据地 D . 解放区
  • 27. (2024九下·丹东模拟) 下面是某校话剧社团根据历史事件编制的历史话剧各幕的幕名,据此判断该剧本的名称是(     )

    剧本名称:_____________

    第一幕:秋收起义,攻打中心城市受挫

    第二幕:转向山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第三幕: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

    A . 抗击外来侵略斗争 B . 工人运动的高涨 C . 工农武装割据形成 D . 国共合作的建立
  • 28. (2024八上·禅城月考) 歌谣《阿婆领到耕田证》生动地描绘了农民在得到土地证后如获至宝的心理:“阿婆苦了几十年,红军来到分到田。租契换上耕田证,土地还家喜连连。……睡前仔细看一遍,三更半夜捻着边。 做梦也在大声喊,万岁万岁毛委员。”从歌谣中可知(     )
    A . 该歌谣流行于国民大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赢得了农民的拥护 C . 农民踊跃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D .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被废除
  • 29. (2024八上·禅城月考) 这次会议拨正了革命的航船,使红军此前面临的危急局面大为改观。会后,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奇迹般地打开了革命新局面。“这次会议”是指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三大 C . 古田会议 D . 遵义会议
  • 30. (2024八上·禅城月考) 有一首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袭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首歌反映了(    )
    A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 B . 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 C .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 D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2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4分,共40分)
  • 31. (2024八上·禅城月考)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请结合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个不能忘却的时间

    1842年8月29日

    1895年4月17日

    1901年9月7日

    材料二   一个悲壮的故事。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悬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线了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材料三   条约内容完全由列强“自行商定”,清廷只可签字画押而不能讨价还价。……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组织,“违者皆斩”。地方官对于反帝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为了强化对清廷的军事控制,并便于对中国人民的直接镇压,还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12个战略要地也由各国派兵驻守。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摘编自宋小庆《世纪之变沧海桑田——写于〈辛丑条约〉签订100周年》

    材料四   一个时代责任。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三个不能忘却的时间”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事件分析其影响。
    2. (2) 材料二中冲向敌舰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请说出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说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的理由。
    4. (4) 根据材料四中这位中学生写的作文,思考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最能考验公民的是什么?中华儿女应承担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是什么?
  • 32. (2024八上·禅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和,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领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材料三   一路走来,我们没想到沿途群众的长征情结是那浓厚。江西瑞金有遍地的“红都”;路上遇到数不胜数的长征路、长征桥;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长征网吧”,也像“红军路”、“成武路”一样述说着当年的光荣与梦想。对红军走过的地方,各地都用多种形式来表达纪念。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歌谣涉及了哪些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相反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红军能够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 (4) 从红军的长征历程来看,红军身上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 33. (2024八上·禅城月考)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段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推进伟大事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也好,“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也好,试图变法图强的戊戌变法也好……它们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这个任务光荣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肩上。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事件

    简介

    中共一大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秋收起义

    起义失败后放弃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遵义会议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个任务”落在“中国工人阶级的肩上”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任选两个以上历史事件,自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