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9-09 浏览次数: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4八上·福田月考) 下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

    A . 闭关锁国的限制 B . 禁烟运动的开展 C . 鸦片战争的冲击 D . 通商口岸的开放
  • 2. (2023八上·三水期末)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海关税则》由英国在刚刚掠占的香港宣布,《海关税则》将进出口货物税率用协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从此中国政府开始承担了相应的条约义务。据此可知,《海关税则》的颁布(       )
    A . 破坏了中国主权 B . 打击了清朝统治 C . 扩大了中英贸易 D . 促进了香港繁荣
  • 3. (2023八上·三水期末) 民国教材《评注国史读本》写道:“鸦片之战后,鸦片不绝是辱国病民……同盟军之役中,咸丰帝出逃,则更是辱国甚矣”。“同盟军之役”(       )
    A . 打开了近代中国的大门 B . 指英美德法俄发动侵华战争 C . 签定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D . 加剧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4. (2024八上·禅城期末) 1860年,清廷同意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请求,相继在黑龙江和吉林的局部地区实行开禁放垦,“充实边陲,以御俄人”。据此可知,清廷在东北实行招垦政策旨在(       )
    A . 抵抗英法联军 B . 镇压太平天国 C . 推进洋务事业 D . 巩固边疆领土
  • 5.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下面卡片是《广西反清起义一览表(1847-1850)》。据此可知,当时(       )

    ·雷再浩转战湘桂   1847年10月

    ·李自昌聚众横州   1848年3月

    ·张嘉祥崛起贵县   1848年3月

    ·陈亚贵武宣誓师   1848年4月

    ·李沅发再聚义旗   1849年11月

    ·洪秀全金田起义   1851年1月

    A . 广西是反清最为激烈的地区 B . 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C . 太平天国具有一定群众基础 D . 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土崩瓦解
  • 6. (2023八上·三水期末) 洪秀全创立了一个具有太平天国特色的“上帝之国”,洪仁玕则希望以英美国家为模板,将太平天国改造成一个先进富强的“上帝之国”。下列属于这一“改造”的是(       )
    A . 发动金田起义 B . 发展资本主义 C . 提拔青年将领 D . 平均分配土地
  • 7. (2023八上·三水期末)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设立最初,主要从事军火、弹药生产。1866年,开办了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锅炉厂和枪厂等。由此可见,江南制造总局(       )
    A . 以求富为主要目的 B . 属于官办性质的企业 C .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 D . 抵制了外国资本入侵
  • 8. (2023八上·河池月考) 洋务运动的开展,为民间资本兴办近代企业减轻了一些阻力,得到了民间资本家的呼应。该观点认为洋务运动( )
    A . 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 B . 推动了洋务企业发展壮大 C .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 D .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9. (2023八上·三水期末) 在茫茫洋面上,“致远”舰攻敌而受重创,管带邓世昌以下250人均阵亡,“经远”舰突进途中为敌舰环攻,管带林永升以下270人殉国。这反映了(       )
    A . 爱国官兵英勇抵抗 B . 北洋水师军备落后 C . 清朝海军不习水战 D . 海军衙门软弱无能
  • 10.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下表是日本在中国的调查资料。据此可知(       )

    年份

    文献

    著者

    1895年

    重庆调查报告

    日本官方调查团

    1902年

    《支那富源扬子江》

    (日)藤户计太

    1905年

    《巴蜀》

    (日)山川早水

    1907年

    《支那经济全书》

    (日)根津一

    A . 日本的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B . 列强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C . 日本为进一步侵华作准备 D . 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
  • 11. (2023八上·滕州开学考) 发动戊戌变法的过程就是维新派及维新思想逐步形成、集合、发展的过程,其中的一些方式卓有成效,发挥了思想准备作用。变法过程中“卓有成效”的方式是( )
    A . 发动公车上书取得成功 B . 借助报刊舆论宣传变法思想 C . 依靠光绪皇帝推行变法 D . 政治经济教育改革齐头并进
  • 12. (2023八上·德庆期末) 下表是“义和团基本信息归纳表”。据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

    宣传文告

    “保护中原,驱逐洋寇”“上能保国,下能安民”

    斗争目标

    “扶清灭洋”

    斗争方法

    焚毁教堂,仇杀教民

    A . 反帝色彩浓厚 B . 斗争方式多样 C . 地域分布广泛 D . 群众基础深厚
  • 13. (2023八上·三水期末) 20世纪初,北京陆续修建了英法德俄等10国的使馆和兵营,以及银行、洋行、医院、饭店等10多种外国建筑物。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北京条约》 B . 《马关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二十一条”
  • 14. (2023八上·三水期末) 1911年10月,英国传教士余恩思(Bernard   Upward)在日记中反驳了《申报》把发生在武汉的革命称为“街头斗殴”的虚假报道,称他们“并未在场,岂知革命之貌!”余恩思所讲的“革命”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武昌起义 D . 五四运动
  • 15. (2023八上·南沙期末) 下图是钱病鹤创作的漫画——《辞旧迎新》,以1912年人们欢庆元旦、辞旧迎新为主题,以国旗的变迁来说明政权的更替。漫画中黄龙正从国旗上飞走,取代它的是一面星星围绕太阳的旗帜。“辞旧迎新”指的是(       )

    A . 民国成立 B . 清帝退位 C . 二次革命 D . 洪宪帝制
  • 16.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下图为1915—1916年中国部分省份宣布独立的具体情况。这一现象(       )

    1915年12月,蔡锷宣布云南独立;

    1916年3月,陆荣廷宣布广西独立;

    1916年4月,龙济光宣布广东独立;

    1916年5月,陈树藩宣布陕西独立;

    1916年5月,汤芗铭宣布湖南独立。

    A . 加速了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B . 推动了二次革命的高潮到来 C . 打击了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D . 结束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 17. (2024八上·湘桥期末)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曾言“批判时政,非其旨也”。五四运动后,陈独秀认为,“我们正要站在社会的基础上,造成新的政治,新的政治理想”。这一变化反映出陈独秀(       )
    A . 放弃学习西方文明 B . 率先宣传马克思主义 C . 坚持批判封建礼教 D . 深入探索救国的道路
  • 18. (2023八上·三水期末)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如入无人之境”指的是(       )
    A . 结束了清朝统治 B . 实现了战略转移 C . 打击了军阀势力 D . 完成了国民革命
  • 19.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存放着一支朱德使用过的毛瑟手枪,被称为“中国革命第一枪”(见下图)。与“第一枪”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遵义会议
  • 20.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下表是井冈山宁冈县党、群组织情况表(局部)。据表可知,当时井冈山地区(       )

    组织名称

    负责人

    成立时间

    办公地点

    中共宁冈党小组

    龙超清

    1926年8月

    龙江书院

    宁冈县农民协会

    刘辉霄

    1926年11月

    新城城隍庙

    宁冈县工人协会

    李子培

    1926年11月

    新城武衙

    国民党宁冈县党支部

    赵谐克

    1926年8月

    新城统会堂

    A . 拥有较好的革命基础 B .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 . 国共两党间冲突不断 D . 出现了全民族抗战局面
  • 21. (2023八上·三水期末) 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的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并且“建议中央,用大力做军事运动”。毛泽东的主张(       )
    A . 突出了思想建党的重要性 B . 体现了政治建军的原则 C . 强调了农业经济的新特征 D . 适应了革命形势的需要
  • 22. (2023八上·三水期末) 历史图片承载历史记忆。从下图中可以提取的共同历史记忆是(       )

       

       

    东北抗日联军

    北平学生发起一二•九运动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A . 中共领导,抗日救亡 B . 国共合作,共赴国难 C . 全民抗战,团结御辱 D . 敌后抗战,牵制日军
  • 23. (2023八上·期末) 新西兰学者贝特兰指出:“蒋介石在西安牢狱里,跟周恩来谈话的时候,民族危机的探照灯,照明了南京政治猎场某些黑暗的角落。”他旨在说明,西安事变(    )
    A . 消除了国共分歧 B . 推动了抗日进程 C . 建立了统一战线 D . 化解了民族危机
  • 24. (2023八上·三水期末) 1937年7月8日,“牺盟会”成员向群众进行宣传动员,“沿途唱守土抗战歌,一般听众,无不立感亡国之恸。”民众深感“亡国之恸”是因为日本制造了(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南京大屠杀
  • 25.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下图是抗战期间某场战役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战役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台儿庄战役 C . 武汉会战 D . 百团大战
  • 26. (2023八上·三水期末) 1939年,美国《号角日报》发表了白求恩创作的短片小说《哑弹》,讲述了生活在河北一位老农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了一枚炮弹,赶了很远的路把炮弹送到了参加游击队的儿子那里的故事。这一情节(       )
    A . 凸显了农民是抗战的主力 B . 揭露了日军对华侵略的暴行 C . 渲染了国共合作抗战氛围 D . 歌颂了中国人民的积极抗战
  • 27. (2024八上·榕城期末) 在战后国共和谈中,共产党通过“让”展示了自己追求和平、民主和极力避免内战的最大诚意,赢得了各方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赴重庆谈判(       )
    A . 揭露了国民党的阴谋 B . 代表了人民心声 C . 达成了所有政治目标 D . 实现了和平建国
  • 28.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下图是1947年,彭德怀(左二)、习仲勋(左三)等在陕北青化砭前线指挥作战的场景。这次作战(       )

    A . 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抵御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 C .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D . 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部队
  • 29. (2023八上·三水期末) 2021年,马毛姐被中共中央授予“七一勋章”。72年前的一天夜里,马毛姐穿着满是补丁的小棉袄,载着30名解放军,从无为县白茆洲驶离江岸,向暗黑如墨的长江南岸进发。马毛姐参加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30. (2024八上·湘桥期末) 20世纪20年代,脚踏车(自行车)逐渐流行,因“脚踏车儿最自如,飘然来去似凌虚”,颇受女性欢迎。“十里商场用武地,双双驰骋自由车”,常有两人合坐,在市中游玩。据此分析,脚踏车的流行(       )
    A . 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B . 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 C . 体现了实业救国的主张 D . 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2023八上·三水期末) 从国际视野审视中国近代历史,有利于拓宽历史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部分留美幼童归国后的情况统计表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职业

    人数

    外交官员

    13

    铁路官员

    5

    经营商业

    8

    海军军官

    14

    冶矿技师

    9

    医生

    3

    国务总理

    1

    教师

    3

    报界

    2

    (备注:1872年至1875年止,清政府共派出四批幼童)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05-1910年孙中山航程表

    时间

    抵达地点

    活动

    1905年6-7月

    日本横滨

    联络南洋华侨

    1906年3-4月

    新加坡

    成立同盟会分会

    1907年3月

    越南河内

    在河内设立同盟会分会及起义领导机关

    1909年10-11月

    美国纽约

    联络华侨,建立纽约、芝加哥、旧金山同盟会分会,筹集革命资金

    1910年12月

    法国巴黎

    赴欧美筹款、外交

    ——安东强:《1905-1911年孙中山的海上革命之旅》

    材料三

       

    封面内容:

    上部:法语LA   JEUNESSE意指“青年”,一群青年坐成一排。

    下部: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建立美国民主制度的开国元勋之一。

    1. (1) 材料一中幼童留美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根据材料一,分析留美幼童的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革命策略。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对《青年杂志》的封面内容进行解读。
  • 32. (2023八上·三水期末) 长征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征路线图

       

    (A处,长征启程地;B处,三军会师地。)

    材料二   1935年10月15日,陈云同志《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的报告》中从三个阶段介绍了红军的行军情况:

    第一阶段

    我们仿佛总是沿着一条用铅笔在纸上画好的路线,朝着一个方向直线前进。结果,我们无论走到哪里,到处都遇着敌人迎击,我们变成了毫无主动权。

    第二阶段

    从进入贵州开始,到占领遵义城结束。

    第三阶段

    我们十分灵活机动,敌人很难摸清我们的行踪。敌人以为我们在西时,而我们偏偏在东面出现;敌人以为我们在东时,我们却已挥师西进。

    材料三   长征地理印记:《辞海》里把“长征”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实际上,红军远征路程远远超过二万五千里。当时,共有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四支队伍进行了战略转移,起始的时间、地点各不相同,行程也有较大区别。四支长征队伍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二万五千里”只是红一方面军的基本行程。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第七期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A、B两处的地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红军行军的主要区别。结合第二阶段的史实,分析红军行军出现区别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能否将“二万五千里长征”修改为“六万五千里长征”?请说明理由。
  • 33. (2023八上·三水期末) 关键年份发生的历史事件,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电影《1921》宣传照,其寓意为:1921年7月,一艘红船拨开迷雾,在嘉兴南湖,在南中国的沉沉大地,撒下了光照千秋的燎原星火。

    材料二   民国26年12月,商务印书馆印行“复兴教科书”部分内容摘录:

    ·初小第八册《热血歌》:“四万万的同胞啊!洒着你的热血去除强暴”

    ·初小第四册《大家联合起来》:“大家联合起来,才把强暴的猫头鹰赶走”

    ·初小第二册《大家都穿中国货》:“我们都是中国人,大家都穿中国货”

    ·高小第四册《军事训练歌》:“救亡图存,我们少年是先锋”

    ·初小第七册《大海中的军舰》:“他们只知道保护国家,保护同胞”

    材料三   1945年中国历史大事记

    ①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②6月,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

    ④8月28日,毛泽东应邀赴重庆进行谈判。

    ⑤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⑥10月10日,签署“双十协定”。

    ⑦10月13日,蒋介石发布进攻解放区的密令。

    ⑧10月25日,日本向中国政府代表签字归还台湾。

    ⑨11月9日蒋介石策划在六个月内击溃解放区军队。

    1. (1) 材料一中电影《1921》宣传照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复兴教科书”内容所表达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系列教科书出版的时代背景。
    3. (3) 阅读1945年中国历史大事记,选择材料三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