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8-10-30 浏览次数:411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综合题
  • 32. (2018·福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 33. (2018·福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终于动摇了“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路线,使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循着这条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才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摘编自孙海涛《中国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列宁《论粮食税》: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总结:“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的内容总的说就是搞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摘编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材料三:表2

    时间

    历史事件

    1980年

    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

    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

    ——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材料四:我国内地将初级产品拿到特区,根据外销需要“梳妆打扮”,增值出口。在特区进行市场经济的“实验”,取得经验后在全国推广。特区作为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经济合作的特殊基础,发挥了很强的辐射作用,政治意义非常重大。

    ——摘编自刘利亚《论经济特区与中国对外开放》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
    2. (2) 根据材料二,比较苏俄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在农业方面的相同之处。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 34. (2018·福建) 14—15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部分地区趋于衰落。与此同时,人类文明在欧洲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学等方面爆发了一场令人惊叹的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家们通过各种方式揭露了贵族和教会的专横、残暴,表达了他们对非教会世俗思想的推崇。一旦人文主义思想进入个人和民族的头脑,就没有什么比它更难以控制的了。这一伟大变革,造就了一批颇有建树的自然科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等,驱使了航海家们开辟新航路。同时,也对资本主义其他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舍曼《世界文明史》等

    1. (1) 根据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社会思潮。
    2. (2) 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