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讲《新民主主义的崛起》

更新时间:2020-07-31 浏览次数:134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郓城模拟) 下表为两位学者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变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有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

    (美)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据此可知,两人都认为五四运动(   )

    A . 爆发原因是中国外交的失败 B . 是缺乏理性的盲目爱国行为 C . 体现了青年学生的爱国精神 D . 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 2. (2019·鹿寨模拟) 素有“民间思想家”之称的王康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五四”的演员在中国,剧本和导演却是在国外。这说明五四运动( )
    A . 由外国领袖组织发动 B . 是十月革命在中国的翻版 C . 深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 D . 受到世界各国的援助
  • 3. (2019·日喀则模拟) “11月25日,学生有会,地方当局禁止,学生仍开……次日罢课。……李宗黄(代理主席)所组成之‘联合行动委员会’竟于12月1日派大队人分五次打入联大,两次云大。……我(傅斯年)对于李宗黄等之愤慨不减他人。同时也希望学校能恢复常轨”。傅斯年对学潮的态度是(   )

    ①肯定地方当局的行为

    ②力求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③不同情支持学生行为

    ④反对当局的横暴,彰显了自由知识分子的本色

    A . ②④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4. (2019·聊城模拟) 陈独秀曾说:“前半期,即五四以前的运动,专在知识分子方面;后半期,乃转向工农劳苦人民方面。盖以大战后,世界革命大势及国内状况所昭示,使予不得不有此转变也。”材料中的“国内状况”主要表现为(   )
    A .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 .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 C .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 军阀派系交替控制政权
  • 5. (2019·河北模拟) 四运后,许多并非共产主义者的报刊也用相当大的篇幅讨论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历史经验,以见好于读者。这体现了(   )
    A . 社会主义的影力较大 B . 新文化阵营出现分化 C . 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接受 D . 十月草命道路成必然
  • 6. (2019·河北模拟)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帝国主义的列强在这八十年侵略中国时期之内,中国已是事实上变成他们共同的殖民地了。中国的经济基础尚停留在半原始的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的经济基础上面,工业资本主义化的时期还很遥远。这一表述(   )
    A . 确立了反帝封的联合战线新观念 B . 初步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理论 C . 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奠定基础 D . 将社会性质表述为半殖半封社会
  • 7. (2019·河北模拟) 某学者指出:五四运动在思想上“还没有能够科学地分析批判以前历次革命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还没有能够从批判旧世界中找出新世界”,但在“实际行动上,已经对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做了惩前毖后与承先启后的表示”该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
    A . 近代空前的人民思想觉醒运动 B . 划时代的人民群众救国运动 C .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起点 D . 对新文化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 8. (2019·安徽模拟) 中山大学是共产国际专为培养中国革命干部而建立的,在1925年所接收的147名学员中,中共党员占20%,其余是国民党党员。黄埔军校创办后,苏联政府又派出了以巴甫洛失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到广州。次说明(   )
    A . 共产国际重视中国革命 B . 国民党是当时最先进的政党 C . 中共缺乏共产国际的支持 D . 国民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
  • 9. (2019·郴州模拟) 李大钊说:“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故鄙意以为此番运动仅认为爱国运动,尚非恰当,实人类解放运动之一部分也。”李大钊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
    A . 爆发具有一定偶然性 B . 与日本关系不是很大 C . 不能定性为爱国运动 D . 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 10. (2019·泸县模拟) 周恩来在《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8月)中写道:“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耒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这说明当时先进的中国人(    )
    A . 批判、揭露西方资本主义 B .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C . 坚持新民主义革命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D . 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
  • 11. (2019·湖北模拟) 中国代表团最终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大声说“不”的举动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上十分罕见,它摆脱了以往中国外交始争终让的规律。中国政府没有签字的主要原因是(   )
    A . 政府实力强大,坚持反帝立场 B . 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 C . 国内人民反帝斗争的强大浪潮 D . 国际社会的同情支持
  • 12. (2019·陕西模拟) 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中共“二大”宣言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 . 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B . 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C . 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D . 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13. (2019·陕西模拟) 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谈到:“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增强 B .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 . 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D . 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 14. (2019高三下·吉林模拟) 1922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这一号召(    )
    A . 说明中共较清醒地认识了中国国情 B . 表明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运 C . 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的具体表现 D . 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15. (2019·浙江模拟) 毛泽东认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 为中国革命运动指明了方向 B . 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C . 掀起了新一轮中国革命高潮 D . 是中国革命阶段发展的产物
  • 16. (2019·巴中模拟) 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下列说法最能揭示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的是(    )
    A . 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 中国政治民主化运动出现高潮 C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发展
  • 17. (2019·河西模拟) 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傅斯年说,五四运动原是无领袖、不用手段和不计结果的,是自下而上生发出来的社会运动,因而可以说是真的社会运动,这一点极具深刻意义。傅斯年意在强调(    )
    A . 以社会的培养改造社会 B . 五四运动的组织较混乱 C . 借政治的力量改造社会 D . 社会改造必须循序渐进
  • 18. (2019·绍兴模拟)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讲到:“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议很快波及其他城市,商人们以罢市的方式参加抗议。”作者所说的这场运动(    )

    ①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②是中国首次反侵略反封建的运动

    ③促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9. (2020高二下·大庆期中) 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据此判断作者评述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 . 洋务运动 B . 维新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 20. (2019高三下·淮阴模拟) 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輿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
    A .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 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21. (2019·江南模拟) 五四运动时,北京上海的学生派代表去找国民党,希望国民党能组织领导这场运动,但国民党领导人以“无力参加”为由拒绝了学生的请求。这表明(    )
    A . 国民党反对五四运动的斗争目标 B . 新政治力量兴起具有必然性 C . 五四运动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同 D . 国民党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 22. (2019·银川模拟)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中国,胡适是实用主义的主将,他不遗余力地提倡研究和解决具体及实际问题,‘一点一滴’进化式地改善中国。李大钊与在他之后不久的陈独秀,则主张效仿苏俄的形式,进行直接和彻底的政治社会转型。”二者的争论()
    A . 使得近代中国社会完成了转型 B . 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说 C .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条件 D . 消除了救亡方式上的分歧
  • 23. (2019·龙岩模拟) 1919年5月上旬,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消息传到天津,天津各界纷纷成立了救国十人团,其规章中规定:“提倡国货,宁死不买仇人的货物”。抵制日货也成为学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其后天津总商会也参与了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
    A . 天津逐步成为五四运动的中心 B . 抵制日货是运动的主要目标 C . 五四运动是全国性的革命运动 D . 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 24. (2019·龙岩模拟) 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 . 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C . 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 . 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 25. (2019高三上·扬州期末) 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指出:“依照学术界的通行理解,五四运动有广、狭之分。狭义的五四运动指1919年因山东问题而引发的爱国热潮,以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大游行、火烧赵家楼及学生被北洋政府逮捕为标志;广义的五四运动则指1919年前后长达十余年的新文化运动,其内涵与外延都相当广泛,前后期的变化也相当复杂和明显。”对上述两个“五四”理解错误的是()
    A . 前者是政治的“五四”,后者是文化的“五四” B . 前者要“反帝反封建”,后者要“民主与科学” C . 前者重在政治的救亡,后者重在思想文化启蒙 D . 两个“五四”都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26. (2019高三上·通州期末) 阅读《五四运动大事(部分)记》,下列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 . 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B .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 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支持 D . 中国工人阶级的参加促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 27. (2019高三上·泰州期末) 有学者说:“没有布尔什维克在俄国革命中的活动,就没有十月革命。没有十月革命,我们中国会不会有共产党呢?当然中国大批的无产阶级产生了以后,总会产生党的,所以不能说不会产生共产党,但要拖到什么时候才能产生,就不知道了。”材料的观点是()
    A . 布尔什维克党必然带来十月革命 B . 十月革命是中共诞生的首要前提 C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纯属偶然事件 D . 十月革命加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28. (2018高三上·江西月考) 《每周评论》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是‘学生牺牲的精神’、‘社会裁制的精神’、‘民族自决的精神’的结合,是民意与正气的表示,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该事件(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地位 C . 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 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 29. (2018高三上·吉林期中) 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

    北京《晨报》

    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

    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

    日本《大阪朝日新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

    A . 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 B . 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 . 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D . 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
  • 30.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 . 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 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C . 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D . 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31. (2022高二上·陕西期中) 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
    A . 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 . 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 . 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 .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 32. (2018·全国Ⅰ卷)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 .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 33. 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

    A . 人民的迫切愿望 B . 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 . 知识分子的共识 D . 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 34. (2019·南昌模拟) 1935年5月,胡适在一篇纪念五四运动的文章中凄然感叹,“这年头是‘五四运动’最不时髦的年头”,因为“‘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使得个人解放,个人解放产出的政治哲学是所谓个人主义的政治哲学”。这反映出(   )
    A . 国民党文化专制引发知识界不满 B . 胡适主张五四精神要与时俱进 C . 团结抗日已成为当时民众的共识 D . 个人主义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
  • 35. (2019·吉林模拟) 徐中约说:“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最能体现文中所述的中国历史时期是(    )
    A .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 B .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 C . 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 D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二、材料分析题
  • 36. (2019·佛山模拟) 材料: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国家和民族濒于危亡边缘的背景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

    1913年,他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1920年秋,他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在北方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最终惨遭反动军阀杀害。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9年10月28日)

    1. (1) 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同志救亡图存的具体探索。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李大钊同志成为中国共产主义先驱的历史条件。
  • 37. (2019·太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9年大事记

    时间

    事件

    1月18日

    中国代表顾维钓在巴黎和会上明确提出“山东是中国领土,战败国德国应将

    其山东的一切权利直接交还中国”。

    2月28日

    南北和平五次会议召开和谈陷于局。

    3月31日

    陈毅、李富春等26人赴法勤工俭学。

    4月6日

    《每周评论》刊载《共产党宣言》的部分文章。

    5月2日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来华讲学。

    5月4日

    北京大学学生向天安门广场集中时和警方发生冲突,从而爆发举世闻名的

    五四运动。

    6月3﹣7日

    上海、天津、南京等地发生罢工、罢市、罢课声援五四运动

    7月6日

    张作霖借日军力量称霸东三省。

    8月

    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9月

    李大钊在本月出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完整介绍了

    马克思主义。

    9月25日

    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开学。

    1月12日

    日本人制造“台江事件”,北京政府外交部向日本驻华公使发出抗议照会。

    本年

    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女性流行一种短衣长裤的着衣时尚,服装逐渐西化。

    ——据吴晓波《跌荡一百年》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解读上表中的主要历史现象。(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或多个历史现象,解读全面准确,须史论结合。)

  • 38. (2019·南昌模拟)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的总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的经验总结和精神财富,红色精神具有多元价值。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红色精神

    红船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红岩精神

    西柏坡精神

    雷锋精神

    大庆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改革开放精神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红色精神与精神核心”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所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39. (2019·新疆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叶,西方的博物馆开始被介绍到中国,并陆续在中国创办了一些博物馆,但这些并不是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真正发端。1903年,著名实业家张寒赴日本考察教育和实业;萌生了创办搏物馆的念头,呼呼清政府兴办博物馆,未果。直到1905年张寒凭借个人财力兴办了南通博物范,其藏品包括天然、历史、美术三部分,是一所合自然、历史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苑最初仅向张塞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开放。

    1912年7月,新成立的民国政府便让教育部规划建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教育部的推动下,1924年,国立历史博物馆对外开始展览,这是中国最早筹备建立的公立博物馆。

    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博物馆行业经历了较快的发展。如今,我国的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行业,根据社会需求,逐步呈现出综合类、历史类、艺宋类、科学类、人物类、行业类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类型,按运营出资方划分可分为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三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2车约有3400多座博物馆。

    ——王鹏《文化自觉下的中国近代博物馆起步与发展》

    材料二:建成于1683年的英国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是博物馆学界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开办时,主要收藏的是约翰崔生父子收藏的植物、动物、岩石标本。阿什莫林继承以后,将其捐给牛津大学,建成了这所博物馆。此后,牛津大学对阿什莫林博物馆进行了扩建,陆续建设了自然博物馆、人类学博物馆,并注重对世界各国物质文化的收藏和展示。法国大革命成功后,原为皇宫的卢浮宫开放为公共博物馆。拿破仑在征服欧洲的过程中,把所占领地区的艺术品运到卢浮宫,以展示法国的胜利和力量,博物馆不再只是知识的代表,而且也成了国家强盛的象征。经过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的发展,公共博物馆在工作模式上逐渐成熟,理念也渐渐形成。

    ——宋向光《公共博物馆与社会文明发展》

    1.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謇创办南通博物苑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近代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发展方向的角度比较近代中西方博物馆业的不同之处,并简述博物馆业发展的意义。
  • 40. (2019·陕西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办起了北京的又一张新报纸——《京报》。…阐明了《京报》的使命:“时局纷乱极点,乃国民毫无实力之故。……必从政治教育入手,……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

    ——蔡晓滨《中国报人》

    材料二:1919年5月1日,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完全失败的消息传来时,邵飘萍通过两次重要集会,为激发五四运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晚会上,邵飘萍以其自由民主主义者的心情作了沉痛激昂的报告,整个礼堂里响起一片呜咽声。有的同学捶胸跺足,有的同学大声号啕。……五四运动爆发后,邵飘萍在《京报》上编发大篇幅的报道,更连续发表评论,敦促当局释放学生.呼吁学生坚持到底,希望工商实业界奋起对外,直到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金华日报》2011年5月10日《邵飘萍:“一代报人”的救亡图存》

    材料三:邵飘萍经历五四运动。……之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国共合作形成后,北京政府开始在北方逮捕革命党人,北京各报对国民党、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消息都不敢再作报道,《京报》仍在发表“莫斯科特约通讯”,成为北京唯一公开宣传革命、传播马列的重要阵地。

    ——摘编自胡星寿《身世飘摇雨打萍》

    1. (1)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邵飘萍是如何实践《京报》“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所为作也”的使命?材料中的邵飘萍在五四运动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邵飘萍在五四运动前后政治取向的变化,并指出推动这种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