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8 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更新时间:2020-12-29 浏览次数:255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八上·安徽期末) 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九国公约》的签署 C .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2. (2019八上·龙湖期末) 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而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面对华北危机,12月9日,在中共的领导下,北平学生举行游行示威,向国民党政府请愿,结果遭到镇压。关于这场学生运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 . 粉粹了日本企图侵略吞并中国的阴谋
  • 3. (2019八上·福田期末)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就是著名的(    )
    A . 四一二政变 B . 一二•九运动 C . 卢沟桥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4. (2019八上·潮安期末) 下图是位于沈阳的一个纪念馆,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南京大居杀
  • 5. (2023八上·进贤期末) “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6. (2018九上·历城期末) 某同学想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的标志性事件,应向他推荐下列哪一部作品()
    A . B . C . D .
  • 7. (2019八上·云安期末) 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说:“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根据这一说法,中国抗日战争应始于(    )
    A . 七七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九一八事变
  • 8. (2018八上·市北区期末)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在东北地区,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是(  )
    A . 东北军 B . 关东军 C . 抗日义勇军 D . 东北抗日联军
  • 9. (2019八上·临洮期末) 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10. (2019八上·克东期末)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
    A . 东北地 B . 平津地区 C . 淞沪地区 D . 西北地区
  • 11. (2019八上·双城期末)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14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中”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12. (2019八上·鱼台期末) “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十四年”开始的标志(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13. (2019八上·乌拉特前旗期末)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在今年春季开始使用的新教材中,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 . 1931年九一八事变 B . 1936年西安事变 C . 1937年七七事变 D . 1938年台儿庄战役
  • 14. (2020八上·驿城期末) 毛泽东曾评论某事件时:认为这成为国民党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件事,转变时期也许会延长,十年的内战,怎么来结束内战?就是这件事。该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九一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 解放军攻克南京
  • 15. (2023八上·惠来月考) 东北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民谣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华北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16. (2019八上·绵阳期末) 某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准备推出一期“抗日战争”板报,设计“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三个板块,下列可入选“抗战爆发”板块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百团大战 D . 八一三事变
  • 17. (2019八上·遂宁期末) 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A . 西安事变 B . 北伐战争 C . 武昌起义 D . 重庆谈判
  • 18. (2019八上·遂宁期末)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华北事变
  • 19. (2019八上·洛阳期末) 推动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关键是(   )
    A . 一二九运动 B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 . 平型关大捷 D . 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
  • 20. (2020八上·揭阳期末) 下图是一张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西安文化时报》,该报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四一二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21. (2020八上·来宾期末) 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九运动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22. (2020八上·深圳期末)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结合所学判断,这份宣言发表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23. 苏联前检察官克伦斯基在远东军事法庭上曾说:“如果我们可以指出一定的日期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血腥时期开端的话,1931年9月18日恐怕是最有根据的。”这句话的依据是九一八事变(    )
    A . 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B . 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 C .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 . 直接导致东北的沦陷
  • 24. (2020八上·南海期末) 张学良说:“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周恩来)的,他说出的话很有理。”由此可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得益于(    )
    A . 日本不断扩大侵略 B . 美苏等国的干涉 C . 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D . 蒋介石态度转变
  • 25. (2020八上·禅城期末) 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中与其他三个性质明显不同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26. (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 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长达十四年之久;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早出现的战场,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场。中国人民的这场抗日战争始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第二次国共合作
  • 27. (2020八上·石碣镇期末) 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明( )
    A . 国共两党的矛盾已经消除 B . 民族矛盾已经是中国最主要的矛盾 C . 中国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 . 中共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28. (2020八上·高明期末) 斯大林解释说,张学良分量不够,怎能做全国抗日领袖,中共也一时没有领导抗日的能力。蒋介石虽是一个“可憎的敌人”,但他是中国唯一有希望的抗日领袖。请问斯大林发表评论是针对什么事件( )
    A . 九一八事变 B . 重庆谈判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 29. (2020八上·九龙坡期末) “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1931年日本发动了(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 30. (2020八上·涡阳期末) 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 . 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C . 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 D . 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
  • 31. (2019八上·乾县期末) 1936年12月25日,《盛京时报》挑唆南京政府武力解决事变,叫嚣“包围陕西”“玉石俱焚”。粉碎其阴谋的是(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 发起武汉保卫战 C .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D . 粉碎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 32. (2019八上·渭滨期末) “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 .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 B .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C . 国共十年内战已全面停止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33. (2019八上·凤县期末) 1936年初,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抗日主要力量是(    )
    A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 B . 杨虎城领导下的西北军 C . 张学良领导下的东北军 D . 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央军
  • 34. (2019八上·佳木斯期末)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青年学生掀起了(    )
    A . 五四运动 B . “华北自治运动” C . 九一八事变 D . 一二•九运动
  • 35. (2020七上·新泰期末)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这一事件,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从此,国共两党开始联合抗日…”对于这段材料所述事件的合平解决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
    A . 孙中山 B . 彭德怀 C . 李宗仁 D . 周恩来
  • 36. (2019八上·攀枝花期末) 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在新华门前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打击了国民政府的对日妥协政策 B . 揭露了日本企图吞并东北的阴谋 C . 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 D . 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二、辨析题
三、材料分析题
  • 38. (2019八上·陈仓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绥东战起,群情鼎沸,士气昂。于此时机,我中枢领袖应如何激励军民发动全国之整个抗战!乃前方之守土将士浴血杀敌,后方之外交当局仍力谋妥协。……蒋委员长介公受群小包围,弄绝民众,误国咎学良等涕泣进谏,晏遭重斥。日昨西安学生举行救国运动,竟使警察枪杀爱国幼重,具人心,孰忍出此!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谏…“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

    ——《张、杨对时局宣言)(1936年12月12日)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