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7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23高二下·临渭期末)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   )
    A . 变法违背民意 B . 变法深入贯彻 C . 变法遇到阻力 D . 变法宣告失败
  • 2. (2021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战国中后期,荀子主张“礼法兼用”,韩非子也尝试为法治寻找“道”的依据,《吕氏春秋》一书则兼容了儒、墨、道、法诸家言论。这种现象表明当时(   )
    A . 儒家思想备受秦国重视 B . 法家地位有所下降 C . 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D . 思想专制局面形成
  • 3.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春。(城旦春: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
    A . 厉行轻罪重罚 B . 保留原始习俗 C . 条文细密完备 D . 维护伦理秩序
  • 4. (2022高一上·礼泉期中) 孔子讲“礼”,孟子重“义”,荀子也说:“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先秦儒家讲求“礼”“义”的主要目的是(   )
    A . 构建平等社会 B . 强化中央集权 C . 规范社会秩序 D . 缓和诸侯纷争
  • 5.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如图所示中,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 6. (2022高一下·澄江开学考)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 .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 . 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 . 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 .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 7.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表中为关于古代民本思想的名句。这说明我国古代(   )

    言论者

    名句

    出处

    老子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

    管仲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孟子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A . 通过隆君以实现重民 B . 对神崇拜观念淡化 C . 民本思想根植于历史传统 D . 思想家关注民众政治权利
  • 8. (2023高一上·钦南月考) 某学者所写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画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据此判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
    A . 阶级的产生 B . 世袭制的确立 C . 王的出现 D . 早期国家的诞生
  • 9.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
    A . 社会大变革 B . 经济的发展 C . 政治剧变 D . 统治阶级的提倡
  • 10.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
    A .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 .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 . 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D . 小农经济恢复发展
  • 11.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

    A . 秦汉时期 B . 魏晋时期 C . 唐宋时期 D . 明清时期
  • 12. (2023高二下·伊美月考) 曹魏初设九品官人法时,规定士人若无由朝廷委任的中正官所授“乡品”,无论中央官还是地方官皆无权任命其为官。这一规定(   )
    A . 有利于中央对选人权的掌控 B . 激化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 C . 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D . 强化了门阀士族的世袭特权
  • 13.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下表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

    类别

    吏部直接任命

    察举和学校考试

    州郡县吏积功升迁

    其他

    比重

    50.2%

    25.4%

    14.2%

    10.2%

    A . 国家开始控制教育 B . 察举选官注重才能 C . 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 . 州郡县吏升迁缓慢
  • 14.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下面是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示意图。其中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有(   )

    ①分工明确,效率提高  ②相互监督,彼此牵制

    ③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④严格保密,临时机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副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162人,占总数的92%。这说明科举制(   )
    A . 在人才选拔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B . 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C . 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 D . 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 16.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   )
    A . 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 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C . 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 . 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17.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前代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该局面出现于(   )
    A . 汉代 B . 唐代 C . 宋代 D . 元代
  • 18.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2011年7月故宫宋代哥窑瓷器被损坏,一时间舆论哗然。宋代制瓷业发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哥窑属于家庭手工业 B . 当时官营手工业水平最高 C . 宋代制瓷业达到顶峰 D . 瓷器开始大量向国外输出
  • 19.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朱熹对于自己提倡的理学原则如何进入生活世界是相当注意的,他反复强调这种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实现了儒家的(   )
    A . 道德化和宗教化 B . 政治化 C . 世俗化和普及化 D . 哲学化
  • 20.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苏轼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具得之矣。”由此可见其(    )
    A . 强调书法的独创性 B . 追求充满书卷气的文人书法 C . 追求古雅之风和自然之趣 D . 追求酣畅不羁、纵逸奔放的豪情
  • 21.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南宋土大夫试图以"“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伦理自觉追求圣贤之道,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他们不惜毁家纾难,勇于舍生取义。据《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这样的节义之士就有500多人。促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 B . 士大夫民主意识的萌发 C . 儒学成为了官方正统 D . 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影响
  • 22.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大理国开国主名“思平”,有修齐治平之宏愿,其年号“文德”含文教德化之意。1004年,段素英开科取士,定制以僧道读儒书者应举。1103年,大理国王段正淳派遣高泰运入宋,求经籍得69家,药书62部。上述现象反映了(   )
    A . 理学成为大理正统思想 B . 文化重心逐渐向南转移 C . 大理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D . 宋朝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 23.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民国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   )
    A . 民众需要影响印刷内容选择 B . 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 C . 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 D . 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
  • 24.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甲问:“你看这朵花,在山间自开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吗?难道你的心让它开它才开的,你的心让它落它才落的?”乙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他们探讨的是(   )
    A . 心外无物 B . 知行合一 C . 万法唯识 D . 格物致知
  • 25. (2022高三上·通许月考) 嘉兴的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民可七千余家,不务耕绩”。濮院镇人“以机为田、以梭为耒”,而吴江的盛泽、黄溪的居民更是“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这表明,明朝江南的某些城镇 (    )
    A . 以织棉为生的机户不断增加 B . 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 C . 经济作物生产的日益专业化 D . 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 26.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写给朝廷的奏疏《请照旧永折琉》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申述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籴米,以米充兑。”以上信息表明明末嘉定地区(   )
    A . 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 B . 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C . 形成向市场谋利的风气 D . 不适合水稻的种植
  • 27.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王阳明说过,“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所谓良知,随物而格,是致知之功,即佛氏之常惺惺,亦是长存他本来面目耳”。材料说明王阳明的“良知”(   )
    A . 集理论与反思于一体 B . 体现了心学的伪善和欺骗性 C . 与佛教学说一脉相承 D . 汇集了传统儒家思想精华
  • 28.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明朝晚期,白银向社会渗透加速了社会流动,随着旧等级制的逐渐瓦解,富民阶层兴起,妇女、雇工、奴隶的法律地位也有所提高,同时政治社会化和儒学平民化趋势日显。这主要体现了当时(    )
    A . 社会结构逐渐多元化 B . 商业行为是各阶层的共同取向 C . 社会变革已成为主流 D . 白银货币化是社会变革的根源
  • 29.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据此判断王阳明(   )
    A . 认为人性本善 B . 认为“天理”是指人心中的“善念” C . 主张“知行合一” D . 否定程朱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
  • 30. (2020高二上·湖北开学考)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    )

    A .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 .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C .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D . 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中国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

    ——摘编自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材料二  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

    ——摘编自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刘邦在地方制度上是如何兼顾秦和东方习俗的?有何影响?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 32.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

    材料三  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2013年12月4日人才交流网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和选拔人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选官制度是什么?其最大弊端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于何时?这一制度体现了哪些原则?
    4. (4)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的创立有什么意义。
  • 33. (2020高一上·麻城月考)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管仲向齐桓公说:“知予之为取者,政之宝也。”管仲理财以此为指导原则,在农业上,他实行“相地而襄征”政策,次地轻征,增产多得,经济上给耕者以前所未有的好处(“与之分货”),这是“予”;由于生产增加,国家所得租税收入也随之增加,这就变成了“取”。在商业上,他实行盐铁专卖政策,统制流通环节,生产放给民营,生产者可得7/10的纯利,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增加,税收(寓税于价)也相应增加。他实行轻重敛散政策,在“轻”(物多而贱)时以较市场略高的价格收购粮食,而在“重”(物稀为贵)时以略低的价格出售,调节粮食的供求和价格,给予人民好处,但予中有取,在一买一卖中国家获得了相当大的差价来增加财政收入。

    ——摘编自吴慧《中国商业通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管仲理财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管仲理财改革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