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4节 常见的碱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第4节 常见的碱同步练习(优生加练)

更新时间:2021-07-05 浏览次数:18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嘉兴期中) 已知反应CuCl2+2NaOH=Cu(OH)2↓+2NaCl。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铜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表示的溶液pH=7 B . N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一种溶质 C . 从M点到N点溶液质量增加20g D . P点表示的溶液比N点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 2. (2023九上·临平期中)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 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 bd 段(不含 b、d 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Mg(OH)2↓+2NaCl C .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发生改变 D . c 点溶液中含两种溶质
  • 3. (2020九上·柯桥开学考) 向含有Mg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被,所加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M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 . 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质量分数不变 C . 沉淀完全时,x的数值为80 D . N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7.55g
  • 4. (2020九上·萧山期中) 若将Ba(OH)2溶液逐滴加入到混有少量硝酸的MgSO4溶液中,所得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的质量变化符合下列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 5.  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6. (2020九上·杭州月考) 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某班同学在实验室进行如下实验。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写出上述实验中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①有一位同学实验完成后,先将实验 A 与试管C 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观察到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该同学之前实验时试管A 内的现象是;烧杯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一定不含有的溶质是;(溶质不包括指示剂与气体,下同)

      ②该同学接着又将试管B和试管D中的物质也倒入该烧杯内,他测定烧杯内所得液体的pH为2, 其测定的操作方法是, 通过这一测定结论可分析烧杯最终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有种.

    3. (3) 硫酸钡不容易被X 射线透过,在医疗上可用作检查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小柯将硫酸镁溶液滴入硝酸钡[Ba(NO3)2]溶液中得到硫酸钡,如图表示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随加入硫酸镁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 AB 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C 点处溶液中的 溶 质 有

  • 7. 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y)与所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x)关系如图所示。OA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C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写化学式)。

  • 8.

     在实验室,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直至过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横轴)与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纵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2)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3)图中B→C线段对应溶质质量减小的本质原因是 .

    (4)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

三、解答题
  • 9. (2018九上·金华期中) 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 (1) 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填序号)。
      A . 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 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 (2) 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3. (3) 说明能否利用此实验装置验证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四、实验探究题
  • 10. (2020九上·杭州开学考) 为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过老师设计并与小燕进行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开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K1 , K2 , 观察实验现象。

    1. (1) 实验整个过程中,小燕观察到
    2. (2) 实验后,过老师从A中锥形瓶内取出适量溶液,倒入试管中,并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无现象,再加入了氯化镁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了A中溶液一定存在
    3. (3) 从而小燕得出了结论
  • 11. (2020·黄岩模拟) 小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四个实验:


    1. (1) 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2. (2) C试管没有明显的现象,可以加入试液使得反应出现明显现象。
    3. (3) 反应结束后,小黄同学取出D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分别滴加上图中出现的哪两种试剂就能确定溶质的成分
  • 12. (2020·滨江模拟) 小乐利用图示装置和药品验证可溶性碱的性质。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

    1. (1) 验证可溶性碱能与酸反应打开活塞a,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稀盐酸。Ba(OH)2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 (2) 验证可溶性碱能与CO2反应完成(1)后,打开活塞b,向锥形瓶中滴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b。写出验证NaOH溶液与CO2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3. (3) 验证可溶性碱能与盐溶液反应完成(2)后,装置乙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CuSO4溶液,观察到有蓝色沉淀生成。据上述实验现象能否验证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判断并说明理由。
  • 13. (2020·宁波模拟)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验证氢氧化钠的溶液是否与二氧化碳反应,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法。
    1. (1) 方法一:如图甲所示,两个装满二氧化碳的同样规格的瓶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氢氧化钠的溶液和蒸馏水,振荡后若观察到U形管左侧的液于右侧的液面,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此时右瓶内的压强(填”大于”或“小于)大气压。

    2. (2) 方法二:如图乙所示,在室温为15℃时,将10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80g水中,面后匀速地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用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变化,用数据采集器记录并绘制图像如图丙所示(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①为了确定M点的溶液成分,先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红色不消失,则可判断M点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实验中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能观察到现象。

  • 14. (2020·杭州模拟)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在试管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不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错误

      在试管乙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猜想二正确

    3. (3) 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写出操作和现象)。
  • 15. (2020九上·绍兴期末) 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小丽对其成分做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

    ___

    NaOH溶液部分变质

    1. (1) 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 (2) 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填序号).
    3. (3) 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替代。
  • 16. (2019九上·衢州期中) 初中科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 (1) B实验的现象为
    2. (2)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氯化钠。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

      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

    3. (3)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进一步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几滴氯化钙溶液,发现马上产生了白色沉淀。根据该现象可以确定该废液中一定还含有
    4. (4) 【拓展提高】那么废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请你写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判断的方法:

  • 17. (2019·杭州) 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A滴有酚酞的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 , 发现D氧化钠溶液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的溶液也显红色

    ②打开止水夹K2 , 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

    回答

    1. (1) 步骤①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填化学式)和水
    2. (2) 解释步骤②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
    3. (3) 实验开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选填“>” “=” “<”)
  • 18. (2019九上·椒江月考)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 (1) 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2. (2) 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哪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一定不是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

  • 19. (2019九上·绍兴月考) 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资料】氯化镁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 (1) A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
    2. (2) B中没有明显现象,该反应真的发生了么?有同学提出,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②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③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3. (3) 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止,上层清液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剂除外)

      【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

      ①NaCl②NaCl和MgCl2

      【实验验证】将猜想②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加

      猜想②正确

  • 20. (2018九上·湖州期中) 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 OH- 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 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 (1) 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
    2. (2) 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
    3. (3) 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

      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

    4. (4) 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其中一种如下表。

      实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相应结果或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

      变,另一支自然冷却。

      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

  • 21. (2018九上·北仑月考) 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向 FeCl3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出现的明显现象是,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 (2)           CO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上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 CO2 气体的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其主要原因是

    3. (3)           盐酸与 NaOH 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 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 NaOH 溶液中滴入少许
  • 22. 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他们向B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4. (4)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上层为有色溶液。为处理废液,过滤后,向有色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除酚酞外),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5. (5) 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23. 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 (1)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Ⅰ叫
    3. (3) 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填序号)进行实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

    4. (4) 操作Ⅱ是加入某种物质使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如果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如果加入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全部溶解),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
  • 24. 小明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知道: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明显的现象。
    1. (1) 于是小明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
    2. (2) 小明同学联想到在做“固体碘溶解在酒精中”的实验时,酒精作为溶剂,能溶解固体碘。酒精能否溶解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呢?小明查阅资料并通过实验获知:氢氧化钠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但能溶解在酒精中形成无色、透明的溶液。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与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化学性质相似。碳酸钠不与酒精反应也不溶于酒精。因此,小明同学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解决方案。
      小明同学的解决方案是
    3. (3) 写出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25. (2019九上·杭州月考) 烧碱是常用的消毒剂,因烧碱价廉而被广泛地应用,工业烧碱中常常因含有Na2CO3杂质而不纯.甲、乙两同学设计实验来探究工业烧碱中NaOH的质量分数.

    【探究一】甲同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量.

    1. (1) 可以在滤液中加入      (填代号),用来判断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
      A . CaCl2溶液 B . AgNO3溶液 C . 酚酞试液
    2. (2) 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发现用BaCl2溶液会使测定更精确.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 因Ca(OH)2溶解度较小,加入CaCl2溶液后,可能产生Ca(OH)2沉淀. B . 等质量的Na2CO3生成的BaCO3的质量比CaCO3的质量大,称量更准确. C . 加BaCl2溶液现象更明显.
    3. (3) 【探究二】乙同学拟用下列装置通过测定CO2的体积来计算工业烧碱中NaOH的质量分数(假设实验在零度1大气压状况下进行)。

      丙同学说:“装置中还有一错误,应改正。”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4. (4) 戊同学说:“除按丙、丁的修正外,还应将装置A的双孔橡皮塞改成三孔橡皮塞,在装置A的前面增加一个盛N2的气囊,将A中残留的CO2全部赶入装置B中.”你认为(填“需要”或“不需要“)。
  • 26. 学习碱的性质时,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做“检测氢氧化钙性质”的实验,实验方案如图所示(说明:实验中使用的药品均是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盐酸加入氢氧化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实验过程中,并没有观察到该反应的明显现象,请你写出一种能够观察到变化发生的方法:
    2. (2)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废液缸中。为了处理废液废渣,首先对废液缸中物质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过程如图所示:

      由上述分析可知:

      ①无色气体E的化学式是

      ②固体A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和

      ③无色溶液B中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物质是 。

      ④无色溶液D中的溶质有酚酞、 ,可能还有HCl。

  • 27. (2018九下·宁波保送考试)                 
    1. (1) 材料一:硝酸的制取过程中往往会产生NO2和NO等废气,它们跟NaOH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3NO2+2NaOH=2NaNO3+NO+H2O    NO2+NO+2NaOH=2NaNO2+H2O

      现有4.6克NO2和1.5克NO组成的混合气体,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使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则需克此NaOH溶液。

    2. (2) 材料二:将盐酸逐滴滴入Na2CO3和NaHCO3混合物里时,盐酸先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 , 然后再与NaHCO3反应生成CO2和H2O。

      为了确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样品的组成,称取四份该样品溶于水后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盐酸溶液100克,充分反应,产生CO2的体积(不考虑CO2在水中的溶解)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盐酸质量(g)

      100

      100

      100

      100

      样品质量(g)

      2.96

      3.70

      5.18

      6.66

      CO2的体积(mL)

      672

      840

      896

      672

      ①四次实验中,盐酸过量的有(填实验序号)

      ②若加入的Na2CO3和NaHCO3 , 混合物质量为2.22克,产生CO2的体积为mL.

  • 28. (2016九上·衢州期中) 固体酒精燃烧时无烟尘、无毒气、无异味,火焰温度均匀,可达到600℃左右.250g固体酒精可持续燃烧1.5小时以上,比使用电炉、酒精炉都要经济、方便、安全.因此,固体酒精是火锅、烧烤、野外作业等的理想燃料.请你参与以下对固体酒精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Ⅰ】固体酒精是固态的酒精吗?

    【查阅资料Ⅰ】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6O,熔点为﹣114.1℃,沸点为78.5℃,易溶于水,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实验探究Ⅰ】取少量固体酒精置于蒸发皿中,用火柴点燃,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后,蒸发皿中残留了少量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Ⅱ】白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Ⅱ】以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作为凝固剂,将酒精填充在硬脂酸钠骨架间隙中,即可得到固体酒精.固体酒精在较高温度下燃烧时,硬脂酸钠可完全转化为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硬脂酸和酒精均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探究Ⅱ】验证白色固体的成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即使不了解固体酒精的制作方法,也能判断固体酒精不是固态的酒精,因为
    2. (2)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根据资料Ⅱ可以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加以验证,将实验操作和支持结论的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白色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 29.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CuSO4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NaOH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CuSO4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①

    第1﹣6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②

    第7﹣9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1. (1)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Cu(OH)2 , 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

      Ⅱ.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2. (2)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Cu(OH)2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可在足量NaOH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3. (3) 【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Cu(OH)2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③

      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

      猜想一错误

       ④

       

      猜想二正确

    4. (4) 【结论与反思】(1)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在NaOH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根据实验可知饱和CuSO4溶液与饱和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30.

     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是碱性;KCl溶液、BaCl2溶液显中性、BaCO3难溶于水.

    1. (1) 检验样品是否变质.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

    2. (2) 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 (填编号,下同),再滴加 .

      A.盐酸  B.KCl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E.酚酞试液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 . 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操作步骤】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①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

      ②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

      ③实验结束后,根据①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3. (3) 检查如图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 .

    4. (4) 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00001).

    5. (5) 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31.  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石灰水试剂瓶瓶壁和瓶塞周围有一些白色粉末.为了弄清楚白色粉末的成分及形成原因,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和成因分析.

    1. (1) 【做出猜想】①可能是CaCO3:原因是石灰水与空气中的CO2反应.

      ②可能是 :原因是溶剂蒸发,石灰水中的溶质结晶析出.

      ③还可能是 .

    2. (2)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少量的水、震荡,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于是他得出白色粉末是CaCO3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 .

      为了得出较严密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上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滴加1~2滴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红色

       白色粉末中 

       ②往上述试管残留的白色固体中加入

      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

      由上述实验可知,白色粉末成分的猜想  是正确的.

    3. (3) 【拓展反思】通过上述实验的探究,同学们向实验员提出了保存、使用易变质溶液的下列建议,合理的是 .

      a.密封保存  b.使用前临时配制   c.禁止使用该试剂.

  • 32.  小红、小军、小明三人化学学习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KCl溶液、KOH溶液、K2SO4溶液的滴瓶.

    小军发现小红将三个滴瓶中的三只滴管混用,认为小红实验操作不规范,滴瓶中的试剂会因此受污染而无法再次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K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外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 (1) 【提出猜想】通过分析,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溶质成分只有:KCl;

      猜想Ⅱ溶质成分为:KCl和KOH;

      猜想Ⅲ溶质成分为:  ;

      猜想Ⅳ溶质成分为:KCl、KOH和K2SO4

    2. (2) 【实验探究】为证明猜想,小军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1)取该滴瓶内溶液烧了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该试管中加入

      证明猜想Ⅳ成立

    3. (3) 【实验反思】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Ⅱ、Ⅲ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选填“是”或“否”).

  • 33.

     众所周知,酚酞溶液遇NaOH溶液变红.但是,在分组实验中(如图所示),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有的溶液变红后褪色;有的出现白色浑浊物.

    【提出问题】分组实验中,出现意想不到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酚酞溶液由酚酞固体溶于酒精配制而成.

    【猜想与假设】

    Ⅰ.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和空气中的CO2反应有关.

    Ⅱ.红色褪去,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

    Ⅲ.出现白色浑浊物,与酚酞溶液的浓度有关.

    【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1

    向盛有2mL Na2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5滴0.5%的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2

    1号试管0.1min红色褪去

    2号试管5min红色褪去

    3号试管30min红色明显变浅

    4号试管120min红色无明显变化

    3

    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

    酚酞溶液浓度/%

    浑浊程度

    5

    大量浑浊物

    2

    少量浑浊物

    0.5

    无浑浊物

    【解释与结论】

    1. (1) 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2) 实验1的现象表明,猜想与假设1 (填“成立”或“不成立”).

    3. (3) 由实验2得出结论:出现“溶液变红后褪色”现象的原因是 .

    4. (4) 实验3的操作步骤:取3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水, .

      【反思与评价】

    5. (5) 依据现有实验,为了确保红色不变,若酚酞溶液浓度为0.5%,建议选用NaOH溶液的浓度为 %.

    6. (6) 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3得出“猜想与假设Ⅲ成立”证据不足,理由是

  • 34.  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烧碱、氢气、氯气等化工产品,其反应原理为:2NaCl+2H2O═2NaOH+H2↑+Cl2↑.某研究性小组对制得的烧碱样品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1. (1) 【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碳酸钠.猜想的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可能含有氯化钠.猜想的依据是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

    2. (2) 【实验探究】请帮甲同学完成以下探究实验: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一

      ①取少量烧碱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硝酸

      有气泡产生

       

      ②将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二

      ③向步骤①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


       

      样品中含有氯化钠

      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一的实验结论,也向烧碱样品的溶液中滴加了少量稀硝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3. (3)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发现乙同学所用试剂与甲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

      【交流与反思】丙同学提出:“在甲同学做的实验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 (填“正确”或“不正确”).

五、综合说理题
  • 35. (2023九上·义乌月考) 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量缓慢)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并说明原因。(A代表起点,已画好)

  • 36. (2019九下·乐清月考) 如图装置中,试管①②③里已分别盛有相应药品,向该装置中缓缓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试管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请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37. (2022九上·镇海期中) 最强大脑:我们知道氢氧化钠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现有一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平底浅盘,盘底上有一块硬币浸在溶液中。要求手不接触溶液、不得倾斜浅盘,不改变浅盘的位置和形状,将硬币用手拿出(硬币表面少量的残液可忽略)。于是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器材(烧杯、蜡烛)进行挑战,结果挑战成功。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小科用这套装置挑战成功的原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