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2】2020-2021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专题07...

更新时间:2021-08-12 浏览次数:36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二下·汕头月考) 土改后,太行山区某农民要买一头驴,谈好价钱后,他表示要回家和妻子商量,理由是“我们村上好多人家都立下了新规矩,男的开支一斗米以上要得到女人的同意,女人开支二升米以上要得到男人的同意”。这件事可以反映出,当时解放区(   )
    A . 男尊女卑观念消亡 B . 家庭成员经济地位发生变化 C . 按劳分配得到实施 D . 传统的社会伦理秩序被颠覆
  • 2. (2021·全国乙卷) 1957年,国家统计局《工人阶级队伍情况的调查报告》中有1950年及其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社会出身情况,如表2所示。

    表2职工社会出身情况表(%)

    工人

    劳动农民

    转业军人

    个体劳动者及一般市民

    学生

    资本家

    上海

    35.52

    12.95

    2.69

    18.75

    16.08

    5.94

    天津

    39.13

    14.27

    3.27

    12.29

    19.44

    3.70

    陕西

    26.26

    27.99

    8.32

    8.67

    22.95

    0.52

    新疆

    16.16

    25.47

    23.19

    18.18

    19.05

    0.23

    据表2可知(   )

    A . 内地与沿海原有工业基础差距大 B . 西部地区工商业改造不彻底 C . 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D . 沿海地区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 3. (2022高一下·淇县开学考) 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 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C . 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 . 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4. (2021·浙江) 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回顾历史,下列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   )

    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

    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

    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1高二上·大连开学考) 一次国际会议的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七部分。公报声明:“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次会议是(    )
    A . 万隆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日内瓦会议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6. (2022高二下·云南开学考)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

    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

    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7. (2020·新课标Ⅰ)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只强调和资本家斗争,而不强调联合愿意和我们合作的资本家……这是一种实际上立即消灭资产阶级的倾向”“和党的方针政策是在根本上相违反的”。这指示有利于当时(   )
    A . 在经济领域实行公私合营 B . 接管城市后生产的恢复发展 C . 确立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 D . 对新民主主义政策进行调整
  • 8.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基础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各行各业掀起劳动建设高潮。1955年3月,天津制表业的工人们在缺少资金设备、没有图纸资料的情况下,奋战数月,研制出第一块国产手表,用智慧的双手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由此可以看到当时(   )

    四名工人在简陋的条件下研制手表

    A . 国民经济恢复的重要成果 B . 工业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C . 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D . 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
  • 9. (2024高一下·西宁开学考)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纵观近代中国百年巨变,前后相继,波澜壮阔,从中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近代中国(   )
    A . 历史演变的主要线索 B . 历史进步的基本趋势 C . 历史过程的因果关联 D . 历史变化的循环往复
  • 10. (2021高一上·工农期末) 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
    A . 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 . 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 . 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 . 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
  • 11. (2021高二上·海口月考) 下图是创作于196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旨在(   )

    A . 宣传党开展合作化运动的方针政策 B . 表达农业服务国家工业建设的诉求 C . 倡导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风尚 D . 说明青年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
  • 12. (2019·海南模拟) 请看下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 . 北京这个千年古都成为人民政权的首都 B . 北京市人大、政协等相关政权组织已经产生 C . 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D . 该消息标志着“北平”正式更名为“北京”
二、材料分析题
  • 13. (2021·广东)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 (1) 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
    2. (2) 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14. (2021·全国甲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美国制定了严格管制对华贸易的政策。尽管英国也要“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但由于香港是东亚的转口贸易中心,英国不愿对除军火外的其他物资实行严格控制。1950年12月,美国对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实行全面禁运。在美国一再施压下,英国同意对战略物资实行有选择的禁运。中美朝鲜战争结束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盟国要求放松对华贸易管制,但美国这一政策在艾森豪威尔政府任内一直保持下来。

    ——摘编自陶文钊等《中美关系史》

    材料二: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正确领导下,贯彻了和继续贯彻着下列基本政策:进口与出口政策必须贯彻发展生产促进国家工业化的原则;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加强国营对外贸易企业,实行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材料三: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计划完成情况单位:亿元

     

    1950

    195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进出口国别总额合计

    41.54

    64.61

    80.92

    84.72

    109.80

    108.65

    104.50

    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

    其中:苏联

    13.94

    52.50

    62.44

    69.39

    90.16

    81.60

    77.00

    12.86

    40.44

    47.82

    49.07

    68.02

    57.91

    51.86

    亚非及西方国家

    其中:西方国家

    27.60

    12.11

    18.48

    15.33

    19.64

    27.05

    27.50

    14.87

    1.59

    7.08

    5.01

    7.42

    9.69

    11.37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前期美英对华贸易政策存在异、同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5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特征。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 15. (2021·湖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48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城市特点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接管各大城市后,中国共产党废除了保甲制度。参照乡村经验,不少城市建立了市、区、街三级行政管理体制,街政府成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这种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政出多门,效率低下,无法适应城市“集中”的特点。不久,街政府被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进一步探索城市基层管理模式。1954年,国家颁布条例,规定在城市基层设立区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居民委员会,正式确立街居体制。通过街居体制,无单位、无组织的群众被全部纳入政府管理范围。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发生很大变化。199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扩大了居委会职能,居委会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立各种工作委员会。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以及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式管理”成为城市管理新的模式。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新方向。除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之外,社区还出现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为代表的新兴组织。通过居民会议议事协商和民主听证等形式,社区各类主体都可以平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民主决策。

    ﹣﹣以上材料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当代中国社会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革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变化及其意义。
  • 16. (2020·新课标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照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冶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 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漫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在大江大河治理中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1951年,开始在永定河上修建官厅水库,这是海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1957年,《海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其方针任务是:防止华北洪涝灾害,发展灌溉、航运、发电、工业城市给水。1963年11月,毛泽东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海河流域各地分别成立“根治海河”指挥部,在工程实施中采取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根治海河”前期,每年用在水利建设上的劳动力达百万以上。骨干工程在用工与治理顺序上实现了各省市的团结协作。经不懈治理,海河流域的洪涝等自然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十年九荒”的历史彻底改变。

    ——据《海河志》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治理永定河的措施及其效果。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海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 17. (2022高二上·海安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
    3.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 18. (2020·浙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6月,周恩来抵达印度访问,在新德里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书面谈话,具体地阐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指出:“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在印度期间的多次谈话中,周恩来都提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主张将这些原则贯彻到国际关系中去。

    ——摘引自吴玉才《1949-1956年间的中国》

    材料二:新世纪开始以来,国际形势迅速发展和激烈变化,世界人民继续强烈呼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求执行《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和原则精神,并赋予它们以旺盛的生命力浙和新的历史任务。

    面对冷战结束以来种种有悖于人民愿望的形势,和平共种处五项原则已经并且正在启发人们对新型国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引导人们进行新的多方面的实践。在这方面,已经有种种有益的尝试。

    ——摘自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改革开放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我国外交的指导意义。指出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外交在21世纪初取得的重要成就。
  • 19. (2020·天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

    ——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

    材料二: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用兵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材料三:1949年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

    ——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

    1. (1)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
    2. (2)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
  • 20. (2020高三上·北京期中) 新中国建立后在受封锁的情况下仍进行了一些对外开放的尝试,至70年代末,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的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禁运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在当时条件下想要全方位开放是不可能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的开放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

    材料二:1979年7月,宝安(深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蛇口当时是一个落后的渔村,没有现代通讯设施,需要建造微波通讯站,可是微波通讯站的建设却遭到诸多阻拦。中央领导得知后就此指示邮电部特事特办,给蛇口安装进口的专用交换机,电话可直拨香港。次年,有个港商想在蛇口投资建购物中心。然而外汇商店历来由国家经营,对这种无章可循的事,谁也不敢批准。在蛇口工业区负责人袁庚的反映下,中央又一次帮蛇口解困,专门发文给广东经济特区委员会,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1982年6月购物中心开业,很快这家店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材料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开放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对外开放的背景。
    2. (2) 据材料二指出蛇口工业区建设初期遇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得到解决的主要原因,并简析中国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