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1-2022学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一 课内文言...

更新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289 类型:一轮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
  • 1. (2021九上·海口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斯人()           ②予尝古仁人之心(

      ③醉翁之不在酒()   ④伛偻提携(

    2.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 (3) 两个文段创作的时代相同,作者的遭遇相同(同为被贬官),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思想。乙文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
    4. (4) 《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 2. (2021九上·浙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饁妇①,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旁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②,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

    (节选自郑板桥《游江》)

    【注释】①饁妇:往田野送饭的妇女。②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有亭翼然于泉上()  ②蔚然而深秀()  

      ③学者能八面玲珑()  ④心窃之(

    2. (2) 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有 二 小 儿 戏 于 沙 上 犬 立 岸 旁 如 相 守 者。

    3. (3)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次日过访其家,静坐久之。

    4. (4) 山水风光,寄情寓理。甲、乙两段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谈。
  • 3. (2021·广东)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诸军初石头,即欲决战,陶侃曰:“贼众盛,难与争锋,当以岁月,智计破之。”既而屡战无功,监军部将李根请筑白石垒,侃之。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成惧其来攻。孔坦曰:“不然。峻攻垒,必须东北风急,令我水军不得往救;今天清静,贼必不来。所以严者,必遣军出江乘,掠京口以东矣。”已而果然。侃使庾亮以二千人守白石,峻帅步骑万余四面攻之,不克。

    (节选自《资治通鉴》)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肉食者

      ②忠之

      ③公将

      ④惧有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3. (3)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诸军初石头/霸上及棘门军 B . 贼众盛/七百里 C . 之/隶而 D . 峻攻垒/仿佛有光
    4. (4) 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夜筑垒至晓而成闻峻军严声诸将咸惧其来攻

    5. (5)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曹刿与陶侃在指挥作战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②李根和孔坦在战事中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

  • 4. (2021·宁波) (三)文言文阅读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西湖念语

    [宋]欧阳修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士。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兴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阕之辞,写以新声之调。敢陈薄伎,聊佐清欢。

    【注释】①此文写于欧阳修辞官退休流连颍州西湖山水之时。②高会:盛大的宴会。③傍,同“旁”。

    1. (1) 下面是“胜”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结合所学,推测词义演进脉络,填写义项。

    2.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鸣 蛙 暂 听 安 问 属 官 而 属 私 曲 水 临 流 自 可 一 觞 而 一 咏。

    3.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②虽美景良辰,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

    4. (4) 【甲】【乙】两文中的“闲人”布一多内涵。请结合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 5. (2021九上·高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斯人  

      天下之忧而忧     

      树林阴        

      太守谁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 6. (2021九上·铜仁月考) 完成各题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酒临风(  持  ) B . 予现夫巴陵状( 美景 )  C . 宠辱忘(  一起  ) D . 而或长烟空(  全  )
    2. (2)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    )
      A . 属予作文以记 B . 此则岳阳楼大观也 C . 前人述备矣 D . 予尝求古仁人
    3. (3) 对第①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B . “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写滕子京虽为“谪守”亦政绩显著。 D .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4. (4)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7. (2021·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干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 , 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沧州南一寺河干

      不可得

      于沙上

      沙为坎穴

    2. (2) 翻译下列文言文句子。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3. (3)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二石兽沉焉/两狼之驱如故  B . 转转不/是亦不可以 C . 其言/是日千百遍  D . 水大/宾如归
    5. (5)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会 有 土 寇 自 练 乡 兵 与 之 角 全 队 溃 覆 几 为 所 擒

    6. (6) 同学们打算就这两则选文的阅读启示展开讨论,请你准备两条以参加交流。
    7. (7) 结合乙文,简要分析刘羽冲失败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 8. (2021九上·武城月考)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①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②以考绩③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④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⑤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⑥亦加坚筑,以固吾圉⑦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释】①坼(chè):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葺。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构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yǔ):边境,边疆。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淫雨霏霏)       ②斯人,吾谁与归(

      ③加筑六丈有)   ④皆视旧有加(

    2.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重修岳阳楼/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B . 迁客骚人,多会此/尝射家圃(《卖油翁》) C . 及大有倾塌势/已而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 . 为之驳岸御水/去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4. (4) 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

      中丞邵公命茸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5. (5) 从【乙】段哪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
    6. (6) 【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 9. (2021九上·平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1)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必曰   真无马邪 B .  感极悲者矣    狼亦黠矣,顷刻两毙 C . 则北通巫峡   康肃忿 D .  或异二者为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2. (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语句中加点部分。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 (3)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 10. (2021九上·长沙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以下小题

    【甲】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韩愈传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父仲卿,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县人刻石颂德。终秘书郎。

    愈生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晋卒,愈从丧出,不四日,汴军乱,乃去。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愈闻恶之,乃上表。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将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讦牾,罪之诚宜。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帝曰:“愈言我奉佛太过,犹可容;至谓东汉奉佛以后,天子咸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于是中外骇惧,虽戚里诸贵,亦为愈言,乃贬潮州刺史。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 (1) 阅读文言文,理解词义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请根据提示完成字词释义。

      方法

      字词

      语境辨析法

      是马也,有千里之能①

      戚里诸贵②

      词性辨析法

      之不以其道③

      而临之④

      课内迁移法

      求其能千里能及此→:⑤

    2. (2)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 (3) 愈,人臣,狂妄敢尔,固不可赦。
    4. (4) 小语觉得“欲为圣明除弊事”(见“链接材料”)是韩愈一生的追求。请你结合甲、乙两文加以分析印证。

      【链接材料】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 ,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 11. (2021九上·长沙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做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菜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管燕得罪齐王,谓其左右曰:“子孰而与我赴诸侯乎?”左右默然莫对。管燕连然流涕曰:“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田需对曰:“士三食不得餍 , 而君鹅鹜有余食,下宫罗纨,曳绮縠 , 而士不得以为缘。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战国策·齐策四》)

    【注】①管燕:齐人。②而:能。③田需:战国魏人,官魏相。④餍:满足。⑤下宫:后房的美人。⑥糅:混杂。⑦毅:绉纱类丝织品。⑧缘:衣边上的镶嵌。⑨责:求。

    1. (1)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安求能千里也/真无马邪 B . 千里者/君所轻 C . 伯乐不常有/士何其易得难用也 D . 千里称也/而士不得为缘
    2. (2) 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B . 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C . 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D . 君不肯以所轻与士/而责士以/所重事君非士/易得而难用也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且财者,君之所轻;死者,士之所重。

    4. (4) 【甲】【乙】两则材料各自侧重从什么角度谈“人才”?请简要分析。
  • 12. (2021九上·芜湖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 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拾遗记》,有删改)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

    1. (1) 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知其也    旨:

      ②教然后知    困:

      学半        学:

      笈不远险阻  负:

    2. (2) 故曰:教学相长也。
    3. (3) 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4. (4) “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文已经道明,文章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是否多余?
    5. (5) 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互助学习中的启示?
  • 13. (2021九上·江油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释】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②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攲嵌:攲:倾斜。嵌:张开。④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⑤置州:设置州郡。

    1.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潭中鱼百许头

      神寒骨

      流数十步

      ④不可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3. (3) 依据选文内容填空。

      ①[甲]文第一段描写游鱼的作用:

      ②[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4. (4) 请结合注释,说说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 14. (2021九上·玉林开学考)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修身      以: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B . 意与日      去:消失 C . 往事耳      往事:过去的事 D . 今者才略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 (2) 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一一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 B . 将复何及一一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C . 乃始就学一一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D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一长兄怎么傍晚才知道这件事呢!
    3. (3) 下列对两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谈到有关学习的问题。甲文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学习无以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乙文说明了学习的要要性。 B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甲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乙文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吕蒙学习后“才略”猛增的结论。 C . 甲乙两文都是对晚辈的劝勉。甲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期望;乙文孙权以一个长者的身份循循善诱的语气,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劝说吕蒙读书学习。 D . 甲乙两文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以议论、抒情为主,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乙文记叙为主,与描写自然结合。
  • 15. (2021九上·大竹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1) 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尤清(凉) B . 石底以出(翻卷) C . 潭中鱼百许头(可以) D . 乃记之而(离开)
    2. (2) 下面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 石上 B . 西南而望 C . 行,明灭可见 D . 其岸势犬牙差互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 (4) 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5. (5) 古人常常通过绘景状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请根据《小石潭记》的内容,为下面的对联续写后半部分。(要求:句式一致,字数相同)

      上联:桃花源安宁富足,陶渊明寄托理想。

      下联:

  • 16. (2021九上·大竹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 ,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 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1. (1) 用“/”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

    2.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

      ①黄发垂髫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采药至衡山

      ④深入忘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知有汉     相谓曰 B . 忘路远近     水陆草木 C . 一人便笠自障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 D . 余人各复延至家     一犬坐于前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②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5. (5) 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
  • 17. (2021·呼和浩特)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二】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

    注解:①饯:饯行,就是用酒食送行。②衢:大路,四通八达的道路。③抚节:节,是一种乐器。抚节,就是弹奏乐器,可译作“弹琴”。④悲歌:高歌。悲,表示声音高亢,不是悲伤的意思。

    1.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河曲智叟笑而

      担中肉尽,有剩骨

      自谓

    2. (2)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面山居                            潭西南 B . 郊衢                             达汉阴 C . 惩山北塞                         未穷青 D . 残年余力                         属予作文记之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如土石何?

      ②薛谭乃谢求反。

    4. (4) 《愚公移山》体现的是一种什么精神?请联系现实,简要写出你的体会。
    5. (5) 请你对薛谭作全面而简要的评价。
  • 18. (2021·大连)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筐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肥滋味之享。同含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予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中。(2)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喜怒哀乐,动人必深。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 , 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进琴以为别。

    (选自欧阳修《送杨寘序》,有删减)

    [注]①官声数引:几首乐曲。宫,与下文中的“羽”同为古代五音之一。②写:宣泄。③杨君:即杨寘(zhì)。 ④剑浦:今福建南平。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箧曳履行深山巨谷中                     负:

      衾拥覆                                          以:

      尉于剑浦                                       为:

    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 冬烈风 悲守庐(《诫子书》) B . 肥滋味之享            陶后有闻(《爱莲说》) C . 有幽忧之疾            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D . 少又多疾                   年九十(《愚公移山》
    3. (3) 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B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级者舒然以和。 C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级者舒然以和。 D .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5. (5) 甲、乙两文同为赠序,都是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劝勉他人,但目的不同:甲文劝勉马生,乙文劝勉杨君。(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 19. (2021·泰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颠;求之地中,不更乎?”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十余岁。       阅:经过 B . 求之下流,固。           固:坚固 C . 求之地中,不更乎?    颠:颠倒 D . 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如:依照
    2. (2) 下列句子补写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僧)以为顺流下矣。 B . (坎穴)渐激渐深。 C . 如是再啮(石兽),石又再转。 D . 求之(于)下流。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寺僧“求二石兽于水中”而未得,是因其未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 B . “物理”只能被讲学家掌握,所以讲学家有了嘲笑别人的资本。 C . 讲学家认为石兽“湮于沙上”,是因为他空谈事理,“据理臆断”。 D . 选文第三段连用两个“必”字,写出老河兵富有经验且自信。
    4. (4) 下列对选文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选文四处问句皆为反问句,加重了语气,引发了思考。 B . 选文语言平易,简洁生动,善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寓意于事。 C . 选文末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D . 选文详写老河兵的推断,说明他抓住了水性的特点才作出了正确判断。
  • 20. (2021·新疆) 文言文阅读理解。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不深也     护城河 B . 而去之     委托 C . 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阻 D . 亲戚之     背叛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3. (3) 对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主旨明确,高度强调“人和”的核心思想。通过讨论战争来论述推行仁政、赢得民心的重要性。 B . 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明确提出论点,然后展开论证,最后得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精辟论断。 C . 文章篇幅短小,但内容丰富,使用了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D . 文章语言晓畅明白,精炼准确。论证时擅长蓄势。使用了对举、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气势磅礴。
  • 21. (2021·通辽) 文言文阅读

    (甲)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

    (乙)

    士尹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止而觞之。南家之墙拥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经其宫而不止。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三世矣。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不徙。西家高,吾宫卑,潦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攻之无功,为天下笑。”楚释宋而攻郑。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新序》)

    【注释】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③拥:遮蔽。④潦:积水。⑤宫:院子。⑥鞔(mán):鞋子。⑦折冲:制敌取胜。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女有

      ②盗窃乱贼而不

      ③潦经吾宫也利(

      ④已三世矣(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②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3. (3) 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4. (4) 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
  • 22. (2021·泸县)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丙)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 . 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C . 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D . 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乘奔御风,不以也疾:快 B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C .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西:向西 D . 越长城之 , 至于泰安限:限制
    3. (3) 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散文,结构严谨,作者用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长江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 B . 乙文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运用叙述、描写等手法,写出了雪后西湖清新雅致的特点。 C . 丙文叙述了作者和友人一起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瑰丽的景色和日出时的壮美景象。 D . 三篇文章都通过写景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不同的是甲乙两文流露出了作者仕途不顺的惆怅之感。
    4. (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23. (2021·广安) 文言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虽有嘉肴》)

    【乙】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 , 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选自《颜氏家训》)

    【注释】①华(huā):花。②登:进用,这里指摘取。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①虽有至道                            ②学半

      ③以不足也                            ④能说之也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 B . 曰:教学相长也           虽有名马,濡辱于奴隶人之手 C . 学者为己                     何陋 D . 以利世也                    不得志,独行其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②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4. (4)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开篇用类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乙】文开篇则用对比手法论述了学习的

      ②请结合【乙】文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

  • 24. (2021·达州) 文言文阅读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谦之路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教材《出师表》)

    【乙】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眉 , 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南安、天水、永安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设督诸军在前,与邻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上疏曰:“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眉:眉县,今陕西省境内。②旄钺(máo yuè):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

    ③总统:总聚统理。

    1. (1) 下列加点词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扩大) B . 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C . 魏大将军曹真众拒之        (举:全) D . 戮谡以众                        (谢:认错,谢罪)
    2. (2) 下列句子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C .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长明 D . 于是/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3.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诸葛亮开篇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不仅表明自己因蜀汉政权岌岌可危而心忧如焚,更是为了警醒后主刘禅,希望他足够重视当前的危困形势,励精图治,力挽狂澜。这为下文劝谏作铺垫。 B . 诸葛亮自述身世,回顾三顾茅庐至临危受命以来与先帝共同创业的历程,表明自己淡泊的志趣,对先帝的无限感激,对刘氏父子的赤胆忠心,以此打消后主的疑虑。 C . 街亭失守,诸葛亮“戮谡”的主要原因是马谡纸上谈兵,无真才实学;“自贬三等”是因为自己作为主帅指挥不当,应承担主要责任。 D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隐含着多种感情,既有尽托孤之任的忠贞之情,又有念后主孱弱的忧国之心,还有感创业维艰的伤时之叹等。
    4.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②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郃所破。

    5. (5) 探究回答。

      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请结合有关他的传说、故事、俗语等,以《千秋诸葛我评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优美,点评到位,100字左右)

      千秋诸葛我评说

  • 25. (2021·威海)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沙猎,见往事平。卿言多务,孰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别。

    (乙)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勖助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不可及也……”

    1.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①孰孤? ②徐公不君之美也 B . ①即刮目相待 ②莫说相公痴,有痴似相公者 C . ①在军中常多务 ②必先其心志 D . ①自以为大有所慕圣贤之道
    2.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①蒙辞军中多务 ②钱覆其口 B . ①蒙始就学 ②重修重阳楼 C . ①结友别 ②成礼 D . 不可及也 ②以诱敌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4. (4) 如果从文中选择一人加入你的微信读书群,你会选择谁?请结合两个语段概括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 26. (2021·北部湾)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资料链接】

    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

    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余为记。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

    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 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草亭阒寂,素影蹁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

    (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

    1. (1)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2. (2)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
      A . 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今人叹服。 B . 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 C . 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更多了一些自信和得意。 D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像,“醉”是根本。
    3. (3) 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议语。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②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

    4. (4) 结合“北固亭”“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说说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
    5. (5) 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上面所链接的两则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诗文的什么句子,
  • 27. (2021·本溪)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乙】四林皆雪,登眺时见。絮起风中,千峰堆玉;鸦翻城角,万壑铺银。无树飘花,片片绘子瞻之壁;不妆散粉,点点糁原宪之羹。飞霰入林,回风折竹。徘徊凝览,以发奇思。画冒雪出云之势,呼松醪茗饮之景,拥炉煨芋,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选自《小窗幽记》)

    【注释】①子瞻之壁: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句。②糁:散开,散落。③原宪:孔子的弟子,安贫乐道,甘于淡泊。④霰(xiàn):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⑤醪(1áo):浊酒,汁渣混合的酒。

    1. (1)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 上下白/不敢出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B . 画冒雪出云势/恢弘志士气          (《出师表》) C . 日更定矣/斯陋室                        (《陋室铭》) D . 回风竹/斗蛇行                           (《小石潭记》)
    2. (2) 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四林皆雪,登眺时见。

    3. (3)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欣然一饱随作雪景一幅以寄僧赏。

    4. (4) 写出【乙】文中表现作者沉醉雪景、流连观赏的语句。
    5. (5) 【甲】【乙】两文作者同样是赏雪,但所寄情感却不尽相同。【甲】文寂寥空旷的意境隐含着作者的;【乙】文明丽鲜活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的
  • 28. (2021·四川)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二则)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表承接) B . 六月息者也(凭借) C . 庄子与惠子游濠梁之上(在) D .  子不知鱼之乐(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 B . 甲文中的大鹏具有硕大无比、志存高远的特点,大鹏这一形象对后世影响深远。 C . 甲文先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再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最后写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 D . 乙文记叙了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关于“鱼之乐”的辩论。
    3.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二、现代文阅读
  • 29. (2021九上·凤阳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修始在滁洲,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①,见义勇为。虽机阱②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复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③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④,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⑤而不扰,故所至民便⑥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天资刚劲:生性刚直。 ②机阱:陷阱。 ③枉直乖错:冤假错案  ④润身:修身养性。 ⑤宽简:宽松简易。 ⑥便:安逸,安适。

    1. (1) 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泉香而酒  

      树林阴    

      而民受其 

      及文章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②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 。

    3. (3) 太守和游人散去以后,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山林美景。“”是从视觉的角度写,而“”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 
    4. (4) 欧阳修勤政爱民,甲乙两文中他为官理念的不同点是什么?
  • 30. (2021·遂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出师表》)

    【乙】时上封事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以彰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 , 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②征:魏征,唐代谏臣。③违:过失、错误。

    1. (1) 用“/”给乙文划波浪线句子断句,划两处。

      时 上 封 事 者 众 或 不 切 事 帝 厌 之         

    2. (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此诚危急存亡之也        天启壬戌 B . 使内外法也渔人甚 C . 征与诸葛亮贤 卿言多务,若孤 D . 帝悦,皆慰 孔子云:何陋
    3.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4. (4) 结合甲、乙两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和魏征提出的共同建议是什么。这对你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启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