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8: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2-02-21 浏览次数:81 类型:一轮复习
一、诗歌鉴赏
  • 1. (2021高三上·桐城期末)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此诗作于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湖上春来似画图”,概述了西湖的秀丽风光,起到总领全诗、引出下文的作用;语言平易浅显。 B . 诗歌的前六句重在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重在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C . 诗人在山水诗中嵌人农事,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可谓雅俗共赏,暗含诗人体恤民生的情怀。 D . 诗人用一连串精当传神的比拟,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故尾联水到渠成地表露出“一半勾留”之意。
    2. (2) “月点波心一颗珠”,向来被认为是诗人的神来之笔,是千古佳句。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 2. (2021高三上·常州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破题,点明情境,言旅中独宿,黯然神伤。 B . 颔联写寒夜失群的孤雁声声鸣叫,使得诗人更加愁绪满怀,难于入眠。 C . 颈联梦见自己回到家中,因路途遥远,梦醒时分天已大明,家书须隔年才能寄到旅馆,用夸张写出了梦想的虚幻。 D . 全诗运用多种意象,借景抒情,写得感情至深,含蓄蕴藉,真切动人。
    2. (2)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思想感情。
  • 3. (2021高三上·南阳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二月二日出郊

    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 , 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注】①二月二日:农历踏青节。②王庭珪:宋代诗人,弃官筑草屋于卢溪,隐居五十年。③写此诗时,李商隐为了生计,只身远赴梓州,任职柳仲郢幕府。④元亮井:这里指故里。元亮,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字。⑤亚夫营:周亚夫屯兵细柳,此处指幕主的柳姓。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诗前两联写太阳未出时,大雾弥漫,江城隐于雾中。随后云雾完全消散后露出山石。 B . 王诗的颈联,描写时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又与颔联远近结合,使写景富有层次感。 C . 李诗颈联巧用典故,暗含诗人的情感,同时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揭示了情感变化的原因。 D . 李诗尾联采用拟人手法,写新滩不理解游人的心意,实际上这与诗人的主观情感有关。
    2. (2)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试简要概括。
  • 4. (2021高三上·邯郸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从军行

    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注】①金微山: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②明月环:古代大刀的圆形刀柄。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五言律诗描写出大唐将士开赴战场、杀敌报国的豪迈情怀和英雄气概。 B . 颔联不言军旅艰辛,却以吹起梅花曲、高举明月环渲染,想象奇特,意象唯美。 C . 尾联“愿斩”直抒胸臆;“长驱”“单于”分别照应“逐”“虏”,结构严谨。 D . 诗人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这体现出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
    2. (2) 同样是描写战场,本诗颈联与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有什么相同之处?
  • 5. (2022高一上·桂林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释】①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吴姓的亲戚(即诗中的吴郎)住。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杜甫为此写诗劝阻。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诗人说自己以前一直听任西邻妇人来打枣,因为她是个没有子女供养的缺衣少食的穷人。 B . 颔联诗人认为妇人来打枣多少会怀着一些恐惧的心理,所以主人更要表示亲善之意让她安心。 C . 颈联说插篱笆的举动会让本就有戒心的妇人觉得主人真是要阻止她打枣,劝告意味十分委婉。 D . 本诗由生活琐事触发思考,提醒亲戚要怀恻隐之心,与邻妇和睦相处,风格轻灵,耐人寻味。
    2. (2) 尾联似乎和嘱咐吴郎没有什么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 6. (2021高三上·梁平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山鸡

    许浑

    珍禽暂不扃 , 飞舞跃前庭。

    翠网摧金距 , 雕笼减绣翎。

    月圆疑望镜,花暖似依屏

    何必旧巢去,山山芳草青。

    (注)①扃:jiōng从外面关门的门闩。②金距:装在斗鸡距上的金属假距。③依屏:屏风。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暂不扃”即暂时不被禁锢,既引出了下句的“跃前庭”,又呼应了尾联中的“何必旧巢去”。 B .     “翠网”“雕笼”写出珍禽被囚的场所之华丽,与珍禽失去自由的悲惨境遇形成对比。 C .     “月圆”“花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界环境的幽静美丽,暗含了诗人的归隐之情。 D .     诗歌表面上写山鸡,实际上是以物喻人,借“山鸡”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2. (2) 从诗歌中可以体会到山鸡情绪的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山鸡的情绪变化及相应的原因。
  • 7. (2021高三上·四川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竹枝词九首  刘禹锡[注]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注]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后,屡遭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这两首诗写于他任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期间。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六说城西门外江中的滟滪堆。一年又一年,江水掀起的波浪没能将它摧毁。 B . “瞿塘嘈嘈十二滩”中,“嘈嘈”写流水下滩发出的声音,“十二滩”犹言险滩之多。 C . 人间世道即使是“等闲平地”也会横生波澜,令人防不胜防,人心不像瞿塘峡水那样凶险。 D . “人心不如石”“人心不如水”可知诗人深感世路维艰,内心苦痛,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
    2. (2) 《竹枝词》语言特色鲜明,请结合选诗简要说明。
  • 8. (2021高三上·徐汇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各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①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流寓湘江。②魑魅:泛指鬼怪。

    1. (1) 下列关于这两首诗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杜诗的格律较李诗严整。 B . 两首诗都以“水”寄情。 C . 两首诗都用了借代手法。 D . 两首诗都以实写虚抒情。
    2. (2) 宋人葛立方说“李诗思疾而语豪,杜诗思苦而语奇”,结合这两首李杜诗对此作分析。

  • 9. (2021·青浦模拟) 阅读下面两文,完成各题。

    千秋岁    宋·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千秋岁    宋·黄庭坚

    苑边花外。记得同朝退。飞骑轧,鸣珂碎。齐歌云绕扇,赵舞风回带。严鼓断,杯盘狼藉犹相对。

    洒泪谁能会。醉卧藤阴盖。人已去,词空在。兔园高宴悄,虎观英游改。重感慨,波涛万贯珠沈海

    [注]①西池:作者与诸同僚聚会之地。②鹓鹭同飞盖:指作者和同僚一同乘坐着车辆飞驰于大道。③这是黄庭坚被贬宜州,经过衡阳时,追和秦观遗作《千秋岁》的作品。④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⑤兔园:汉梁孝王园,指代朝廷。⑥虎观英游:虎观,泛指宫廷中讲学处。英游,英俊之辈,才智杰出的人物。

    1. (1) 根据两首词字数的多少,可以判断这两首词都是(    )。
      A . 长调 B . 中调 C . 小令 D . 双调
    2. (2) 以下关于语言风格的评价对两首词都适合的一项是(    )。
      A . 清新自然 B . 沉痛悲苦 C . 慷慨激昂 D . 质朴苍劲
    3. (3) 结合秦词末句“飞红万点愁如海”和黄词末句“波涛万贯珠沈海”,比价两首词的情感异同。
  • 10. (2021高三上·南京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虎丘题壁

    陈恭尹

    虎迹苍茫霸业沉,古时山色尚阴阴。

    半楼月影千家笛,万里天涯一夜砧。

    南国干戈征士泪,西风刀剪美人心。

    市中亦有吹篪客 , 乞食吴门秋又深。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相传内有春秋时吴王阖闾墓。②陈恭尹,清代诗人。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后兵败殉国,陈恭尹只身逃脱。③吹篪(chí)客,指伍子胥。春秋时,伍子胥父兄为楚平王所杀,他逃往吴国,吹篪乞食。篪,古代一种用竹子制成的乐器。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题壁诗是诗人在墙壁上题写的诗歌,苏轼《题西林壁》、谭嗣同《狱中题壁》都是题壁诗。 B . 起句写吴王霸业成空的史实,“古时山色”四字暗含着江山未改、人事已非的深沉感慨。 C . 颔联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像苏州城这样的繁华之地,已是月楼笛声的声色之境,怎不叫人感慨。 D . 颔联拓展空间,由虎丘而至整个江南,千家笛声与万里砧声相合,虚实相生,意境阔大。
    2. (2)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诗《蜀相》的尾联,请和《虎丘题壁》的尾联进行比较,说说这两首诗的尾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
  • 11. (2021高三上·肇东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注】①芭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南方。②霖霪:指雨点绵绵不断,滴滴嗒嗒不停。③愁损:因发愁而损伤身体和精神。④北人:北宋灭亡,词人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
      A . 词人将“点滴霖霪”组成迭句,不但从音韵上造成连绵悄长的效果,而且烘托了悲凉凄绝的气氛。 B . 词人借写芭蕉来抒发愁情,整首词写芭蕉,由听觉形象进而转化到视觉形象,一步步将愁引向深处。 C . 这首词借吟咏芭蕉抒发幽情。芭蕉有余情,自然是词人有余情,词人将自己的情注入芭蕉的形象之中,创造出情景相生的艺术境界。 D . 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转转难眠,听窗外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2. (2) 词人为什么会“不惯听”“点滴霖霪”声?从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试做简要分析。
  • 12. (2021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注】①《列仙传》:老子乘青牛车去,入大秦。②《玉策记》: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句“峭”字写出群峰耸的姿态,“碧”字描绘出天空青绿的色调,景色清雅。 B . 颔联调动读者视听感官,呈现出诗人途中的见闻:山路古朴,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C . 颈联用字精妙,“卧”与“眠”两字使雍尊师居所清幽、安谧的境界活脱而出。 D . “语来”二字巧妙地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高谈阔论的细节,体现出诗歌语言的凝练。
    2. (2) 最后两联的画面色调截然不同,起到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请加以分析。
  • 13. (2021高三上·广东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谒伏波庙

    王守仁

    楼船金鼓宿乌蛮,鱼丽群舟夜上滩。

    月绕旌旗千嶂静,风传钤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声服,神武由来不杀难。

    想见虞廷新气象,两阶干羽五云端。

    【注】①伏波庙:为纪念汉代南征交趾的伏波将军马援而建。②王守仁: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诗人在南征两广时拜谒伏波庙后写下此诗。③鱼丽:鱼丽阵。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金鼓”传声,“楼船”“群舟”停泊在岸边,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画面极具立体感。 B . 颔联写旌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巡逻的警铃声映衬着凛冽的溪水,以动衬托了千峰的静默。 C . 颈联写出了诗人对于战争的认识,也即战争虽不可避免,但却不能使边陲百姓安居乐业。 D . “干羽”指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此处形容载歌载舞的欢快景象。
    2. (2) 有人认为尾联直白表达了王守仁的政治理想,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分析。
  • 14.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五代·韦庄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

    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释】①府相,指宴会主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周宝。写此诗时黄巢起义军纵横,唐王朝摇摇欲坠,占有东南半壁握有重兵的周宝却整日沉湎酒色。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1. (1) 诗歌中,“”字点出了诗人并未被迷人的声色所眩惑,而是充满了的情怀。

    2. (2) 赏析这首诗的衬托手法。
  • 15. (2021高三上·普宁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 , 何处是吾乡。

    【注释】①王缄:苏轼妻弟。此时苏轼妻子王弗去世后归葬家乡眉山,已经十年。②凭:烦请。③传舍:古时供行人休息住宿的处所。苏轼当时因受排挤离开京城出任杭州通判。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设法“忘却”过去却难以“忘却”,他尽量控制内心的悲痛却只是枉然,可见悲痛之深。 B . 王缄的到来,在苏轼心中增添了几分暖意;王缄的离去,融入了多重情感的“愁”,格外深重。 C .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寓“人生如梦”之意,苏轼感慨自己宦海浮沉,人生就像一场梦。 D . 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自已的情状,下片写词人送别的心情以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2. (2) 有评论认为,“悲”“愁”贯穿全词。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蕴含了哪些悲愁之情。
  • 16. (2021高三上·揭东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

    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未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注】

    【注释】赋招魂:写一篇《招魂》诗。意指朋友设法将苏轼从黄州调回京城。招魂:屈原所作楚辞篇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风”指春风,城东门无东风吹入,意思是早春时节在城中还不曾察觉春意。 B . 春游时欢聚畅饮,江城白酒味道醉了,野老笑意温和,可知作者黄州生活之乐。 C . 尾联用典,诗人借屈原《招魂》的典故感念老朋友们为他的回京任职而奔走。 D . 诗人在黄州寄情诗书山水,寄情新交故旧,但也难免沮丧,有消极避世的想法。
    2. (2) 前人认为苏轼这首酬唱诗,在记游中隐含对友人关心的回应,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 17. (2021高三上·广东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

    (宋)辛弃疾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过平生: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问谁千里伴君行?晓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前两句阐明无论富贵或隐居都要宠辱不惊的道理,以与祐之弟共勉。 B . 下阕前两句不直写送别却回忆当年风雨之夜灯下畅谈的情景,倍显多情。 C . 词人想象送别后只有翠山秋水伴祐之弟前行,表现了离别时的孤独感伤。 D . 这首词描写、叙述、议论结合,运用想象、比喻、对仗等手法,耐人回味。
    2. (2)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 18. (2021高三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问题。

    见澹庵胡先生舍人

    杨万里

    澹翁家近醉翁家,二老风流莫等差。

    黄帽朱耶饱烟雨,白头紫禁判莺花。

    补天老手何须石?行地新堤早着沙。

    三岁别公千里见,端能解榻瀹春芽!

    【注释】①澹庵:指南宋爱国名臣胡铨,其号澹庵,吉州庐陵人。②黄帽朱耶:黄帽,古时的船工久历风吹日晒,习惯戴黄帽遮蔽;朱耶,西突厥沙陀部姓朱耶,该部落位于今新疆北部。③新堤:唐代专为新宰相通行车马所铺筑的沙面大道。④瀹:煮。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将胡铨与欧阳修相提并论,既突出了胡铨的地位和功绩,又表达了对两位杰出名士由衷的崇敬之情。 B . 受人敬仰的胡铨不仅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反而被流放到荒远之地,成为一名饱受风吹日晒之苦的船工。 C . 作者借女娲补天的典故,说明有人不用五色石也能补天,宣扬胡铨的才能,隐含朝廷应该拜他为相之意。 D . “三岁”言分开的时间之久,“千里”又说相隔距离之远,用一个“见”字凸显了作者当时的喜悦之情。
    2. (2) 作者在诗中塑造了胡铨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19. (2021高三上·上海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中吕]普天乐·西山

    (元)徐再思

    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鸥鹭栖,牛羊下。万顷波光天图画,水晶宫冷浸红霞。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昏鸦

    [注]西山:又名洞庭,位于吴江县(今属苏州市)境内的太湖中。

    1. (1) 下列对本作品体裁的称呼,不正确一项是(          )。
      A . 乐府 B . 散曲 C . 曲子词 D . 北曲
    2. (2) 下列对本作品景物描写的分析,正确一项是(             )。
      A . 前四句写景由高而低,色彩分明,每句构成一幅图景。 B . “鸥鹭”“牛羊”句由静而动,以鸟雀归巢衬牛羊归牧。 C . “万顷”句从两岸写到水面,由远而近,色调由冷而暖。 D . “水晶宫”句描摹出夕阳透射进水面的动态,由实而虚。
    3. (3) 对画线句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的不同意境作赏析。
  • 20. (2021高三上·菏泽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岑参

    夫子不自衍,世人知者稀,

    来倾阮氏酒 , 去著老莱衣

    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

    楚王犹自惑,宋玉且将归。

    【注】①阮氏酒:西晋阮籍为避祸全身,以嗜酒为由,远离权贵与政治。②老莱衣:春秋时的隐者老莱子行年五十,父母犹存,着五彩斑斓衣以娱双亲。后常以“老莱衣”表示孝养父母至老不衰。③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此处指崔全回归的洛阳。④宋玉:战国著名辞赋家,曾仕楚顷襄王,但不受重用,仕谂颇不得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了崔全“知者稀”的原因在于不自我夸耀以求闻名,引出了颔联对其进一步的叙写。 B . 颔联运用“老莱农”的典故,既暗合诗题“觐省”,表现了人物的品行,又使诗歌貪若蕴藉,耐人咀嚼。 C . 颈联以景物暗示季节,虚实结合,通过描写花与草的蓬勃生机表达作者对好友崔全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D . 本诗在语言风格上,通俗质朴与含蓄委婉兼备,将作者对崔全的深情谊寓于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之中。
    2. (2) 前人论此诗,认为“豪迈之中述真情”,诗中的“真情”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21. (2021高三上·常州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巴岭答杜二见忆

    严武

    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

    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

    跂马望君非一度,冷猿秋雁不胜悲。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诗题中的“答”和“见忆”可知,本诗是作者对杜甫寄赠的回应。 B . 首联写作者和杜甫相隔遥远,无法见面,只能在梦中寄托相思之情。 C . 颔联借助爱酒能诗的历史人物,表现作者对杜甫的喜好与才情的了解。 D . 尾联写作者多次想骑着快马飞奔到好友身边,苦于路途遥远只能作罢。
    2. (2) 为了满足格律的要求,诗句中字词的排列往往与日常表达不同,这种“陌生化”处理,使诗歌的语言“能量”更大,表意更为婉曲而新颖别致。请结合本诗的颈联对此作简要分析。

  • 22. (2021高三上·尖山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其四)

    杜甫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

    【注】严郑公,即严武。严武此时以黄门侍郎为成都尹,故称“黄阁老”。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为虚写,表达了诗人自离草堂,常焦虑沙岸崩塌,损坏药栏,甚至担心连江槛一起落到湍急的水中的心情。 B . 颔联诗人借“恨不”“应须”四字,表达了他对乱世之岁,匡时济世之才难为世用,而各种丑恶势力竞相作充分表演的感慨。 C . 后四句落到“赠严郑公”的题意上。从瞻望未来,设想生计全凭严武照顾,而后转到回顾过去,似有痛定思痛之意。 D . 全诗表达了诗人重返草堂途中对生活贫苦,奔波流浪的感慨。瞻望与回顾同叙,更显出此诗思想感情的深厚。
    2. (2) 有人评价此诗“辞采隐称,兴寄微婉”,请结合诗句简析。
  • 23. (2021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御街行

    [宋] 晏几道

    街南绿树春饶絮。雪满游春路。树头花艳杂娇云,树底人家朱户。北楼闲上,疏帘高卷,直见街南树。

    阑干倚尽犹慵去。几度黄昏雨。晚春盘马踏青苔,曾傍绿阴深驻。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1. (1) 《御街行》上片的字和下片的“慵”字相对应,既写情态,也写心理,表现少年的心理。
    2. (2) 请赏析两首作品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 24. (2021高三上·思明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赠鹭鸶

    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 . 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 . 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 . 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 (2) 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 25. (2021高三上·泾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闭门

    陆游

    寂寂云山千万重,闭门不忍叹涂穷。

    高秋酒熟雪浮瓮,中夜剑归雷吼空。

    近报犬羊逃漠北,岂无貔虎定关中。

    君王犹记孤忠在,安得英豪共此功?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云雾笼罩,群山万重,四周一片寂静,使诗人不由得产生了途穷之叹。 B . 深秋饮过刚刚酿熟的美酒,作者兴奋地当空舞剑,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C . “犬羊”“貔虎”形成鲜明的对比,分别代指敌人和南宋勇猛的将士。 D . “岂无”“安得”两次反问,现实的矛盾体现的是诗人的苦闷和渴望。
    2.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 26. (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房春事二首

    岑参

    其一

    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

    数枝门柳低衣桁①,一片山花落笔床。

    其二

    梁园②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释】①衣桁(héng):衣架,挂衣服的横木。 ②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中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一的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迥异于我们学过的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 . 其一的三、四两句借柳枝与山花来写风,彰显出诗人观察的细微与笔力的不凡。 C . 其二的一、二句,诗人在乌鸦的一片聒噪声中,进入萧条荒凉的人家,极自然。 D . 其二的最后一句,诗人在萧条的主画面背景上添上几笔艳丽的色彩,构思精巧。
    2. (2) 两首诗均写了山房春光,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试简要分析。
  • 27. (2021高三上·民乐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岐阳三首(其一)

    元好问[注]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注】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公元1231年(正大八年)正月,蒙古军围岐阳(今陕西凤翔),四月城破。此时元好问任南阳令。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开篇描写呼号的北风席卷大地,凶猛的敌骑强势压境,渲染出一种阴冷、低沉、压抑的氛围。 B . “千里传闻果是非”写作者听见不幸的消息,心里悲痛万分,一声长问写出了作者悲愤、沉痛的心情。 C . 诗歌颈联实写庞大的鲸鲵凶恶残暴,吞噬人群,猖獗的毒蛇和恶狗为非作歹,肆意妄为,紧围孤城。 D . “穷途老阮无奇策”中老阮,是指阮籍。阮籍行车“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此句是作者借典自况。
    2. (2) 清人赵翼《题遗山诗》有言“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28. (2021高三上·海淀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游泰山(其六)

    李白

    朝饮王母池,暝投天门关。

    独抱绿绮琴,夜行青山间。

    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

    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

    寂静娱清晖,玉真连翠微。

    想象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扪天摘匏瓜,恍惚不忆归。

    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

    明晨坐相失,但见五云飞。

    注释:①玉真:仙子名。②匏瓜:星宿名。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篇“朝饮”“暝投”两句,表现出诗人登山时间之长,也引人想见泰山景色之雄奇。 B . 在泰山静美的夜色中,李白独自一人抚琴、赏月、听松,借以排解仕途失意的痛苦。 C . 诗中“想象鸾凤舞,飘欣龙虎衣”等句与“霓为衣兮风为马”几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D . 此诗表达了诗人登临泰山的愉悦之情,也流露出他在泰山仙境消失后的遗憾之意。
    2. (2) 李白《游泰山》(其六)描写泰山朵色,将实景与幻境融合,请结合诗句赏析这一艺术特色。
    3. (3) 李白的《游泰山》(其六)与姚鼐的《登泰山记》(选段)都描写了奇幻的色彩,简析两位作家笔下色彩描写的不同。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 29. (2021高三上·汕头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小息,杖屦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推行新法失败,罢相后退居江宁时期。②床敷:安置坐具。③杖屦:扶杖漫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用语奇妙,“取”“酬”二字赋予春风以生命,花虽凋谢,诗人却于清阴中倍感慰藉,透露出一种积极达观的人生态度。 B . 颔联紧承春风慷慨赐予的“清阴”,抒写小路的蜿蜒曲折,树木的葱茏茂密,屋宇的隐约可见,动静结合,更显生机与活力。 C . 颈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段,或居家凭几小憩,或寻幽拄杖独行,刻画出园中主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又欣然自得的心境。 D . 这首诗对仗工稳,通过描写半山园的晚春景象和诗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王安石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抒发了内心复杂的感情。
    2. (2) 清代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评此诗:“寓感愤于冲夷(冲淡平夷)之中,令人不觉。”请结合尾联分析这一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
  • 30. (2021高三上·洛阳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注】①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诗人因与主政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外放任杭州通判期间。②分(fèn):料想。③东君:主宰春天的东方之神。④阴机:阴谋、机巧。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春分后下雪的反常物候,让身处江南的诗人颇觉罕见,遂即事写下所见所感。 B . 诗中“不胜威”“应惭”等词流露出对桃李的怜惜,对恣意逞威的春雪的厌恶。 C . 诗句引入梅花意象,以其不惧寒雪的特性,寄托特定遭遇下诗人坚贞的志节。 D . 诗人认为掌管节令物候的造物和东君心机难料,应备着寒衣,以防天气多变。
    2. (2) 作者在后两联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感想?请具体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