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07 实用性文本阅读

更新时间:2022-03-01 浏览次数:194 类型:二轮复习
一、真题演练
  • 1. (2021·全国甲)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

    当我们看向水面,通常觉得水是平的,然而仔细观察一杯水时,你会发现杯中的水面并不完全平坦,它在边缘处略微向上弯曲——这是它的“弯月面”,这个弯月面的形成是因为水受到了玻璃的吸引,它被拉向杯壁。

    注意这一点又有何用?只关注这一点,可能没什么用。但与其他几个因素联系在一起,它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

    水会受到玻璃的吸引,这是水的一个特性。有些液体,比如唯一的液体金属——水银,会受玻璃的排斥,因而它的表面会像倒扣的碗,叫作“凸月面”,液体内部也有微弱的吸引力,若非如此,它们便会散开,成为气体。正如老师为我们反复讲述的那样,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而成。但老师——至少我的老师——没有教我的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还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使得水分子之间互相依附,为了帮助理解这一点,可以设想两个在羊毛衫上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

    想要展现水的这种“黏性”很简单,接一杯水,在一个平滑的防水面(比如厨房的操作台)上倒上几滴。现在弯下身,直到自己的视线与液滴平行。你是否看到水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假如倒得够多,有一些会流下去,但还有一些会留在台面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水会受到相邻的水的吸引,这种黏性或张力强大到有些时候能够对抗重力。

    水吸附自身以及杯壁的张力还引发了一种叫“毛细作用”的现象,每当把画笔蘸在水中,

    我们都会发现水沿着刷毛向上流。想要解释毛细作用,只需将我们已经了解过的两种效应结合起来考虑。水会受到某些物体表面的吸引,比如玻璃和画笔的纤维,此外它还会受到自身的吸引。因此当一个开口足够细小时,便会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水面会受到它上面材料的吸引,被向上拉,又因为开口太过狭窄从而使得液体的整个表面都被向上拉动。之后,由于水受到了自身的吸引,下面的水也跟着被拉了上去。

    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下次当你路过一条两边是泥岸的小河、小溪,注意观察一下岸边的泥,被河水打湿的泥会又黑又湿,但是注意,泥土湿润的地方要高于河水拍打的位置。高于水面的泥是颗粒和气孔的混合物,有点像有着纤细壁管的细密蜂巢。河里的水因毛细作用而被向上吸入这些气孔中,结果就是水面以上的泥被浸湿了。水向上传输的高度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水的纯度——干净的水要比受污染的水升得更高——但主要因素还是颗粒间的气孔大小。气压也会影响在泥土间向上传输并停留在那里的水量。这意味着,当气压突然降低,比如风暴来临的时候,土壤无法吸附如此之多的毛细水,于是水就会回流到原来的溪流中,从而加大了在风暴天气中出现洪涝的可能性。

    海面高度会受到潮汐状态的影响,而潮汐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里我只提一种——气压。低气压时的海面要高于高气压时,当高气压系统转变为低气压系统,海面通常会上涨30厘米左右,设想你正身处一片你所熟悉的沿海区城,这时你突然注意到海面似乎比你之前任何时候看到的都要高,这或许会让你猜测气压一定是大幅度下降了。这又意味着,你不仅能预测到坏天气要来了——因为气压表显示气压下降时很可能出现坏天气,而且还可以预测出出现洪涝的风险大大上升——因为在第一滴雨尚未降落时,所有溪流和河流中因毛细作用而被吸附在岸上的水将会被释放出来。

    (摘编自特里斯坦·古利《水的密码》,许丹译)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玻璃杯中“弯月面”与“凸月面”的现象,表明了当水与其他物质接触时,会产生一种吸引力或者排斥力。 B . 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会受到其邻近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的吸引,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会吸引水、水具有黏性。 C . 在一个平滑的厨房操作台上倒几滴水,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些微微凸起的“小水塘”,这体现出水具有张力这一特性。 D . 水质相同的情况下,与土质疏松且含有大颗沙砾的泥土相比,在由细小颗粒组成的泥土中,水向上传输的高度会更高。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与先前许多伟大的探险一样,我们的旅程起始于厨房”“现在该去野外观察一下这种效应了”,这些语句可以起到提升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 B .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水会受到物体表面吸引,作者使用了“摩擦过的气球会因静电轻轻地黏附在一起”这一现象进行说明。 C . 水滴从树叶上落下时,会先拉伸成细长的形状,当太细而无法支撑自身的重量时,它才会坠落到地面。这种自然现象表现了水的毛细作用。 D . 作者在行文时经常变换叙事的地点,从厨房、小河、小溪到大海,这让读者认识到,凭借室内观察到的水的特性足以预测自然界的变化。
    3. (3) 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 2. (2021·新高考Ⅰ)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雕塑《拉奥孔》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困》:“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萃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 . 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 . 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 . 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 . 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C . “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阔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 D . 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A . 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 . 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 . 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 . 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5) 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3. (2021·全国乙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 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立足山区实际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拼、种、管、收实现企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0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 . 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C . 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 . 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确的一项是(   )
      A . 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朐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B . 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 C . “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朐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 D . 村干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这是推动江下村农民持续增收、稳步脱贫的有效举措。
    3. (3)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经验?请概括说明。
  • 4. (2020·新课标Ⅰ)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际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之一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何为“新基建”?日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范围,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职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

    (摘自韩鑫《新基建如何加速落地》,《人民日报》2020年6月7日)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产业化升级,新基建的谋划布局早已展开,为何要选择此时按下“快进键”?

        这一决策既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客观需要,更是在深刻洞察和把握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大趋势基础上作出的战略抉择。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方法。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展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潜力,客观上也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更加凸显,基于新时代新使命,基础设施体系也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加速推动新基建,价值不仅在眼前。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有一定超前性,投资新基建,实际上是投资未来,服务长远。新基建是围绕科技这一经济新硬核掀起的基础建设浪潮,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数字动力”,为高质量发展蓄能。

    (摘编自吴月辉等《为新基建注入强动力》,《人民日报》2020年6月8日)

    材料三:

        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

        这一金额看上去是天文数字,但以中国的标准而言不足为奇,这表现出的更多是审慎。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没有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他们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这一教训。

        在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为此中央政府将向税收优惠、贷款利率和自然垄断产业关税补贴投入资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没有宣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目标。

        大部分投资不会用于道路和桥梁,而是用于被中国理解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数据中心、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中国将力求借这一机会,建成向“工业革命4.0”过渡的基础设施。

    (摘编自《俄媒关注:中国“新基建”助力“工业革命4.0”》,《参考消息》2020年6月6日)

    1. (1) 下列对新基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基建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三个方面,是2020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重点之一。 B . 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属于新基建中具有一定超前性的领域,在这些领域投资,其实不利于建设提供融合创新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C . 新基建意味着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战略性调整,将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凸显的原有基础设施体系的不适应问题。 D . 中国将借助新基建带来的机会,有效地应对传统基建投资边际效益下降和产业渗透率下降的挑战,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数字动力”。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既能在客观上应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能改变世界科技与产业变迁的大趋势。 B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 机遇,将有助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早日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 C . 在俄罗斯媒体看来,我国今年所以采取审慎的经济措施,不再匆忙将资金注入经济,是因为从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吸取了教训。 D . 2020年我国一揽子应对危机的措施,很大一部分将用于扶持提供了超过70%城市就业的中小企业,目的是保障城市就业率,切实解决民生问题。
    3. (3)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5. (2020·新课标Ⅱ)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

        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大早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删去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

        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年2月21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 . 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 . 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 . 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 . 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 . 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 . 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3. (3) 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 6. (2021高二下·宾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但是,在网络时代,在网页挤占书页,读“屏”多于读书,纸和笔逊位于光和电,机器的规则代替着汉字的规范,数字的操作颠覆了铅字的权威,“输入”代替着书写的潮流中,在“拇指文化”无限深入人群的今天,在消费的欲望热烈拥抱大众的背景下,“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入“网”者众,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生活——网。”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数码技术送进人间,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圣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看图被称为“读图”,而这里的“读”已不再意味着欣赏的深度。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替代着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这应该说是一种阅读的革命。

    (摘编自铁凝《阅读的重量》)

    材料二:

        与文字阅读不同的是,人们在阅读图像出版物时既不需要在“既有的轨道”中理解文本的意义,也不需要遵守传统逻辑的同一律、矛盾律与排中律。久而久之,人类便形成了一种“读图的逻辑”:整体观看。事实上,阅读文字与阅读图像的视线投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当人们在阅读文字时,习惯于将视线聚焦到每一个字词上,然后按照从左到右或由上至下的顺序移动视线,在字与字、句与句的联结中获取信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逐字逐句地读”。但是,当人类面对图像时,其视线往往不会聚焦到某一个点,而是整体性地投射至全部视觉元素,在各个视觉元素的结合、互动与交融中领会图像意义。倘若说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那么图像阅读便是元素与元素的“相乘”。视觉形象远远不止于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针对现实赋予观者一种创造性的领悟,这种领悟蕴藏着丰富的形象力、创新力。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大,促进了读者的灵感闪现和意义顿悟。

    (摘编自刘晓荷、董小玉《读图时代的阅读嬗变与出版调适》)

    材料三: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和思考性的,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是从影视作品到观众,它培育了观众的被动型接受;另外,影像的动感超越了文字的静态特性,提供了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同时也取消了观众掩卷沉思的契机。显然,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影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视觉文化时代的法则是: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道理很简单,看图是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与文字相比,图像显然更具诱惑力。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

    (摘编自周宪《重建阅读文化》

    1. (1) 下列对材料中“文字阅读”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字阅读习惯于将视线聚焦于文字,按照文字排列的先后顺序,移动视线。 B . 文字阅读是字与字“相加”,从字词与字词、句子与句子的关系中获取信息。 C . 语言是线性的、抽象的,可引人深思,文字阅读给读者以想象空间和反思的可能。 D . 文字阅读是单向的,需要遵循传统逻辑、安安静静地体验、细嚼慢咽、掩卷沉思。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输入”代替书写,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读”和“看”的界限似乎日渐模糊起来。 B . 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他写了一首著名短诗,“生活——网”,明确告诉我们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生活已然网络化。 C . 技术的战车把新媒介送进人间,不断颠覆和碾轧印刷媒介;印刷媒介长期积累起来的权威性和神圣性,正在逐步被网络媒介所消解。 D . 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爱看图像更胜于文字,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而转向对图像阅读的狂欢,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
    3. (3) 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图像阅读的不同特点。

      ①材料二:  ②材料三:

  • 7. (2020·新课标Ⅲ)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与现实零距离的题材,要让文学性不被坚硬的现实埋没,让艺术在接近纷纭社会时不至于窒息,就必须有飞扬的灵魂。钟南山是个公众人物,几乎没有虚构的空间;而真实的东西往往会有种种限制。但作家创作并非无所作为。熊育群的作品《钟南山:苍生在上》把笔触深入到钟南山的内心世界。对他的精神和情感进行大胆挖掘,并且打破时空限制,将人物置于复杂的背景与宏大的视野中,以文学的力量复原某些重大时刻,记录历史,留下现场,并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本报特邀《收获》杂志副主编、《钟南山:苍生在上》责编钟红明和作家熊育群做了一次对谈。

        钟红明: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波及众多国家与人群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燃起黑色的春天》一文中你曾写道,你“突然理解了战争年代弃文从戎的文人”,是什么让你决定写一部关于钟南山的长篇非虚构作品?

        熊育群: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是人类的一场大灾难。特别让人不安的是,已经84岁的钟南山深夜赶往疫区武汉,他那张高铁上仰头小憩的照片让我非常感动。12年前我采访过他,写过他的报告文学,这些年也特别关注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关部门希望我来写钟南山,我自己也有写作的冲动。于是,通过钟南山的助理得到支持,我便一头扎下去,开始了创作。

    钟红明:这部作品有六个章节,你写了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他的父亲母亲,他的婚姻爱情,他在英国留学,他在“非典”中的经历……都是出于什么考量?是要写出一个人的脉络和土壤吗?

        熊育群:事实上这有些传记写作的特点,我想把他的一生呈现出来,当然是有重点有选择的。只有把他的人生写透了,才能写出钟南山为何敢医敢言,才能理解他的性情、胸怀和作为。

        我不想神化任何人,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自己的缺陷,我只把他当普通人来写。但人比人确实有高低,有的人令人高山仰止,有的人唯利是图,正因为如此,钟南山的出现才显得珍贵无比。

        钟红明:如果从《钟南山:苍生在上》概括出几个关键词,就是——“时间与空间”“泪水”“挫折”“敢医敢言”“记忆”。你在后记里说:“他也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为什么你会用“时代的记忆”来概括钟南山?

        熊育群:因为新冠疫情如此大的灾难,是个历史事件,将来一定会被后人说起。显然,重要的人物缺少不了钟南山,钟南山是值得书写的。

        钟红明:现在有些人避用“报告文学”而用“非虚构”,我个人觉得,背后是一种文学观的差异,我注意到你以往的作品,无论是人文地理类的,还是虚构类的长篇小说,你都进行了大量的实地采访,甚至到国外进行追踪采访……为何会经常采用这样“费力”的写作方式?

        熊育群:我认为这是写作的常态。我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不重视虚构,不重视想象,恰恰相反,我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想象,甚至是魔幻。但这想象不是胡思乱想,只有符合历史与现实逻辑的想象才震撼人心。还有就是文章的细节是来自生活的,它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有着现实的力量。

    (摘编自《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文汇报》2020年5月13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关于为何在疫情背景下写钟南山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自己熟悉钟南山,对他赴武汉抗疫之事很感动,有写作的冲动,有关部门也希望写他。 B . 被问到为何写钟南山过往的大量经历时,熊育群认为传记式的写法可以写透钟南山的人生,而只有写透他的人生,才能写出他为何敢医敢言。 C . 面对为何将钟南山视为“时代的记忆”的提问,熊育群表示新冠疫情是个历史事件,而钟南山凝聚着时代的记忆,是值得书写的。 D . 关于经常采用“费力”的写作方式的问题,熊育群表示“费力”写作是常态,自己也重视想象,重视背离现实逻辑的想象带来的震撼效果。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汇报》作为组织方,聚焦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期望文学可以复原和记录新冠疫情这样的重大时刻,从而展现文学的力量和飞扬的灵魂。 B . 钟红明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责编,关心作家的写作动机和写作方式,并举出对方经常进行大量实地采访的实例从而引发一些相关问题的过论。 C . 熊育群作为对谈的另一方和作者,关心文学表达的力量,故而重视主题的时代性、文学的现实性和文章细节的生活气息,也留心魔幻的文学想象。 D . 文学如何回应时代和现实的问题,既是组织方和对谈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新冠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
    3. (3) 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8. (2020·新高考I)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新中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材料二:

        历史地理学在以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地理学的庞大家族中,具有独特性,即空间过程和时间过程相结合。英国近代地理学创建人麦金德,主张地理学者应当尝试重建过去的地理,如果不是这样,地理学就只是当代现象的描述,只有加上时间的尺度,才能考察变化的过程,并显示出今日地理只不过是一系列阶段的最新一个阶段。

        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而地理环境的演变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过程,如长江三峡、黄土高原、长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和演变,时间之漫长达到十万至数千万年;我国许多城市的兴起距今已有1000年,而像武汉如从原始部落聚居算起,距今已达4000~5000年,从原始城址的出现算起距今也有3100~3600年。这种形成的演变过程,只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探寻出规律性的内容。有了客观的规律,方能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编自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禹贡》和《汉书·地理志》都对以往的地理现象做了追溯,包含沿革地理的知识,也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B . 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 C . 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兴起于西方,它的研究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 D . 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两者的形成和演变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而且都会经历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如果我们今天想要了解战国时期某个诸侯国辖域的大致情况,《汉书·地理志》应是重要的参考书目。 B . 通过对比1935年《禹贡》半月刊所用的中英文刊名,可以看出这个刊物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学术视野。 C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城的扩大。 D .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研究某一地区运河开凿的路线选择,可以为该地区未来的运河网规划提供重要参考。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 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 B . 赤壁之战地名考释 C . 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 D . 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
    4.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历史地理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 9. (2020·江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稻米传奇

    文慧

        谁是稻米的最早驯化者?对于这一问题曾一度众说纷纭。瑞士的植物学家阿方斯·德康多尔,最早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虽然他也曾提过,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的中国,水稻作为“五谷”之一很有可能已经被种植,但因为在印度被发现的栽培品种更多,所以彼时流行将印度定为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直到1917年,中国南方各地发现的稻种数量已经与印度不相上下,水稻原产于中国的发声就开始日益响亮起来。20世起70年代,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的7000年前人工栽培稻遗址备受瞩目。一方面,它推翻了中国稻米由印度传入的说法,证明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另一方面,人们发现早期的中国在黄土高原地区农耕文明发源较早的同时,其南方也开始早早萌芽了自己的农业文化。2011年,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与纽约大学合作开展了一项水稻DNA基因研究。研究表明,栽培水稻的起源时间大致在公元前8500年前,地点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里,野生稻米被驯化为粳稻,中国的粳稻随后由商人和农民传到印度,与恒河流域的野生稻杂交之后变成籼稻,后又传回中国。由此,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算是铁板钉钉,华夏祖先才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人。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可以说,中国稻米的栽种史是一部经济和文明的发展史。从人口历史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数量从未超过6000万,与之对应的,是从商周时期到汉唐时期中国北粟南稻,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而伴随中国历史上几次人口南迁带来的南方土地开发,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特别是从11世纪起,源自越南的占城稻传入中国,与本地的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大大增加了南方稻米的产量,南宋人口也迅速突破亿的大关。随着历史进程中人口的迁徙和流动,以稻米为基础的长江文明与黄河流域的粟作文明交相辉映,前者逐渐发展出了繁荣的稻米文明。到了清朝末年,南方经济超越北方,国内人口也达到了4亿多。在这些重大转变的背后,稻米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稻米的故乡以及最大的稻米产区,中国的稻作技术和稻米文化影响了世界。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之路不仅为许多民族带去了食粮,更影响了这些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稻米将中国和整个亚洲连接到一起,最终塑造出独特的“稻米文化圈”。

    (有删改)

    1. (1) 下列有关水稻种植起源认定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为恒河流域最早出现籼稻,瑞士人阿方斯·德康多尔提出水稻栽培起源于印度。 B . 当在中国南方发现的稻种数量与印度不相上下时,中国水稻种植起源说呼声渐响。 C . 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人工栽培稻遗址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D . 通过水稻DNA基因研究,科学家确认中国长江中下游一带是水稻种植的起源地。
    2. (2) 下列对中国水稻种植历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迁移民带来的先进种植技术与南方合适的气候、土壤相结合,推动了水稻种植。 B . 伴随着南方土地开发,粟居首位、稻居其次的格局发生改变,稻的地位开始超越粟。 C . 越南占城稻与南方本地晚稻配合成双季稻,使稻米产量与宋朝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D . 清朝末年,得益于水稻种植的推动,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稻米文明取代了粟米文明。
    3. (3) 请简要梳理稻米的传播之路。
  • 10. (2020·江苏)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在博物馆暂时不能开门迎接观众的时期,博物馆线上展览和网络直播一时间大热起来。

        在“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借网络直播由“窄播”到“广播”,多渠道让文物“火”起来,继而“活”起来,是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新趋势。观众到博物馆来的传统参观方式,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博物馆日观众量毕竟有限,且外地观众的经常性参观也较难实现。而博物馆网络直播观看数量动辄上百万,实现了博物馆文化的广泛传播,相关的文创产品销量也直线上升。

        一场优秀的博物馆直播绝非一日之功。网络直播要懂得运用网络语言,充分考虑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心理需求。西安碑林博物馆“国宝深夜脱口秀”的走红,关键就在于抓住了受众心理,讲观众听得懂、感兴趣的故事。直播本身没有一定模式,没有固定台词,没有彩排,网友的问题五花八门,这对主播的文化积淀及知识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专家型主播”往往更受欢迎。另外,吸引眼球的宣传营销也能锦上添花。“三星堆重量级神秘国宝首度亮相”“敦煌壁画临摹现场揭秘”等都在直播开始前吊足了观众胃口。

        近期的博物馆直播效果不错,有效地拉近了博物馆与公众的距离,让公众在家就可以领略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博物馆直播也并非因疫情影响而临时兴起,而是近些年博物馆信息化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体现。可以预见,随着智慧博物馆的深入建设,VR 5G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加入这一模式。

    ( 选自黄洋《博物馆直播大热的冷思考》,有删改)

    1. (1) 文中“窄播”和“广播”分别指什么?
    2. (2) 优秀的博物馆直播需要哪些条件?
    3. (3) 博物馆直播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
  • 11. (2019·江苏)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一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 . 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 . 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 . 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2.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 . 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 . 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 . 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3. (3) 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
  • 12. (2019·全国Ⅱ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武汉长江大桥的兴建,开辟了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新历史。中国工程人员数十年来在桥梁建设工程中作过许多努力,有过很多成续,钱塘江铁桥就是中国工程人员自己设计的。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完全用自己的力量建设一座规模巨大的铁路桥梁。五十年前的黄河铁桥是由比利时包工的。其后的钱塘江铁桥的主要结构部分也是由德国、英国、丹麦三个“洋行”分别承包的,这就不可能使我们系统地积累自己的桥梁建设经验,没有能组成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中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就长期停滞不前。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将改变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的面貌。三年来,主持武汉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工程人员和地质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得到国家大大力支持,又得到苏联专家的无私援助,既考虑了最经济地建设桥梁,又考虑了航运等有关部门对利用长江的要求,选择了最合理的线路和桥式,完成了这个伟大工程的初步设计。同时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还将用自己的材料由我国自己的人力来建设,因此,这个工程也将是我国一座最好的桥梁建设学校,将为我国培养出一批桥梁建设人才。

    (摘自社论《努力修好武汉长江大桥》,《人民日报》1954年2月6日)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被英国《卫报》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对于这座目前世世界上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而言,每项荣誉的背后,都是一组组沉甸甸数据的支撑,全长55公里,世界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长5.6公里,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处距海平面46米,世界上埋进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对接海底隧道的每个沉管重约8万吨,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创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截至通车前夕,港珠澳大桥共完成项目创新工法31项、创新软件13项、创新装备31项,创新产品3项,申请专利454项,7项创世界之最,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如今,如今,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已经成为中国走的世界的一张名片。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摘自王忠耀等《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以信息化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先技术,创造具有感知储存能力、学习判断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控制系统等,扩展、延伸工程建设者的感知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及作业能力,将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紧密结合,形成人机一体化智能建造系统,使工程建设更为安全。智能建造平台由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组成。感知层是基础,借助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采集各类数据信息,类似人的眼睛等感官;网络层利用光纤通信网等技术,将感知层采集的各类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层,类似人体神经系统;数据层中存储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借助数据库、云存储等智能存储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存储和共享;应用支撑层是运算中心,类似于大脑,实现数据融合,最终在应用层形成各种智能控制系统,辅助工程建设者进行决策。

    (摘编自林鸣等《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1. (1)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的社论沉雄庄重,激发读者奋发向上的爱国热情;材料二的报道用确凿事实和翔实数据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唤起读者强烈的自豪感。 B .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虽然有苏联专家援助,但在建桥伊始就计划全部工程使用我国自己的材料和人力,从而培养锻炼新中国自己的桥梁建设队伍。 C . 港珠澳大桥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总体跨度和海底隧道、进海最深的沉管隧道、最重的隧道对接沉管,以及首创的智能建造平台和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技术。 D . 综合三个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大型桥梁工程摆脱了以往的落后面貌,数十年来的中国桥梁建设史,也反映了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3. (3) 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13. (2019·全国Ⅰ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

    寿命倍数

    温度(℃)

    一年平均湿度(%)

    70

    50

    30

    10

    35

    0.14

    0.19

    0.30

    0.68

    25

    0.74

    1.00

    1.56

    3.57

    15

    2.74

    5.81

    9.05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①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②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1. (1) 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
      A . 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 . 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 . 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 . 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 . 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 . 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 . 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3. (3)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
二、模拟训练
  • 14. (2021·北京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建党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无论是雪域高原、戈壁沙漠,还是悬崖绝壁、大石山区,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贫困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许多乡亲告别溜索桥、天堑变成了通途,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清洁水。110多万贫困群众当上护林员,守护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取材于习近平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讲述福建对口帮扶宁夏,使西海固地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电视剧《山海情》,成为2021年开年最受关注的电视剧作品。《山海情》以福建与宁夏进行的“东西协作”扶贫为背景,艺术性地呈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最终将飞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寸土寸金的“金沙滩”的故事。

    宁夏西海固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还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是绝对的穷山僻壤。20世纪90年代的西海固生活有多难,《山海情》一开篇就进行了真切呈现。画面中,西北农村真实的年代感、丘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域风情、坚韧炽烈的当地民风和挣扎求生的民生之艰让人身临其境。村民偷吃了扶贫项目的珍珠鸡种鸡,移民们从玉泉营平原逃跑,扶贫干部在火车上遭遇扒窃,种植蘑菇价格低到“菇贱伤农”……从引水困难、交通不便的基础设施问题,到村民不理解、不配合的心理因素,这种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压力为脱贫攻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形形色色的麻烦在《山海情》中依次上演,而这些问题也正是真实扶贫工作中的难处。通过生活化表达,《山海情》寻觅到了脱贫攻坚题材的主旋律影视剧更接地气、更真实的摹写方式。

    《山海情》展现的闽宁镇发展生产、易地搬迁、转移就业、发展教育、生态补偿等脱贫手段,是中国几十年脱贫攻坚工作的缩影和代表。小小闽宁镇,浓缩的是中国伟大脱贫事业的经验。《山海情》通过桩桩件件融汇在生活中的扶贫故事,以小见大地展现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取材于韩浩月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民族的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2020年11月1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宣布,固原市西吉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标志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全部“摘帽”,从此告别绝对贫困。一代又一代西海固人渴望撕掉贫困标签的夙愿,如今得以实现。

    西海固原来的贫困带有显著的社会特征和广义特征,所以,脱贫后的巩固拓展,要强调扶志和扶智,脱贫后的扶志和扶智已不只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物质条件匮乏的问题,而是要追求农民发展。与乡村振兴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扶志和扶智,不只是知识和文化的简单堆积和表面普及,改善环境条件、掌握自立技能、提高自尊水平、克服消极观念、升华情感体验、获取思想认知、享受精神境界、优化社会评价等等是更有效的扶志和扶智。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社会对三农认识和理解上的重大转变。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总要求,这个过程非常清晰地告诉人们:三农不只是三农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三农不该再是问题,而应是事业。

    所以,西海固的脱贫要强调:脱掉的不只是“衣食不保”的那层“贫”,更要脱掉“心穷志短”的那种“贫”。要脱掉“心贫”,扶志和扶智很重要。谁目睹过西海固的昔日容颜,谁见证过西海固的今日巨变,谁就会自然而然与当地人一样产生一种共识:在西海固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杲、衔接乡村振兴、实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扶志和扶智为主的扶心努力,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取材于罗进贵等的相关文章)

    1. (1) 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21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B . 贫困人口的生活得到保障,收入提高显著,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C . 贫困地区发展速度加快,贫困家庭孩子的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D . 贫困地区开通了铁路,并全部实现了农网供电和大电网通动力电。
    2. (2) 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电视剧《山海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该片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人们由贫困走向美好生活的故事。 B . 村民偷窃、移民逃跑的情节,体现了西海固地区脱贫攻坚的难度。 C . 该片证明了主旋律影视剧只有通过生活化表达,才能更接地气。 D . 闽宁镇采用了多种脱贫手段,浓缩了我国脱贫攻坚工作的经验。
    3. (3) 根据材料三,下列对西海固地区脱贫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宁夏西海固地区全部脱贫“摘帽”,完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最艰巨的任务。 B . 提供物质条件支持,追求农民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海固脱贫后要面临的课题。 C . 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向,体现了全社会对三农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发展。 D . 无论扶志还是扶智,都是扶心的重要举措,是为了帮助当地人们摆脱“心贫”。
    4. (4) 对上述三则材料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多处运用列数字的方法,通过具体数据的呈现,说明了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 B . 材料二中“干沙滩”与“金沙滩”的对比,体现了西海固由不宜居住的穷山僻壤到寸土寸金的巨变。 C . 材料二中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扶贫故事,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了脱贫攻坚的中国智慧。 D . 材料三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抑西海固脱贫前的“苦瘠甲天下”,后扬当地脱贫后的乡村振兴。
    5. (5)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述我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了哪些方面的措施。
  • 15. (2021高三上·合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申报遗产项目是否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成为世界遗产进行考核的标准。该标准和考核审批过程非常严格。一处遗产需要满足条件之一方可被录入世界遗产。以下是判断自然遗产的基准:

    包含出色的自然美景与美学重要性的自然现象或地区;

    代表生命进化的纪录、重要且持续的地质发展过程、具有意义的地形学或地文学特色等的地球历史主要发展阶段的显著例子;

    在陆上、淡水、沿海及海洋生态系统及动植物群的演化与发展上,代表持续进行中的生态学及生物学过程的显著例子;

    拥有最重要及显著的多元性生物自然生态栖息地,包含从保育或科学的角度来看,符合普世价值的濒临绝种动物种。

    (摘编自《世界遗产评价标准》,《文汇报》2019年7月3日)

    材料二:

    7月5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块潮间带湿地遗产。这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

    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海岸型湿地,包含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及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群落演替,是具有普遍突出价值的生物学、生态学过程典型代表。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系列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含16个申报点,第一期范围包括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境、盐城条子泥市级湿地公园、东台市条子泥湿地保护小区和东台市高泥淤泥质海滩湿地保护小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显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第十条(生物多样性)标准,为数以百万计的迁徙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珍稀濒危候鸟保护不可替代的自然栖息地,具有全球突出普遍价值。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是盐城市委市政府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硕果,折射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广泛认可,凸显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担当。此次申遗的成功,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东部沿海地区自然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创新典范。

    【摘编自郑晋鸣《鹤舞鹿鸣,人与自然美美与共》,《光明日报》2019年7月7日】

    材料三:

    申遗成功,是荣耀,也是挑战。“过去50年内,黄(渤)海湿地面积缩小约三分之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造成的水污染,工业发展下的城市扩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过度捕捞造成的物种数量锐减等,都成为影响遗产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席章新胜坦言,对承担湿地管理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地方政府来说,保护工作极为繁重。

    “黄(渤)海湿地位于社会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保护和利用的矛盾较为突出,必须妥善处理两者关系,才能确保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教授张银龙说。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朱元秀认为,申遗取得成功,将促使盐城用一流的保护理念、管理方式和标准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从而倒逼盐城加快产业转型,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

    自然没有边界,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过程就是加强国际国内合作的过程。盐城市委书记戴源表示,未来,盐城将进一步加强与黄(渤)海湿地周边各个省份,地区的协作,共同推进遗产区的生态保护建设,展现中华生态之美。

    【摘编自《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的启示》】

    1. (1) 下列不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标准的一项是(    )
      A . 天山具有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的特点。 B . 九寨沟泉、瀑、河、滩共同构成一个个色彩斑斓的美景。 C .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有麋鹿、丹顶鹤和其他珍稀濒危候鸟。 D . 泰山在中国历史上曾吸引了十三代帝王亲自登山封禅。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遗成功,填补了我国滨海湿地类型遗产空白,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中国生态文明实践的广泛认可。 B . 黄(渤)海湿地面积缩小、水污染、城市扩张、极端天气、物种数量锐减等不和谐现象说明,遗产保护工作仍然极为繁重。 C . 申遗成功后,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用一流的保护理念,管理方式和标准做好湿地保护工作,严禁进行旅游开发。 D . 盐城地区不仅要进一步加强与黄(渤)海湿地周边各个省份,地区的协作,还要加强国际合作,推进遗产区的生态保护建设。
    3. (3) 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为什么能成功申遗?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16. (2022·潍坊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突破与创新多集中于诗、文、笔记等以往关注较少的文体领域,而传统的词学研究则相对较为沉寂。在此背景下,马里扬《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一书的出版,可谓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珍贵的尝试。作者对其研究有着非常自觉的反省,以“内美的镶边’这一巧妙譬喻为其工作定位。所谓“内美”,盖指词之为词的文体特性。深入阐明这一点固为词学研究的根本要旨,然而作者自谓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探索“内美”,而将先从“镶边”的工作做起。所谓“镶边”,作者借用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一书中的“外缘研究”概念加以阐发,谓其为对与宋词文体特质相关的外缘因素之考察,但又与以文献、历史考证本身为目的的“外部研究”有所不同:“外部研究,侧重于文献的整理与作家生平及作品背景的查考,而外缘研究则是在文学本体研究之内的,也可以说是文学的历史与文化的批评,不是单纯的文献与历史的研究”,其意图在于“借助文献学或历史学的方法,要来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虽以对宋词“内美”的关怀为底色,然而占据本书主体并最能体现作者研究功力的部分,仍是大量扎实、细腻甚至趋于烦琐的实证性考据工作。书中所呈现的判断与观点,皆建立在对诸如“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王安石文集编撰、苏轼与杨绘之交往、晏几道歌词“投赠"事件等具体问题的辨析之上。在直接材料有限、史实面目不清的情况下,作者在茫茫史料间钩沉爬梳,如农民耕种般对一手文献材料一寸一寸地耐心耕耘,遂使史料间的隐晦联系逐渐显影,模糊的历史事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轮廓。

    尤令人敬佩的是,虽以深厚的考证功力见长,作者呈现于书中的学术探索却不止于此。在作者看来,实证性的考据工作,应当通向对文学本质问题的揭示与阐明:“我们认为,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本身,恐怕不只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或者应该本就是一种批评。”正如作者反复所言的,“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就此去理解文本特质所具有的内在境界——这应该是极其阔大深广的”“文学作品的内在境界,则是具备有无限的可能,历史的考证不过是通向它的一种进路”。这样一种以历史文化考证作为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可用作者后记中所言的“词外求词”予以概括:“研究宋词,恐怕至少应该关注也算是‘词外’的两个传统:一个是士大夫的文学传统,一个是诗乐的文化传统。脱离了前者,‘宋’就没有着落;脱离了后者,‘词’就等同于‘辞藻’之‘辞’。”本书所实践的外缘研究,正是通过将“词外”的文化传统尽可能充分地纳入对词体本身的观照中,展示宋词之“内美”所具有的深邃旷远的内涵。

    (摘编自《词外求词,展示宋词的内在之美》)

    材料二:

    词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词是曲子词的简称,最初是配乐的歌词。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①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加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释】①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

    1. (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相对于传统的词学研究而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在诗、文、笔记等领域成果更多。 B . 虽然“内美”是词学研究的要旨,但是在宋词研究中应借助外部因素间接探索它。 C . 外部研究和外缘研究侧重点不同,后者的研究意图是要进入对文本的文学特性的研究。 D . 古典文学研究当中的“考证”,是一种态度、方式与基础,也是一种批评。
    2. (2) 依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另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 . 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C . 进人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 . 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3. (3) 下列对两则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两则材料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对于宋词的探究,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肯定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B . 材料一通过论述告诉读者,要了解宋词,走进宋词的世界,就要去做大量扎实、细腻的实证性的考据工作,阐明文学本质。 C . 材料一论述了马里扬所著书籍的学术价值、出版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等,为宋词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D . 材料二论述了词的发展,词最初是配乐的歌词,主要以娱乐为目的,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开始出现尊体之说。
    4. (4) 材料二对于“尊体”是如何论述的?请简要说明。
    5. (5) 结合材料,谈一谈你对尊体“两个层面”的理解。
  • 17. (2022·成都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年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网红打卡地”成为不少博物馆的新标签。今后,博物馆又将迎来怎样的新发展?5月24日,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2035年要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引发广泛关注。

    然而,当前部分博物馆展陈仍存在观众需求感知不足、文物价值阐发不深、知识传播不到位等问题。《指导意见》提出,要提高博物馆展陈质量,深入挖掘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启迪后人。“要关注重大考古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挖掘文物当代价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关强表示,要全面提升文创研发能力,高度重视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与生产品质,深化市场分析与调研,结合市场需求,做好供给侧改革,开发更加贴近生活、深入衣食住行、引领生活美学的多样化的文创产品。

    (摘编自《如何建设世界博物馆强国?国家文物局提出这些举措》,人民网2021年5月25日)

    材料二

    博物馆越来越有趣,潜台词就是博物馆的服务越来越人性化,宣传手段越来越创新,其结果必然是吸引了人气。从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博物馆热起来,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文化场所,它的使命是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的综合人文素养。所以,不管是服务手段的创新还是宣传方式的突破都必须为内容传播服务。也就是说,轰轰烈烈的形式背后必须有扎实的内容传播作为支撑。否则,在喧闹的背后,博物馆充其量只能是一只漂亮的绣花枕头。

    (摘编自《热起来的博物馆需要一些冷思考》,铜陵文明网2018年5月28日)

    材料三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博物馆可谓今年最具话题性的博物馆。3月20日,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现已出土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记者了解到,在上周5·18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三星堆博物馆“官宣”入驻天猫,上新40余款文创产品,并宣布将于今年“6·18”期间推出超级新品—带真土的考古盲盒。据悉,盒中的“微缩”手办取材于3月刚刚“上新”的网红文物和三星堆经典文物,包括陶猪、天鸡、青铜神树、青铜纵目等。盲盒的土堆形态则借鉴了三星堆遗址地貌,土壤颜色也接近考古坑里的土色。而为了达到“沉浸式考古体验”,盲盒中还将附赠铲子、锤子和眼镜,让挖手办更具仪式感。

    数据显示,当下年轻人越来越爱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者中,95后占比近四成,且逐年增加。过去一年,盲盒、摆件、非遗元素商品以及IP跨界联名款成为最受欢迎的品类。

    (摘编自《全民“博物馆热”,你贡献了几分?》,《羊城晚报》2021年5月24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针对博物馆未来的发展建设问题,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发布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的设想。 B . 一些地方的博物馆之所以存在问题,和博物馆自身的管理及展示方式滞后有关系,必须切实提高博物馆展陈质量。 C . 博物馆作为严肃的文化场所,只追求服务形式的创新,对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综合人文素养意义不大。 D . 三星堆博物馆入驻天猫以后,为了让消费者感受到“沉浸式考古体验”,推出多款文创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解决博物馆展陈中观众需求感知不足的问题,要深化市场分析与调研,做好供给侧改革,开发更贴近生活需要的文创产品。 B . 博物馆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化传播单位,具有游览、观赏的价值,承担着传承、普及、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功能。 C . “博物馆热”不断升温,与各大博物馆人性化的服务有关,更与这些博物馆和像天猫这样的电商平台合作经营有关。 D . 博物馆采取多元化的改革措施,有助于更好地担负起向公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升国民综合人文素养的使命。
    3. (3) 三星堆博物馆最近引发关注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加以说明。
  • 18. (2021·内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国士无双

    钟南山是一位科学家,他追求真实,说真话,干真事,勇担当。他或许没有想过改变谁的命运,却对医学事业全心奉献,影响了无数的继承者。

    (一)医学世家

    1936年10月20日,南京中央医院内,儿科主任医师钟世藩的长子呱呱坠地。由于医院地处钟山之南,钟氏夫妇遂为其取名为“南山”。

    在钟南山的印象里,母亲温柔随和、宽容大度且极具同情心;父亲则严肃寡言、为人正派,讲话极度注重依据。每当到了夜晚,家里的三层小楼总会格外热闹。因为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们经常会趁此抱着孩子来找父亲看病。医者仁心,对于上门的病患,钟世藩从不推辞拒绝。“我感觉当医生还是挺受人尊重的,而且真的帮人解决问题。那个感受让我觉得爸爸很开心,家庭也很开心,这是一个原始的感受。”

    家学熏陶也罢,个人志向也罢,这一时期,钟南山心中已然深深埋下了学医的种子。

    (二)坚持从医

    1955年,钟南山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在校期间,他的体育才能被挖掘出来,接连创造了110米栏和400米栏两项校园纪录。

    1960年,钟南山自北京医学院毕业。北京市委希望他能够继续留在体育集训队,从事职业体育运动。考虑到自己体质不行,达不到世界水平,钟南山最终选择了退出体坛,留校担任北京医学院放射医学教研组助教。

    尽管没能继续体育职业生涯,钟南山却一直坚持运动。年届七旬时,他还曾是医院篮球队的主力,与青年小伙们共同驰骋篮球赛场。时至今日,钟南山仍然保持着每周定期锻炼三到四次的良好习惯。

    (三)非典战士

    2003年初,他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全面指导广东省的非典救治工作。而他成为焦点人物,则是在一次采访之后。

    一日,在被问及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时,钟南山如实相告:“根本就没控制,顶多是将病人隔离起来,遏制了疫情的传播。第一,不知道病原是什么;第二,这个病还没有治疗的方法,依然处于传染过程中,怎么能说得到了控制?”这样的回答与有关部门称“疫情得到控制”不符,引起了极大轰动。

    钟南山认为,最重要的是向公众公布实情,这样才能得到公众的信任与配合,而公众的配合则是抑制疫情扩散的关键。这时,他为自己真正做到了父亲要求的“讲老实话,做老实人”而感到充满力量。他信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理念,因为他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疫情危机时,医生群体也被悲观、恐惧的情绪影响,许多医院的医生不敢接触病人。另外,重症病人如果留在普通医院,可能会引发更多感染病例。于是,钟南山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这样坚定的声音和无畏的奉献精神,令所有人感动。

    这一年,他67岁,本应退休在家安享天年。

    (四)再赴前线

    2020年新年伊始,武汉市发现不明原因肺炎。随着感染人数不断攀升,疫情最终爆发。此时,已经84岁的钟南山告诉人们“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在第一时间和其他专家一起从广州奔赴武汉。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钟南山了解了疫情基本情况后,就立刻从武汉飞往北京参加国家卫健委会议。之后,他又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直到下午5点,他才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后,再次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凌晨2点多钟才睡下。

    凌晨6点钟,钟南山又开始看文件,准备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又马上开始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

    于是我们就听到了他关于“勤洗手、戴口罩”的建议,“病毒人传人”的精准判断,提醒公众加强预防。

    在疫情严峻之时,他眼含泪水地给人们鼓励说:“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五)薪火相传

    在广州医科大学授课时,钟南山对90后学生说自己是80后,微笑着用温和的语言告诉大家何为治病救人。而今,台下的年轻学子听着他的讲话,就像他当年听着父亲的谆谆教诲,医者精神在他们坚定眼神之得到传承永续。

    (摘编自《钟南山传》)

    1. (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钟南山的家庭对他的良好影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他最终的职业选择。 B . 钟南山最终选择退出体坛,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体质不好,达不到世界水平。 C . 钟南山要求把最重的病人送到他那里去,这让他在2003年成为了焦点人物。 D . 钟南山在为人、从医乃至从教中的表现,使他无愧于“无双国士”的称号。
    2.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家庭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钟南山的人生经历以及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B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能像钟南山一样加强定期锻炼,我们也就能像钟南山一样体格健壮、倍显年轻。 C . 父亲的影响和把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理念,使钟南山成为了一个“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人。 D . 钟南山不仅医学水平高,在传染病学上的造诣尤其突出,还重视对青年学子的谆谆教导,让医者精神传承永续。
    3. (3) 联系全文,谈谈我们可以从钟南山院士那里得到哪些启迪?
  • 19. (2021·沈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深入人心,既有深厚的历史土壤培植,也有强烈的社会需求拉动,二者为文化创新打开一片广阔天地。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回顾历史、烛照传统,才能真正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优秀文艺作品的价值引领作用。

    国风音乐、博物馆、古典诗词等一再成为文化生活的热点,人们积极从中寻求当代生活的美化、雅化之路。回应现实需求,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书斋、走进生活。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广受观众喜爱。文艺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通过匠心创造,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成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优秀实践成果。每一次文化节目热,都带来一波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普及。看过《国家宝藏》与《典籍里的中国》之后,再去博物馆、图书馆,文物和古籍背后的历史与传承就鲜活生动起来,这传承本身就体现着文化的赓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书斋的另一面,是不断走进大众生活。这里既包括生活美学,比如传统服饰、传统装扮的再度流行;包括工艺设计,比如故宫文创对传统工艺和美学的运用;还包括文艺创作,比如今年河南卫视春晚中受到赞誉的舞蹈《唐宫夜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含的创新因子,正被有力激发和深入开掘。可以说,一波波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潮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被赋予了时代价值。

    文化类电视节目之所以接连出现并且“叫好又叫座”,还因为灌注了文艺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包含着多方面的创意与创新经验。梳理这些文化产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收获有益的启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融入当代生活,推动当代文化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

    文化类电视节目用优秀传统文化点亮荧屏,回应观众需求,带动文化潮流。以创新赓续传统,用文化引领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将硕果累累。

    (选编自 人民日报 《用优秀传统文化点亮荧屏》)

    材料二:

    近年来,不少老字号企业相继办起了博物馆,结合企业文化和产品特色,向参观者展示老字号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成就,但对如何丰富展陈形式、开展公共服务、平衡文化价值和商业属性等方面还在持续探索中……

    在浸润着老城南气息的南京老门东,与谢馥春、韩复兴等老字号门店相隔不远,有一家门面并不算大的博物馆,门口牌匾上写着:“老字号博物馆”。掀开门帘,跨过门槛,走进一瞧别有洞天——一楼天花板上展示了各种老字号品牌的标志,走在中间一条青石板路上,看着两侧清朝年间延续下来的老字号,如南京同仁堂、周益兴等,时光好像回到了百年前。 “每个月有近10万游客来参观,充分说明了老字号的魅力和优势。”南京名城老字号博物馆的一名员工说。“这座博物馆不仅是老字号推广产品的平台,还日益成为展示南京城市形象的一个窗口。”南京名城老字号博物馆馆长丁澍介绍说。从江南到北方,这类老字号博物馆还有不少。

    “目前,老字号博物馆的面积和规模还比较小;从长远发展来看,博物馆应该更加融入百姓生活。”丁澍坦言,受制于场地条件,现入驻南京名城老字号博物馆的各家企业还是以展位展示为主,显得有些单调。

    丁澍认为,场景化、交互式的展陈方式将是老字号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比如,可以结合红木、漆器、纺织等老字号品牌的产品,打造老字号主题酒店、老字号生活创意馆等,让不同类型的老字号产品在同一时空交流互融,形成良性互动。”丁澍说。

    “一大半空间都在卖东西,商品挤占了展品的位置”“工作人员都在卖东西,展览的地方连灯都没有开”……网络上,一些老字号博物馆被参观者指责名不副实,营销色彩太重。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副教授张祖群评价说:“有的老字号博物馆沦为老字号企业的产销平台,‘买卖’味大过‘博物馆’味。老字号博物馆还是应当守住博物馆定位,注重发挥记录、珍藏、保存、证实的基本功能。”中国阿胶博物馆负责人也表示,老字号博物馆要以权威的表达、专业的资料、科学的解读赢得观众信赖。

    坚持做好公益性展览是提升博物馆欢迎程度的题中应有之义。“老字号博物馆要增强公益性,可以与大型博物馆联袂举办公共文化类服务活动。”张祖群说。据扬州漆器厂一名负责人介绍,一次南京老字号博物馆组织江苏省内的十家老字号企业参加故宫博物院举办的“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活动。展位相邻的苏州馀昌钟表店和扬州漆器厂在交流中互相激发了灵感。“我们试着融合两种老字号特色,生产出具有工艺美感的生活用品。”回到江苏后,双方互相到对方企业考察,决定研发一款漆器钟表盘。

    丁澍介绍,有的老字号将员工入职培训地点选在博物馆,还有的老字号以博物馆为场景拍摄宣传片……这些正是老字号博物馆增强策划能力、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

    提升博物馆特质与增加产品销量其实并不矛盾。张祖群表示,博物馆是老字号企业软实力的重要载体,让老字号文化与参观者的兴趣点、求知欲相结合,沉浸在特定情境内欣赏老字号产品,引发消费者文化联想,有助于激发购买欲。“一个沉淀了思想、活化了文化、培育了信任、传递了价值观的博物馆,一定能为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选编自 人民日报《老字号博物馆 打开记忆的窗口》)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既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又能适应社会需求,二者为文化创新打开了一片天地。 B . 只要从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角度回顾历史,就能真正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彰显引领作用。 C . 一些优秀节目点亮荧屏,以创新赓续传统,用文化引领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已经硕果累累。 D . 文化类电视节目之所以品质高又受欢迎,只因为灌注了文艺工作者和传媒工作者的智慧心血和多方面的创意。
    2. (2) 根据材料二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些老字号企业博物馆在商业开发与文化价值的平衡中,仍然未找到恰当的结合点。 B . 同仁堂、周益兴等老字号展示了南京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城市形象的窗口。 C . 馀昌钟表店和扬州漆器厂研发的一款漆器钟表盘是坚持做好公益性展览的最好证明。 D . 激发老字号软实力,引发消费者文化联想,沉淀思想、活化文化,为老字号企业助力。
    3. (3) 下列不属于老字号博物馆的一项是(   )
      A . 沈阳1662老龙口酒文化馆 B . 东阿阿胶博物馆 C . 金陵金箔创意馆 D . 江西革命博物馆
    4. (4) 结合材料一,举例说明老字号博物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5. (5) 依据材料二,分析老字号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什么?针对现状如何解决。
  • 20. (2021·大通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6月1日在山东考察时曾指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

    地摊经济体现着我们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事关民生。曾经,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摆摊设点是城管执法的重点对象,是文明创建工作的清账对象。一时间,街道清净,城区的面子好看了,但群众的生活便利少了,表情难看了。地摊虽小,但关系着民生,承载着几代人独特的记忆。

    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就业难、经济下滑等不利的影响,党和政府重启地摊经济,生动地诠释了民生至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对增加就业岗位,改善群众经济状况,提升发展的温度和速度至关重要。同时,彰显出了党和政府稳定经济、扩大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在全民共同战胜疫情、积极复工复产的背景下,让每一名劳动者都有活干、有钱赚,保障其生活,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事情。党和政府关注民情,关注民生,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如何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体验到执政为民的温度和力度,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党员干部的真心实意、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发展、谋就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做好地摊经济,既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服务群众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通过管理,尽力做到各方满意,考验着一座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各级政府必须提高规划标准和管理能力,不能一放了之,也不能一禁了之。要运用科学智慧的方式,做到放得开、管得住、服务好,动员各方各面的力量参与到地摊经济运营中来。

    (摘自郭凯《重燃地摊经济  助力城市发展》,“网易新闻”2020年8月26日)

    材料二:

    (摘编自《自2020H1中国地摊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报告》)

    材料三:

    日前,记者从船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获悉,今年以来,该局认真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切实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潮汐式管理”推动“地摊经济”加快发展,刺激消费回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所谓“潮汐式管理”,首先是有收有放控时间。船山区在交通晚高峰后的城市街区,开放空间设置临时夜市(15:00-24:00)限时经营;在群众买菜高峰的上午时段,在大型农贸市场周边增设临时摊位(6:00-8:30)限时经营。同时,该区严禁时段外经营,禁止240余户商贩超时室外经营。其次是有保有压定区域。船山区允许小商贩在小街小巷、小区周边流动经营,临街商户可在门店外适当区域占道促销,开辟临时便民服务点,引导地摊商贩驻留经营,增设了86处摊区约1500个摊位,开放了金色海岸、港尚港、董家巷3处夜晚经济区室外经营,新增就业3000余人。同时,也严禁区域外违规经营,引导600余户商贩至规定区域经营。

    (摘编自《船山区“潮汐式管理”规范“地摊经济”发展》,《遂宁日报》,2020年8月15日)

    材料四:

    重启“摆摊”“练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民生就业的一部分问题,其蕴含的独有活力唤起了国人创业发展热情。不过,鼓励地摊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放”而不“管”,更不能回到历史上的粗放无序状态。“摆摊设点”一头连着民生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治理,需要各地政府精心谋划、因城施策,提前做好解决方案,实现“活力”与“文明”同步。

    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发展脉络、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摆摊设点”是否适合一个城市,要由这个城市的实际定位和具体情况来决定。在这个问题上,必须牢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一窝蜂”。只有因地制宜、因城施策,通盘考虑、统筹谋划,才能让经济发展融于城市肌理。不适合搞的,坚决不搞。

    当一个城市根据自身实际,选择了鼓励其发展时,必须要做好“管”而不是“放”的准备。“摆摊设点”,绝不是“一摆了之”,更不能放任自流,任其自发生长,必须要对这种形态极易带来的道路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扰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消费纠纷等问题,提前做好解决方案,实现“活力”与“文明”同步。这显然极其考验一个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摘编自吴月辉等《“摆摊设点”一哄而上不可行》,新华网,2020年6月9日)

    1. (1) 下列对地摊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疫”期间,党和政府重启地摊经济体现了民生至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B . 地摊经济虽然给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但也为服务群众带来了新的机遇。 C . 船山区对地摊经济“潮汐式管理”的模式具有可行性,其他城市都可积极效仿。 D . 党和政府要用科学智慧的方式,动员各方各面力量来促进地摊经济良性发展。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地摊关系着民生问题,是几代人独特的记忆,但也曾经是城管执法的重点对象和文明创建工作的清账对象。 B . 人们在地摊上购买的东西品种较多,其中生活用品和家居用品所占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影音占近一成。 C . 从2020H1中国受访用户没有进行地摊购物原因分布图可知,提升产品质量能使各地地摊经济快速发展。 D . “摆摊”“练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民生就业的一些问题,但应警惕再回到历史上的粗放无序状态。
    3. (3) 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管理层面该如何引导“地摊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 21. (2021·石嘴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比如,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等等。

     这些新的目标要求,与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衔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 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七大战略,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摘自石仲泉《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人民日报》2020 年 8 月 19 日)

    材料二:

    “十三五”期间,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新动能,为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从产业数字化到数字产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2019 年“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 3.8%,36.8% 和 59.4%,“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 0.2,2.2 和 3.6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 22.6 个百分点,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需求恢复慢于供给,消费恢复慢于投资的态势,消费增长滞后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企业营收及利润恢复增长。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落实,消费端持续回暖。

    京东数科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分析,内需回暖特别是消费明显回升,预示中国经济疫后复苏已由供给端拉动的结构性复苏向供需联动的全面回暖方向迈进,或为四季度与2021 年中国经济反弹蓄势。接下来出口-制造业投资链条以及居民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有望逐步替代地 产,基建投资,成为经济进一步复苏的主要驱动力。

    (摘编自祝嫣然《人均GDP超1万美元,经济总量将破百万亿元》,《第一财经日报》2020年11月13日)

    材料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面建咸小康社会面临的短板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一些地方还有“最后 一公里”亟待打通。

    一是剩余贫困人口攻坚任务艰巨。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尚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达到45.7%,看不上病看不起病、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部分贫困人口仍住危房等问题突出。

    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客观存在。深度贫困地区均位于中西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是“短板中的短板”。

    三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短板犹存。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任务艰巨,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多发,少数地区水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土壤污染防治压力大。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问题新考验。受疫情影响,一季度经济增速大幅下降,就业压力明显上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减少,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加大。

    (摘自宁吉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决战决胜实现目标必须加快补短板》,《人民日报》2020年7月24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反映了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以后的主要矛盾,对于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重要意义。 B . 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既有赖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要依靠新型产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第三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更为重要。 C .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政府推行了一系列促进人民消费的政策以帮助企业盈利,这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D .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脱贫变得更加困难,这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约之一。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既有延续又有发展,这是时代的变化 和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共同决定的。 B . 从“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速在波动中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最为明显。 C . 2019 年,我国“三次产业”增速均创五年来最低,产业总量的差距也创五年来最大,可见“三次产业”发展不均衡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D . 截至 2020 年 2 月底,我国在脱贫攻坚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有一部分地区的人群面临着严重的医疗教育等问题。
    3. (3)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可以采取哪些经济建设举措推动社会发展。
  • 22. (2021·千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金面具等造型奇特、充满神秘色彩的文物,既昭示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也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令人惊喜的,不仅是三星堆文物,还有文物的展现方式——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的《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时,融合了新技术、新装备、新理念,最大限度呈现三星堆文物之美。比如,通过三维技术,让青铜大立人从展台上跳下来、扭起来,一尊锈迹斑斑的青铜雕像,立即化身为可爱的动漫人物,这一活化操作相当有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过去,很多人都认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大地上的文化遗产已经没有了生命,只能成为被观赏、被研究的对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把文物和文化遗产当作珍稀物品保存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发掘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为人类现代生活服务。文化遗产应在被观赏、被分享中被珍爱,且得到保护、诠释和延续。

    (摘自《让文化遗产在活化中被珍爱》广州日报 2021年3月23日)

    材料二:3月19日上午,“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敦煌研究院、腾讯战略合作发布会在深圳市腾讯滨海大厦举行。在此次签署的未来新三年战略合作协议中,双方将强强联手成立联合工作小组,以共同助力敦煌文物深度数字化保护为核心发展宗旨,携手助力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

    自2017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腾讯与敦煌研究院先后推出了数字供养人、敦煌诗巾、“云游敦煌”小程序和敦煌动画剧等。其中,于2020年疫情期间推出的“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线迄今总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并荣获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0年度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精品(新媒体)推介项目。

    壁画的病害研究与修复,一直是文物保护的关键难题。由于壁画病害种类繁多、形态复杂且缺少自动化标注工具,其识别和分割需要耗费大量专业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一难题,下一步敦煌研究院将引入腾讯多媒体实验室AI病害识别技术,通过深度学习敦煌壁画病害的相关数据,让AI学会为壁画“看病”,从而实现自动化且高效的壁画病害分割与识别。此外,腾讯多媒体实验室还将开发沉浸式远程会诊系统,实现4K超清画质的360度沉浸式画面展示,让不同地域的专家均可清晰查看现场情况,实现无障碍远程文物会诊。

    (摘编自李超 《强强联手!敦煌文物保护再添“黑科技”》,《兰州日报》2021年3月20日)

    材料三:记者发现,《唐宫夜宴》走红,有关文创产品也跟着热卖起来。河南博物院开发的“考古盲盒”产品需要在网上提前预约才能购买到,该产品融合了“考古挖掘”的元素,让买家亲身体验用洛阳铲挖掘文物的感觉。盲盒里是一坨土块,买家需要拿小洛阳铲将“文物”从土块挖出来,这个过程满足了不少买家对考古的好奇心。

    “《唐宫夜宴》能够‘不忘本来’,关注到历史文化留下的印记,并‘吸收外来’,用现代的声光电等舞台艺术赋予曾经的美好以新的面貌和精气神,栩栩如生。”知名文化学者、全国教育名师邱志强告诉记者,人们赞美和追捧《唐宫夜宴》就是对美的崇尚和认同,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充分自信。爱屋及乌,当然会对与《唐宫夜宴》相关联相近似的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一种文化需求,也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

    (摘编自杨大勇《〈唐宫夜宴〉带“火”文物 游客争相打卡河南博物院》,《参考消息》2021年2月21日)

    1. (1) 下列对文物活化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文化底蕴深厚,需要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不断丰富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不断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现代生活服务。 B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敦煌研究院与腾讯采用数字化保护、修复敦煌壁画,体现了这一观点。 C . “考古盲盒”让买家亲身体验考古工作者用洛阳铲挖掘文物的辛苦不易感觉,满足不少买家对考古的好奇心,能使人们产生文化自信。 D . 古老的文化要“活化”,当代的文化要发展,就要赋予其当代价值的“灵魂”,《唐宫夜宴》让历史文化成为今人审美的景观。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在影响着当下和未来。研究三星堆文化历史源流,利于解读长江流域古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作用。 B . 通过深度学习敦煌壁画病害的相关数据,让AI为壁画“看病”可以有效解决敦煌壁画病害研究与修复问题,突破文物保护难题。 C . 《唐宫夜宴》与穿汉服的姑娘,大流行的敦煌文创,代言田园生活的李子柒,都崇尚和认同美,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自信。 D . 三则材料的事实说明文物都需要与现代数字技术等结合,才能够走出去,走进当今的主流社会里去,才能真正展现中国文化精髓。
    3. (3) 某市自然博物馆历史悠久,典藏丰富,为欲让馆藏文物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开始探索“文物活化”模式,请结合上述材料为该博物馆建言献策。
  • 23. (2021·千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000多户增加到16000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编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数据来自《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

    材料三:

    我国创新水平迈向了国际第一方阵。2017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92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而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2017年,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

    韩国《产业日报》日前报道称,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也制定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4298家众创空间、32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多家企业加速器,以及19家国家自创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条。

    (摘编自《科技部: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1位》《大数据观察·专利支撑创新发展》)

    材料四: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我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科技成果呈现“井喷”: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兴林、科技治沙成效显著,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加速融合,织就保障了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任务、科研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对创新人才发挥了“筑巢引凤”的“虹吸效应”。“万人计划”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成1949年以来最大规模“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这是我国创新的“力量之源”。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国家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院士制度、科技奖励、科技军民融合等改革也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资源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都在加快建立,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强。

    (摘编自陈芳、余晓洁、胡喆《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技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B . 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与2000年相比,我国和韩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日本却大幅减少。 C . 材料二显示,中韩日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世界比重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占世界比重呈正相关。 D . 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进入黄金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人工智能广泛融入各行各业,载人航天、深海探测、大飞机等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引领世界潮流。 B .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均居世界前列,标志着我国有突出的创新实力。 C . 我国创新型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资,日均新设企业增长迅速,科技创新使得创业孵化生态链条日趋完善。 D . “筑巢引凤”“万人计划”的实施,激发了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增强了科技人员的获得感。
    3. (3)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创新水平能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的原因。
  • 24. (2021·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截至2020年3月28日,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近几年,电商繁荣发展,快递业务量也随之增大,智能快递柜迎来发展良机。

    2020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智能投递设施等纳入城乡公共基建范畴。而早在2013年,国家邮政局就对智能快件箱的总体功能、系统结构、安全要求等都制定了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行业发展。不论是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一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还是国家邮政局局长提出的“末端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无一不是剑指中国快递业的末端配送。

    (摘编自《2020年中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发展背景、投放量、市场规模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材料二

    (图表来源:《2020年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

    材料三  快递柜对于末端配送(快递与即时物流)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2019年我国快递行业产生业务量635.2亿件,每日单量1.7亿,预计中长期随着网购渗透率的提升,快递行业仍将保持高景气。快递包裹量的快速增长给末端配送带来了巨大的考验,而快递柜则极大地缓解了末端配送的压力。

    经历了近10年的发展,快递柜行业亦经历多轮洗牌,运营商仍未实现盈利,一方面是入场费、租金、运维等运营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是盈利模式方面还未取得明显的突破(目前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快递员收费及广告收入)。

    总体来看,快递柜行业还存在技术壁垒。智能快递柜连接了商家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决定了其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高要求,此外,智能快递柜制造企业将产品销售给运营商后,需要提供送货、安装、调试及后期及时的维保服务,若智能快递柜制造行业能形成覆盖全国的营销及服务网点布局,就可以更好地为大型客户提供全国性的售前、售后服务。

    (摘编自《2025年中国快递柜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竞争壁垒分析》)

    材料四  从2020年5月开始,不少消费者在使用丰巢快递柜取件时,发现屏幕上多了一则通知,该快递柜服务推出了会员制,普通用户超过12小时未取件将收取费用。5月6日,杭州某个“硬核”小区为抵制收费,宣布暂停使用丰巢快递柜,更是将此事推向风口浪尖。

    记者在走访中得知,外界对快递柜收费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快递员在将包裹放入快递柜时,已付过一次费了,在购买商品时已支付快递费的用户,为何还要再次付费?二是其他快递柜大部分为24小时内免费使用,丰巢却缩短了一半时间。

    关于“超时收费”是否合理,北京康达(沈阳)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嘉熙表示,本质上,快递柜提供的服务属于委托合同的范畴,收费合法。换句话来说,快递柜服务从诞生以来就是商务服务的范畴,不属于公益服务。

    5月8日,广州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昂鹏表示,丰巢快递柜实行收费是市场行为,但前提是需要让消费者自己选择是否将快递放进快递柜。他说,快递柜解决了一部分收件人的痛点,主动需求是存在的,他们是潜在的会员客群。

    然而目前国内的消费黏性还没培养起来,虽说丰巢与速递易的合并形成了先占优势,但最终市场的竞争领先还要靠服务激活,要更加凸显消费者的选择权。目前,要想全面推进既向快递员收费,又向消费者收费的经营模式,运营商还需慎行。

    (摘编自《三问丰巢超时收费:智能快递柜全面开启“收费时代”,还有多远?》《广州市物协:快递柜实行收费是市场行为,选择权应属消费者》)

    1. (1) 下列对智能快递柜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智能快递柜行业由于入场费、运维等成本过高,且仅依靠向快递员收费、广告收入来盈利,所以虽经多轮洗牌,但企业仍难以实现盈利。 B . 智能快递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保护商家和消费者信息的关键,而全国性的营销及服务网点布局,则是智能快递柜制造行业抓住大型客户的重要因素。 C . 丰巢快递柜对超过12小时未取件的普通用户收取费用的做法,虽然从法律层面讲无可非议,但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用户的实际情况,还是引来了不少争议。 D . 快递柜虽为部分人解决了收件难的问题,但在当前市场消费黏性还没有充分培养起来的情况下,即便是在快递柜市场有先占优势的丰巢,也有可能因收费问题失去一些用户。
    2. (2)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图表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随着我国智能快递柜运营企业规模的扩大,智能快递柜投放量也不断增加,2014-2018年我国智能快递柜投放量不断上升,且增势明显。 B . 2014-2020年中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逐年增长,增速在2014年达到峰值,之后便开始逐年递减,2020年快递业务量有望达到740亿件。 C . 2014-2020年的中国快递服务企业收入情况十分乐观,快递服务企业年收入增速多年保持在20%以上,2015年后几乎呈年千亿级速度上升。 D . 伴随着我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在2014-2020年间显著上升,快递服务企业收入也连年增加,以2016年为峰值,前后均有起伏。
    3. (3) 促进我国智能快递柜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
  • 25. (2021·泰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低轨道卫星系统一般是指多个卫星构成的可以进行实时信息处理的大型卫星系统,其中卫星的分布称为卫星星座。低轨道卫星主要用于军事目标探测,利用低轨道卫星容易获得目标物的高分辨率图像。低轨道卫星也用于移动通信,多个卫星组成的通讯系统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球覆盖。

    低轨道卫星星座由多条轨道上多个卫星组成。由于低轨卫星和地球不同步,所以星座在不断地变化,各卫星的相对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为了便于管理和实现多星系统的实时通信,卫星不但要与地面终端和关口站相连,而且各卫星之间也要相连,当然,这种相连可以通过地面链路相连,也可以通过星间链路相连。一般的星座有多个卫星轨道,各个卫星之间为了协调工作和实时通信,不同轨道的卫星之间还存在轨道间链路。

    星际链路避免了信息传回地面进行处理和路由选择,减小了二次业务分配,较之采用地面链路也降低了通信延时。星际链路属于无线链路,可以采用微波、毫米波或激光链路。采用微波链路时,由于载波本身的频率比较低,所以要求的天线尺寸较大,发射功率也偏大,而且整个星际链路的带宽窄,只能适应数据传输量不大的情况。采用毫米波或激光链路,可以使用小天线、低输出功率和小型发射机,这一方面减小卫星的体积和质量,降低功率消耗,同时也由于工作频率高,提高了通信频带的带宽,并且采用了和其他天线不同的工作频段,极大地减小了对其他天线的干扰。但是采用毫米波或激光链路对卫星的姿态控制要求较高,通信时卫星的姿态稍有不稳定就有可能造成通信的暂时中断。由于工艺和稳定性方面的问题,一般采用微波作为星际链路。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的轨道比较低,采用星际链路时要考虑地球对部分星际链路的遮挡作用。

    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星座、关口地球站、系统控制中心、网络控制中心和用户单元等组成。在若干个轨道平面上布置多颗卫星,由通信链路将多个轨道平面上的卫星联结起来。整个星座如同结构上连成一体的大型平台,在地球表面形成蜂窝状服务小区,这种小区用户至少被一颗卫星覆盖,用户可以随时接入系统。

    低轨卫星通信优点多多。与高轨卫星相比,低轨道卫星体积小、成本低;且卫星的轨道高度低,使得传输时延短、路径损耗小;与5G等地面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其可以在空中、海洋、森林、沙漠地区及其他地广人稀区域普遍服务,也能用于地震、海啸等应急通信;与地面基站铁塔的建设及维护成本相比,卫星发射及其维护、测控等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低轨道系统被认为是最新最有前途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但也有缺点,低轨卫星系统结构复杂,操作、控制、管理等较为困难。

    世界范围内提出低轨道卫星通信方案的大公司有8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铱系统、全球星系统、白羊系统、低轨卫星系统、柯斯卡系统、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等。铱系统是最早提出的由美国Motoro1a公司研发并被人们所了解的低轨道卫星系统。其在资金筹集和技术开发等方面进展顺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功亏一篑,宣告破产。

    如今,我国的5G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在此背景下,低轨卫星技术飞速发展。我国的5G技术主要服务于城市普通消费者,低轨卫星通信在服务偏远地区具有优势。低轨卫星通信与5G实现差异化互补,在我国市场及产业发展空间潜力巨大。6G时代,陆地移动通信和低轨卫星通信将在包括架构融合、空口融合等层面有机融合,实现全球互联。

    (摘编自百度百科“低轨道卫星系统”词条)

    材料二:

    2020年12月4日,夜幕降临,一艘行驶在浙江省岱山县附近海域的轮船上,航天科工海上应用示范外场试验队的队员们正在进行我国首次低轨卫星互联网+5G+物联网海上融合组网通信试验。经过一系列紧张调试,船上的5G手机顺利接入网络,能够顺畅地浏览网页、视频聊天、拨号通话等。船员们出海通常使用传统的高轨卫星通信,但此次航天科工联合中国联通,在海上构建起5G天基回传通道,利用的是低轨卫星。如果有了覆盖全球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渔民和船舰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能有信号,既可以和家人联系,也能在遇险时求救。

    2018年12月,由航天科工自主研制的我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鸿雁”星座首星在酒泉成功发射入轨,先后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验证。“鸿雁”星座由一个移动星座和一个宽带星座组成,涉及300余颗低轨道小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按照规划,鸿雁星座工程共三期。最终形成全球低轨移动互联网卫星系统,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及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实时双向通信。

    2020年4月,卫星互联网被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范畴。其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能在生态环境监测、车联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摘编自余建斌、管璇悦《深海远洋,也能网上冲浪》)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低轨卫星系统的各卫星之间相连,即可实现实时通信,利用地面链路、星间链路、轨道间链路相连,便于管理。 B . 微波链路比毫米波、激光链路技术相对落后,但后两者尚未取得重大突破,所以一般还是采用微波作为星际链路。 C . 低轨道卫星系统多颗卫星之间由通信链路联结,对应地球表面的住宅小区,小区内用户至少被一颗卫星覆盖。 D . 我国2018年在酒泉成功发射的“鸿雁”星座有两个星座,涉及300余颗低轨道小卫星及全球数据业务处理中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低轨卫星与高轨卫星相比,前者成本低,是因发射难度小;传输时延短、路径损耗小,是因传输容易。 B . 低轨卫星通信与5G等地面通信系统相比,前者成本低、应用区域广泛是因不需要投入巨资建设地面设施。 C . 5G技术主要服务城市普通消费者,低轨卫星通信则通过空天信号服务偏远地区,两者将实现兼容发展。 D . 我国已将卫星互联网纳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范畴,到6G时代,陆地和空天通信将有机融合全球互联。
    3.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低轨卫星通信系统研究范畴的一项是(   )
      A . 空地通信系统兼容性研究 B . 低轨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研究 C . 远地间移动终端无线传输研究 D . 低轨卫星间及空天信号联结研究
    4. (4)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下一个简要定义。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 26. (2021·内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体育扶贫是指国家通过实施特别体育政策,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从而保障贫困地区公民享有现实的体育权达到或接近全国同等水平。

    对国家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保障义务的法定性。推进贫困地区体育事业、保障贫困人口享有体育权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职责,在宪法和相关法律中有明确规定。二是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应性。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贫困地区体育的政策投入水平需相应提高,体育政策在国家扶贫政策体系中的分量需进一步加重。三是实施机制的强制性。实现体育扶贫目标,以问责机制为保障,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出责任。对贫困地区人口而言,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包括:一是权利行使成本的非排他性。体育扶贫不同于个体受益显著的财产性扶贫,贫困人口可以共同享受政策普惠,基本不存在权利收益排斥。二是权利实现效果的互补性。贫困人口的体育权与健康权、文化权等基本权利相互交叉,享有现实体育权的同时其他权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三是权利主体的参与性。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说到底是个体行为,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别人无法代理。

    (摘编自段鸿斌《体育扶贫:法律意涵、政策机制与实施路径》)

    材料二:

    从公元前8世纪起,在希腊诸城邦之间出现了一些泛希腊主义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会便是其中之一。完全不同的,甚至常常敌对的各城邦的希腊人都聚集在一起。在古希腊人那里,奥运帮助他们打破实际存在的“部落主义”(相当于今天的民族主义),而形成一种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身份意识。

    不幸的是,现代奥运却反倒一直无法摆脱来自民族主义和体育国家政治化的困扰,最让人们深刻难忘的例子便是1936年在纳粹德国举办的柏林奥运会。在冷战时期,“金牌”被一些国家用作与敌对意识形态进行斗争和显示某种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工具,使得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奥运不止一次成为分裂而不是融合世界的运动会。体育国家政治化使得奥运发生了不仅可悲而且有害的异化。

    政治哲学家霍布斯在他的《利维坦》(Leviathan)中,把全能的国家比喻成一个无所不想吞食、无所不能吞食的权カ怪兽。体育一旦被国家政治吞食,它本身也会变成一个这样的怪兽,它取消体育对人的体格和心灵培养作用,无视体育高尚的自身目的,把体育变成一种手段,一种显示国力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方式。这种国家政治化的体育,它吞食本应该属于全体国民的体育资源,吞食作为活生生个人的体育人员,它也同样吞食无数普通的“体育观众”,使他们无法有效地扮演自己在“竞赛”中的角色。

    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每个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常会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例如,在美国,人们一般有民主党或共和党的政治倾向,在竞选时积极投入,希望自己这一方能得到胜利。这是党派的角色在起作用。但是,公民们尊重公平法治的精神,不希望为自己一方的胜利而牺牲民主竞争的普遍规则。“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总统企图把国会对他的听证说成是“党派竞争”,煽动党派角色情绪,但是,无论是在政治上倾向民主党还是共和党,美国公众并没有站在尼克松一边,他们的裁判角色最后还是发挥了作用。

    打破金牌心结和由此引发的与其他国家的敌对情绪,这也许是扮演好竞赛观众角色的第一步。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设想或期待一个完全去除民族主义情绪的奥运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尽量消除以我为中心,避免以敌对意识去看待竞赛或竞争,这却是办得到的。扮演好这种竞赛观众角色对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扮演好类似的角色能产生好的影响,也具有积极的训练作用。这种看来似乎是在体育之外的教育和收获,其实可以成为奥运对人类社会的一个不小的贡献。比起金牌来,这不是更令人期待吗?

    (摘编自徐贲《举国体制下的体育是“利维坦”式的怪兽》)

    材料三:

    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需大力发展。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是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意见》首次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我国“简政放权”“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构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方向决定了“社会”是将来办体育事业的主体。群众体育行为是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体育态度及具体的体育活动方式。它是衡量群众体育发展的黄金指标,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主要抓手之一。实践表明,“群众体育的进行除了少数是自发性之外,绝大部分都是在非正式体育组织的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目前,非正式体育组织已经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正式组织具有的“明确目标、清晣边界、规范秩序、权威层级及追求效率最大化”等特征,非正式体育组织化水平较低、目标广泛而不明确,主要靠情感、道德等手段对组织成员进行控制。对正式组织而言,非正式组织是一把双刃剑,管理得当,积极功效明显,反之则会阻碍或破坏正式组织及所属成员的利益。

    (摘编自胡好、翟波宇、王传平《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中的行为表现及规范研究》)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实施体育扶贫,履行“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义务,可以有效提升贫困地区公民的体育水平。 B . 体育扶贫的基本属性体现在国家义务和公民权利两个方面,政府和社会主要提供必要条件,个人须积极参与。 C . “水门事件”论证了体育竞赛对公共政治的积极示范作用是学会如何平衡和协调公民扮演的党派和裁判角色。 D . 非正式体育组织在群众体育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群众体育的进行绝大部分都是在其引导和驱动下实现的。
    2.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真正展现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就必须把体育与政治完全剥离开来,以免使体育成为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B . 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因金牌被一些国家用作进行斗争和显示某种政治制度优越性的宣传工具而发生了异化。 C . 将体育事业的根本目标定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体现了国家对群众体育的高度重视。 D . 非正式体育组织是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其组织化水平就可以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
    3. (3) 从国家层面该如何实现体育事业良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7. (2021·射洪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张桂梅,筹建了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该校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建校12年,1645名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张桂梅一直坚守教育岗位,把用文化摆脱贫困的理念带进大山。2019年该校的综合升学成绩位居当地第一。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的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记者:学校目前取得的成绩,您满意吗?

    张桂梅:不满意。我想让孩子们全部上一本或者是双一流,我想要山里的孩子走进最好的学校。

    记者:这是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上的高中吧?

    张桂梅:我们没提贫困两个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我们就叫大山里的女孩儿。

    记者:您为什么想筹建这样的学校?

    张桂梅:我在民族中学时,常有女生从课堂上消失,这些姑娘被家里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华坪儿童之家成立,收养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遗弃的健康女婴,这让我萌生了筹建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

    记者:为什么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

    张桂梅:女孩子受教育后,可以改变三代人。如果她有文化,她会把孩子丢掉?我的初衷就是解决低素质母亲和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

    (画外音):2002年起,张桂梅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2007年,《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张桂梅和她的女高梦在全国传开,来自爱心人士的捐款以及当地政府的出资共同汇聚在华坪,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张桂梅担任校长,并吸引来了16名教职员工。首届共招收女生一百名,学生普遍基础较差,成绩始终提不上去,这点是张桂梅始料未及的。

    张桂梅:他们说,能够考上职大就行了,我说,要读职大,用不着读这所高中。去山里家访,好多人家祖祖辈辈第一个高中生在我们这儿,因为我们这不收费。有学生的爷爷奶奶说,孙女读高中了,我们可以放心地死了。想想知识在山里人心里的分量有多重?回来我对老师们说,好不容易人家把孩子给我们了,我们至少要让他们上二本。

    (画外音):当时看起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不少教师打了退堂鼓。加之学校条件简陋,建校才半年十七名教师中就有九名提出辞职,学校工作近乎瘫痪,学生将被分流到其他高中。心灰意冷的张桂梅整理资料,准备交接。但老师们的资料让她眼前一亮。

    张桂梅:整理资料我才发现,剩下的八人中有六个党员,一下子我底气就来了,我把他们找来开会:如果在战争年代,阵地上剩一名党员,这个阵地都不会丢掉;作为党员,我们不能把这块扶贫的阵地丢掉!我说咱们重温入党誓词。没有钱,我们就画了一面党旗,把誓词写在了上面。没宣誓完,我们全都哭了。

    (画外音):从那之后,张桂梅以校为家,成了学生们眼中的“魔鬼”,从洗漱、吃饭到自习,每件事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制在规定时间内。

    张桂梅:我们要付出的远超过一般学校的老师。老师结婚,办完了婚礼,第二天就回来上课。我们的孩子开始刷题,人家说这个方式对孩子不好,我们没办法呀,尽管苦一点、累一点,但大山里的学生也可以考到名校,这一切都值了。

    记者:每天每夜都跟着这些孩子在一起,您没有自己的生活吗?

    张桂梅:事实上也不是说自己不想要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把自己的生活忘了。

    记者:那您觉得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儿?

    张桂梅: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们后面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摘编自中央电视合《面对面》节目《张桂梅:大山里的女校》)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面对华坪女中目前取得的成绩,张桂梅并不满意,她希望孩子们能进最好的学校,这是她创建免费女子高中的初衷。 B . 华坪女中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张桂梅觉得贫困对女孩子来说是一种隐私,应该给于保护,于是称学生们为大山里的女孩。 C . 在学校工作近乎瘫痪之时,张桂梅召集愿意留下的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词担当起党员责任,投身到华坪女中艰难的教育工作中。 D . 张桂梅坚守教育岗位,整天忙于工作,这让她忘记了自己的生活,她把学生们以后能过上比她更幸福的生活,作为自己最大的安慰。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这次专访中,记者从张桂梅学校取得的成绩引发对话,从筹建学校的缘由谈到了张桂梅人生价值观等问题,这将采访引向深入。 B . 中央电视台这次对张桂梅的专访,让大家了解到贫困山区的教育现状,暗含希望爱心人士捐献善款,更好办好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之意。 C . 张桂梅在与记者的对谈中,重点介绍了办学的坎坷,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不惧艰难、扶弱济困的精神品质。 D . 在这篇电视专访稿中,有几处介绍张桂梅工作情况的画外音解说,这可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被访者,也能使本专访稿的结构更为紧凑。
    3. (3) 张桂梅筹建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有哪些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8. (2021高二下·雅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俗是社会群体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作为精神的外化,民俗存于日常的器物、技艺、仪式制度中,“日用而不觉”。民俗文化是一种生活文化,它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紧密相关。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日常饮食各不相同,云贵川气候潮湿爱酸辣,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喜腌制菜品;而节日文化、风俗趣尚也各有差异,如端午包粽子、划龙舟,中秋团圆赏月,重阳敬老登高等等。这些民俗文化代代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节日、仪式、技艺、器物等所蕴含的深层文化记忆和独特的审美符号依然持续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随着媒介的日新月异,民俗也随之呈现出多维度、立体化特征,展现出生动、活态的变化。文化体验类节目《2018中国记忆》探寻二十四节气和百姓生活之间的关系,通过记录影像呈现文化体验,开展线上活动,立体展现立春打春牛、春分酿酒拌醋、谷雨牡丹花会、立夏尝三鲜等节气仪式。这种极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民俗传播的时空限制,实现了“在场”与“不在场”的妙合、历史与当下的连缀,使观众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可以说,新的媒介形式让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彼此交流、相互对话,融入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今天,生生不息、鲜活灵动的民俗文化在新媒介助力下得以全面、有效地表达和传播。民间话语表述及审美趣味唤醒了共同的文化记忆,通过声音、文字、影像、超文本链接、云技术,民俗文化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经验和情感的纽带。

    摘编自毛巧晖《新媒介与民俗文化: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闪耀着新的光彩》《人民日报》2021年01月22日)

    材料二

    近日,“寻找乡村手艺人”内容征集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活动于5月14日启动,由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与《农民日报》独家发起,邀请民间艺术达人用视频和图文的方式记录创作故事,最终吸引了6793名创作者参与,线上投稿量13729篇,总播放量达1.75亿。

    来自五湖四海的手艺人,利用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展示了木刻、刺绣、雕刻等传统工艺的魅力,并让墨雕、糖画等小众艺术重登舞台。广西梧州的阿木爷爷是一位有50年经验的木匠,他在这次征集活动中分享了制作二十四柱鲁班锁的精湛技艺。网友感叹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打磨桦卵技艺的工匠精神,呼吁“这样的手艺千万不能失传”,有人甚至自投阿木门下学手艺。

    (摘编自《寻找乡间的手艺人》中新网 2020年7月15日)

    材料三

    山东省乳山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俗文化积淀。近百年来,许多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有一些古迹只能从老照片中看一下或老人的口述中想象一下。为抢救文化遗产,市文化馆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先后举办过8次大型社会宣传活动,组织人员在人口密集地段挂横幅、设展牌,分发非遗宣传单。另外,借助有关展会平台,一些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利用,如乳山镂绣和姜家柳编两种产品在2010年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得到展销和开发,实现开发性保护。

    尽管如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老房子、古树、老街道、老家庙、古井仍有不同程度的损毁,而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民俗传统随着历史的前进濒临消亡。乳山草编业曾经畅销国内外,民间艺人房云璞曾被评为“全国工艺美术品大师”,然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塑料制品在市场上日益走俏,房云璞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乳山的草编业也慢慢销声匿迹。而乳山传统制盐业、宁海绸等技艺都面临同样命运。

    (摘编自郑华《对乳山市城镇化进程中“非遗”保护工作的调查报告》)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俗是一种文化事项,形成于社会群体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存在于日常的器物、技艺、仪式制度中,“日用而不觉”。 B . 民俗文化代代传承,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品格,民俗载体所蕴含的深层文化记忆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C . 《2018中国记忆》开展线上活动,立体展现一些节气仪式,具有沉浸感和互动性特点,突破了传统民俗传播的时空限制。 D . 新媒介使民俗展现出生动、活态的变化,并呈现出多维度、立体化的特征,从而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介绍了民俗和民俗文化的概念、相关因素、意义与价值,从中可知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意义重大。 B .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新媒介助力民俗文化传承的成功案例,由于参与的媒体更多,"寻找乡村手艺人”活动或将更具影响力。 C . 材料三中,为抢救文化遗产,乳山市在宣传和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方面作了尝试,但在借助新媒介提升效率上还有很大空间。 D . 通过材料二、三的对比可发现,如果房云璞老人的技艺能在“寻找乡村手艺人”活动中展示,乳山的草编业将得到传承。
    3. (3) 针对乳山市民俗文化保护的困境,新媒介可以发挥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29. (2021·南充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按照预定方案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这是人类探月历史60年来由中国人书写的又一壮举,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收官之战取得圆满胜利。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嫦娥五号探测器经历了发射入轨、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下降、月面工作、月面上升、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11个阶段,历时23天,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的重大任务。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嫦娥五号探测器多次刷新了中国深空探测技术的高度,还连续实现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

    不仅如此,嫦娥五号完成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更是世界首次,创造了世界探月历史的新纪录。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0年12月17日《六战六捷!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材料二:

    央视新闻12月18日消息,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着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与此同时,一张旧报纸,也在网上火了!这份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写着:“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图一)

    15年后回首,人们发现,正是在2020年,嫦娥五号奔向月球,开始实施采集月壤样品的任务。不少网友赞叹:“中国精准完成了计划中的每一步!15年前各国探月计划,只有中国实现了。”

    (图二)

    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师顾问叶培建见证、参与了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一路走来的历程,在他看来,这代表着中国航天人用20年来的追求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实现了我们的承诺。我们没吹牛!”

    (摘编自澎湃新闻2020年12月18日《嫦娥五号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一张15年前的旧报纸火了》)

    材料三:

    嫦娥五号轨道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研制,共配备了39台发动机,分布在舱体的各个位置。在整个任务阶段,轨道器共历经19个飞行阶段、8种飞行姿态及5种不同的构型。

    据研制单位热控团队主任、设计师赵吉喆介绍,为了让轨道器既能节约能源“轻装上阵”,又能应对“时冷时热”的严酷考验,热控团队给轨道器穿上了“智能太空服”,开创性采用了一体轻量化热设计理念、错峰补偿控温策略和二次热防护复合系统。

    专家们表示,这些热控的新技术、新理念,不仅成功为嫦娥五号保驾护航,今后还可望应用于遥感、深空探测等更多领域。

    据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介绍,为了实现轨道器与上升器“抓得住,抱得紧,转得稳”的既定目标,对接与样品转移系统研究团队曾广泛调研了国内外对接机构的设计。共开展了4种对接方案设计和9种转移方案设计,上升器“推”、轨道器“移”、返回器“拉”各3种,通过多轮方案比较及关键技术攻关,最终确定采用“抱爪式对接机构”,通过增加连杆棘爪式转移机构,实现对接与自动转移功能的一体化。这种设计理念世界首创,对接精度达到毫米级。

    12月6日,轨道器与上升器在环月轨道上交会对接,按计划在21秒内完成,1秒捕获,10秒校正,10秒锁紧,分秒不差,此后顺利完成样品转移交接。“为保证任务顺利完成,我们做了35项故障预案,结果一项都没有用上,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嫦娥五号对接与样品转移分系统副主任师刘仲高兴地说。

    “天上一分钟,地上十年功。”对接、转移,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成功的背后是研制团队661次对接和518次样品转移试验。这样的试验在八院的每一个研究团队中都再正常不过。

    (摘编自新华社2020年12月18日《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三十五项故障预案一项都没用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经历11个阶段,历时23天完成。 B . 嫦娥五号的顺利着陆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三步,它的成功标志着三步走的圆满收官。 C . 嫦娥五号完成的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动作属我国首创,在世界探月史上也从未有过。 D . 图一将15年前中国探月计划与世界各国的探月计划进行对照,时至今日,只有中国实现了计划。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是12月17日对嫦娥五号返回器完成任务、成功返回的及时报道,体现了新闻“时效性”特点。 B . 材料二用独特的题目、醒目的图片和网友的热评吸引读者,具体生动,视角新颖,体现了新闻“可读性”特点。 C . 材料三通过讲述嫦娥五号对接成功背后的研发故事,着力反映研究团队身上表现出来的科学研究精神。 D . 材料三中,嫦娥五号仅用21秒就完成了轨道器与返回器在环月轨道上的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交接。时间精确到秒,体现了新闻“准确性”特点。
    3. (3) 历时十余年,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终于实现。我国探月工程能圆满收官的重要因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 30. (2021·绵阳模拟) 阅读

        材料一:

    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七连丰”,粮食产量连续6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了480公斤,高于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所以“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有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虽然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有力,但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不会改变。特别是在国际环境日益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必须牢牢把住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如何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全国政协委员黄建盛在2021年全国政协会议上给出建议:确保耕地数量,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8亿亩耕地是吃饭的家底,必须坚决守住这个红线,必须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从国家层面设立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整合力量,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尽快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搞好仓储、减少浪费,进一步完善现代粮食储备基础设施体系,持续推动仓储智能化建设。保障粮食安全,还需要调动和保护好广大种粮人的生产积极性。今后,要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让地方政府抓粮有动力、有干劲,让农民种粮有钱挣、有奔头。

    (摘编自《在高起点上保障粮食安全》,《人民日报》

    材料二:

    2020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全球目前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年内或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并且将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

    新冠疫情大流行影响了劳动力流动、货物运输、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同时,国际粮食贸易主动权掌握在少数粮食大国手中,容易出现“少数国家扰动全世界”的局面,例如,疫情增加了粮食供需的不确定性,引发这些国家采取出口限制和“屯粮”的保护措施。此外,个别国家的战乱冲突也严重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如也门、叙利亚等国家战乱冲突严重,饥饿和健康问题普遍存在。

    事实上,从世界粮食的供给和需求来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显示,2020年的世界粮食供给量为34.7亿吨,需求量约为27亿吨,剩余库存近8亿吨。可见,当前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主要是结构性的不平衡问题。

    应对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短期来看,需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减少疫情对粮食种植和加工的影响。长期来看,需要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以及粮食种植的单位产出。具体来说,要重视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农业的发展。

    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农业对外援助与合作。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减贫脱困、农业、环保等领域的民生援助,并且帮助非洲等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农业和粮食生产。全球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提高世界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世界各国应该协同一致,保障粮食的供给和有效需求,畅通粮食流通和貿易,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千年发展目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疫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风险与治理》)

    材料三:

    民以食为天。对于我国这样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解决好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我国粮食产量长期维持较水平,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进口国,粮食安全仍处于“高难度、低水平、弱安全”的状态。

    以安徽省为例,安徽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作为全国南方唯一粮食净调出省,近年来,安徽粮食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稳居全国第四位,平均每年调出粮食1000万吨左右,在全国粮食安全中战略地位突出。安徽省虽连年丰收,但持续增产难度加大,主要困境是单产提高难度大以及粮食生产优质劳动力的缺乏。同时,居民的粮食消费不断升级,对优质口粮、动物性产品以及饲料粮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此外,安徽省粮食增产面临极为严峻的水资源制约,如灌溉设施和技术落后直接影响水资源的利用率。

    粮食产业作为弱势产业,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加大对粮食净调出省奖励支持,要加大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对粮食主产区布局。

    (摘编自《补短板夯实粮食安全之基》,《安徽日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高于国际安全标准,但粮食供求紧平衡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所以仍需居安思危。 B . 如果不在有种等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实现种源的自主可控,我国粮食安全就会一直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 C . 2020年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亿人,其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局部地区战乱冲突和粮食大国限制粮食出口。 D . 安徽省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突出,一是作为粮食主产区,产量高;二是作为粮食净调出省,调出量大。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在2020年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七连丰”,并连续6年保持高位增长,这说明我国粮食生产布局合理。 B . 黄建盛认为守住18亿亩的耕地红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的现象。 C . 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世界粮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因此引发全球粮食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并非粮食供给能力不足。 D . 粮食安全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疫情爆发后,中国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中国贡献”
    3. (3) 应如何更好地筑牢粮食安全之基?请根据材料内容,从粮食生产的角度简要回答。
  • 31. (2021·靖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0年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低碳加快转变,能源输送能力显著提高,为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支撑。要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使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中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摘编自徐佩玉《中国能源发展进入新时代》

    材料二: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2019年发电总装机容量为201066万千瓦,发电总量为71422.1亿千瓦时,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五种发电形式装机容量占比分别为59.3%、17.7%、2.4%、10.4%和10.2%,发电量占比分别为72%、16%、5%、5%和2%。

    但从单位GDP能耗看,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是世界平均值的1.5倍,进一步降低能耗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任务依然面临巨大压力。从煤炭消耗总量看,我国每年消耗40多亿吨标准煤,其中电煤消耗占比为57%,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也有较大的煤炭消耗量。

    (摘编自胡明《推动能源耦合发展突破行业用能壁垒》

    材料三: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2012~2019年)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材料四:

    目前,我国能源总体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但石油和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已达70%和45%,油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近30%,存在进口来源地动荡、运输通道受阻等多方面风险隐患。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如果突出考虑能源安全问题,就应该立足国情,最大程度发挥国内煤炭和油气的基础保障作用。但是,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成本较高,在低碳转型中本应承担减量削峰任务;国内油气资源储量品位劣质化特征明显,陆上石油开发的平均完全成本已超过目前国际油价水平。此种情况必然会增加社会综合用能成本及碳减排压力,不利于实现能源公平和能源生态目标。

    “十四五”期间,我国开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提高能源的可及性、普惠性、可负担性等,将是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碳能源利用广泛、价格低廉,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严重不足。特别是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刚刚消除“能源贫困”,电力能源供应还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突出考虑能源公平,就应该借国际油价低迷之机,大规模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减少国内低产低效高成本油气田生产;允许农村及边远地区燃烧具有经济性的柴薪和散煤等。但是,此举必然持续增加油气对外依存度及碳排放,相应削弱能源安全自主保障能力,并影响到能源生态环境改善。

    如果突出考虑能源生态问题,就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低碳能源,提高终端用能的电气化水平,大幅削减碳峰值。但是,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此类可再生能源因其间歇性、分散性特点以及能量密度弱势,短期内无法大规模替代煤炭和石油,难以实质性形成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也无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用能便利性、经济性、稳定性的要求。

    (摘编自吕建中《打破能源“三元悖论”要增强政策灵活性》

    1.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能源发展在新时代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脱贫胜利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B . 新时代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由以前的高碳能源消费加快向清洁低碳转变,以后还将全面推进能源结构改革。 C . 新时代中国大大提高了能源输送能力,能源开始高质量发展,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得以形成。 D . 面对一天比一-天严峻的气候变化、环境风险、能源资源约束等问题,中国承担着自己应有的责任。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总结了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的情况,也规刘了中国能源发展的未来。 B . 从统计数据看,风电、太阳能发电形式装机容量占比已超过五分之一,发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初见成效。 C . 2012年至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总体来说,煤炭逐渐减少,非化石能源逐渐增多。 D . 我国降低能耗水平的任务很重,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值的1.5倍,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3. (3) 新时代中国能源转型面临怎样的困境?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 32. (2021·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今天启幕。伴随大学毕业生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教育在线掌上考研《2021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继续呈递增趋势。2021年考研报考人数377万,较2020年341万激增36万,增幅约10.6%。同时,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招生人数超过110万人,2021年预计将继续延续这一扩张趋势。

    目前考研热度较高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相关。特别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就业压力变大,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生考研,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努力提升竞争力。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加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摘编自彭怡、邓沙沙《2021考研风向标》)

    材料二:

    材料三:

    2020年7月,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标志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新阶段,踏上新征程。教育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此次会议在研究生招生与培养上都有重大意义。会议对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总体设计与定位,提出稳定硕士规模、扩张博士规模,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此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会议提出把研究作为衡量研究生素质的基本指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开放合作,培养具有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针对不同学位类型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质量管理、校风学风,引导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陈福宽 《高层次人才培养呼唤深层次教育变革》)

    材料四:

    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2021年考研报名人数为377万,再创历史新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名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达300万人。然而,亮眼数字的背后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有的学校片面追求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张,高质量、个性化培养不足;对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力度不够;一些导师指导能力不强,师德师风建设仍需加强等。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发挥着关键核心作用。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对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1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从坚持思想引领、规范参与招生、把关学位论文质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等8个方面,对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提出了“十不得”要求,为导师指导行为划定底线,为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打下了牢固的根基。同时,《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大分流力度,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畅通分流选择渠道,分流退出的博士研究生,符合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可授予硕士学位;未满足学位授予条件的研究生,毕业后一定时间内达到相应要求的,可重新申请授予学位。

    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需加大研究生分流力度,在研究生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严把“毕业关”。近年来,研究生清退事件越来越多,高校严把“毕业关”已成为新常态。

    教育部今年印发的多项文件也纷纷“瞄准”研究生培养短板—《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目标都是通过研究生教育的供给精准、硬件扩容、导师提质、教学创新、监管到位,实现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5日)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目前考研热度较高除了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有关,也与大学毕业生不断增加以及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等因素有关。 B .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保持扩张趋势,这种不断扩大硕士、博士规模的做法符合我国目前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与定位。 C . 要大力支持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培养具有研究、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满足党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 D . 高质量培养不足,是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严把“毕业关”已成为高校的工作常态,研究生清退事件越来越多。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近几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呈现增长趋势,2021年增幅超过10%;研究生招生规模预计也将以此增幅在2021年继续呈现扩大趋势。 B . 考生读研动机多样,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是主要因素,受疫情影响导致出国留学受阻转向国内考研也成为考研动因之一。 C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名博士、硕士,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得益于我国目前基本建成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 D . 落实《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能够实现建设—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目标,能确保导师在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核心作用。
    3. (3) 材料一、三、四内容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 33. (2021·大庆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自1901年首次提出“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活动需求即贫困”后,国际社会对减贫理论与减贫实践进行了不懈探索国外贫困的治理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强调“个人努力进取”的脱贫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个人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计,并主要通过个人收入在市场机制中保障自身福利。第二种贫困治理模式是北欧和西欧的福利国家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高税收抑制收入差异,再通过收入分配形成相对公平的国家主导下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机制。美国的贫困治理虽然具有很强的个体效率激励效应,但由于其无法救助所有贫困者而备受诟病。欧洲模式虽然从制度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兜底作用,但背负巨大的福利负担,形成了福利陷阱新时期我国设定了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精准脱贫攻坚战是我国治国理政的新实践。在扶贫政策方面,创新使用政府行政主导、干部驻村等方式;在贫困治理机制方面,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截至2018年底,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筌国832个贫困县有436个摘帽,全国12.8万个贫困村有10.2万个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明显缓解,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公开表示:中国在对待扶贫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它让数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样的成绩不是开玩笑的。

    (摘编自《精准扶贫:中国扶贫的新实践》)

    材料三

    在精准扶贫实践的过程中,各地因地因人因需,采月多元化扶贫方式,形成了大量可借鉴的模式。甘肃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改变了贫困地区的产业价值创造模式,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宁夏采取补偿金融扶贫运行风险,有效破解了市场机制下扶贫开发的融资难困境,实现了生产风险共担、生产收益共享;四川采取“五大行动”补齐贫困地区医疗保障短板,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青海发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实现“扶贫”和“扶志”同步、文化与旅游发展同步;云南从多维目标出发综合施策,保证了贫困群众受教育机会,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的个人素质和就业率;贵州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疒泛参与扶贫开发,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编自《精准扶贫实践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模式》)

    1. (1) 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缺乏技术、文化、资金是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发展教育、增加投资可降低贫困发生率。 B . 关注贫困人群的健康状况,改善他们的医疗条件,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C . 贫困户的数量与其年龄成正比,因此,家庭人口的年龄结构可能与其贫困程度成正比。 D . 如何帮助平均年龄在50~80岁的贫困户脱贫,是扶贫工作的重点,也是扶贫攻坚的难点。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际社会对减贫的不懈探索和中国的扶贫实践,表明消除贫困仍然是当今全球性的挑战。 B . 美国所代表的脱贫模式强调个人努力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无法让所有贫困者摆脱贫困。 C . 因为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兜底作用,北欧和西欧福利国家的贫困治理模式优于美国模式。 D . 精准扶贫既要“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也要“扶智”,提供技术、文化支持。
    3. (3) 我国的扶贫实践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绩?请简要概括,并结合材料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