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3-02-02 浏览次数:7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 (2023高一下·新乡开学考) 距今约4300—4000年的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东北处,该遗址中部的宫城被围墙环绕,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但众多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墓葬的随葬品差异巨大。由以上考古发现可以推断当时历史状况是(    )
    A . 长江流域最早进入文明社会 B . 出现了私有制,阶级分化明显 C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诞生 D . 宗法制、分封制成为统治基础
  • 2.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商周时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下列文物够体现此历史特征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下表为某同学总结商鞅变法的部分内容。若完善此表,在经济方面可添加的措施是(    )
    经济  
    军事 奖励军功
    行政 推行县制
    A .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B . 严刑酷法,轻罪重罚 C . 与民休息,轻徭薄赋 D . 什伍连坐,相互监督
  • 4. (2023高一上·河南开学考) 知识结构图可帮助我们理清历史知识间的联系。下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A . 汉武帝 B . 董仲舒 C . 张骞 D . 卫青
  • 5. (2023高一上·山东期中) 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断的正确结论是(    )

    材料甲

    材料乙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汉]司马迁《史记》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南朝]沈约《宋书》

    A . 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 . 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C . 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D . 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 6.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下面是某同学学习“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    )

    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A . 科举制形成的背景 B . 科举制演进的历程 C . 科举制考试的内容 D . 科举制实施的影响
  • 7.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安史之乱后,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控制土地日益减少,财政收入下降。为改变此种情况,唐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 . 推行均田制 B . 打击豪强地主 C . 实行两税法 D . 推广以庸代役
  • 8. (2023高一上·清远期中) 唐朝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常派学问僧到长安求法。唐朝后期,不少海路来华的商人也在广州、泉州等地定居。以上史实描述的是唐朝时期(    )
    A .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 . 政治制度的创新 C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 . 文学艺术的繁荣
  • 9. (2023高一上·宁波期中) 下图所示中央政治权力分配示意图形成于(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宋朝
  • 10. (2023高一上·罗湖期末) 《辽史•百官志》记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情。”由此可知辽政治的特点是(    )
    A . 中央机构分权制衡 B . 地方政权悉仿汉制 C . 行政管理因俗而治 D . 崇文抑武君主专制
  • 11.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边疆治理为历朝所重视,若为下表命名,正确的是(    )
    地区 措施
    西藏 由宣政院直接管理
    西域 由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
    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
    A . 西汉的边疆治理 B . 隋唐的民族关系 C . 两宋的民族关系 D . 元朝的边疆治理
  • 12.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宋元时期经济较之前代有明显的发展。下列史实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有(    )

    ①稻麦复种制的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   
    ②五大名窑所产的瓷器扬名中外

    ③外贸税收成为国库的重要财源   
    ④关中地区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3.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运河的开凿促进了社会发展。下图所示两条运河的共同之处是(    )

    ①都以洛阳作为运河中心    ②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③加强了南北方经济交流    ④保障了都城的物资供应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4. (2024高一下·襄汾开学考) 郑和船队主要通过赏赐、贸易等方式向东南亚各国输入瓷器、丝绸、铁制农具等产品,当地的国王也派出使臣来华,如爪哇国“国王常差头目以船只装载方物进贡中国”。以上现象可以说明郑和下西洋(    )
    A . 远洋航行的主要目的是经贸交流 B . 大大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 C . 促进了与东南亚各国的友好交往 D . 有效抵御了西方殖民侵略
  • 15. (2024高一下·沅陵期末) 以下两则史料记录了17世纪苏州丝织业的情况,从史料中可以推断明朝苏州丝织业出现的新特点是(    )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明神宗实录》

    我市吴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

    A . 生产自给自足 B . 自由雇佣劳动 C . 产品远销海外 D . 商帮控制市场
  • 16. (2023高一下·大庆开学考)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是(    )

    A . 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B . 发动武装起义,反抗阶级压迫 C . 致力科技发明,推动经济发展 D . 促进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明
  • 17.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以下是某同学的读书笔记,从笔记内容判断,他正在了解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8. (2023高一上·顺义月考) 如果研究维新变法思潮的具体内容,可查阅的原始史料是(    )
    A . B . C . D .
  • 19.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下列各项是中国近代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据此推断,该条约是(    )

    ①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②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

    ③拆毁大沽炮台   
    ④停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

    A . 《南乐条约》 B . 《北呆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20.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数据解读能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历史。造成下图数据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

    ①民国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②西方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官僚资本凭借权力聚敛财富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1.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下图所示日记应写于(    )

    A . 二次革命时期 B . 护国战争时期 C . 护法运动时期 D . 五四运动时期
  • 22.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
    A . 新文化运动展开 B . 反帝斗争全面胜利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 23.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文学作品能够形象地反映历史。下列诗词能够生动地反映长征经过的是(    )
    A .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B . 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C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 24.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高涨,不断侵略我国,相继制造一系列事变,其中包括(    )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华北事变    ③西安事变    ④七七事变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25.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某班设计了题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网页,页面设置了“抗战爆发”“日寇暴行”“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四个栏目。若再增加一个平行栏目,最合理的应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淞沪会战 C . 百团大战 D . 抗战胜利
  • 26.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下图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老照片,对其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A . 打退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 .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D . 表明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 27. (2023高一下·天山开学考) 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对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表述准确的有(    )

    ①稳定物价并实现了国家财政的统一   
    ②彻底废除了在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③解放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迅速提高   
    ④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8.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20世纪50年代,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的外交舞台。其突出表现是(    )
    A . 与印度等国交往过程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外交关系实现正常化 D .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 29. (2023高一下·上饶月考)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为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主席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要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可以查阅(    )
    A . 《井冈山的斗争》 B . 《论持久战》 C . 《论联合政府》 D . 《论十大关系》
  • 30.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英雄人物。他们所体现出共同的时代特征是(    )
    A . 做廉洁奉公、勤劳为民的干部 B . 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模范 C . 做敢为人先、改革开放的先锋 D . 做纪律严明、军民团结的战士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
  • 31.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制度•变革•进步

    欲观秦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秦人之制度大异于周者,一日设二十等爵之制,二曰废封建而立郡县。二十等爵之制,以源于王权之政治身份结构组织取代基于自然之血缘身份组织,实施对各阶层百姓的直接控制,不别亲疏贵贱,不讲仁义惠爱;废封建而立郡县,秦人所以统治天下,由帝王一人直接控制各级地方行政,“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摘编自陈明《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论中国古代社会基本结构的形成》

    1. (1)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秦朝政治制度的变革及影响。
    2. (2) 结合所学,说明上述年代尺所列事件给中国政治制度带来的变化。
    3. (3) 分别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
    4. (4) 依据材料和所学,简要说明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如何建立的。
  • 32. (2022高一上·海淀期末) 民本・民富・国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提出很多治国思想,节录如下: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子・治国》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孟子・梁惠王》

    足国之道,节用而裕民……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实出百倍。……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1. (1) 概括材料中治国思想的共同点。依据所学分析产生原因及影响
    2. (2) 与古代相比,晚清时期的“民富”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
    4. (4) 仿照示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史实,从“民富国强与”角度提炼一个主题,运用相关史实对该主题加以简单说明。(抄写示例不得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