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五)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下图反映了战国中期以后,通过不断兼并战争,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先后崛起情况,其中逐渐成为势力最强大的诸侯国是(   )

    A . B . C . D .
  • 2.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诗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如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

    (出上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戌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

    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4·翠屏模拟)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23七上·澧县月考) 夏桀和商纣王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们荒淫奢侈,残暴无道,强迫百姓无休止的服劳役,致使民怨沸腾,终至亡国。他们惨痛的教训说明(   )
    A . 得民心者得天下 B . 国君不能过富裕的生活 C . 百姓不能服劳役 D . 末代国君基本都是暴君
  • 5. (2023七上·德庆月考) 李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的“晋魂”系列展厅,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 . 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B . 见证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 C . 说明晋国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国 D . 突显晋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 6. (2023七上·德庆月考) 考古发现,地处黄河中游地区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4300—4000年)出土了分别来自浙江良渚、山东大汶口和辽河流域的玉器。据此推测合理的是这些区域(   )
    A . 经济发达贸易频繁 B . 存在文化交流 C . 手工业的技术精良 D . 农耕技术先进
  • 7. (2023七上·德庆月考) 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 . 宗亲 B . 殷商贵族后代 C . 功臣 D . 周王母系亲戚
  • 8. (2023七上·自贡期中) 如图所示内容为夏商周时期的大事件,其中填入①处的事件应为( )

    A . 炎黄联盟 B . 武王伐纣 C . 秦灭六国 D . 楚汉之争
  • 9. (2023七上·香洲期中)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上述这些材料中的数字足以说明(    )
    A . 秦朝的赋税极其沉重 B . 秦朝的徭役和兵役繁重 C . 秦朝的法律残酷严苛 D . 秦朝暴虐破坏社会经济
  • 10. (2024七下·德庆开学考)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副名联所包含的历史事件是(    )
    A . 晋楚争霸、吴越争霸 B . 楚汉之争、吴越争霸 C . 巨鹿之战、吴越争霸 D . 巨鹿之战、楚汉之争
  • 11. (2023七上·青龙期中)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 )
    A . 奴隶制国家的建立 B . 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 C .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 . 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
  • 12. (2024·茂名模拟) 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 )
    A . 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 B . 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 C . 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 D . 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
  • 13. (2023七上·福田期中) 根据如图所示印文,联系秦朝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了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并以篆书刻印。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4. (2023七上·吴江期中) 自西周的分封制之后,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发生过几次重大变化。秦朝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下列选项与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无关的是( )
    A . 统一文字 B . 统一度量衡 C . 开拓交通 D . 尊崇儒术
  • 15. (2023七上·相城期中) 某初一历史社团要举办一期以“秦皇汉武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主题的小报,可选用的经济方面资料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6. (2023七上·汉中期末) 西晋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出现了“百万余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因为( )
    A .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B . 中原人口大规模南迁 C . 西晋大封同姓诸王 D . 西晋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政策
  • 17. 记叙南朝宋历史的《宋书》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南方人口明显增多 B . 南方耕地面积逐渐扩大 C . 南方商品经济发展 D . 北人南迁带来了劳动力与技术
  • 18. 下表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墓葬的变化。表中信息说明(  )

    对比

    改革前北魏墓

    改革后北魏墓

    殉葬牲畜

    牛、羊、马的头骨、肢骨

    猪、狗、鸡、羊等家畜的陶器模型

    墓葬形制

    鲜卑族:梯形竖穴土坑墓

    仿东汉:弧边方形砖室墓

    壁画装饰

    狩猎、宴饮、打场、采桑等场景

    儒家”孝悌”“升仙”等内容

    A . 北方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B . 北方经济迅速发展 C .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19. 时空观念是历更学科五天核心素养之一。与下图①②③对应的朝代是( )

    A . 商朝、秦朝、三国 B . 商朝、三国、东汉 C . 商朝、东周、秦朝 D . 秦朝、东周、三国
  • 20. 以下是某班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的一组图片,由此推测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 秦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B .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蓬勃发展 C . 三国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D . 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的突飞猛进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七上·福田期中) 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是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是关于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考古发现。

    材料二: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的记载。

    内容

    出处

    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

    《史记•夏本纪》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材料三:曾侯乙墓是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在这个古墓出土的青铜礼器中,有一套被称为“九鼎八簋”(如图),它们是祭祀祖先的祭器,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屡屡出现僭越现象。根据文献材料,东周时期随州主要为随国据有,加上随州及其邻近的襄阳、枣阳、安陆、京山以及河南新野等地,曾多次出土曾国有铭铜器;也有人认为曾、随是两个国家,不可等同。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编自《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1. (1) 通过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史前人类已经掌握的技能。请你仿照示例,利用材料一中的后两件文物

      示例: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可以印证河姆渡人会制作农业生产工具。

    2. (2) 根据“孤证不立”的原则,材料二能认定哪些历史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国家最高权力继承制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屡屡出现僭越现象”。你认为要破解“曾随之谜”,应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 22. (2023七上·福田期中) 秦虽然短暂,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请你参加“秦朝兴亡”的主题学习。

    【秦之兴】

    材料一:

    【秦之盛】

    材料二: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

    【秦之亡】

    材料三:至秦……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至于秦始皇,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

    材料四:二世元年七月,发闿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

    ——《史记•陈涉世家》

    【秦之思】

    材料五:秦始皇建立万世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灭了,不过他创建的帝国制度却保存了下来,并延续2000多年。在中国后代史书中,但今天的中国学者却公正地认为他是统一中国的功臣。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请回答:

    1. (1) 通过历史现象之间联系的思考,可以准确、清晰地认识历史,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请将上面思维图中的空格补充完整
    2. (2) 根据材料二图示,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的集中方向。
    3. (3) 从材料三中可以提取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三与材料四之间有何联系?
    4. (4) 你是否同意材料五中“今天的中国学者”的观点?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理由。
  • 23. (2023七上·苏州期中)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崛起与消亡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世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立篇)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巩固篇)

    材料二:如图一

    材料三:如图二、三

    (亡国篇)

    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1. (1) 材料一中“秦王”指的是谁?秦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中的图一思考,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制度并沿用后世?图一中①处设置的官职名称是什么?请写出这个官职的职能。
    3. (3) 材料三中图二和图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什么措施?
    4.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 (5)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秦朝建立与灭亡的认识。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曹操曾在《蒿里行》中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形容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曹操之后的陈寿则在《三国志》中形容曹魏时期“数年中,所在积粟(储存的谷物),仓廪(仓库)皆满”。

    1. (1) 请你为材料一中的图二取一个合适的图名。从中国统一进程的角度,简要概括从图一到图二的演变反映出的时代特征。
    2. (2) 运用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导致材料二中两个时期中原地区出现不同社会状况的原因。
    3. (3) 综合上述材料,阐述你对三国鼎立局面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