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5-01-06 浏览次数: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 11. (2024八下·长兴期末) 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史料一: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并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粒子,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史料二: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粒子被弹了回来。从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史料三: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1. (1) 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统计不同偏转角度的α粒子数量,绘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实验现象的图像是

    2. (2) 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 . 汤姆生、卢瑟福等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 B . 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推翻了汤姆生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所有观点 C . 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 建立模型往往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以使模型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 12. (2024八下·余杭期末) 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相关信息如表。试回答:
    1. (1) 由图可知,原子结构模型中的“●”表示的粒子是
    2. (2) 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中T的化合价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H

      1

      D

      2

      T

      3

  • 13. (2024八下·余杭期末) 为进一步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中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请回答:

    1. (1)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运动,此现象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实心的(填“支持”或“不支持”).
    2. (2) 只有少数靠近结构A附近的α粒子发生了偏转,结构A指的是原子中的,同时说明了结构A与α粒子带电荷(填“同种”或“异种”)。
  • 14. (2024八下·义乌月考)  2023年5月 29 日在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我国宣布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以铁为例,仅月面表层5cm厚的沙土中就含有上亿吨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元素”、“分子”或“原子”),已知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6,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探测还发现月球上有大量可开采的氦-3,它是一种高效的核聚变燃料。而地球上的氦元素主要以氦-4形式存在,这两种原子互为原子。

  • 15. (2024八下·余杭期中) C-14 是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具有放射性,科学家利用C-14来测定古代遗存物的“年龄”。大气中的C-14 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先被植物吸收, 后被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伴随新陈代谢, C-14 就会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 平衡。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其组织内的C-14 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 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余放射性C-14 的含量,再结合其半衰期,就可推断出年 代。请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与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 C-12 原子相比, C-14 原子结构上的不同是不同。
    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A . C-14 原子属于碳元素 B . C-14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4 C . C-14 原子比 C-12 原子的质量大
  • 16. (2024八下·吴兴期中) 甲乙丙三种原子的原子核如图所示,互为同位素原子的是 ,相对原子质量相等的是 。 
  • 17. 如图所示是氕、氘氚三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氕、氘、氚三种原子的核内数相同,数不同,我们把这三种原子称为原子。

  • 18. 用序号回答: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电子⑤离子、⑥原子核、⑦中子、⑧元素中,选择填空。
    1. (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写出3种),其中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构成的。
    2. (2) 元素的种类由数决定。
    3. (3) 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数,故属于同种
三、实验探究题
  • 19. (2024八下·杭州期中) 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

    1. (1) 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1897年,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又提出了“面包模型”,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2. (2)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用带正电的a 粒子轰击金属箔,发 现有如图现象:①大多数 a 粒子能穿透金属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a 粒 子 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部分a 粒子被弹了回来。

      卢瑟福的 a 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现象中,能证明原子核带正电的现象是 (填序 号);通过实验,卢瑟福认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到了中心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 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三个模型中你认为最符合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的是
      1913年,丹麦科学家波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原子结构模型在研究发现中不断改进。

  • 20. (2024八下·杭州期中) 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形成,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 (1) 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存在一种带负电荷的粒子,证明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发现的粒子是
    2. (2) 1911年,卢瑟福等人进行了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核)散射实验,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abcd四条线中,不可能是α粒子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3. (3) 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____。(可多选)
      A . 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 . 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 . 玻尔原子模型的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 . 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