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0-12-23 浏览次数:17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北宋真宗时期,将地处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 合称“川峡四路”或 “四川路”,四川一词由此而来。这一做法(   )
    A . 壮大了地方的割据力量 B . 推动了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C . 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 . 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监管
  • 2. (2020高一上·朝阳月考) 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 .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 .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 3.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

    A .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 中央官制的完善 C . 选官制度的完善 D . 中枢机构的演变
  • 4. (2021高一下·丽水月考)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 5. (2020高二上·天津期中)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    )     
    A . 联邦体制 B . 分权制衡原则 C . 共和制度 D . 主权在民原则
  • 6. (2023高二下·勃利开学考) 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

    A .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 .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 .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 .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 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观察下列图片。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把自己最满意的人选出来了》(1953年钱大钧作)和选民证(1953年)

    ①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    

    ②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表

    ③《共同纲领》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④选举产生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8.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学者李剑鸣说:“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足对雅典民七、罗马共和国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表现在(   )

    ①实行直接民主制

    ②保障人民对政治的参与

    ③实行代议制民主

    ④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9.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古代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下列哪些属于皇帝为了避免“官员败坏帝国事情”而采取的措施是(   )

    ①汉武帝设中朝 ②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度 ③元朝设中书省 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0.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古代罗马政治制度演变示意图。其中①②对应的制度是(   )

    A . 贵族寡头政治  君主政治 B . 民主政治   君主政治 C . 贵族寡头政治  民主政治 D . 君主政治   民主政治
  • 11.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商朝后期,商王“兄终弟及”者占比42%,“父死子继”者占比58%。西周时期改变了这一状况,是因为西周实行了( )
    A . 封建制 B . 井田制 C . 礼乐制 D . 嫡长子继承制
  • 12.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17—19世纪,英、美、法、德先后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其主要共同点是(   )
    A . 议会成员均由选举产生 B . 国家元首均有实权 C . 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 D . 议会均拥有立法权
  • 13.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 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把恶作剧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这说明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关键和核心是(   )
    A .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 . 市民的整体素质 D . 革命的彻底性
  • 14.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19世纪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利,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工人上层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利。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
    A . 逐渐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 . 基本实现了平等代表制原则 C . 与经济基础的发展相适应 D . 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 15.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1834年,英国首相墨尔本在向威廉四世报告工作时指出:不可使外界了解内阁的分歧。某日墨尔本在内阁讨论进口谷物税时说:“是使谷物更贵些?便宜些?还是去稳定谷物价格?我都不在意,但最好我们都要统一口径。”这说明英国(   )
    A . 议会改革推动内阁制完善 B . 内阁奉行集体负责制原则 C . 首相已掌握国家核心权力 D . 民主制度形式化特点明显
  • 16.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1878年,德皇威廉一世连续遭到暗杀。愤怒的伸斯发解散帝国议会,重新选出一批新议员,通过了反社会主义法,禁止社会主义者的一切集会、组织,结社以及各种报刊,也不得接受任何募款指助。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德国(   )
    A . 政治体制具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 B . 行政机构控制 立法机构 C . 代议制民主政体的阶级本性 D . 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潮
  • 1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是君主、上院贵族和下院民主三种政治势力博弈与妥协的结果。下图是其结构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首相是国家元首 B .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首相 C . 国王是政府首脑 D . 内阁全体成员对议会负责
  • 18.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丘吉尔在《英语国家史略》中谈到英国革命时说:这场斗争从来不是专制与共和制的斗争,“一方维护有君主存在的议会制,另一方拥护有议会存在的君主制”。这场斗争的结果是英国(   )

    ①保留传统并进行制度创新 ②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③明确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 ④国王最终“统而不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2024高二下·湛江月考)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

    A .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 20.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从1688年光荣革命至1832年议会改革的144年期间,英国再也没有爆发大的国内战争和动荡。这表明英国此时期(   )
    A . 制度创新是渐进性的 B . 消灭了社会的矛盾 C . 君主立宪制已经完善 D . 国王不再干预政治
  • 21.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①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②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④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2. (2020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
    A . 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B . 使权力制衡关系被打破 C . 剥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 D . 不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 23. (2022高二上·唐河月考) 杰斐逊(1743年—1826年)等美国政治家们提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既实现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又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分权。这一思想在美国制度设计中体现为(   )
    A . 三权分立与联邦制 B . 总统制与两院制 C . 共和制与总统制 D . 三权分立与民主制
  • 24.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图是英国议会、内阁(首相)、英王之间的宪政关系图,据此对英国宪政理解正确的是(   )

    A . 作为虚君的国王是无任何权力的 B . 内阁不必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 C . 首相可以通过议会来掌握立法权 D . 议会所有议员都是由英王任命的
  • 25.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雅典绝大多数官职均任期短暂,一般一年一任,且不得连选连任。据统计,雅典大多数公民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当议事会议员的机会,出任审判员的机会更多。这意味着(   )
    A . 雅典公民具有了较多的参政机会 B . 雅典民主制度缺乏稳定性 C . 雅典的司法独立有了制度的保障 D . 雅典官员选拔具有随意性
  • 26.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改革开放的深化
  • 2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某中学历史教师利用数学坐标轴画了一条不甚精确的曲线图,其反映的是西欧(   )

    A . 王权演变 B . 教权演变 C . 资产阶级力量变化 D . 市民权力变化
  • 28. (2022高二上·张掖开学考) 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   )
    A . 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 . 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 C . 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 . 教会主宰精神世界
  • 29.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的含义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款中,体现“政治是人民所共管”的是(   )
    A .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C .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D .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 30. (2020高二上·苏州开学考) “欧洲的专制制度在它出现的时候,有助于形成民族国家,克服封建分裂的状态。可是到17世纪以后,哪一个国家最早克服专制统治,最早建立新的制度,它就迈出了新的一步,把历史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历史上,是英国远出了新的一步。”“迈出了新的一步”指的是英国(   )
    A . 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 B . 首创责任内阁体制 C . 第一个确立殖民霸权 D . 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 31.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如图是某高中一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

    A . 《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B . 《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 .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 . 《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 32. (2023高二上·盐城期末) 13世纪初,英国贵族、骑士和市民联合起来迫使国王约翰签署《大宪章》,规定不经臣民同意,国王不得在规定的贡款之外征税;由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负责召开会议;国王不得随意侵犯贵族的人身自由等。这些规定体现了(   )
    A . 臣民参与监督王国的政务 B .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 C . 议会与国王实行集体统治 D . 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
  • 33. (2023高二上·横州月考) 19世纪初,英国新掌权者往往竭尽全力排除异己、安插亲信,把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合法”地进行肥缺分赃。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业革命的深化 B . 政党政治的发展 C . 文官制度的确立 D . 国王地位的下降
  • 34. (2020高二上·葫芦岛期中) 陕甘宁边区“三三制”政权建设严格控制共产党员的从政比例,保证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它创造性地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这一政权(   )
    A . 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 B . 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 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权 D .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 35. (2022高一下·广州开学考) 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一个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
    A . 推翻封建专制 B . 赢得民族独立 C . 建立宪政民主 D . 解决民生问题
  • 36. (2021高二下·镇赉县月考) 下列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选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 “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促进民族交融 B . “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激化民族矛盾 C . “班赐冠服”——废除鲜卑文化 D . “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削弱国家对人民的控制
  • 3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据史书记载,经过王安石变法,“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这反映出王安石变法(   )

    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使广大人民安居乐业,连年有余

    ③一定程度缓解了财政危机  ④扭转了北宋与辽作战失利的局面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8. (2023高二上·钦南月考) 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人,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人。这一举措(   )
    A . 体现出“民主协商”的精神 B . 反映出人民代表来源广泛 C . 初步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标志着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 39.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1954年,某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存在,其职能是(   )
    A . 代行人大职能 B . 最高权力机关 C . 最高立法机构 D .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 40.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

    类型

    来源

    生徒

    国家最高学府和地方州县官办学校考试合格者

    乡贡

    自学成才,向州县官府投牒自举并考试合格者

    制举

    皇帝临时下诏选拔的“非常之才”,由内外文武官员举荐者

    A . 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 B . 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C . 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的制度 D . 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 41.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行义闻于乡里”就是在郡国乡里受到舆论好评的人物。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
    A . 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 . 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 . 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 . 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 42.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中国古代为监察和约束官员而设计出了相应的制度。以下官职的设置能体现此目的的是(   )
    A . 秦朝丞相汉朝中书令 B . 秦朝太尉唐朝节度使 C . 秦朝御史大夫宋朝通判 D . 宋朝枢密使明朝殿阁大学士
  • 43. (2022高二上·高密月考) 曹魏建国之初,在地方设立中正官,考察、评议人才。中正由当地出身、“德名俱高”的中央在职官员担任,负责将本地士人状况考评定级,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这一政策(   )
    A . 带有中央集权倾向 B . 阻断世家子弟进入仕途 C . 打破贵族政治特权 D . 完善吏部考核官员程序
  • 44.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明代近80%的进士出身于非进士家族,其中43.34%的进士出身于上三代皆为平民的家庭。清代仍有32%进士出自平民。这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
    A . 提高了基层官员的地位 B . 选拔人才注重实践能力 C . 考试选拔程序更加公正 D . 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 45.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是在针砭哪种选官制度的弊端( )
    A . 察举制 B . 九品中正制 C . 科举制 D . 赐官制
  • 46.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近代“西艺学堂”创办时,需要教授农工商矿各门课的教习,清政府先选拔洋教员,并翻译农工商等书籍,等学生回国后辞退洋员教习,由学习本专业的留学生充任。此材料反映了留学生选官制度的作用在于(   )
    A . 为辛亥革命培养革命人才 B . 取代科举制成为选官制度的途径 C . 担任中央政府各级行政官 D . 解决了新式学堂教师紧缺的问题
  • 47.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美国学者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废科举使这一年成为新旧中国的分水岭。”亲身经历的严复也曾认为“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之废封建、开阡陌”。废除科举制发生于(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清末新政 D . 辛亥革命
  • 48.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彭德尔顿文官法》,规定在文官制度中实行功绩制,以择优录用和考核晋升为基础,并对试用制度、严禁考试作弊作出规定,以保证功绩制的贯彻执行。据此可知这一法案的最大成果是(   )
    A . 打破了政党分肥格局,确立了平等原则 B . 使美国文官制走向成熟 C .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D . 维护了美国联邦的统一
  • 49.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关于当代中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

    ①干部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

    ③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④公务员制度的实行,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50.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2018年新修订的公务员法与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相衔接。这一做法体现的是(   )
    A . 西方文官制度影响到中国公务员制度 B . 中国的干部制度被公务员制度所取代 C . 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得到全方位的实施 D . 进一步扎牢从严管理公务员的制度笼子
二、材料分析题
  • 51.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美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制,国会与总统领导的政府各自分立,由选民分别选出。总统只对人民负责,不向国会负责,国会没有要求政府辞职的权力,也没有将总统免职的权力;国会不向总统负责,总统也没有解散国会的权力。国会与总统彼此独立,没有相互依存关系,更没有从属关系。

    ——摘编自任航《代议制的美国模式论析》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失败固然是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环境所造成,但其本身存在的严重缺陷,乃是导致其失败的根本原因。由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在形式上就缺乏代表性,所以在内客上很难反映各阶层意见,其内客虽然是先进的,但从其形式来看,科学性、民主性均有所欠缺,宪政在一个国家的确立,往往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几千年专制的国家。

    ——音正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缺陷》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建立宪政制度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的标志。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未能在中国实现宪政的原因。
  • 52.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唐到元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北朝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和作用。
    3. (3)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并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三、论述题
  • 53. (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始于隋唐时期,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19世纪中后期,工矿企业大出现,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逐步发展。20世纪初,清政府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度支部、法部、邮传部等新机构。1905年,清政府颁布渝令,规定自次年起停止科举取士制度。1915年,民国政府公布了《文官高等考试令》等法令。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政府除了国防、财政、税收、社会治安等传统事务外,还要管理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新事务。当时国王、贵族仍主导着文官的任用,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下。曾任驻华领事馆翻译的密迪乐提出,英国应该采用中国科举制公开竞争的原则,面向全体国民,实行考试录用官员的制度。1850-1870年间,许多杂志介绍中国科举制选官程序和方法。1855年,英国开始实行文官考试制度,确立考试竞争和择优录用原则。1870年,英国完成了文官制度的改革,实现了从直接任命官职到公开竞争、考试录用的重大转变。

    19世纪以来,英国借鉴中国科举考试制度进行文官选拔制度改革;20世纪初,中国废除科举考试,推行新式教育体制。请评析这一现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