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 出处 |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 《史记·李斯列传》 |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 《汉书·主父偃传》 |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 《封建论》 |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 《藏书》 |
年代 |
案件总数 |
长工案件 |
短工案件 |
|
雍正 |
1721~1740 |
40 |
40 |
19 |
乾隆 |
1741~1760 |
81 |
37 |
44 |
1761~1780 |
93 |
43 |
50 |
|
1781~1800 |
131 |
48 |
83 |
|
嘉庆 |
1801~1820 |
283 |
107 |
176 |
某学者据上表数据得出“乾隆年间农村雇工关系迅速增加”的结论,引起学界的质疑。学界最可能质疑的是( )
地域 |
人数 |
比例(%) |
城市 |
324 |
83.5 |
市镇 |
50 |
12.9 |
农村 |
14 |
3.6 |
项目 |
1937年 |
1938年 |
1939年 |
1940年 |
合计 |
全部岁入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外援 |
77.2 |
51.69 |
85.79 |
70.5 |
82.42 |
其他 |
22.8 |
48.31 |
14.21 |
29.5 |
17.58 |
材料一:近代以前,普通百姓的卫生管理概念十分淡漠,“时疫盛行,死亡相继”。进入近代,西方人在租界设立医院,使用西药与手术等治疗手段,让当时的中国人大开眼界,现代医学、卫生观念在中国生根发芽。近代士绅精英在与西方人接触过程中更加注重公共卫生观念的认同,认为清洁卫生带给他们自豪与强盛的民族心理。1905年,清未新政期间卫生司的设立,意味着全国范围内制度性的卫生行政就此起步。1910年,爆发于东北的东北大鼠疫真正使卫生行政事业和卫生观念深入人心,清政府专门颁布了《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火车防疫章程》等,地方卫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培育了大批医学卫生人才。“卫生”作为现代化、科学化的代名词,逐渐深入到乡村乃至家庭之中。
--摘编自张新冉《中国近代公共卫生观念的兴起》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迫切需要通过树立现代卫生观念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虽然设置了国家、省、地(市)、县等各级卫生机构,但也设置了企事业单位和军队系统的卫生机构,机构重合现象十分严重。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把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作为重点,但人们的卫生观念仅停留在生物医学的层面,并没有实现向以健康生活为目标的转变,由于医疗资源的匮乏,重治疗轻预防的局面成为人们卫生观念进步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部门并未与其他部门相互联系,认为“公共卫生就是卫生部门的事情”,其他行政部门、社区村镇并未把与健康有关的工作提上日程。
--摘编自冯显威、陈曼莉《现代公共卫生的概念特征及发展方向研究》
材料:下面是西方三次科技(工业)革命与同一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简表。
世界 |
中国 |
19世纪40~60年代,英国、法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拓展海外市场 |
中国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爆发 |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 |
中国在很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航天、电子计算机已经走在世界前列;2015年,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材料:明朝初年的赋役制度主要沿袭了前代的赋税制度。在这样的赋役制度下,本应承担较多赋役的地方豪强为了逃避田赋和徭役,便通过勾结地方官员,隐匿人口、伪造文书、修改田则。随着地方贪腐之风日盛,田地被富豪不断兼并,贫苦农民无田却承担重赋,整个国家财政根基受到侵蚀,底层矛盾也不断激化。为应对严峻的社会形势,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有:第一,“赋税合并”,即将徭役跟税收合二为一。第二,“摊派到家”,赋税或徭役直接面向人民。第三,“白银征收”,所有的赋税或徭役均以白银的形式由国家接收。第四,“直收直运”,一切金银均由国家派专人收取。一条鞭法推动中国古代传统的财政税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摘编自王人骏、赵海月《税制改革与社会转型》
材料:斯大林格勒会战后,希特勒为了挽回颓势,调集东线的精锐部队,于1943年7月在苏德战场上发动了第三次夏季攻势,在库尔斯克100多公里长的狭窄地段,以90万兵力,配备了近2700辆坦克,上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实行重点进攻,企图再次夺田战场主动权。由于1943年夏季苏军在兵员和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已占优势,事前又获悉了德国的意图和可能进攻的具体时间,所以不像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那样被迫应战,而是先放行动,调集了133万兵力,3400多辆坦克,近2万门火炮和2100多架飞机,还在后方集中了大量预备队待命。
战役从7月5日开始到8月23日结束。7月12日在普罗霍罗夫卡发生了二战中最大的坦克战,双方投入了约1200辆坦克。德军损失惨重,战役由此转折.苏军经过50天浴血奋战,歼灭德军约12万,坦克师和机械化师约1/3。从此,苏军完全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并展开全线反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