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我与社会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1.1 ...

更新时间:2022-08-06 浏览次数:9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八上·普宁期中) 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正确的是(   )
    A . 远方表姑——地缘关系 B . 工友、校友——业缘关系 C . 我的老板——血缘关系 D . 每天上学路上的公交司机—业缘关系
  • 2.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一些社会话题。下列做法能正确体现感受社会生活的是(   )

    ①社会中的一些假恶丑的现象,让我们对社会失去了信心

    ②义务献血、爱心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温暖了人心

    ③参观科技馆,丰富的科技展品开阔自己的眼界

    ④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2021八上·普宁期中) “成功的途径有数千条,社会为我们铺路指桥。”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个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就可以成就任何事业

    ③个人可以利用社会条件取得成功,创造美好的生活,体现生命价值

    ④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4. (2021八上·龙门期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社会交往形式更加多样。置身于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我们要(    )
    A . 认真努力学习,不用关心国事 B .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C . 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 D . 敢于尝试,寻求刺激
  • 5. (2021八上·双峰期中)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王大叔是邻居。我与王大叔的关系属于( )
    A . 血缘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法律关系
  • 6. (2022·宜昌) 北京冬奥会赛会志愿者共1.9万名,每个志愿岗位散发的微光汇聚成耀眼夺目的光源,为奥运盛会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这说明(    )
    A . 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B . 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 . 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D . 志愿服务给人以精神上的关怀
  • 7. (2021八上·宁明期末) 在家里,我们帮助父母做家务;来到学校,我们虚心听从老师的教导;去商场,我们选购自己心仪的商品……这些体现了(    )
    A . 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同样的社会关系 B . 我们的身份是在不同的社会场所中确定的 C . 我们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为血缘关系 D . 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 8.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青年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誓词,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需要我们(    )
    A . 关注社会发展,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B . 更加担忧国家发展前景 C . 一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做到心无旁骛 D . 主动认识社会
  • 9. (2021八上·紫金期中) “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
    A . 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不可分 B . 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C . 每个人应为社会发展创造财富 D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 10. (2021八上·汝州月考) 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由此可见(   )
    A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C . 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 .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每个个人的努力
  • 11. (2021七上·南山期中) 意大利某洞穴专家曾一个人度过了几年多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后,变得情绪低落,不善与人交谈,丧失了交际能力。这说明了(   )

    ①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我们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精神滋养
    ③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2. (2021八上·阳谷月考) 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这让我们感受到(    )
    A . 学习生活是紧张激烈的 B . 家庭生活是温馨和睦的 C . 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D . 社会实践是富有情趣的
  • 13. (2021八上·义乌期中) 2021年7月20日至28日中午,河南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人员11万人次参与抗洪救灾工作,营救被困人员41055人,转移遇险群众93744人。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这些消防救援人员之间的关系属于(   )
    A . 法律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血缘关系 D . 业缘关系
  • 14. (2021八上·康巴什月考) 我们在社区是居民,在商场是消费者,在学校是学生……这说明(    )
    A . 我们的身份有很多,太复杂了 B . 我们在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C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 . 人被禁锢在不同的身份里
  • 15. (2021八上·三台期中) “全面二孩”政策实行后,小明的家庭里多了一位妹妹。他与妹妹的关系属于(   )
    A . 法律关系 B . 地缘关系 C . 业缘关系 D . 血缘关系
  • 16.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②小新:“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就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动力。”

    ③小武:“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④小贤:“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7. (2021八上·船营期中)   2021年9月1日起,在吉林市15个主要交通路口,团市委联合市交管支队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700余名青年志愿者守护交通安全,用行动默默践行着“与文明同行”。志愿者们的做法启示我们应该(    ) 
    A . 学会亲近社会,自觉服务社会 B . 体验生活变化,领略现代文明 C . 提高文化素养,突出个人发展 D . 强调服务社会,不应获取回报
  • 18. (2021八上·凤县期中)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既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志:“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完全靠自己。”

    ②小新:“一个人有远大的理想,就会给社会的发展注人动力。”

    ③小武:“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积极参与。”

    ④小贤:“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③
  • 19. (2022八下·定远开学考)   2021年12月,一份模拟政协的优秀提案《关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提交至思明区“两会”。这份模拟提案来自双十中学思明分校的学生,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3名“真小孩”开始关注“老小孩”的问题。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学生要将主要精力用于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

    ②我们要在积极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发展和成就自己

    ③我们要把自己当作社会的一份子,积极了解和关注社会

    ④专业领域的事物还是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0. (2021八上·月考) 在我市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宣传手册……。中学生参与此项活动(    )
    A . 是走进社会生活的表现 B . 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C . 说明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D . 是学习科学文化的主要途径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1八上·嘉祥月考) 材料一:从小被狼救取并由狼抚育长大的人类幼童,被称为“狼孩",全世界总共发现了“狼孩”至少有十多个。他们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与狼一样,对人类同样充满危险。日前俄罗斯警方在俄罗斯中部一个山区发现一名“狼孩”,他像狼那样嗥叫,像狼那样吃东西,手指甲和脚趾甲就像狼爪,而且爱咬人。

    材料二:1966年,40岁的意大利洞穴专家蒙培尔开始了“先锋地下实验室"的生活,一年后重返人间的时候,丧失了许多与人交往的能力。

    阅读材料思考:从以上两则材料,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22. (2021八上·渭南月考) (我与社会)

    渭南中学八年级二班黄启卓同学在2020年国庆节假期某一天的生活片段一一

    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黄启卓陪爷爷到人和公园去晨练。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黄启卓和妈妈到家门口的市场买菜。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黄启卓和同学们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

    情景四:晚上7点00分,黄启卓和爸爸一起观看央视《新闻联播》,就今年国庆期间的一系列报道交流的自己看法。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回答:

    1. (1) 黄启卓同学是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
    2. (2)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
  • 23. (2021九上·大竹开学考) 请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一名大学生在演讲中说道:“身处的环境不同,我们所处的社会群体自然就不同。在家里,我们是子女,面对的是父母;在学校,我们是学生,面对的是老师和同学; 在单位,我们是员工,面对的是同事和客户;在路上,我们是行人,面对的是社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约束。我们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身在其中。所以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我们与社会零距离”。
    2. (2)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好地 “与社会零距离”。
  • 24. (2021八上·宁阳月考) 农民种粮食,满足着整个社会的温饱;工人在生产一线奋力工作,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挥洒,为未来社会养育栋梁之材……

    1. (1) 上述材料与图片说明了什么?
    2. (2) 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