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7:诗歌鉴赏(炼字类)

更新时间:2022-08-24 浏览次数:84 类型:一轮复习
一、诗歌鉴赏
  •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秋思

    陆游

    雁阵横空送早寒,白头病叟住江干。风林脱叶山容瘦,霜稻登场野色宽。

    万里关河惊契阔,一尊邻曲话悲欢。书生饿死寻常事,那得重弹贡禹冠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陆游因不得重用辞官闲居山阴期间。②霜稻登场:即晚稻收割后都堆到了晒场上。③ 贡禹冠:即贡禹弹冠。贡禹与王吉友善,汉元帝时,王吉被召任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就把自己的官帽取出,弹去灰尘,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前两联写"秋",境界苍凉,后两联写"思",感情深沉。写景抒情,妙合无垠。 B . 颈联写诗人惊觉与沦陷的国土阔别已久,无奈中只能自斟自饮唱歌解忧。一个"惊"字, 把对别离的感慨写得淋漓尽致。 C . 诗歌借用贡禹弹冠的典故,感叹自己没有机会像贡禹那样重回官场为国效力,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郁闷和不得志的心境。 D . 全诗首句入韵,中间两联对仗工稳;语言苍劲生动,彰显清旷淡远的诗歌风格,充满苍凉的人生感慨。
    2. (2) 请结合全诗,赏析颔联中“瘦”和“宽''二字的表达效果。
  • 2. (2022高一上·开学考) 诗歌鉴赏

    北陂杏花①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②。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③。

    注释:①陂(bēi):池。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原先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止,内心痛楚至极。②占春:占领春光,指包含浓郁春意。③碾作尘:意即备受践踏.

    ①首句中的哪个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势,又写水花相依相亲之态?第二句中“各占春”具体指什么?

    ②本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一感情?

  • 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1) 下面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 . 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 . 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 . 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横二方面着笔。
    2. (2) “百年多病独登台”中“独”字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 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其一)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两句的意思是说,诗人午睡起来本来想读读书,可是又提不起看下去的兴致。 B . 全诗前两句以“一架松阴”“半弓苔”来渲染午睡初起时诗人内心情思的慵倦。 C . 后两句诗中说,诗人掬起泉水想去浇浇芭蕉,却不小心淋湿了玩乐正酣的儿童。 D . 全诗后两句捕捉了特定生活状态下的偶然情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恬静。
    2. (2) 有人说,“戏”与“误”的配合使用在诗歌意境的创造中有突出的效果。请结合诗歌主旨作简要分析。
  • 5. (2022高一下·新疆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 (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本诗是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 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 B . 颈联写诸葛亮一生的功业,赞颂其雄才大略和报国忠心,具有非凡的概括力。 C . 尾联的“英雄”既指诸葛亮,也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具有报国雄心、仰慕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D . 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笔墨酣畅淋漓,感情真挚,充分体现了杜诗奔放飘逸的风格。
    2. (2) 本诗颔联中的“自”“空”二字用得极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 6.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问题。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61年12月

    卜算子 咏梅

     [宋]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 (1) 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2. (2) 请分析毛泽东《卜算子·咏梅》的主要表达技巧。
    3. (3) 请分析这两首词各自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 7. 古代诗歌阅读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思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 , 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这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矩报捷官军收复西京洛阳而作的。当时武矩知均州。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皇帝陵墓在洛阳。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写诗人听到官军收复西京洛阳后欢欣鼓舞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 B . 领联用“千年计”与“一日回”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诗人的自豪感和对敌军的轻蔑鄙视。 C . “疾风雷”,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迅速颁布到西京的情形,流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D .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收复失地的快意,而本诗又含有功业无成的伤感。
    2. (2) 结合全诗,简要赏析“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妙处。
  • 8. 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着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 (1) 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空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经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B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下阕一个“笑”字赋予了梅花人格化的特征,写出了梅花的神韵——既谦逊脱俗又豁达大度,升华了词的艺术境界。 C . 陆游《卜算子·咏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 D . 毛泽东的词表达了词人在险恶的环境下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乐观主义精神。陆游的词借孤高寂寞的梅花表达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操守和高洁的傲骨。
    2. (2) 请简要分析“犹有花枝俏”中“俏”字的表达效果。
  • 9.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

    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 (1) 对上阕第三句(即“不管……宽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既是写实,又是比喻。 B . 诗人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表现了在风浪中搏击的豪迈之情。 C . 诗句抒发了诗人勇敢、无畏的革命激情和斗志。 D . 诗人觉得只有与风浪搏斗才能感到舒畅。
    2. (2) 下列对诗人引用孔子的一句名言所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句话的原意是以流水的一去不复返,比喻时间的流逝,告诫人们,创造美好的事物。 B . 诗人借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和人民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加速建设自己的国家。 C . 这句话在词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D . 孔子的话原来的意思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时光流逝之快。
    3. (3) 在“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句诗里,哪个词用得最富有表现力?为什么?
    4. (4)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读了这两句诗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
  • 10. (2022高一下·绍兴期末)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问题。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其二)

    宋·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空。

    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

    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

    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1. (1) 下列对杜甫的《登岳阳楼》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昔”“今”对照,虚实交错,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 B . 颔联是写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滔天,浩茫无际,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C . 颈联写诗人年老多病,以舟为家,远离亲友,流落在外,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D . 尾联“戎马”,采用比喻手法,指战争;诗人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一贯的忧国忧民的大襟怀。
    2. (2) 两首诗均有一“浮”字,请从炼字角度分别赏析其妙处。
  • 11. (2022高一下·四川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 ​隔山川。

    乍见翻 ​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

    【注释】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1.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上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 . 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翻疑梦”,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 . 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 . 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恋恋不舍,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2. (2) 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 12. (2022高一下·辽宁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寓宁国县圃中桃李杂花盛开感而赋诗(其一)

    李 纲

    春光不为干戈薄,花县纵观桃李开。

    可惜繁华劳剪刻②,莫教风雨便残摧。

    溪山有意相辉映,蜂蝶多情自往来。

    应笑逐臣心似铁,客中扶病亦登台。

    【注释】①此诗约作于 1128 年,作者因力主抗金被贬荆湘。②剪刻:安排。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此时诗人正处于人生低谷,见花而生无限感慨。 B . 首联写诗人纵观花圃中不受战事影响绽放的桃李,顿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C . 二三两联写诗人对眼前盛景充满怜惜,希望风雨不要摧折这一片繁华美好的春景。 D . 诗人“以我观物”,处处见情,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其主观情感表达得更为细腻动人。
    2. (2) 尾联的领词“应笑”意味深长,它领出了尾联内容的转折,又领出了对前文诗意的深化、升华。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13. (2022高二下·江苏月考) 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诗,完成问题。

    逍遥堂会宿二首

    苏辙

    辙幼从子瞻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既仕,将宦游四方,读韦苏州诗至“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恻然感之,乃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故子瞻始为凤翔幕府,留诗为别曰:“夜雨何时听萧瑟?”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复移守胶西,而辙滞留于淮阳、济南,不见者七年。熙宁十年二月,始复会于澶濮之间,相从来徐留百余日。时宿于逍遥堂,追感前约,为二小诗记之。

    其一

    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

    误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

    其二

    秋来东阁凉如水,客去山公醉似泥

    困卧北窗呼不起,风吹松竹雨凄凄。

    【注释】①即徐州,熙宁十年苏轼任徐州知州。

    ②《晋书·山简传》载,山简为襄阳太守时,“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

    1. (1)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首前两句写徐州逍遥堂之景,兄弟二人许久未见,辗转多地,终要会宿逍遥堂。 B . 第一首中的“误喜”有空欢喜之意,此时此刻兄弟虽对床夜语,但分离之日已然不远。 C . 第二首首句中写官舍里夜凉如水,既是真实的感受,也暗示兄弟分开后的孤独、清冷。 D . 第二首次句化用山简嗜酒之典,以此自况,意在表明苏轼离去后,作者只能借酒消愁。
    2. (2) 第一首诗最后一句“不知漂泊在彭城”中“不知”二字意味深长,请简要赏析。
    3. (3) 学者叶嘉莹在古人诗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兴发感动”之说,即诗歌的感动往往缘自大自然的引发。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是如何因风雨而感怀离合之意的。
  • 14. (2022高一下·沙县月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答柳恽①

    吴均

    清晨发陇西 , 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注释】①好友柳恽离职时,吴均回赠此诗。②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③飞狐谷:古代要 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来源县。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二句写朋友清晨从陇西出发,黄昏便到达飞狐谷,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好友行旅 的匆忙。 B . “寒风扫高木”与“无边落木萧萧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秋天的萧瑟,给人以肃 杀之感。 C . “君去”以下四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情形,想到今后与好友再难相见,诗人悲 伤不已。 D . 全诗古朴自然,表现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和离别的伤感,貌似信手写来,却不乏清新劲 拔之气。
    2. (2) 你认为“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中,哪两个字最精炼传神?请简要分析。
  • 15. (2022高二下·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楚州韦中丞箜篌

    [唐]张祜

    千重钩锁撼金铃,万颗真珠泻玉瓶。恰值满堂人欲醉,甲光①才触一时醒。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③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注]①甲光,银甲光芒。银甲,银制指甲,亦名义甲,弹弦乐器时套于指上者。②昭华,驸马王诜(字晋卿)家的侍女。③蕲竹,湖北蕲春县特产,用以制作竹笛、箫管,音质清幽明澈。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祜诗首二句以比喻、拟声的手法,摹写了箜篌的形制状貌与美妙动人的音色。 B . 黄庭坚诗首二句造语新奇,将闻笛时的体验与对乐器和演奏者的想象融为一体。 C . 两首诗的末两句都着眼于听者感受的对比和变化,由此展现出音乐的巨大魅力。 D . 张诗将音乐写出金玉满堂之感,体现了丰腴的情韵,这有别于黄诗的清雅风格。
    2. (2) 有人说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请赏析两首诗中“一时”与“何时”的妙处。
  • 16. (2022高二下·枣庄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 (1) 《客至》一诗的韵脚为(    )
      A . 两个 B . 三个 C . 四个 D . 五个
    2. (2)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 B . 《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浓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C . 《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老友来访的万分喜悦。 D . 《宾至》诗题虽突出“宾”字,但在写法上,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
    3. (3) 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
  • 17. (2022高二下·遂宁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

    (宋)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①;云山摛②锦,朝露漙漙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④,似二陆⑤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释:①耿耿:明亮。②摛(chī):舒展,铺陈。③漙漙(tuán):形容露水多。④长安:代指宋都汴京。⑤二陆:指西晋诗人陆机、陆云兄弟。二人在年轻时入洛阳,以文章为当时士大夫所推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开篇“孤”“青”“野”“残”四字,渲染了旅途中凄清孤寂的环境和心境。 B . “渐”字领起的十六字形成对仗,描写的早行景象宛然在目,极具画面感。 C . 诗人“凭征鞍无语”,“无语”表达出无缘与二陆“共客长安”的怅惘之情。 D . 这首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情感起伏跌宕,层次井然,文思连贯。
    2. (2) 这首词多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对相关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致君尧舜”化用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表达出苏轼兄弟的政治追求。 B . “用舍”两句化用《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C . “但优游卒岁”化用《左传》中的“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表情达意更为简洁。 D . “且斗尊前”化用牛僧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传递的情感相似。
    3. (3)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认为这首词的作者并非苏轼,但多数研究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阐述理由,反驳元好问的观点。
  • 18. (2022高一下·南充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

    刘长卿

    却见同官喜复悲,此生何幸有归期。

    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应该创作于诗人经历贬谪之后从江西回到旧日官舍时。 B . 诗人遇见昔日同僚心情却“喜复悲”,喜旧友重逢,悲归期日短,心情复杂。 C . 颔联运用“空庭”“人稀”等词,写出了官舍的萧条冷清与战争的残酷无情。 D . 诗人最后使用“贾谊谪长沙”的典故,抒发个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感伤。
    2. (2) 颈联“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妙处?
  • 19. (2022高一下·贵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曲子,完成问题。

    游园(选段)

    【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①,没揣②菱花③,偷人半面,迤逗④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注释】①花钿:古代妇女两边的装饰物。②没揣:没料到。③菱花:镜子的代称。④迤逗:勾引。⑤彩云:妇女发髻的美称。

    1. (1) 下列对【皂罗袍】这段曲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写深闭幽闺的少女从未涉迹园林,这次乍进后园,只见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艳丽眩目的春园物态,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叩开了少女的心扉。 B .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两句话突出了良辰美景与赏心乐事之间的矛盾,指出少女黯然的心情与艳丽春光间的不谐,春天的生机强化了她黯然伤感的情怀。 C . 少女因“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情绪跌入低谷之后, 又看到了“云霞翠轩”“烟波画船”,美好的事物始终深刻内嵌于少女的思维深处,心情变好了起来。 D . 此曲表现了少女杜丽娘游园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进而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观念对少女青春的无情摧残。
    2. (2) “晴丝”原指春天柳枝上树虫吐出的细丝在空中飘舞,这其中使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请你说出使用这两个字的妙处。
  • 20. (2022高二下·武威期末) 古代诗歌阅读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注]

    韦庄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注】此诗作于唐末乾宁四年(897年),时昭宗在华州,因东、西川节度使相争,韦庄随右谏议大夫李洵奉诏从华州出发,入川调解。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学士与诗人是同榜进士,友人人朝而诗人人蜀,行程相异,只能赠诗以寄情。 B . 首联从旅途所见写起,万千轮辙蹄印在泥泞的道路上交错,写出纷乱之状。 C . 颔联“送我”呼应题中“见寄”,得知友人仕途顺遂,诗人袒露了欣羡之情。 D . 在这清明和暖的美好时节,诗人却远赴蜀地,这令他倍感凄苦,难以承受。
    2. (2) 颈联中的“活”字,有“活动”和“有生气”两种理解,你更倾向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
  • 21. (2022·红桥模拟) 【第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

    舒州七月十一日雨

    王安石

    行看野气来方勇,卧听秋声落竟悭。

    淅沥未生罗豆水,苍茫空失皖公山。

    火耕又见无遗种,肉食何妨有厚颜!

    巫祝万端曾不救,只疑天赐雨工闲。

    【注释】①皇佑三年(1051),王安石就任舒州通判,正遇天旱,得雨却未能消除干旱,因有此作。②罗豆:河流名,在舒州罗豆镇。③巫祝:巫师。④雨工:雨师,古代传说司降雨之神。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写野外云气弥漫,来势汹汹,满以为会是一场大雨,谁料竟然雨声细小。 B . 颔联写雨声细微,罗豆河水并未见涨,倒是皖公山在细雨笼罩下越发迷蒙。 C . 颈联写百姓辛勤耕种却又将颗粒无收,但这并不妨害官吏们继续寻欢作乐。 D . 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均为前六句写景,后议论,语气峻急,思想深刻。
    2. (2) 结合诗句分析首联中“悭”字的深意。
    3. (3) 诗歌尾联有何“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
  • 22. (2022·和平模拟) 【第II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谢亭送别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许浑                                                                 (唐)贾至

    劳歌①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②。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释】①劳歌:送别歌的代称。②三湘: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1. (1) 对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许诗的第二句写深秋霜林尽染,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离之 悲。 B . 许诗三四句与上文有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远去,诗人没有离开谢亭,一觉酒醒,已是薄暮时分,更觉黯然孤独。 C . 贾诗一二两句既有时间的变换,又有地点的转移,巧妙的呈现宦游之人的漂泊不定。 D . 贾诗用暮春时节的典型意象“柳絮”和“梅花”来写离情别恨,给人一种人生飘忽、聚散难测的感觉。
    2. (2) 赏析《谢亭送别》一诗“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急”字。
    3. (3) 两首诗都写江边送友,你觉得哪首诗的结尾更胜一筹?请结合全诗探究分析。
  • 23. (2022高一下·利辛月考) 诗歌阅读

    与赵冬曦、尹懋、子均登南楼

    张说

    危楼泻洞庭,积水照城隅。

    命驾邀渔火,通家引凤雏。

    山晴红蕊匝,洲晓绿苗铺。

    举目思乡县,春光定不殊。

    [注]①南楼,即岳阳楼。开元三年(715年),张说被贬岳州。在岳期间,张说常与文人好友在南楼宴请唱和。②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联主要写人们的游乐之趣和友情之深:邀上几个好友,荡起几条小船,其乐融融。 B . 第三联以色彩映衬的手法来写景:红蕊环绕,绿苗铺展,显出了周围景色的妖娆多姿。 C . 尾联作者抒发对家乡及岳州的喜爱之情,这与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情感是不同的。 D . 全诗写景空间广阔,由远及近,描写作者与众人登上南楼,从楼上眺望所看到的湖景。
    2. (2) “危楼泻洞庭,积水照城隅”中“泻”“照”两字极有功力,所写景物生动传神,请做简要分析。
  • 24. (2022高二下·邵东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菩萨蛮·舂陵迎阳亭

    (南宋)赵师侠

    西风又老潇湘树。翩翩黄叶辞枝去。斜日淡云笼。溪山烟霭中。危阑闲独倚。縠浪连天际。残角起江城。书空征雁横。

    苏幕遮·怀旧

    (北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①縠浪:波浪。②南宋抗金将领岳飞曾在此兴师北伐。

    1. (1)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菩萨蛮》上阕写亭中所见之景。西风、黄叶、斜阳、溪山、烟霭,构成一幅凄凉、萧瑟、朦胧的秋日黄昏景象。 B . 《苏幕遮》上阕写辽阔多彩的秋景。湛碧的高天、金黄的大地、淼淼秋水、翠色寒烟,壮丽阔远,顿生衰飒悲苦之感。 C . 《菩萨蛮》下阕三、四两句,诗人身处舂陵,见征雁横空,隐约听残角之声,视听结合,更添中原难复的家国愁绪。 D .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借芳草怀远,兴寄离愁,以无情衬出有情,化景物为情思。
    2. (2) “闲独倚”的“闲”与“休独倚”的“休”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词分析。
  • 25. (2022高二下·东方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 ①天宝二年,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②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全诗从送别和入蜀两方面落笔,通篇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景象。 B . 诗歌开头是平静的叙述,与《蜀道难》以饱含激情的感叹句开头的写法迥然不同,“见说”显得很委婉。 C . 诗歌颈联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描绘了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 D . 诗歌中间两联对仗精工严整,颔联语意奇险,颈联描写纤丽,笔力开阖,富于变化。
    2. (2) 简要赏析颔联所描写的意境及这两句诗的“诗眼”。
  • 26. (2022高二下·沂南月考)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释】①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紧靠长江的一座山(此地即谢尚闻袁宏咏史之处)。②谢将军:东晋谢尚,官至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乘月泛江,听到袁宏在船上吟咏自己的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袁宏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声名大著。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联在结构上照应诗题,境界空阔高远,奠定了全诗豪放飘逸的感情基调。 B . 诗人望秋月而思古人,不由得发出高亢的呐喊,呼唤能够赏识自己旷世才华的伯乐。 C . 全诗在“实——虚——实”的交替变化中将眼前景、往古事、胸中意自然地融为一体。 D . 本诗用语清新自然,言近旨远,写景疏朗有致,写情含蓄不露,以景结情,自有神韵。
    2. (2) 清代王士祺评价这首诗“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颔联中的一个“空”字用得极妙,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 27.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B . 五、六两句反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C . 结尾两句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每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 D . 本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
    2. (2) 请结合本诗分析“老鱼跳波瘦蛟舞”一句中“老”和“瘦”二字的妙处。
  • 28. (2022高一下·湘潭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事日荒,民生益困 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任期将满,回京之前所作。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西湖景色之秀美,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B .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湖水澄澈、千山苍翠、明月如珠、早稻新发,如此美景让诗人留恋。 C . 这首诗善用比喻,如颈联写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贴切又新颖。 D . “青罗裙带展新蒲”一句,写在稻田里劳作的少女飘曳的裙带,以少女劳动之美映衬了春日的西湖之美。
    2. (2) 有人评价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请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 29. (2022高二下·安徽月考) 古代诗歌阅读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盖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侧重写景,描摹明媚秀丽的春景和众多游人的欢娱时,先写所见之人,再写所见之景,后写美景中人的活动。 B . “白发戴花君莫笑”写一位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表现了词人对老人的责怪讥讽。 C . “人生何处似尊前”直抒胸臆,既表达了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快乐,又表达了词人人生短暂、失意伤怀的苦闷。 D . 这首词以清丽质朴的语言,描写词人春日载舟颖州西湖上的所见所感。意境疏放清旷,婉曲蕴藉,意言外,别有意趣。
    2. (2) 有人认为“绿杨楼外出秋千”中的“出”字改为“荡”字更好,你认为用哪个字好?为什么?
  • 30. (2022高三下·巴东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完成问题 。

    诉    衷    情 ①

    李清照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蓼插残枝 。  酒醒熏破春睡,梦远不成归 。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  更接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 。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此时词人已举家逃离青州 ,南迁至江宁 。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上片从词人饮酒沉醉写起 ,以,卸妆迟”的细节描写 ,尽显其慵懒倦怠之态 。 B . 熏破”二字 ,从嗅觉角度写出梅香之浓郁 ,并为下文的相关描写作了铺垫 。 C . 下片前三句勾画了一 幅沉寂静谧的月夜图 ,烘托出词人孤单清冷的内心世界 。 D . 梅花虽残犹留余香 ,词人以梅自喻 ,借梅明志 ,表现出坚贞高洁的品质操守 。
    2. (2) 全词虽不着一个,愁”字 ,却处处含愁 ,层层写愁 。  试结合全诗 ,简要说明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