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104 类型:三轮冲刺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2024·罗平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花,是云南一年四季永不谢幕的主角。俯瞰(kàn)云南版图,到处是纷繁美丽、____的“花海”。

    爱花赏花,云南永远有好花。昆明“圆通樱潮”绝美绽放,绯(fēi)红一片;个旧加级寨万亩梨花傲立枝头;高黎贡山大树杜鹃迎春怒放;怒江畔木棉花开得正艳,妩媚动人。

    每年春天,素有“滇西雨屏”美誉的龙陵____,油菜花、木棉花、石斛花等在春日的暖阳下,纷纷露出笑脸,将这个边陲小城____得多姿多彩。阳春三月,罗平百万亩油菜花海惊艳眼球,连片的油菜花,像金黄色的绸缎绵廷在山峦、村寨间。夜晚,抬头是星空,低头是花海,花香萦(yíng)绕,唯美又浪漫。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宽广村的白花开了,花朵挤满枝头,仿佛上了一层春日滤镜,这一时节,集市上人声鼎沸 , 赏花、拾花、吃花成了当地村民的一大乐事。

    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形态各异的花卉摆满摊位,游客们摩肩接踵(chóng),拍照、挑选、打包……一束束来自云南的浪漫先汇集于昆明,再随着五湖四海的游客走向世界各地乃至全国。

    云南独特的地形、气候____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尤其是野生菌,简直可以“睥睨”天下。

    1.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瞰(kàn) B . 绯(fēi) C . 萦(yíng) D . 踵(chóng)
    2.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妩媚 B . 绵廷 C . 人声鼎沸 D . 睥睨
    3.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不二法门  百家争鸣  点缀  孕育 B . 独一无二  百家争鸣  粉饰  酝酿 C . 不二法门  百花争妍  粉饰  酝酿 D . 独一无二  百花争妍  点缀  孕育
    4.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语序不当 B . 句式杂糅 C . 搭配不当 D . 成分残缺
  • 2. (2024·鹰潭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而拍摄的专题片《领航》,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广泛赞誉。该片讴歌了新时代熠熠生辉的群英谱,演绎了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生动画卷。在他们身上,有带着梦想出发、万水千山只等闲的奋斗精神,有击楫中流、舍我其谁的奋斗姿态,有披荆斩棘【甲】风雨泼墨写春秋的奋斗本领【乙】这些新时代的奋斗者,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完成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人生箴言。

    1. (1) 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些新时代的奋斗者,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践行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人生箴言。 B . 这些与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的新时代的奋斗者,践行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人生箴言。 C . 这些新时代的奋斗者,让祖国同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完成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人生箴言。 D . 这些新时代的奋斗者,与时代齐奋进、与祖国同成长,完成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人生箴言。
    2. (2) 文段【甲】 【乙】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C . 、-- D . ,——
  • 3. (2024·贵阳会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 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 .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二、古代诗文阅读
  • 4. (2024·抚州)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人在首联中通过“曾”“每”二字追忆自己与友人往日的深厚情谊。 B . 诗人在颔联中用“浮云”“流水”进行比喻,表达自己对别后生活的感慨。 C . 尾联中作者运用设问的手法,直接抒发自己对眼前准上美景的喜爱之情。 D . 一个“喜”字贯穿全诗:以叙旧之“欢喜”开篇,以对美景之“喜爱”作结。
    2. (2) 请简要分析本诗中“浮云”一词的含义和情感。
  • 5. (2024·重庆市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曹刿请见,毛遂自荐,皆古今奇人也。草茅下士,朝不列,燕不与 , 急国家之难,奋义来前。刿一出而齐师败,遂一出而赵纵合。有此识见,故能鄙夷一切。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遂曰“公等碌碌,不足比数”,直将千古庸流 , 一齐抹倒 , 有志者可以知所自处矣。

    [注]①毛遂:战国人,秦军围赵时,毛遂自荐,促成楚、赵合纵抗秦。②朝不列,燕不与:不能位列朝廷之上,不能参与朝廷宴会,指地位低下。③比数:凑数。④庸流:庸人。⑤抹倒:否定。

    1. (1) 下列文言文句子和成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曹刿请           缝插针 B . 弗敢也   雪上 C . 下视其    如出一 D . 公问其故        弄玄虚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②彼竭我盈,故克之。

    3. (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 选文开头点出“远谋”,后文多次写曹刿的“远谋”,“远谋”二字乃全文“眼目”。 B . “将鼓”“将驰”刻画出庄公的急躁冒进;“未可”“可矣”体现出曹刿对战况的精准把握,表现了他高超的军事才能。 C . 选文将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以突出曹刿爱国、护国的责任感和政治热忱。 D . 全文剪裁合理,笔墨精练,详写战争起因、曹刿言论,略写战争经过、取胜原因。
    4. (4) 曹刿和毛遂皆“古今奇人”,他们“奇”在哪里?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分析。
  • 6. (2024·普宁模拟)  默写古诗文。

    回顾三年的语文学习,古诗词、文言文成了很多同学最喜欢的部分,在它们的洗礼下,我们常常让生活充满了诗意。看到鸟儿在叫,便能想到杜甫因为目睹长安繁华不再,揪心写下“”(杜甫《春望》)。冬日飘雪,落满梨树枝头,便会想起“”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看到千帆竞发,万木争春,又会想到刘禹锡的“”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朝阳升起,山谷昏暗,欧阳修的“”(欧阳修《醉翁亭记》)在我心中出现。夕阳落暮,脑海里又翻腾出马致远的经典结尾“”(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三、现代文阅读
  • 7. (2024·福田模拟) 阅读文章,完成问题。

    说风雅
    赵丽宏

    ①“风雅”这个词最初的源头,大概源于《诗经》吧。风、雅、颂,是《诗经》三部分的名字。风是(1);雅是宫廷乐歌,典雅之乐;颂是祭祀乐歌,就是颂歌。后人取风和雅组成“风雅”这样一个词,这是汉字的奇妙。颂歌并不是人人爱唱,更不是人人爱听的,千百年来,一直如此。所以,“风雅”这个词,绝不会被“风颂”或者“雅颂”替代,这也是人心所向,约定俗成的事情。

    ②何谓风雅?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丰富着这个词的内涵。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识知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羲之聚友兰亭、曲水流觞、斗酒吟诗,李太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古人读书吟诗、下棋抚琴、玩水赏月,都是风雅的举动。

    ③以前有人这样说:“雅士琴棋书画,俗人柴米油盐。”把柴米油盐和风雅对立,其实很没有道理。会琴棋书画的人,怎么离得开柴米油盐呢?没有柴米油盐,连果腹都成问题,哪里有力气去摆弄琴棋书画?是人,都难免世俗,要挡风遮雨住房子,要御寒保暖穿衣服,要吃饭,要喝水,这是做人的基本需要,无法避免的。风雅,似乎是衣食无忧之后的闲情逸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做人的情调。现代人所说的风雅,和古人的风雅在本质上仍然是一脉相承的。

    ④风雅的反义词和对立面应该是粗俗和庸俗。何谓粗俗?何谓庸俗?这是无须多解释的,一切没有修养、没有文化的行为,一切虚伪和夸张,一切损人利己或者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都是粗俗和庸俗。知道粗俗和庸俗是什么,反过来也会对风雅认识得更明晰、更深刻。

    ⑤风雅,和钱财的贫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清贫者,可能以他独特的方式显示出风雅来。烛火下读一卷旧书,陋室里养一盆幽兰,喧嚣中听一首名曲,只要会心用情,都不失为风雅之士。而有些腰缠万贯的富豪,尽管衣冠楚楚,名车代步,挥手问黄金钻石光芒夺目,然而,他们的眉飞色舞和颐指气使却和风雅沾不上一点儿边。

    ⑥风雅是心灵的需要,是精神的寄托,是情感的交流,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寻求。然而,生活中往往有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或参加文化活动,这就有了一个和风雅相关却又相悖的成语---  (2) , 这个成语在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也许超过“风雅”这两个字。

    ⑦风雅与否,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城市,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城市发展如果不考虑文化建设,不考虑提高人的精神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城市再繁华、科技再发达,它也可能是贫瘠的、荒蛮的、落后的。

    (选自《杂文选刊》2023年第12期,有删改)

    1. (1) 将文章两处空白补充完整。
    2. (2) 下列对文言文材料与本文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刘禹锡身居陋室,陶渊明采菊东篱,两人都安贫乐道,体现风雅是一种精神的追求。 B . “风雅是心灵的需要”,苏轼承天寺夜游和密州出猎都缘于心灵所需,都是风雅的。 C . 本文认为一切没有修养的行为都是粗俗,可见陈继儒“不尚虚礼”的行为并不风雅。 D . “闲”并不是无所事事,从张潮列举的举止看,“闲”应理解为本文所说的闲情逸致。
    3. (3) 分析第②段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4. (4) 文章第③段认为风雅和物质不能对立,第⑤段又认为风雅与贫富没有必然关系,两种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5. (5) 《儒林外史》中的王冕和娄三公子,谁的言行举止更符合本文“风雅”的标准?请结合名著内容加以分析。
    6. (6) 有人认为深圳是一座风雅的城市,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阐述理由。
  • 8. (2024·普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信”只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么?不是,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

    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它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甚至我们正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的“小康”这个概念,也是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我们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神到雷锋精神,再到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胎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又在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着再生再造、凝聚升华。

    我们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进行的文化创造。在短短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种体现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方向的文化。

    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的确,我们没有理由不自信!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文化积淀着一个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随着党和国家对青年文化自信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青年逐渐成为弘扬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主体。近期,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也在不断被点燃。

    文化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肯定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自信心和荣誉感,是青年文化自信的表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指出,中国青年一直表现出坚忍不拔、坚定文化自信的品格。五四运动,青年学生率先走上街头,平均年龄仅为28岁的十三位代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青年文化自信不仅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青年长远发展的动力源泉。青年自觉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青年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文化自信关系着青年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培养。青年群体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区分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需要做好前期知识的积累。

    第二,找到兴趣爱好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激发学习动力。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种类更是丰富多彩,这为青年传承传播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青年在选择的过程中,找到与自身专业知识、兴趣爱好相契合的文化形式。例如,福建福州一群“00后”青年传承传统民俗“八家将”舞蹈,其中一位“00后”学习者描述:“虽然学习过程很辛苦,就想把它一直传承下去。”

    第三,青年要善用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传播中华文化魅力。青年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文化传播方式,不仅仅在于传播媒介的应用,还需要建立质量把关意识,传播正能量、展示新风尚,切忌浅显、低俗内容的传播。

    青年文化自信教育同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要贯彻好“大思政课”教学理念,加强对青年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视,创新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引导大学生自觉成为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主体。

    只有青年树立了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袭,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如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未来。

    (王亮《青年应做文化自信的践行者》)

    【材料三】

    1. (1)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两句话可以补充到【材料一】第 (3)段的省略号处作为论据。 B . 【材料一】最后一段引用习近平的话有力地强调了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文化自信。 C . 【材料二】第(5)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道理论证,有力论证了“找到兴趣爱好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激发学习动力”,说服力强。 D . 【材料二】第(3)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2. (2) 认真观察【材料三】,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图画的内容,并写出其意义。
    3. (3) 根据这三则材料,提两条提高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具体建议。
  • 9. (2024·南海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春风里

    王剑冰

    ①我真切感受到了清新的风,温暖的风。我迎着暖阳,整个地浴在了春风里。

    ②一路上见到一个个村庄的名字: “田心”“玉溪”“春湾”“马兰”“塘边”“云浮”……读起来像诗一样。家家门口的春联还红艳艳的:“一年好景随春到,四季财源顺意来”“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农村富裕春意满,社会和谐画图新”……

    ③清早,有的人家房门还没有打开。高高的篱笆上开着一朵朵花,在阳光里是那么艳丽,像女孩头上的发簪。

    ④这里是岭南,群山层层叠叠,忽远忽近。山形有的直立挺拔、豪气雄壮,有的圆润起伏、阴柔秀巧。山头长着高高的树,树干细而长,在春晖中像女子长长的睫毛。一个个村子都不大,粉墙黛瓦错落其间,鸟儿扇动着羽翅在上空掠过。

    ⑤有人早早地起来,蹚乱了一滩露水,来到水田里弯着腰忙碌着。水田刚栽上秧苗,一畦畦泛着青绿。阡陌交错的地块,此时还显得稀疏,再有一场细雨,便会陡然间变得浓绿。

    ⑥日头渐渐升高,总能在田间地头见到幼童。大人在田里忙着,孩子们在一旁自在地玩耍——迎着春风丽日, 沉浸于鲜花野草带来的乐趣。

    ①粉色、黄色的喇叭花,这里延,那里展,吹响了山间的早晨

    ②不过几天时间,油菜花就扎起了嫩黄的小辫儿,在这个微雨绵绵的早晨跳荡。只是还没有看到蜜蜂,蜜蜂一定在赶来的路上。再远再深的香,也是藏不住的。

    ③阳光从云隙里倾泻而出,洒到哪里,哪里就显得更加明丽。凤尾竹开着美丽的屏,一条小路就从一扇扇屏中穿过。

    ④有一种花,中间白,四围粉,花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一朵一朵地形成了阵势。它的叶子飘散着类似薄荷的清香,似可用来炖煮鸡汤。三角梅疯了一般地长,挤在芦丛中,花瓣像纸做的一样,风一吹,满地飘。

    ⑤绿柳如一个个村女,刚濯洗过,在高高的山岗上迎着风。几位身着艳丽服装的女子在山岗的花丛里说说笑笑,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人。

    迎面而来的,不知是细雨还是风,一抹脸,润润滑滑的。在这样的天气里走动,让人心生愉悦。

    ⑦南方水多,水是南方的标配。一条溪水,仿佛从山洞里铆足了劲喷出,咕嘟嘟地冒着水泡,迅疾而自在地流淌。远远地见一股波浪奔涌而来,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大群憨态可掬的鸭子,令人莞尔。

    ①进入一个古镇,正逢圩日。赶圩的有老有少,热闹非凡。一个年轻女子站在家门前望着车水马龙的街市,笑盈盈的。她身后的房屋是新的,身上穿的衣服是新的。房屋前各种农具井然,庭院纤尘不染,竹竿上晾着新洗的衣裳,门口贴着新春的愿景。

    ②突然,鞭炮炸响,一座新校舍正在举行落成典礼。大人孩子围拢在一处,欢笑着。也有老人拄着拐棍来看热闹,露着缺牙的口,眼睛笑成了缝。

    ③镇子有古香古色的建筑,也建起一个个现代的农产品加工厂、竹雕厂、草编厂、鞋袜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其间忙碌着,同他们聊了几句,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阳光和自信。每个人的身体里,似乎都住着一只鸟儿,在明媚的春天里,自由而欢快地飞翔。

    ④想起古镇的驿道与渡口,千百年来人们的挣扎与艰难,早已成了旧梦。

    ⑤三月的节日里,山里人会围在一起,跳起古老的舞蹈,迎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每一户人家的院落,都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他们端着自酿的米酒,一碗碗地劝你喝。

    他们的话语我听不太懂,音调婉转,像动听的歌。看到一种不曾见过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他们告诉我,这种鱼只有在很亲切的水中才能活。我问,什么样的水才能让鱼感到亲切?原来是清澈。大家都笑了。

    ⑦傍晚,学校放学了,一队队孩子从校园里走出来,校服热烈的红顺着一条条小径,遍布古镇的各个角落。动听的儿歌不时响起,在春风里久久回荡。

    (有删改)

    1. (1) 读完文章,小语和小文就其语言之美展开一番讨论。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好作家首先是语言大师。“粉色、黄色的喇叭花,这里延,那里展,吹响了山间的早晨”中用“延”“展”“吹响”等词语① (写景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遍野喇叭花开的景象,让原本静态的景物顿时有了生机勃勃之感。

      小文:“凤尾竹开着美丽的屏,一条小路就从一扇扇屏中穿过”和上句异曲同工。

      小语:说到“异曲同工”,我发现“迎面而来的,不知是细雨还是风,一抹脸,润润滑滑的”和朱自清的《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都调动了②(感官),来表现春风或春雨的轻柔。

      小文:文章有些句子的词语也特别有表现力,例如“一条溪水,仿佛从山洞里铆足了劲喷出,咕嘟嘟地冒着水泡,迅疾而自在地流淌”中③ (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 (2) 作者曾说:“得把一篇文章写得有看头,有意思,有意思了自然会产生意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三部分画线段的“有意思”和“有意义”。
    3. (3) 阅读关于“蒙太奇”的知识卡片,参照示例,分析文中蒙太奇手法的效果。

      蒙太奇手法

      定义

      蒙太奇是指把许多不同的画面(镜头),按照艺术的构思,有机地剪辑、组合在一起,形成张驰、快慢的节奏与和谐统一的整体的艺术方法。

      蒙太奇,并非电影艺术所独有,其它艺术样式也经常借鉴蒙太奇来丰富自己的表现技巧。

      示例

      马致远的《秋思》运用蒙太奇手法, 将“枯藤”“昏鸦”“夕阳”等意象组合成为老鸦晚归图、乡村田园图、游子羁旅图,表现出超越画面具体内容的萧索悲凉之感, 将独处异乡的游子内心那种无限孤独、寂寞、悲戚之情发挥到极致。

    4. (4) 作者的散文集《一种风光百样栽》有以下专辑,本文归入哪个专辑最适合?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①山河远阔   ②漫步怀古   ③盛景如画

  • 10. (2024·普宁模拟)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问题

    小波同学打算在校园公众号上对班级读书节活动进行专栏推送。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往期推送


    标题——谁是你心中的最美少年?

    候选人:

    A. 红小鬼《红星照耀中国》

    B. 少年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D. 王冕《儒林外史》

    他们是名著中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少年, 请从以上四位候选人中推荐一位,并结合名著中的相关情节说说你的推荐理由。

    快来参与吧!

    ——

    本期构想

    标题——捡拾时光的“花瓣”

    *小编有话说:

    “朝花”既指早晨的鲜花,更象征了鲁迅对少年时光的美好回忆。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走进少年鲁迅的世界。

    *书评素材:

    示例: 我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捡拾到了落下的花瓣,少年鲁迅在百草园找蜈蚣斑蝥,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我认识到了一个热爱自然、天真烂漫的少年。

    仿写: ____

    1. (1) 任务一:请你根据相关要求,参与“往期推送”中的最美少年推荐活动。
    2. (2) 任务二:请仿照“本期构想”中所给的示例,选取《朝花夕拾》中的其他篇目撰写一则书评素材。
四、写作题
  • 11. (2024·芙蓉模拟)  写作

    芙蓉幸福中学发现不少学生对阅读名著有畏难心理,为此语文老师拟定了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

    写作任务单

    现实问题:部分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有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阅读名著。

    写作目标:激发初中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写作要求:

    以下两种写作形式,任选一种完成:①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真实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读者受到启迪。

    ②“一觉醒来,我竟然变成了《XXX》中的XX!(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请以此为情境,想象一个故事,让读者受到启迪。能对问题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