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初中历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更新时间:2024-11-29 浏览次数: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5七上·阳山月考) 下表整理自史书对传说中的炎帝后裔的相关记载。据此推知,炎帝后裔部落当时(   )

    炎帝后裔

    功绩

    烈山氏

    以善于烧山种田而闻名

    烈山氏子“柱”

    被尊奉为谷物之神一一稷

    共工氏

    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

    共工氏子“后土”

    被尊奉为土地之神一一社

    A .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B . 最先过上定居生活 C . 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D . 最早人工种植谷物
  • 2. (2025七上·阳山月考) 下图是发现于陕西临潼的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该图反映出姜寨文明的特征是(   )

    A . 种植水稻,兼有饲养家畜 B . 刀耕火种,形成早期文明 C . 精耕细作,形成农业文明 D . 定居生活,形成原始聚落
  • 3. (2024七上·衡阳期中) 2024年甲辰年清明公祭黄帝典礼于4月4日上午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隆重举行,今年的公祭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为主题。我们之所以祭祀黄帝,主要是因为他(     )
    A . 发明了文字 B . 曾打败过炎帝和蚩尤 C .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 4. (2024七上·启东期中) 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还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这些举措(     )
    A . 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 B .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制约 C . 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 D . 延续了汉初“无为而治”思想
  • 5. (2024七上·溧阳期中) 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
    A . 和平稳定 B . 争霸兼并 C . 经济发展 D . 文化繁荣
  • 6. (2024七上·溧阳期中) 考古发现,山顶洞人已产生一定的葬俗,人骨周围散布有赤铁矿粉末,并有许多装饰品。由此推知山顶洞人(     )
    A . 已掌握钻木取火技术 B . 有一定的审美意识 C . 能够用皮毛缝制衣服 D . 仍在使用打制石器
  • 7. (2024七上·龙马潭期中)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 . 青铜制造业发展 B . 铁犁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C . 步兵成为军队主体 D .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 8. (2024七上·佳木斯期中) 观察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处应该是(     )

    西周

    东周

    秦朝

    西汉

    春秋

    A . 夏朝 B . 商朝 C . 战国 D . 东汉
  • 9. (2024七上·南通期中)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 郑国渠的兴修 B . 都江堰的建成 C . 灵渠的开通 D . 驰道的修筑
  • 10. (2024七上·朝阳期中) 春秋时期,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这一变化促进了(     )
    A . 民族差异的消失 B . 农耕文明的收缩 C . 国家制度的确立 D . 华夏认同的形成
  • 11. (2024七上·南通期中) 如图是东汉《扁鹊行医画像石拓片》局部图。图中人首鸟身的扁鹊侧面站立,正在为病人针灸,扁鹊左手执针,右手把住病人的右手诊脉,病人身后尚有两人等待医治。这幅拓片体现出扁鹊(     )

    A . 使用切脉诊法治疗病人 B . 会尝百草认识治病药物 C . 主张治疗疾病顺乎自然 D . 强调人体血脉循行情况
  • 12. (2024七上·吉林期中) 他是我国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塑、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
    A . 屈原 B . 炎帝 C . 黄帝 D . 扁鹊
  • 13. (2024七上·南京期中) 【传统文化·中医学】这部医学著作在战国时期问世,总结了当时的医学经验,主张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要对症下药,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医学著作是(     )
    A . 《诗经》 B . 《道德经》 C . 《春秋》 D . 《黄帝内经》
  • 14. (2024七上·伊春期中) 下列对秦朝修筑的长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它是抵御匈奴的著名城防 B . 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C .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山海关 D . 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 15. 东晋时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往来贸易。南朝时对日本和朝鲜 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 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当时海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晋朝完成全国统一 B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 .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16. 有学者推算,从公元156年到281年,全国人口约减少了3390万,平均每年减少超27万。这一时期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B . 政局动荡,战事频繁 C . 自然条件,逐渐恶劣 D .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 17. (2024七上·黄埔期末) 史实指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曹魏兴修水利,制成提水工具翻车 B . 三国时期的局部统一,是历史进步 C . 蜀汉实施“南抚夷越”的民族政策 D . 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
  •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入中原的民族纷纷宣称自己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如建立北魏政权的拓跋鲜卑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此举旨在(  )
    A . 开发南方地区 B . 发展商品经济 C . 佐证政权合法 D . 完善礼仪制度
  • 19. 西汉中期至西晋,中原王朝先后允许已归附的匈奴、鲜卑人内迁到陕北、晋北等长城一带,羌人、氐人内迁到关中地区聚居。这一做法(  )
    A . 加快了国家大一统的出现 B . 导致了民族危机的加重 C . 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D . 促进了分封制度的强化
  • 20. 晋武帝实现全国统一后“日益骄侈,荒淫怠政,后宫姬妾过万”。大臣石崇与国舅王恺斗富,穷极珍异,骇人听闻。上述材料反映出西晋(  )
    A . 宗室诸王势力强大 B . 统治集团奢侈腐化 C . 中原汉族意欲南迁 D . 社会生产严重破坏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4七上·衡阳期中) 发现历史的规律。唯物史现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生动的诠释了这一规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广开良田,奖励耕战.....这虽然不是古代治理国家的方法,但还是因为抓住了农业这个本业,是邻国倾覆,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了,在诸侯国中称雄。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它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呈现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2. (2) 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4. (4) 历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现象称为什么?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什么影响?
  • 22. (2024七上·苏州期中)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二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类别

    措施

    影响

    经济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文化

    统一文字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军事

    B

    巩固边疆

    材料三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材料赞赏了他的什么功绩?
    2. (2) 分别列举材料二中A、B两处秦朝巩固统一的举措。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的性质,并指出我国从战国到秦朝历史发展的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