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好望角 | 经地中海 | |
胡椒 | 100万—200万磅 | 300万—400万磅 |
丁香、靛蓝、肉豆蔻等 | 35万—65万磅 | 70万—100万磅 |
1864年 | 法国的巴斯德发现食物败由微生物引起,发明了罐藏的原理,并制定了头生产工艺传至世界各地 |
1913年 | 美国发明了第一台压式电冰箱,主要用于食物保鲜,保鲜食品被人们越来越多食用, |
1958年 | 安藤百福结合传统面条和拉面,经过脱水处理,发明了方便面。其后,又逐步推出调料单独包装的方便面,并于1971年发明杯装方便面 |
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 3、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①灵渠沟通了湘水和长江两大水系
②英国米迪运河开辟了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
③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
④20世纪70年代开始,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
材料一:儒家认为,在自然变化未萌之先加以引导,在自然变化既成之后注意适应,做到天不违人,人亦不违天,即天、人相互协调。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理想,亦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路。春秋时代有"三事"之说∶"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生活丰厚,器用便利,然后端正德行加以节制,"三事"之说兼重物质生活和精神,是比较全面的观点。从历史看,中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为丰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从世界看,中国文化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发展过程中,虽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世界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类型。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西方文化自希腊以来,大体上是建筑在商业上的,强调物质的文明。盖商业文明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因而为流动的、进取的,遂有强烈之战胜征服欲。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求民主,此乃与其战胜征服之要求相呼应。其文化,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材料一:世界人口格局由此得以调整和重组,在新旧大陆之间益趋均衡。世界范围的人口迁徙,有助于形成广泛的物质和文化交流,缩短不同地区人类集团间的发展差距,也有利于新的民族和文化融合。
——沈坚《地理大发现后流向新大陆的移民潮》
材料二:欧洲人的发现不仅导致新的全球性的视野,还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的分布,打破了1500年以前世界范围内的种族隔离。而这种人类诸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
——斯塔夫里阿若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明朝后期,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后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摘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材料一: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的世界是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西欧和日本商人用白银购买中国的生丝与丝织品、瓷器、茶叶、蔗糖,西欧商人把东南亚香料等产品输往中国,这成为当时东亚乃至世界主要国际贸易模式。由于中国“银荒”,福建海商携中国商品蜂拥至马尼拉,交换墨西哥白银。基督教以澳门等地为据点,形成网状基督教文化圈,引入西方商贸习惯、通用语言、技术知识等。对于明朝来说,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西方强权威胁着中国的国家安全,开始动摇中华朝贡体系为基础的东亚国际秩序。晚明(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中叶)中国所遇到的危机并非偶然,而是世界史“17世纪总危机”的一部分。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材料二: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许可后,澳门的转口贸易把中国卷入全球贸易网络之中,使中国经济首次面对全球经济的新格局,晚明历史大变局的帷幕慢慢揭开。西班牙人的东来,大大拓展了历史大变局的深度与广度。稍后来到远东的荷兰人,建立了统一的“联合东印度公司”。西欧列强及其殖民地无法用香料等初级产品与中国工艺精良的高级商品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西方学者将其概括为“丝—银”对流。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刺激了太湖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机制日益完备。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