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文言...

更新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85 类型:复习试卷
一、翻译
二、文言文阅读
  • 4. (2022七上·丰南月考) 阅读下面文官文,按要求回答小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乙】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乘轩冕:穿着礼服,坐着有围棚的车。②废书:放下书。

    1. (1) 解释句中加点字。

      陈太丘与友

      太丘舍

      而去

      宁读如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3) 本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那些品行?甲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4. (4) 乙文中的华歆其实是一位善始善终,德行不错的名士,但这篇短文中管宁却不愿意和他交朋友,你能站在管宁的角度说说“割席”原因吗?你在同学中选择朋友有标准和原则吗?请说出1-2条。
  • 5. (2020七上·慈溪期中) 文言古诗文阅读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

    [乙]戴安道①既厉操②东山,而其兄③欲建式遏④之功。谢太傅曰:“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戴曰:“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戴安道:人名,即戴逵。②厉操:磨炼情操,使情操高尚,指隐居。③其兄:指戴逯。④式遏:指阻止害民之事,保卫国家。

    1. (1)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或短语。

      ①寒雪日内.集.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家.弟.不改其乐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个句子。

      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卿兄弟志业,何其太殊

    3. (3) 下面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具有语言简练词意隽永的特点,[甲]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乙]文则没有。 B . [甲]文先交代咏雪的背景,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层次分明;[乙]文则先叙事,然后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的性格。 C . [甲]文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和家庭文化生活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乙]文则通过简短的对话,展示了两人不同的志向。 D . [甲][乙]两文在写法上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刻画人物都运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
    4. (4) [甲]文中太傅为什么“大笑乐”?
    5. (5) [乙]文中“下官不堪其忧,家弟不改其乐”,这表明了戴安道、戴逯这兄弟二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 6. (2022七上·长顺月考) 古诗文阅读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 , 为诸生 , 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

    “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汉书·范式列传》)

    [注]① 太学:古代的大学。②诸生:指学生。③ 孺子:这里指元伯的母亲。④克:约定。

    ⑤馔:饭食。⑥审:确实。⑦乖违:做事不合情理。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游太学        少:年轻时 B . 请设馔以候   之:指范式 C . , 当为尔酝    酒    然:这样,那样 D . 元伯以白母    具:具有
    2. (2) 在张邵眼中,范式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联系实际,谈谈本文给你怎样的做人启示。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雪纷纷何所似    元伯具以 B . 陈太丘与友期行,日中   后方至 C . 无可奉    二人并归乡里 D . 累累   巨卿
  • 7. (2022七上·黄冈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1.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于南方

      ②席而

      角入口

      ④此强不知以为知也

    2. (2) 用“I”给画线句断句。(断两处)

      我 非 不 知 并 壳 者 欲 以 去 热 也。

    3. (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4. (4)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 8. (2022七上·郑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 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

    【注释】①文侯: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罢:取消。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与人期.行

      ②相委.而去

    2. (2)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语段【甲】中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好一起出行,约定在中午时分,时间过了朋友却没有到,   陈太丘便离开了。 B . 语段【甲】中面对客人对父亲的无理指责,年幼的陈元方淡定自若,据理反驳,让客人羞愧难当。 C . 语段【乙】中魏文侯同管理山泽的官员约定了打猎的时间,后来因为下雨,最终没有赴约。 D . 从选材角度看,语段【甲】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语段【乙】选取的是魏文侯守信的正面例子。
    4. (4) 语段【甲】和语段【乙】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联系文章内容和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 9. (2022七上·建湖月考)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做,实践。③绥:安,安抚。④恣:放纵、无拘束,这里指顺从。⑤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⑥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太丘

      ②下车

      ③孤卿父

      ④周公不孔子

    2.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方入门不顾。

      ②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 (3) 下列“而”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组是(   )

      例句:相委

      A . 为人谋不忠乎?     不义富且贵 B . 三十立         久益敬 C . 博学笃志        切问近思 D . 时习之        择其善者从之
    4. (4) 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断2处。

      强 者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5. (5) 理解文章内容填空。

      甲文中的友人所以“惭”是因为他“”和“”,甲文中元方显示出了一个7岁儿童“”的性格,而乙文中的元方则比其4年前更加成熟,表现了他“”的性格。

  • 10. (2022七上·建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陈元方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绥:安抚、说服;恣:令,让。周旋动静:时间相隔遥远。

    1. (1) 翻译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去后

      ②太丘舍

      为邺令

      ④周公不孔子

    2. (2)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而去/以重任 B . 元方入门不/瞻前 C . 久而敬/精求精 D . 卿父?/一言而为天下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4. (4) 甲、乙两文中面对客人,元方的表现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呢?
  • 11. (2022七上·福建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①淮上:即淮水上,这里指战场上。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

      ②撒盐空中可拟        差:

      ③谢玄淮上信              至:

      ④看竟                  书: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俄而:

      ⑥友人惭,下车之          引:

      ⑦太丘舍 , 去后乃至        去:

      ⑧与人行,相委而去        期: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B .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C .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D . 俄而/谢玄淮/上信至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小儿辈大破贼。

    4. (4) 【甲】【乙】两则选文均出自《世说新语》,请根据内容,分别推断甲、乙两文出自《言语》《方正》《雅量》中的哪一篇,并阐述理由。

      【小贴士】

      《世说新语•言语》:记述了魏晋时人在各种语言环境中,说的得体、巧妙的话。

      《世说新语•方正》:记述了魏晋时人表现出的行为、品性的正直。

      《世说新语•雅量》:记述了魏晋时代的名士表现出来的潇洒举止和处变不惊的气度。

      【甲】文出自,理由:

      【乙】文出自,理由:

  • 12. (2022七上·余杭月考) 文言文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 , 公欣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奕以醇酒罚之,至过醉而犹未。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绔,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邪?”遂遣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儿。”

    [注释]①太傅:指谢安,丙文中的“谢公”也指谢安。②容:脸上的神情或气色。③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1. (1)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俄而雪

      ③犹未

      ④阿奴欲放

      ⑤我常自

    2. (2) 下列句子或词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公欣曰            焕一新 B . 风起              材施教 C . 至过醉而犹未已    去后 D . 遂遣之              下车引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

    4. (4) 结合三则材料,说说谢安是个怎样的人。
  • 13. (2022七上·月考) 文言文阅读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所以败之,乃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佁然:静止貌。③褫(chǐ):剥去,脱下。

    1. (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君与家君日中     期:约定 B . 下车之           引:拉,牵拉 C . 所以败之         思:思考,想 D . 茅栗以往       袖:袖子
    2.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 B .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 C .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 D .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左右皆蹈节
    3.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甲、乙两文中元方、巴童凭借聪明机智,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共同点是态度强硬。 B . 甲文中,元方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这也能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C . 乙文由猴子联想到军队,在“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是“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D . 乙文告诉我们以财务引诱人效力,无异于鼓励人抢劫,见了财务就争先恐后的抢夺,就与猴子为了食物互相抢夺无异。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 14. (2022七上·滨海月考)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识李》)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诸〕众多,一些,这些。③〔游〕玩耍。④〔子〕果实。⑤〔折枝〕压弯了树枝。⑥〔竞〕争着。 ⑦〔走〕跑。⑧〔信然〕的确是这样。

    1. (1) 解释下面划画线字的意思:

      俄而雪 ( )

      撒盐空中可拟( )

      与诸小儿游( )

      戎不动( )

    2.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3. (3) 下列“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 左将军王凝妻也 B . , 信然 C . 学而时习 D . 者不如好之者
    4. (4) 【甲】文中“兄女”回答好在哪里?【乙】文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 1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的任务。

    【诗词溯源】

    (一)

        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诗·齐风·还》)

        子系中山狼 , 得志便猖狂。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

    (曹雪芹《红楼梦》)

    【注释】①揖:拱手行礼。  ②臧:善,好。这里指狩猎技艺高超。  ③中山狼:形容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出自东郭先生误救中山上的一只狼,却险些被狼所吞的典故。

    【又见聊斋】

    (二)毛大福(节选)

    〔清〕蒲松龄

        太行毛大福,疡医也。一日,行术归,道遇一狼,吐裹物,蹲道左。毛拾视,则布裹金饰数事。方怪异间,狼前欢跃,略曳袍服,即去。毛行,又曳之。察其意不恶,因从之去。未几,至穴,见一狼病卧,视顶上有巨疮,溃腐生蛆。毛悟其意,拨剔净尽,敷药如法,乃行。日既晚,狼遥送之。行三四里,又遇数狼,咆哮相侵,惧甚。前狼急入其群,若相告语,众狼悉散去。毛乃归。

        昔一稳婆出归,遇一狼阻道,牵衣若欲召之。乃从去,见雌狼方娩不下。妪为用力按捺,产下放归。明日,狼衔鹿肉置其家以报之。可知此事从来多有。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疡(yáng)医:指治疗疮伤的外科医生。  ②事:量词,件。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并列举课文中含有与之义项相同的词语的句子。

      并驱从两狼兮  例句:

      怪异间  例句:

      ③因之去  例句:

      ④产下放  例句:

      ⑤则布裹金  例句:

    2. (2) 课文和《毛大福》都以议论结尾,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谈谈对《毛大福》结尾段中“可知此事从来多有”的理解。
    3. (3) 有评论家认为,在文学作品中,狼的意象十分复杂,有英雄与恶魔的两个对立面。狼的意象的出现有人的主观因素,人对狼有仇恨,也有崇拜,其象征意义也一直在转换。试结合课文和上述材料,从下面的形象中选择两例,来谈谈狼的形象。

      A.“屠户”狼  B.“中山狼”  C.“毛大福”狼  D.“稳婆”狼

  • 16. (2022七上·宣城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①素:白色。②缁(zī):黑色。③子:你。④犹是:像这样。⑤向者:刚才。⑥使:假使,假如。⑦岂:怎么,难道。⑧无:通“毋”,不。

    1. (1) 下面都是“扑”的解释,在“杨布怒,将扑之。”中的“扑”的意思是    (   )。
      A . 击,打。 B . 通“仆”。倾覆,倒下。 C . 刑具名。用以鞭挞。 D . 拂,轻轻地擦。
    2. (2) 联系上下文,说说“衣素衣而出”句子中两个“衣”分别是什么意思。(    )

      ①衣服        ②覆盖        ③穿(衣服)

      A . ①② B . ②① C . ③① D . ①③
    3. (3) 用“/”标出下句的朗读停顿,停顿两次。

      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

    4. (4) 杨布为什么要打狗?(    )
      A . 衣素衣而出。 B . 衣缁衣而反。 C .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 D . 其狗不知,迎而吠之。
    5. (5) 这篇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你认为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
      A . 杨布一身衣服变了,首先要从狗的身上找原因,狗是不认识他的。 B . 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按看到的现象作出反应是没错的。 C . 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应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别人。 D . 遭遇别人的不友好时应设身处地,责怪别人的同时也要反躬自问。
  • 17. (2022七上·江油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铁杵磨成针》,回答问题。

    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 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①媪(ǎo):年老的妇人。②杵(chǔ):棒槌。③卒业:完成学业。

    1. (1) 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①弃        ②磨铁杵:

      作针:      ④卒业: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②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3. (3)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 18. (2022七上·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一)

    王长豫①幼便和令②,丞相爱恣③甚笃。每共围棋,丞相欲举行④,长豫按指不听。丞相笑曰:“讵得尔⑤?相与似有瓜葛⑥。“

    [注]①王长豫:王悦,字长豫,是丞相王导的儿子。②和令:温顺善良。③爱恣:溺爱。④举行:举起手走棋。⑤讵得尔:怎么能够这样。⑥瓜葛:指二人有亲戚关系。

    (二)

    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①之孝。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②嗔。长豫与丞相语,以慎密为端③。丞相还台④,及行,未尝不送至车后。与曹夫人⑤并当⑥箱箧。长豫亡后,丞相还台,登车后,哭至台门。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注]①色养:指能和颜悦色地奉养父母。②敬豫:王恬,字敬豫,王导次子。厌学尚武,诞傲不拘礼法,不为王导所重。③端:首要的。④台:指王导的官署。⑤曹夫人:王导之妻。⑥并当:收拾;料理。

    1. (1) 根据下面两种方法,对文中加点的字进行解释。

      (联系课内)我们曾经学习过的《论语》“博学而笃志”中“笃”的意思是,表示程度,所以“丞相爱恣甚笃”中“笃”的意思是

      (查找字典)经过查找字典,我们发现文中“恒以慎密为端”和“恒与曹夫人并当箱篋”中的“恒”的意思是字典解释:①永久;持久。②恒心。③平常;经常。④姓。(填序号)。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丞相笑曰:“讵得尔?相与似有瓜葛。”

      理解:王导看到长豫阻拦自己下棋,用“我们彼此之间还有点亲戚关系吧”指责长豫,表达了王导内心的愤怒。

      B . 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嗔。

      理解:王导看见长豫就开心,看见敬豫就生气批评,用对比的方法体现出王导对长豫的喜爱。

    3. (3) 请你仿照上面的示例,为下面的句子写上你的理解。

      曹夫人作簏,封而不忍开。

      理解:

    4. (4) 有人根据两篇文章提出了质疑,请联系原文情节谈谈你的看法。

      选文(二)中说王长豫“为人谨顺”,但是选文(一)中长豫与父亲下围棋,父亲要下棋时他却“按指不听”,不让父亲下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 19.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横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两狼之并驱如 令嗥 B . 目似瞑, 暇甚 甚仓皇 C . 狼不敢 跑号如 D . 数十步 一狼径
  • 20. (2022七上·期末) 古之学者,讲究读书之道。小文找到了以下资料,请你参与,完成探究性活动。

    材料一:

    怜愚诗(其一)

    [明]宋应星

    一个浑身①有几何②,学书不就学兵戈③。

    南思北想无安著,明镜催人白发多。

    [注]①浑身:指一生。②几何:      。③学书不就学兵戈:指项羽。

    材料二:

    古人读书法两则

    [甲]看文字如捉贼,须于盗发处,自一文①以上赃罪情节,都要勘出 , “捉贼”的说法好有趣。作者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莫只描摸个大纲。纵使知道此人是贼,却不知他在何处做贼,亦不得。读时要体认得亲切,解时别白②得分晓,如此读书方为有益。

    [乙]吕子约云:“学原于思,不致其思绎③以通之,则无自可进。苟苦思力索,则浅迫无味。惟学焉而时复思绎,勿忘勿助,积累停蓄,浃洽④涵养。杜元凯所谓“如江海之浸,膏泽⑤之润,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然后为得’,此即‘时习而悦’之注释也。”先生答曰:“此说甚佳。“

    (选自《朱子读书法》)

    [注]①一文:指一文钱。②别白:分辨明白。③思绎(yì):思索寻求。④浃(jiā)治:和谐融洽。⑤膏泽:滋润作物的雨水。

    读古文·说文解字

    1. (1) 阅读材料后,同学们展开了交流。根据语境,补全对话。

      小文:“几何”没有注释,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小语:我们在清代《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一句中学过,可以理解为  。我不理解“学书不就学兵戈”中“就”的意思,查阅《古代汉语词典》之后,发现有“①靠近;②到;③完成;④趁着”这四个常见意思。你觉得是哪一个呢?

      小文:根据诗意,我觉得选 “”,因为

      小语:厉害!我在阅读材料[乙]时,觉得画波浪线的句子和《论语》十二章中的一句话类似,但是想不起来了,你知道吗?

      小文:我觉得是 “”,他们都讲述了的读书之法。而且我觉得“此即‘时习而悦’之注释也”说的也是《论语》的句子 “”。

    2. (2) 阅读材料二[甲]文时,小文对画横线句有疑惑,便写了批注。请帮他解答。
    3. (3) ●找相似·比较阅读

      小文认为,《怜愚诗》和《诫子书》在讲述的道理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意,加以说明。

    4. (4) ●学古法·审慎思辨

      在交流时,小文觉得朱子“莫只描摸个大纲”这一读书方法太过绝对。对此,组员们以《西游记》阅读为例展开了交流。你赞同小文的观点吗?请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