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

更新时间:2023-06-13 浏览次数:136 类型:复习试卷
一、语言表达
  • 1. (2023八下·北京期中) 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读书方法的“套餐”:专题探究、圈点批注、摘抄和做笔记等,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请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说说你选择这种读书方法的原因和效果。(100字左右)
  • 2. (2023八下·义乌月考) 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 (1)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 (2) 请结合《经典常谈》对下列古籍的阐述,挑选一本古籍进行深入阅读,并说明进行深入阅读的原因。

      《诗经》  《尚书》  《战国策》

二、综合题
  • 3. (2023八下·紫金期中) 某校八年级举办了综合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 (1) 任务一:古人都是低碳生活,很多优美风景出现在诗人的笔下。班级举行“飞花令”活动,请根据下列诗句,找出“飞花令”的关键字,把“飞花令”约定的字或词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横线上填写与之相关的两句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 (2) 任务二:为了进一步推广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学校周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对“低碳生活”方式进行宣传。面对热情的小区居民,你会如何宣传呢?

      李奶奶:低碳生活,到底什么才是低碳生活啊?

      我:

      李奶奶:哦,原来是这样。那我在生活中怎么去做呢?

      我:

      李奶奶:现在的小孩子真了不起,懂得这么多。回家就按照你们说的做。

    3. (3) 任务三:下列关于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
      A . 《尚书》包括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两种。 B . “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三百”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指教化。 C . 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 D . 唐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发展过来的。
    4. (4) 任务四:班级组织了辩论会,反方指出:“学习传统文化经典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关系不大。”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作为正方,有理有据地反驳。
  • 4. (2023八下·南海期中)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这也意味着人类要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低碳生活从小事做起,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循环用水,多步行少开车,文明祭扫等等。某中学八年级开展了一系列以“我们的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活动。
    1. (1) 活动一:请你仿照示例,设计一个与“低碳生活”主题相关的活动形式。

      示例:举行“低碳时代”故事会,收集环保主题事例。

    2. (2) 任务二:八年级2班在社区开展实践活动,活动形式多样,有些社区居民不以为意还辱骂同学,2班的环保小卫士纷纷用道理、数据、事实回击不文明的行为。一位老爷爷写下了对联为小卫士们鼓劲,请您把对联组合好,送给小卫士。

      旁征博引   妙批驳      阐明道理      巧立论      唇枪舌剑   罗列事实

    3. (3) 任务三:请根据《经典常谈》里有趣的文学常识选择答案,填涂正确选项到选择题中(    )

      《三礼第五》

      许多人家的中堂里,供奉着“__________”的大牌位。

      《说文解字》第一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是指__________。

      《四书第七》

      “四书五经”到现在还是我们口头上一句熟语。五经是__________。

      ①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②礼、乐、射、御、书、数

      ③天地君亲师

      ④《易》《书》《诗》《礼》《春秋》

      ⑤风、雅、颂、赋、比、兴

      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

      ⑦天下为公

      A . ①②④ B . ⑦①⑥ C . ③②⑥ D . ③①④
    4. (4) 任务四: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为文字,更是因为著者。《经典常谈》不仅蕴含着典籍文化,更蕴含朱自清先生不凡的情怀和独特的见解表达。请同学们写一段关于整本书的推介词,向你的同学推介这本书。字数30字到60字之间。
  • 5. (2023八下·宾阳期中) 朱自清先生曾为中学生撰写了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经典常谈》,班级召开名著《经典常谈》阅读分享会,你受邀参加。
    1. (1) 谈体会。在读书会上,你将围绕《经典常谈》发言,谈体会、说启迪。请列出你发言的要点。
    2. (2) 理方法。阅读了《经典常谈》,你分享了阅读方法,所分享的列表(如下)中,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补充。

      阅读方法一

      浏览目录

      全书共①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浏览目录有助于我们选择性阅读。

      阅读方法二

      依据兴趣

      如果你对文字来源感兴趣,你可以阅读篇章是《②

      阅读方法三

      归纳总结

      《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国人诗歌启蒙之源,因此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③的表现手法。

    3. (3) 明观点。近年抖音、快手、B站等视频网站出现了很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短视频,观者如潮,粉丝众多,影响巨大,如何看待“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请你写一段小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
  • 6. (2023八下·鹤山月考)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春秋》三传第六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成了它的专名,便是《春秋经》了。传说这部《春秋》是孔子作的,至少是他编。鲁哀公十四年,鲁西有猎户打着一只从没有见过的独角怪兽,想着定是个不祥的东西,将它扔了。这个新闻传到孔子那里,他便去看,他一看,就说:“这是麟啊,为谁来的呢!干什么来的呢!唉唉!我的道不行了!”说着流下泪来,赶忙将袖子去擦,泪点却已滴到衣襟上。原来麟是个仁兽,是个祥瑞的东西:圣帝、明王在位,天下太平,它才会来,不然是不会来的。可是那时代那有圣帝、明王?天下正乱纷纷的,麟来的真不时候,所以让猎户打死;它算是倒了运了。

    孔子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他为周朝伤心,也为自己伤心。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他觉得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的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但是《左传》里所载的《春秋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据说那却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

    这个故事虽然够感伤的,但我们从种种方面知道,它却不是真的。《春秋》只是鲁国史官的旧文,孔子不曾掺进手去。《春秋》可是一部信史,里面所记的鲁国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科学家所推算的相合,这决不是偶然的。不过书中残阙、零乱和后人增改的地方,都很不少。书起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西元前 722~481);后世称这二百四十二年为春秋时代。书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作编年。编年是在史学上是个大发明,这教历史系统化,并增加了它的确实性。《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所记的齐桓公、晋文公的霸迹最多;后来说“尊王攘夷”是《春秋》大义,便是从这里着眼。

    (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朝廷大事都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包括《鲁春秋》在内的各国史书都取名“春秋”。 B . 故事中说孔子修《春秋》的原因之一是,感慨于自己讲的抽象的“道”总不被人君接受。 C . 第二段举《春秋》所记的鲁国日食有三十次和西方推算的相合是为论证它是一部信史。
    2. (2) 文章开头两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有何作用?
    3. (3) 请你结合《经典常谈》中对古籍的阐述,挑选其中的一本古籍进行深入阅读,并说明原因。
    1. (1) 《经典常谈》的作者是,全书共篇,介绍了 《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括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2. (2) 八年级3班举行“阅读《经典常谈》一起说”主题活动,作为其中一员的你选择里面文章分享一下吧,写下推荐理由,完成下列表格。

      章节

      内容

      理由

      《诗经》

      阐述其来源,以及写法“赋、比、兴”,“风、雅、颂”等

      巧用修辞,诗句优美,富有意境,借用诗句,提高鉴赏能力。

  • 8. (2023八下·双柏期中) 根据要求填空。
    1. (1)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经典文化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 、《尚书》、《》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
    2. (2) 《经典常谈》通过《说文解字》给我们介绍了古人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即"六书”。“六书”是指象形、、指事、假借、、转注等。
  • 9. (2023八下·贵州期中) 阅读下面名著内容,按要求填空。

    汉代有五经博士:凡是一家一派的经学影响大的,都可以立博士。大戴仪礼学后来立了博士,小戴本人就是博士。汉代经师的家法最严,一家的学说里绝不能掺杂别家。但现存的两部“记”里都各掺杂着非二戴的学说。所以有人说这两部书是别人假托二戴的名字纂辑的:至少是二戴原书多半亡佚,由别人拉杂凑成的,可是成书也还在汉代。

    上面文段选自著名学者(填人名)的《经典常谈》,文段中的“记”是指《》。“二载”分别有一部“记”,《》被更多的人诵习,因为它更容易。

  • 10. (2023八下·东莞期中) 某中学准备举办“阅读经典,浸润心灵”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②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③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④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经典作品,不超过30个字。
    2. (2) 任务二:下面是“经典作品一起读”环节的一段开场白,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阅读经典将使我们受益终身。经典诗歌能涵泳我们的心灵,经典散文能,经典小说能 ,经典戏剧能提升我们的素养。今天就让我们以一颗虔诚的心向经典致敬!
    3. (3) 任务三:阅读《经典常谈》片段,完成练习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谲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谲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诫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的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做兴。
      《诗经》“六艺”指的是:、赋、比、兴。
    4. (4) 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是什么手法?(     )
      A . B . C .
  • 11. (2023八下·无为期中)   名著阅读。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 (1) 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 》。
    2. (2) 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 的形式。
    3. (3) 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
  • 12. (2023八下·江城期中) 本学期学了《诗经》,同学对《诗经》很有兴趣,老师推荐大家阅读朱自清先生《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的内容,并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1. (1) 下面内容不符合《〈诗经〉第四》内容的一项是:()
      A . 诗的源头是歌谣,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录下来,便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B . 孔子的时候,“诗三百”就已经成为儒家的六经之一。 C . 解释《诗经》最有权威的毛氏《诗传》和郑玄《诗笺》,他们差不多全是断章取义。 D . 诗经的所谓“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近人的研究认为风是各地方的乐调。
    2. (2) 小明学习《诗经》第四,他采用了选择性阅读方法,选择了自己最感兴趣的“诗言志”——诗的教化作用方面来研究,请帮他完成下表。

      《诗经》原句

      原义

      教化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 13. (2023八下·中江月考) 八年级 ( 一) 班的同学正在共读《经典常谈》,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 读。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方法提要

    阅读任务

    选择性阅读: 目 的性较强,每次阅读 只关注某一方面的 内容,可以是需要阅 读的内容,也可以是 感兴趣的内容。

    (1) 小文对《<诗经>二首》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结合 《<诗经>第四》这一章节,向小文具体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 手法。

    (2) 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 容是 ( )

    A《说文解字》第一   B《四书》第七

    C《周易》第二       D《辞赋》第十一

  • 14. (2023八下·高明月考) 文段阅读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听。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节选《诗经》第四)

    1. (1) 选文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
    2. (2) 结合文段的解读,你如何理解歌谣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
  • 15. (2023八下·高明月考) 请你完成下面《经典常谈》读书卡的填写。

    篇目

    地位

    写作对象

    演变

    特色

    《说文解字》第一

    我国文字学的古典

    汉字

    秦朝统一了文字(小篆文)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①、转注、假借

    《诗经》第四

    我国最早的②

    诗歌

    歌谣—乐歌—诗歌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1. (1) 叶圣陶先生在《重印<经典常谈>序》中写道:“他可真是个好向导……求真而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好向导。”朱自清先生也在本书自序里说:“读者能把它当做一条船,航到经典的海里,编者将自己庆幸……”书中梳理了许多经典著作,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本书,看看朱自清所谈内容对你有何帮助,并结合作者观点,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 (2) 临近“世界读书日”,小文在班里进行了名著阅读问卷调查,发现阅读《苏菲的世界》和《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同学很少,大多数同学认为阅读这两本书有困难。请你结合知识链接并联系名著相关内容,给同学们做《苏菲的世界》或《青年的十二封信》的读书方法指导。

      【知识链接1】精读的方法有批注式阅读、思维导图式阅读、写书评式阅读、摘记法阅读等。

      【知识链接2】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兴趣选择、问题选择、目的选择和方法选择四种情形。

  • 17. (2023八下·渭滨期中) 阅读朱自清的《经典常谈》,请完成下列习题。
    1. (1) 最古的文字应该是,又称为,是盘庚以后的商代文字。
    2. (2) “科举是一种竞争的考试制度,考试的主要科目是,题目都出在‘四书’里,而且是朱注的‘四书’里”句中的“朱注”指的(人名)小注。
  • 18. (2023八下·大石桥月考) 阅读下面名著中的语段,回答问题。

    奋斗是一种永不过时的美德。古人有祖狄闻鸡起舞;匡衡凿壁借光;程颐程门立雪;苏秦悬梁刺股。今人有海伦凯勒坚强毅力,改变人生;张海笛、桑兰不屈不挠,创造辉煌。从古至今,有多少人因为奋斗留下了一段段佳话,有多少人通过奋斗谱写一段段历史。纵使社会多么黑暗,纵使人生多么艰难,我只需奋斗,便可朝阳四起。也许,这就是老舍最想表达的意境。我想这就是美德,就是奋斗的本质吧。

    语段书自朱自清撰写的《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它是朱自清为 撰写的一部介绍 的著作。

  • 19. (2024八下·信宜期中) 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B . 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 C . 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D . 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 20. (2023八下·诸暨月考) 请你判断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   《苏菲的世界》中写到艾伯特善于用通俗易懂的事情将哲学原理演绎出来,例如他用“皇帝的新装”关联苏格拉底的智慧。 B . 《经典常谈》虽说是学术著作,但读来不枯燥。写贾谊疲倦或苦痛的时候,叫“妈呀!”“天哪!”,就很接地气,有趣味。 C .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也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 D .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诗经》里最常使用的手法是赋、比、兴;《诗经》常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来强化情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