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高考历史二轮复习:03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到...

更新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8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2高三上·林口月考) 下表所示为清初信奉理学思想的文官群体为皇帝进献的治国之策。清廷对这些主张的采纳(    )

    领域

    具体内容

    政治上

    改革弊政、整顿吏治(主要针对贪腐问题)

    经济上

    推行休养生息

    文化上

    敦行教化、兴办教育,移风易俗(整合了男子蓄辫、女子缠足等满汉习俗)

    A . 推动了统治权威和基层秩序的重塑 B . 巩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 . 结束了王朝更替所带来的动荡局面 D . 实现了各民族平等交往交融
  • 2. (2022·顺义模拟) 晋商是指山西籍的商帮,明清时期非常活跃。下图是明清晋商的活动范围,可以说明晋商(   )

    ①从事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商品贸易

    ②商业活动促进了高产农作物引进

    ③活动的范围远达东亚、南亚等地

    ④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3. (2023高三上·五华开学考)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混乱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对此,北宋有儒学家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生指导思想;明清之际,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二者的出发点是(   )
    A . 构建新时期的儒学体系 B . 提倡知行合一的思想 C . 激发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D . 重建旧时代伦理秩序
  • 4. (2022·宝鸡模拟) 明代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阁部争权(    )
    A .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 . 根源于皇权的衰落 C . 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 D . 阻碍了阶层的流动
  • 5. (2022·毕节模拟) 下表是摘引自清代贵州地方志中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载。

    出处

    论述

    《安平县志·土产志》

    (玉米)不论高山峻岭及岩石之中,均可种植,功省收倍,而且粘谷一石得米五斗,玉米一石竟可抵食米八斗,味甘养人,略亚于稻谷。

    《遵义府志·农桑》

    岁视此(玉米)为丰歉、此丰,稻不太热亦无损,价视米贱而耐实,食之又省便,富人所唾弃,农家之性命也。

    《思南府续志·食货》

    山农锄载石之土,杂种玉来、高梁、粟谷,尤恃番薯以给朝夕。

    据此可得出的共同结论是(   )

    A . 因地制宜的思想普遍用于实践 B . 高产作物种植丰富百姓饮食结构 C . 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得到传承 D . 玉米广泛种植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 6. (2022高三上·双鸭山开学考) 清朝规定:死刑复核经地方秋审和京师朝审,再报皇帝批准,原则是“情有可原,即开生路”,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君主随意杀人的现象。这表明,清朝(   )
    A .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B . 执法的人情因素增强 C . 用法治约束君主滥刑 D . 对生死判决十分审慎
  • 7. (2022·宝鸡模拟) 16世纪青花瓷成为阿拉伯王公收藏的珍品,阿拉伯式样的椰子、西番莲等植物图案都在青花瓷上多有体现,而生产出来外销的青花瓷器使用的蓝色矿物颜料苏麻离青则产自波斯。据此可知(    )
    A . 青花瓷最早可能出现于元代 B . 国际分工协作成为手工业发展方向 C . 当时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D . 瓷器的生产迎合了世界市场的需求
  • 8. (2022·宝鸡模拟) 他们是从明亡的教训中看清了君主专制的弊端,从先秦民本思想中找到了批判的武器。他们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明清进步思想之所以“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主要原因在于(    )
    A . 深受君主专制制度的束缚 B . 新的经济因素发展较缓慢 C . 不符合主流思想而遭冷落 D .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的实行
  • 9. (2022高三下·湖北月考) 明代内阁初创时,入内阁者仅有翰林学士之职,品级较低。随着时间推移,皇帝更倾向于直接挑选六部中的高级官员担任内阁成员。例如明代宗时期,王文以正二品的左都御史入阁,晋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从一品。这表明(   )
    A . 六部与内阁合为一体 B . 皇权受到严重削弱 C . 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D . 内阁地位得以提高
  • 10. (2022·济南模拟) 下表是中国古代定时期粮食产量和农民劳动生产率的统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朝代

    耕地面积(亿市亩)

    人口(亿人)

    人均粮食种植面积(市亩)

    粮食亩产(市斤)

    每一劳动力的成品粮生产率(市斤)

    战国中晚期

    0.90

    0.846

    4.23

    216

    2027

    西汉末

    2.38

    2.240

    3.76

    264

    2151

    2.11

    1.990

    3.76

    334

    2396

    4.15

    3.900

    3.75

    309

    2179

    4.65

    4.200

    3.28

    346

    2255

    清中叶

    7.27

    6.180

    1.71

    367

    1260

    A . 经济繁荣主要表现为粮食亩产增加 B .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持续繁荣 C . 粮食产量提高主要得益于土地开垦 D . 人口过快增长制约生产率提高
  • 11. (2023·盐亭模拟) 绍兴七年(1137年),帝曰:“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岂不胜取之于民。”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帝以海外诸番朝贡,附带货物交易者,须有官专主之,遂于浙江福建、广东设市舶提举司。明朝这举措( )
    A . 适应了对外贸易的政治化 B . 推动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 C . 源于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 完善了市舶司的管理职能
  • 12. (2022·石家庄一模) 明代不同时期内阁中翰林出身人数及其占比情况统计表

    年号

    内阁人数

    翰林出身人数

    占的百分比

    永乐

    7

    3

    42.8%

    宣德

    5

    2

    40%

    正统

    8

    8

    100%

    景泰

    9

    6

    66.6%

    嘉靖

    27

    21

    77.8%

    隆庆—天启

    8—21

    8—21

    100%—100%

    崇祯

    59

    39

    66%

    该表所述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

    A . 文官集团政治影响力增强 B . 官员选拔日趋公平 C . 中枢机构的行政效率提高 D . 政府实现理性治国
  • 13. (2022·河南模拟) 李贽的《童心说》开篇即道:“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他的这一主张主要针对当时(    ) 
    A . 科举取士禁锢世人思想 B . 传统伦理道德束缚人心 C . 商品经济社会世风日下 D . 君主专制统治不断加强
  • 14. (2021高三上·合肥月考) 康熙年间,清廷对全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测绘活动,历十年之久制成了《康熙皇舆全览图》。此次测绘聘请传教士参与,天文观测法结合三角测量,以北京本初子午线为零度线,使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尺为1:40万经纬网制图。这说明当时清廷( )
    A . 停止了思想文化的控制 B . 开创了实地测绘的先河 C . 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D . 受到了西方科技的影响
  • 15. (2022·淮北模拟) 表1为明代部分年份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统计表,据此可知明朝(   )

    时间(年)

    比重

    1402

    89%

    1430

    86%

    1496

    94%

    1578

    88%

    1589

    90%

    1600

    88%

    1611

    92%

    A . 产业结构没有根本变化 B . 前期商业最为发达 C . 技术革新提高粮食产量 D . 经济陷入停滞状态
  • 16. 1385年,明太祖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亲自写定刑典,以诰文的形式向全国发布。《大诰》与《大明律》相比,其量刑大为加重,扩大了酷刑的使用范围,《大诰》的颁布( )
    A . 体恤民意健全了法律体系 B . “乱世重典”维护了法律公正 C . 整顿吏治杜绝了贪腐滋生 D . “以诰破律”折射了人治理念
  • 17. (2022·四川模拟) 下表为明朝士人编写的经济史著作分类统计表:

    田赋类

    漕运类

    水利类

    荒政类

    盐政类

    钱法类

    13种

    57种

    50种

    22种

    30种

    4种

    表中信息反映出,明朝(    )

    A . 传统经济出现突变 B . 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C . 国计民生得到士人重视 D . 政府重视经济立法
  • 18. (2022·肇庆模拟) 晚明思想界由“家孔孟而户程朱"的局面变为“家孔孟而人阳明”的新格局。这一变化表明(   )
    A . 市民阶层的文化诉求发生改变 B . 理学失去官方尊崇地位 C . 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任务的完成 D . 阳明心学的影响力扩大
  • 19. (2022·阜阳模拟) 朱熹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据此可知,与朱熹相比王阳明的思想(   )
    A . 更加维护封建伦理道德 B . 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精神 C . 更加强化封建思想统治 D . 具有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
  • 20. (2022·淮北模拟) 明末清初,顾炎武等人以考据来明辨儒家经典之本义,“通经”以“致用”。乾嘉时期的考据家们则穷其毕生精力,“猥以校订之役,穿穴故纸堆中”。这说明(   )
    A . 经世致用精神逐渐消亡 B . 政治环境变迁影响学术研究 C . 传统儒学遭遇严重危机 D . 科举制度决定社会价值取向
  • 21. (2021高三上·六安月考) 明朝常熟谭晓、谭照兄弟的家乡“湖田多芜”,乡民弃田不治者数以万计。晓与照“买佣乡民百余人”,让他们将低洼地凿为池塘,其余地垫高后用来耕种。池塘里养鱼,池上架梁造舍,养鸡、猪等,“鱼食其粪,悉罗取而售之”。上述材料反映出(   )
    A . 商品化农业集约经营 B . 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 C . 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 D . 千耦其耘的劳作方式
  • 22. (2022·昆明一模) 明清时期,徽州许多宗族设有义学田,用于建造学舍,聘请塾师,补贴族中学子科考开支,甚至将培养宗族子弟读书科考、设立义学作为族规,列入宗谱之中。这反映出(   )
    A . 宗族声望与科举功名密切相关 B .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四民秩序 C . 宗族内部的互助模式开始形成 D . 科举制度发展日趋健全完善
  • 23. (2022高三上·荆州月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世界的本原是气,宇宙万物皆由气所化生,强调“医者贵在格物”。宋应星认为,《天工开物》中总结的各种生产技术,实际是某种原始材料“气”在“天工”作用之下形成的不同制造物。这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
    A . 科学著作缺乏理论思维 B . 格物精神促进技术探究 C .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D . 西学东渐改变国人观念
  • 24. (2022·茂名一模) 明朝以前,文人售画名为人所不齿.到了明朝唐寅宣称“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伐”;清朝郑板桥也公开说:“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这反映了当时(   )
    A . 文化消费成为社会消费主流 B . 绘画风格发生巨变 C .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价值观念 D . 文人社会地位较低
  • 25. (2022·四川模拟)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百官的职能,弱化了谏官的谏诤帝王的职能。这一变化(    )
    A . 强化了君主专制 B . 纠正了机构重叠弊端 C . 提高了监察效能 D . 保障了监察机构独立
  • 26. (2022·四川模拟)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
    A .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 . 传统礼教的根基动摇 C . 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兴起 D . 市民精神需求的多样
二、材料分析题
  • 27. (2022·白山一模) [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王夫之(1619- 1692),人称“船山先生”,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王夫之一生所著甚多,其中由30卷(读通鉴论》及15卷《宋论》所构成的史论,体现了其鲜明的历史观。而明船山之“史”,需观船山之“易”。在船山思想体系中,易学处于中心,统摄诸事之理;史学则处于外围,涵摄理之事征。“历史发展有无规律?如果有,是依照何种规律发展的?”在此之前,史学家多将朝代更迭所显现的治乱循环作为历史规律,船山反对此种分法,他认为治、乱仅是阴、阳二气运动的表现形态,在治、乱表象下,历史是沿着进化的方向发展......历史为何而存在?”船山说:“史之为书,见诸行事之征也。”他认为,以史为鉴的目的不在于一姓之私能否常持大宝、资鉴君子能否青史留名,而在于仁政能否施行、百姓是否安居。由此可见,仁政、史鉴交相为用,乃是船山治史、研史之目的与意义所在。

    ——摘编自罗淼《王船山的历史观》

    1. (1) 根据材料,概括王夫之的历史观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简要评价王夫之的历史观。
  • 28. (2022·宝鸡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后代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它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孔子的面貌随时代、阶级不同而变异……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民也,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e,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史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孔子”与“朱熹的孔子”的共同特征。
    2. (2)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 29. (2022·毕节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洪武六年(1373年)冬,刑部尚书刘惟庸奉旨编定《大明律》,经多次修订,于洪武三十年正式颁行。《大明律》在内容上主要继承了唐律中有关尊卑贵贱、同罪异罚、“同居亲属有罪得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等条款。在体系上,采取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律的分类体系,这种按行政部门类别进行立法的做法,其影响及于清代。朱元璋从总结历史经验中体会到,法是“国之防范”,刑是“人君用之以防民”的治世工具。因此,他强调“重刑威慑”、“恩威并济”。朱元璋认为“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可得”。所以,《大明律》对官吏的贪腐行为,处罚特别重。

    ——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等

    材料二:罗马法指通行于整个古罗马世界的法律总称。自罗马建立共和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所产生法律被称为公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国家内部的社会经济关系日益复杂,需要处理的罗马公民与非罗马人之间的事务日益繁多。于是,一种不同于公民法的新的法律体系--万民法逐渐形成。万民法克服了公民法的民族狭隘性与繁琐的形式主义,具有开放性与灵活简便的特点。帝国初期,奥古斯都授予一些法学家以“公开解答法律的特权”,因此法学家的解答、皇帝的敕令等逐渐构成了罗马法重要的内容。哈德良统治时期,开始对罗马法进行系统整理。查士丁尼统治时期,组织法学家编纂《民法大全》,将罗马法的发展推向鼎盛。

    ——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卷》等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明律》和罗马法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大明律》的影响。
  • 30. (2022·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近代科学组织中,英国皇家学会的产生较为典型。1662年,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批准成立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把具体的探索任务或研究项目分配给会员个人或小组,同时,学会还要求会员进行任何他们将促进学会目标和科学研究的新实验,定期举行会议,让会员通过做报告和演说向学会汇报研究成果,演示实验等,所有会员都可对所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建立了一些专业学术委员会来指导学会各部门的活动。1665年3月,学会出版学术刊物《皇家学会哲学学报》。在科学研究方面,皇家学会致力于科学实验和科学创新。学会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和鼓励使得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医学等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成就。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中国之有科技社团早自明代始。明嘉靖年间,祁门人徐春甫在顺天府成立了一个名叫“一体堂宅仁医会”的医学团体。在此后的3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科技社团一直没有得到发展。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的晚清最后十几年,是中国近代科技社团萌芽与创立时期。民国时期的科技社团,规模都比较大,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中国科学社于1914年夏创立于美国。发起人是一批留学美国的青年学生,中国科学社由于后来大多数会员回国工作,便于1918年把社所迁回祖国。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事业在社章中做了规定。这些科学事业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创办《科学》月刊。第二,创办上海明复图书馆。第三,创设研究所。第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国科学社的所有这些工作都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重要的科技社团之一。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西方科技社团的相同点并分析各自产生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西方科技社团相比中国科技社团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 31. (2022·茂名一模)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屈大均(1630-1696年) ,广东番禺县人,师从南粤大儒陈邦彦,曾游历荆、楚、吴、越、秦、晋等地,广泛结识顾炎武等中原名流学者。他倡导“以诗为史”,以史学眼光进行诗歌创作,创作出《垄土行》《民谣》《蛋户》等现实主义诗篇,赋予了岭南诗派强大的生命力。他对岭南历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整理,选编整辑《广东文选》《广东文集》等著作,保存了岭南的文化精华和珍贵史料。屈大均的史学著作也相当丰富,主要代表作有《广东新语》和《皇明四朝成仁录》。其中《广 东新语》记载了广东政治、经济、民生、天文地理、风俗商贸、海外贸易等内容。屈大均治学务本求实,注重本土的国计民生,把发展乡邦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相互结合,成为他治学的最大特色,对整个岭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摘编自冼剑民 关汉华《试论屈大均对岭南文化的杰出贡献》等

    1. (1) 概述屈大均对岭南文化的贡献。
    2. (2) 简述屈大均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 32. (2022·乌鲁木齐模拟) 材料一:两汉时期,在国家大典的祭祀活动中,行使主祭权的只能是皇帝本人。地方上郡国县邑的君长只能祭祀自己行政区域内的法定神祗,事关国家主权象征的“公社”、郡国庙,主祭权也归属皇帝,地方长官只能以侍祠的身份祭祀。汉初诸帝设郡国庙,皇帝拥有把个人行为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绝对权威。同时,奉行祭事是汉官吏比较重要的职责。汉代皇帝重视以“孝”为核心的伦理教化,宣扬以“孝”治天下,并进行赐爵、复除与大赦等祭祀封赏措施,加强皇帝与臣民的恩义关系。

      ——摘编自王柏中《两汉国家祭祀制度研究》

    材料二:北京祭坛处于中国古代祭坛文化集大成的地位。清帝均重视礼制建设,都表现出对祭祀活动的无比虔诚。在不同的祭祀中,用不同等级的敬神礼仪和乐舞来表示他们对诸神的崇敬。这些祭祀中,天的地位是最高的,对地神的祭祀是仅次于祭天仪典的祭祀。土地、五谷组成的社稷就代表了生命的根本,也是国家命脉所在。而祭祀礼仪、乐舞构成的中国特有的敬神文化,反映出来的是人对自然的敬畏,渴望天人和谐的精神。这些祭祀仪程冗长、礼仪繁缉,耗费人力、物力,充分地衬托出皇帝众神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威严,显示祭祀活动的严肃性,创造神秘的祭祀氛围。

     ——摘编自姚安《清代北京祭坛建筑与祭祀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时期国家祭祀制度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祭祀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 33. (2022·四川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449年,蒙古族瓦刺军南下,在河北土木堡奇袭成功,明军50万大军溃退。在景泰帝支持下,兵尚书于谦率领明军顺利抗击了瓦剌军的多次来犯。1451年,于谦总结了各方面经验,决定废除“三大营”体制,整肃军纪、惩办贪污渎职,对军队朝度进行大力改革。实行各兵种混合编制、精选将领、严格操练等,最终建立了团营。此外,于谦十分重视民壮的招募和选拔,他精研战阵操法,编成的《武经要略》在军队中得到传播。改革弥补了“三大营”体制的缺陷,明军的整体素质大大提升。后未,瓦刺军再次来侵犯明朝时,于谦治理的军队发挥了其整体威力,把瓦军杀得溃退而归。

    ——据《中外名将录·于谦》等整理

    1. (1) 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军队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军队改革的影响。
  • 34. (2022·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大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著《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尽管绅商阶层同传统的绅士和旧式商人阶层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下表是苏州几名上层绅商的产业及收入分布情况。 

                   
     

     姓名 

     

     田产及收入 

     

     商业资本及收入 

     

     近代企业投资 

     

     尤先甲 

     

     祖传田产6、7千亩,年收租约5万元。 

     

     同仁和绸缎庄资本2万元,年销售额约6万元。 

     

     投资苏经苏纶丝、纱两厂,新老股各占20股以上,最低资本额2600两 

     

     张履谦 

     

     祖传田产4、5千亩,年收租约3万元。 

     

     保裕典资本2万元,年营业额9万元,年收典息约1.5万元。 

     

     同上,但在任该两厂经理期间垫款甚多。 

     

     杭祖良 

     

     购置田产约数百亩。 

     

     杭禄富记纱缎庄,资本约2万元 

     

     苏省铁路股东,苏经、苏纶厂少量股本。 

     ——摘编自《苏州商会档案》 

     材料三:在2014年9月召开的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 

     ——摘编自《人民网》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及其作用。 
    2. (2) 据材料二,概括绅商阶层带有“过渡特征”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绅商阶层兴起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育当代新乡贤的条件。 
  • 35. (2022·乌鲁木齐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护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材料一:长城区域是我国质史上森林分布的重要地区,但从明代尤其永乐迁都之后,随着这一地区冶铁、釆木烧炭等行业的发展,很多地方“斧斤如雨,喊听震天”,导致明中后期许多地方“山场树木砍伐尽绝,以致今柴炭价贵”。明朝政府一直对皇陵山脉、名山、边境执行禁伐政策,但很多时候对于盗砍边林树木者“沿边守备操防,不惟不能禁约,且索斧锯等钱,通同卖放。”

    ——摘编自暴鸿昌《明代长城区域的森林釆伐与禁伐》

    材料二:中世纪时期,英格兰至少有400万英亩林地。随着16﹣18世纪进步观念不断被英国人接受,砍伐森林被视为征服自然、告别野蛮走向文明的合理行为。这一时期,英国森林覆盖率不断下滑,到1800年,英格兰与威尔士总共还有不超过200万英亩的林地。1875年,议会下议院特别委员会提出:新森林地区作为英格兰唯一幸存的原始森林,应该加以保护。187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森林法案》。1878年《埃平森林法》的通过制止了对埃平森林的圈占,并在四年后对公众免费开放。

    ——摘编自李鸿美《崛起的代价:16﹣18世纪英国森林的变迁》

    材料三: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上台时面临严重的森林保护问题。他决心利用自己的职权,为保护森林而奋斗。他从国有森林中划定1.5亿英亩未出卖的森林,作为国家森林保留地,并把国家森林移交给农业部,下设森林局,按科学方法进行管理。1902年,国会通过“新地开垦法案”,规定从出卖国有土地的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兴办灌溉工程,并为此成立开垦局。罗斯福还创设5个国家公园,4个野生动物保留地,50个以上的野鸟保护地。

    ——摘编自吴于盧、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岀明代长城地区与16﹣18世纪英国森林遭到破坏的各自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英国森林保护措施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为保护自然资源所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 36. (2021高三上·合肥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时,周边各族迅速发展,唐初东突厥多次南下进攻。贞观年间,唐军大举反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唐代吸收前代的经验,在归顺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都护府与羁縻州,以本族首领为都督、刺史,并得以世袭。吐蕃也摹仿唐朝制度,设置各级官员,委任官吏,还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先后嫁给吐蕃赞普。唐穆宗时与吐蕃会盟,盟约里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材料二:清廷在对边疆地区管理时,凡军国大权,以及制定法律、机构配置、军队部署、民族上层分子的封赏爵禄,都需要经过中央政府的认可。至于征收赋税、摊派徭役等地方性管理事务,都由各所在民族头领或官员自行处理或支配。清政府根据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历史传统和信仰习惯的差别,采取不同的行政管理方式。东北诸民族与满族关系密切,清政府多采取八旗制形式;蒙古族则用盟旗制,维吾尔族仍沿袭伯克制,西藏则以噶厦治政,西南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等。不仅如此,清朝统治者还对各民族的头领人物都竭力加以优待,同时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加以防范。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稳定边疆的方式,概括清朝边疆施政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 37. (2022·淮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末年,《遵生八笺》首次记载辣椒,称为“番椒”。最早食用辣椒的是贵州及其相邻地区,“土苗用以代盐”。辣椒的扩散是伴随着农业“内卷化”进程的,人口的增殖使农民的副食选择越来越少,不得不将大量的土地用以种植高产的主食,辣椒作为一种用地少,产量高的调味副食受到越来越多的小农青睐。

    ——据曹雨《中国食辣史》等

    材料二:“卑湿之地”的特殊地理气候是湖南人嗜辣的客观原因。湖南人把辣椒文化视为湖湘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并由此提炼出湘人的“辣椒精神”。毛泽东诙谐地将辣椒与红色革命精神联系起来,“不吃辣椒不革命”。辣椒传入中国虽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但辣椒文化已经完全融入中华饮食文化,在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演绎出不同风味,各地不同的辣味孕育出各具特色的代表菜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当地品尝最地道的辣味美食。

    ——据张艺凡等《辣椒传入中国的地域文化影响》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辣椒在中国广泛传播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辣椒传入中国的影响。
  • 38. (2022·四川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1000—公元1800年部分时期世界上最大的三座城市

    时间

    第一

    第二

    第三

    时间

    第一

    第二

    第三

    公元前1000年

    西安

    洛阳

    公元800年

    长安

    洛阳

    公元前800年

    西安

    洛阳

    公元1000年

    开封

    公元前650年

    临淄

    洛阳

    公元1200年

    杭州

    公元前430年

    公元1350年

    杭州

    北京

    公元前200年

    长安

    公元1500年

    北京

    公元100年

    洛阳

    公元1600年

    北京

    公元361年

    公元1700年

    北京

    公元500年

    洛阳

    公元1800年

    北京

    广州

    公元622年

    长安

    ——整理自坎德勒·特舍斯《四千年城市发展史》 

    上表能够反映古代中国大城市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阐释其原因。

三、论述题
  • 39. (2022·淮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呈现为一个多元体系的运作过程。这个体系包含着中原、草原、海洋、西域、高原等几种主要的自然-社会-经济生态区域,各个区域彼此间有着极为深刻的互相依赖、相互塑造的关系,以至于脱离开一方完全解释不了另一方。这一体系不断地寻求着从多元主体相互对抗的外部均衡,演化为多元复合帝国的内部均衡;中原地区的每一次社会结构的变迁,都将打破业已演化出的多元帝国的内部均衡,前述运动过程在更高一阶上再重复一轮,这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循环上升的逻辑过程。

    ——据施展《枢纽:3000年的中国》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